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雷击配电变压器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

雷击配电变压器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受到一些天气影响变压器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预防变压器雷击问题成了一个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雷击配电变压器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研究。
《变压器》杂志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之一,是中国变压器专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是中国机械行业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科技文章统计源期刊。
1996年起本刊还以光盘版形式出版,2000年起本刊加入国家科技部的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网。
2001年,《变压器》杂志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级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标识。
变压器在电力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变压器的安全性关系着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以及用户的可靠用电。
在实际工作中,变压器极易受到雷击,这就给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只有保证变压器在工作中不受到雷击,或者较少的收到雷击,才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以及客户的正常用电。
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同时结合变压器中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防止变压器防雷进行阐述。
在夏季,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同时雷电就会常常发生,这就容易导致变压器容易被雷击现象的发生。
一旦受到雷击事故,变压器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就会对变压器带来很大程度的损坏,严重情况就会导致变压器完全瘫痪,只有重新更换变压器,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种状况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只有保证配电器变压器的防雷和接地保护,才能确保变压器的安全性,才能进行正常供电。
1 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能力提高的必然性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分布着许多的配电变压器,而且配电变压器的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在管理方面十分不便,因此,在配电器的防雷保护能力方面会存在缺陷,不利于配电器的安全。
另外,有些配电器安置在雷暴发生高频区,极易受到雷电的攻击,不仅使配电器受到安全损坏,而且给配电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用户的用电安全产生了威胁,对电业发展十分不利。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背景介绍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雷击事故是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雷击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对电网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导致停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并制定防雷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雷击事故分析1. 雷击原因分析雷击事故是由气象条件和线路特性共同作用所致。
在气象条件方面,当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时,雷雨天气较为频繁,雷电活动也会增多,是雷击事故发生的高发期。
而在线路特性方面,10KV配电线路通常布设在户外,长时间暴露在外界自然环境中,容易成为雷电活动的“靶子”。
2. 危害分析雷击事故对10KV配电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损坏,雷电击中线路设备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报废,需要进行更换或修复,增加了维护成本;二是停电,一旦线路被雷击损坏,可能导致周边区域的停电,给用户带来不便,也会影响城市的正常供电。
3. 典型案例分析根据历年来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多发生在雷雨天气之后。
典型的案例有:2018年某市一次雷击事件,导致大面积区域停电,损失惨重;2019年某县城一次雷击事件,导致变压器受损,需要进行紧急更换。
三、防雷对策1. 设备防护要想有效防止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首先需要对线路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
采用防雷器件对线路设备进行防护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防雷器件可以分为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线等,其作用是引导和释放雷电,减小雷击对设备的破坏。
2. 地线设计在线路设计时,合理设置地线也是防止雷击事故的关键。
良好的地线设计能够降低雷击对线路设备的影响,减小损失。
地线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在实际使用中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修复。
3. 检测监控使用雷电检测和监控系统是及时发现雷电活动并进行预警的重要手段。
雷电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的雷电活动,一旦发现雷电活动较为频繁,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小雷击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变电站电子设备的防雷分析及保护措施

一、概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各类先进的电子设备广泛地运用到了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内。
但是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26%,例如变电站线路落雷,造成主控地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而损坏大量的保护设备;变电站的微波塔落雷,由于感应过电压而造成大量的通讯、远动设备损坏,我们应当对雷电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雷意识,做好变电站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几种主要的雷击方式2.1雷的直击和绕击雷云单体浮在大地上空,其所带电荷拖着地表相反电荷犹如一个影子随风移动。
如果途经变电站的避雷针或地表其他突出物,地电荷会导致突出物顶端电场畸变集中。
闪电开展之前先是雷云底部的始发先导按间歇分级跃进方式向地表发展,当距地面50~100m时,由避雷针等地表电场畸变集中的地方产生垂直向上的迎面先导。
两者相接,进入直击或绕击的主放电阶段。
通常当地面上突出物的高度为h,雷云正下方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和等于580h-0.7 kV/m 时,则该突出物将容易受到直击雷。
原因是高为h的避雷针可影响雷云单体向下的始发先导发展方向的半径,用公式表述为:R=16.3h0.61m。
该式还表明,地表安装独立避雷针后,将会在其附近出现大量的散击,甚至对避雷针进行直击,对受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物体进行绕击。
一次雷击主放电一般为几万安培到十几万安培,释放的能量相当大,瞬间所产生的强大电流、灼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多种危害,如引起火灾和大爆炸,金属导体连接部分断裂破损,建筑物倒塌,电气设备损坏等等。
2.2雷击反击直击雷电流通过地表突出物的电阻入地散流。
假如地电阻为10Ω,一个30kA的雷电流将会使地网电位上升至300kV。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摘要:雷击是造成10KV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大幅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防雷技术研究,减少配电设备雷击和损坏率的措施有:更换绝缘子提高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以降低雷击闪络率;在绝缘薄弱点安装避雷器进行防护;对10KV配电线路的设计采用自动追踪消弧线圈的接地,以降低建弧率;装设自动重合闸,使断路器跳闸后能自动重合闸,提高配电线路耐雷水平。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1、10KV配电线路出现雷击原因雷击主要指的是雷云之间或者通过雷云对于整个地面物体进行辐射放电的一种光学物理自然现象。
当10KV配电线路穿越较高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时,这些较高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最容易落雷,造成10KV配电线路直击雷的发生。
当10KV配电线路逾越河道、湖泊等空阔水体时,水体的导电性质使一条输电线路上可能会有雷云快速聚集,并汇集大量束缚电荷,当雷云在地面上连续进行快速放电后,线路上的特殊束缚电荷被大量激发和迅速释放,造成10KV配电线路感应雷的发生。
当10KV配电线路遭遇直击雷或发生感应雷,雷电波便沿着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配电所。
如果没有对线路进行防雷保护措施,将会直接造成变电站、配电所的电气设备严重破坏,甚至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防雷措施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2.1环境因素架空配电线路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线路遭雷击时,其雷电过电压类型将受到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
对于主要分布在城区的这些架空配电系统线路,线路附近大多可能存在线路树木或其他建筑物,线路平均杆塔高度约设定为10m,树木和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将不会超过其他线路或桥杆塔高度,由于线路树木和其他建筑物的雷电屏蔽保护作用,雷电一般上都不会直接接触击中这些架空电力输电系统线路或桥的杆塔,线路上遭受直接冲击雷电力作用的放电概率相对较小,一般由于雷击而放电引起的线路故障大多可能是雷电感应器的雷电超过电压所导致造成。
这一情况下,必须要立足于阻挡感应雷过电压的层面入手来开展防雷保护工作,例如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避雷器,有助于减小跳闸率。
变压器的防雷技术(二篇)

变压器的防雷技术雷击损坏配变过去单纯认为是雷电波进入高压绕组引起,实际上这种认识带有程度的片面性。
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表明:配变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电系统遭受雷害时的“正反变换”的过电压引起,而反变换过电压损坏事故尤甚。
现就正反变换过电压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讨论配变的防雷保护。
1正反变换过电压1.1正变换过电压当低压侧线路遭受雷击时,雷击电流侵入低压绕组经中性点接地装置入地,接地电流Ijd在接地电阻Rjd上产生压降。
这个压降使得低压侧中性点电位急剧升高。
它叠加在低压绕组出现过电压,危及低压绕组。
同时,这个电压通过高低压绕组的电磁感应按变比升高至高压侧,与高压绕组的相电压叠加,致使高压绕组出现危险的过电压。
这种由于低压绕组遭受雷击过电压,通过电磁感应变换到高压侧,引起高压绕组过电压的现象叫“正变换”过电压。
1.2反变换过电压当高压侧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高压侧避雷器放电入地,接地电流Ijd在接地电阻Rjd上产生压降。
这个压降作用在低压侧中性点上,而低压侧出线此时相当于经电阻接地,因此,电压绝大部分加在低压绕组上了。
又经电磁感应,这个压降以变比升高至高压侧,并叠加于高压绕组的相电压上,致使高压绕组出现过电压而导致击穿事故。
这种由于高压侧遭受雷击,作用于低压侧,通过电磁感应又变换到高压侧,引起高压绕组过电压的现象叫“反变换过电压”。
2变压器不同接线对正反变换过电压的影响2.1Yzn11接线。
当低压侧线路落雷时,雷电流进入低压侧的两个“半绕组”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每个铁心柱上的磁通正好互相抵消,因而也就不会在高压绕组中产生正变换过电压。
在高压侧线路落雷时,实际上由于变压器结构和漏磁等原因引起磁路不对称,因而磁通不可能完全抵消,正反变换过电压仍然存在,但是较小,可认为有较好的防雷作用。
2.2Yyn0接线这种接法的变压器是我国的一种标准接线。
它有很多优点:①正常时能保持各相电压不变,同时能提供380/220V两种不同的电压以满足用户要求;②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可避免另两相电压的升高;③可避免高压窜入低压侧的危险。
浅析配电变压器受雷击分析与防雷措施

浅析配电变压器受雷击分析与防雷措施随着我国城乡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供电面积越来越大,所需的配电变压器也日益增多。
而这些配电变压器都极易受到雷电的损坏,一旦配电变压器被雷电损坏后,必然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现象,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的学习、生产与生活。
为了有效防止雷击侵害配电变压器,我们就必须弄清楚雷击的种类、特点以及侵害机理。
1 雷击及对配电网的损害1.1 雷击的形成雷击是一种瞬间脉冲放电,其形成主要是在强对流条件下,发生位置主要在云层与云层之间以及云层与大地之间。
雷击放电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重复放电,每次的脉冲个数平均在3~4个之间,其组成主要有预放电、主放电以及余辉放电。
在发生主放电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雷电流产生,导致配电变压器发生损坏的根源就是这种雷电流。
1.2 雷击的特点与种类(1)瞬间放电,雷击整个放电的完成通常都在6µs以内;(2)雷击现象具有很大的冲击电流,其电流可达几万安培甚至几十万安培;(3)其产生的电压具有很高峰值,感应电压甚至可达亿伏左右;(4)雷击产生的电流具有很大的变化梯度,雷电流有极强的破坏力。
2 配电变压器雷害事故的原因雷击对配电变压器的损害主要是通过“正、逆变换”的过电压来实现的,而在这两种变换中损害最大的是逆变换过电压。
造成配电变压器雷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1)安装配电变压器时,没有科学、合理地选择安装位置;(2)没有对避雷器做交接试验便进行安装,当避雷器出现故障后检出的不及时;(3)没有按照相关规程来设计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截面。
当出现雷击现象后极易造成烧断接地引下线,导致雷电流无法顺利向大地泄入;(4)配电变压器避雷设备装设的不足,如在部分农村避雷器仅装置在变压器的高压侧,低压侧则不装设;(5)缺乏完善的防雷接地装置,如部分避雷器存在过长的引下线;(6)接地级存在过大的接地电阻值。
具体接地电阻阻值可按表1选取:3 配电变压器接线方式与受雷害的关系3.1 避雷器只装设在高压侧的接地方式避雷器只装设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的防雷保护可分为两种:(1)对避雷器进行单独接地,这种接地方式可能损坏配电变压器的绝缘,存在很大的缺陷;(2)3点同时接地,这种方式具有既简单又经济的特点,适合应用在一些雷少的地区,如平原地区等,其具体分别如图1与图2所示:3.2 双侧都有避雷器装设的三点一地方式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雷击破坏了配电变压器的同时也会对一些电度表、电动机等一些低压设备形成破坏,由此可以推断低压线路上产生的雷击过电压与配电变压器遭受的雷击损坏也有一定关系,所以我们可通过把氧化锌避雷器装设在低压侧的方式来防止过电压在低压侧的出现,进而更完善地对高压侧进行保护。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有哪些?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研究结合地区10kV配电线路实际情况提出增强线路绝缘水平以降低线路闪络概率,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防护措施,采用适宜的中性点运行方式降低配电线路雷击建弧率,采用带并联间隙绝缘子与避雷器联合对10kV配电线路进展保护,制定了在不同线路形式与网络构造下中性点运行方式和自动重合闸的投运准那么,完善10kV配电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结合河南地区土壤电阻率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接地降阻方法。
10kV配电线路运行数据说明,10k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平安,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
因此,结合10kV配电线路运行与雷害发生情况,研究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具有相当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在广泛收集极具代表性的地区的10kV配电线路运行状况根底上,研究发现,河南地区10k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主要由感应雷电过电压引起,10kV配电线路绝缘水平直接影响了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现有的10kV配电线路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无法有效的解决线路雷击建弧率问题,配电设备防雷保护措施不完善,上述问题造成了10kV配电线路较为严峻的防雷形势。
本文提出了完善10kV配电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
2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由于配电网绝缘水平低,当线路中因雷电活动而产生感应雷过电压时,极易造成线路绝缘子闪络等事故,且在配电线路中为了节约线路走廊而采用同塔多回路技术,某些杆塔架设回路到达了4回,虽然在这种情况下节约了线路走廊,减小了线路投资,但是由于同塔多回路中线路与线路间的电气距离不够,因此,一回线路遭受雷害后线路绝缘子对地击穿,如果击穿后工频续流比拟大,持续的接地电弧将使空气发生热游离和光游离,由于同杆架设的各回路之间的距离较小,那么电弧的游离会涉及到其他的回路,引起同杆架设的各回路发生接地事故,严重时将会造成多回线路同时跳闸,极大的影响了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针对上述情况可采用增强线路绝缘的方法。
2024年配电变压器雷击及预防(3篇)

2024年配电变压器雷击及预防引言:配电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将输送到变电站的高压电能降低到用户所需的低压电能的功能。
然而,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处于露天环境中,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从而导致压变故障和停电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于配电变压器雷击和预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配电变压器雷击原因分析1.1 气象因素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与大气的电荷分布、电势差和空间结构有关。
当大气电荷分布不均匀时,会形成局部电荷积聚区,从而产生雷击。
而各地的气象条件不同,对雷电的发生也会有影响。
1.2 变压器结构和位置配电变压器通常是处于露天环境中的,其结构和位置会对雷电的影响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长杆式变压器中,杆塔及其附近的构筑物是雷击的容易目标。
而在箱式变压器中,箱体本身还具有一定的防雷功能。
二、配电变压器雷击后果分析2.1 压变损坏雷电的高电流通过配电变压器,会引起其内部设备的损坏,如绕组短路、线圈烧毁等,造成压变的无法工作。
2.2 系统停电配电变压器的故障会导致电力系统的局部或整体停电。
一旦发生停电,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会受到影响,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配电变压器雷击预防措施3.1 防雷装置在配电变压器周围设置合适的避雷设施,例如接闪器、耐雷线等,能够引导雷电流从地面引流,减小雷击对变压器的影响。
3.2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来安装配电变压器也是预防雷击的重要因素。
避免安装在雷电活跃区域或者高度地带,尽量选择平坦地区。
3.3 变压器外壳设计设计并制造适合的变压器外壳,使其能够防止雷电直接打击变压器设备。
例如,一些箱式变压器在外壳上设有防雷针,能够吸收和分散雷击带来的电荷。
3.4 维护保养定期对配电变压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特别是对于外壳和避雷装置的检查,要保证其完好无损。
四、配电变压器雷击事故处理4.1 维修处理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及时采取维修措施,更换受损的部件,并进行系统的检修,确保变压器能够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摘要:为了防止雷电波对配电变压器的侵害,保证配电变压器安全运行,本文介绍了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变压器防雷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防雷;措施
1 前言
我国共有2400个县级农村电网及280个城市电网,配电变压器数量达数百万台,加之我国土地辽阔,且雷暴日偏多,如南方某些地区年雷暴日高达100~130日,配电变压器受雷电波侵害较为严重,这不仅给供电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为此,为了防止雷电波对配电变压器的侵害,保证配电变压器安全运行,有必要对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逐一分析,从而有选择性的采取适当的防雷保护措施。
2 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
(1)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
根据sdj7-79《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规定:”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一般应采用避雷器保护,避雷器的接地线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以及变压器的金属外壳三点应连接在一起接地。
”这也是部颁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推荐的防雷措施。
然而,大量研究和运行经验均表明,仅在高压侧采用避雷器保护时,在雷电波作用下仍有损坏现象。
一般地区年损坏率为1%,在多雷区可达5%左右,个别100雷暴日的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年
损坏率高达50%左右。
究其主要原因,乃是雷电波侵入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绕组所引起的正、逆变换过电压造成的。
正、逆变换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如下:
①逆变换过电压。
即当3~10kv侧侵入雷电波,引起避雷器动作时,在接地电阻上流过大量的冲击电流,产生压降,这个压降作用在低压绕组的中性点上,使中性点电位升高,当低压线路比较长时,低压线路相当于波阻抗接地。
因此,在中性点电位作用下,低压绕组流过较大的冲击电流,三相绕组中流过的冲击电流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磁通在高压绕组中按变压器匝数比感应出数值极高的脉冲电势。
三相脉冲电势方向相同、大小相等。
由于高压绕组接成星形,且中性点不接地,因此在高压绕组中,虽有脉冲电势,但无冲击电流。
冲击电流只在低压绕组中流通,高压绕组中没有对应的冲击电流来平衡。
因此,低压绕组中的冲击电流全部成为激磁电流,产生很大的零序磁通,使高压侧感应很高的电势。
由于高压绕组出线端电位受避雷器残压固定,这个感应电势就沿着绕组分布,在中性点幅值最大。
因此,中性点绝缘容易击穿。
同时,层间和匝间的电位梯度也相应增大,可能在其他部位发生层间和匝间绝缘击穿。
这种过电压首先是由高压进波引起的,再由低压电磁感应至高压绕组,通常称之为逆变换。
②正变换过电压。
所谓正变换过电压,即当雷电波由低压线路侵入时,配电变压器低压绕组就有冲击电流通过,这个冲击电流同样按匝数比在高压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使高压侧中性点电位大
大提高,它们层间和匝间的梯度电压也相应增加。
这种由于低压进波在高压侧产生感应过电压的过程,称为正变换。
试验表明,当低压进波为10kv,接地电阻为5ω时,高压绕组上的层间梯度电压有的超过配电变压器的层间绝缘全波冲击强度一倍以上,这种情况,变压器层间绝缘肯定要击穿。
(2)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加装普通阀型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这种保护方式的接线为:变压器高、低避雷器的接地线、低压侧中性点及变压器金属外壳四点连接在一起接地(或称三点共一体)。
运行经验和试验研究表明,对绝缘良好的配电变压器,仅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时,仍有发生由于正、逆变换过电压造成的雷害事故。
这是因为高压侧装设的避雷器对于正变换或逆变换过电压都是无能为力的。
正、逆变换过电压作用下的层间梯度,与变压器的匝数成正比,与绕组的分布有关,绕组的首端、中部和末端均有可能破坏,但以末端较危险。
低压侧加装避雷器可以将正、逆变换过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高、低压侧接地分开的保护方式。
这种保护方式的接线为高压侧避雷器单独接地,低压侧不装避雷器,低压侧中性点及变压器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并与高压侧接地分开接地。
研究表明,这种保护方式利用大地对雷电波的衰减作用可基本上消除逆变换过电压,而对正变换过电压,计算表明,低压侧接地电阻从10ω降至2.5ω时,高压侧的正变换过电压可降低约40%。
若对低压侧接地体进行适当的处理,就可以消除正变换过电压。
该保护方式简单、经济,但对低压侧接地电阻要求较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多种多样,除以上列举的以外,还有在配电变压器铁心上加装平衡绕组抑制正逆变换过电压;在配电变压器内部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等。
3 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种防雷保护措施各有其特点,各地应根据雷暴日雷电活动强度来合理选择适当的防雷保护措施。
(1)在平原等少雷区,配电变压器年损坏率较低,可只采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的方式。
(2)在一般雷电日地区,推荐采用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均装设避雷器的方式。
(3)在多雷区,单独采用某一种防雷保护措施往往不能奏效,宜采用综合防雷保护措施,即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单独接地,低压侧避雷器、低压侧中性点及变压器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的分开接地。
(4)在重雷区,特别是配电变压器年损坏率较高的地区,采用综合防雷保护措施仍未收到较好的防雷效果后,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在配电变压器铁心上加装平衡绕组(即采用新型防雷避雷器),或在配电变压器内部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 结论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措施多种多样,各地配电变压器安装地点实
际情况又不尽相同。
因地制宜,合理地选择防雷保护措施,并重视和加强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定能收到提高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郝金涛.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诊断1998.11
[2]谢天宇邹德剑.火电厂电气设备启动调试运行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手册2004.06
[3]王浩.电气设备试验技术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