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625)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

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2000年1、季风在海洋和⼤陆之间的⼴⼤地区,以⼀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向相反的风系。
季风是海陆件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尺度的海洋和⼤陆件的热⼒差异形成的⼤范围热⼒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般来说,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团或⾚道海洋⽓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冷的极地⼤陆⽓团构成。
2、厄尔尼诺为西班⽛⽂,意为“圣婴”,秘鲁渔民⽤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以专指⾚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
在有的年份,由于⼤⽓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上涌海⽔与沿岸冷⽔消失,导致海洋⽣物和寄⾷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量H2S 进⼊⼤⽓,⾚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3、准平原准平原是在温润的⽓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作为⼀种⼤规模的夷平⾯,也可因构造上升⽽成为⾼原⾯或发⽣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岭顶部成为峰顶⾯。
是在湿润⽓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假设⼀个原始⾯经过侵蚀和堆积,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年期的地貌,就是准平原,也就完成了⼀个侵蚀循环,此后如果再度出现地壳抬升或基准⾯下降,便进⼊了另⼀个侵蚀循环。
4、雪线某地某⼀海拔⾼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度带称为固态降⽔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温、降⽔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冰川分布⾼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5、⾃然综合体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统⼀整体。
包括⾃然区划和⼟地类型的各级单位。
2004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2
圣才电子书=60) 1.对比分析欧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分异。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04 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10=30) 1.沉积岩 2.季风 3.冰斗 4.滑坡 5.潮汐 6.土壤诊断层 7.富铝化过程 8.太阳高度角 9.植物群落 10.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2
自然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多少公里?A. 6000B. 6360C. 6371D. 6378答案:D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哪一个?A. 北冰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印度洋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智利D. 墨西哥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汤加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极地气候答案:A6.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3B. 24C. 25D. 26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A. 苏必利尔湖B. 密歇根湖C. 休伦湖D. 伊利湖答案:A8.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A. 尼泊尔B. 印度C. 中国D. 巴基斯坦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10. 以下哪种地形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A. 火山B. 河流C. 湖泊D. 峡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板块?A. 欧亚板块B. 非洲板块C. 南极板块D. 美洲板块E. 印度洋板块答案:ABC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的形成?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E. 人类活动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植被类型?A. 热带雨林B. 温带草原C. 沙漠D. 苔原E. 针叶林答案:ABCDE4.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洋流?A. 墨西哥湾流B. 秘鲁寒流C. 北大西洋暖流D. 印度洋季风洋流E. 西风漂流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火山类型?A. 盾状火山B. 复合火山C. 火山口湖D. 火山岛E. 火山锥答案:AB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球的大气层结构。
西南大学考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真题(2000-2012)

人文地理学部分(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在图上填出:(15)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年)一、名词解释(6*5=30)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25)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3*15=45)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2*25=50)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4年)一、名词解释(5×6=30)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际商品率二、简答题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 (15)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2015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十年真题答案及伍光和笔记解析

I
目录
序言...................................................................................................................................................... I 资料使用说明.................................................................................................................................... II
2、出题特点和趋势
1)分析西大试卷内容结构,可以看出,一般而言,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题,地理环境 各要素内容几乎均匀分布,尤其在简答题部分,如若是 5 题,则各要素均占一提,若是 10 道题,则各要素均分布两题;另外,论述题部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实际某区域为 例,分析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与西南地区相关的热点问题;第二种是人地关系,也就是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对湿度、露点、雾凇、雨凇、大气环流、季风、锋、气旋、反气旋、气候等;
掌握大气组成和结构,……………… (5)生物:掌握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生态因子
对生物的影响;掌握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掌握社会—经济—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特征和利用;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 4)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掌握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耗散结构、自然区划、土地、 土地评价等基本概念;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掌握自然区划的原 则和方法;掌握人地关系的内涵、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0×5)1.温室效应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至38℃。
2.准静止锋答:准静止锋是指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
在我国江淮地区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在每年6月形成梅雨。
云贵高原由于昆明海拔较高,在贵阳一带形成准静止锋,冬季温暖多雨。
3.河口三角洲答:对入海河流而言,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三角洲沉积速度很快,沉积物向海岸一侧延伸可形成三角洲平原。
无论从平面上还是剖面上,三角洲沉积都可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带。
根据形状可分为:尖头状三角洲、扇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岛屿状三角洲等4.雾凇答: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5.侵蚀基准面答:侵蚀基准面又称侵蚀基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
其高低决定河流纵剖面的状态,其升降会引起长河段的冲淤和平面上的变化。
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6.准平原答: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考研专业课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真题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历年考研真题(2000)一、名词解释(2.5×8=20)1、季风2、厄尔尼诺3、准平原4、雪线5、自然综合体6、生物指示作用7、河槽集流8、波浪二、简述题(10×4=40)1、影响气温的分布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2、什么是风化壳?简述其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和分布。
3、什么是土地结构?在农业用地结构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简述河谷的发育过程。
三、论述(20×2=40)1、请叙述一下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2、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中西部开发战略,请就西部地区(陕甘青宁新)和西南地区(云贵川渝)两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自然环境条件来论述一下在区域开发(以农业为主)中的有利和不利自然因素,即人地关系突出矛盾在哪里。
(2001)一、解释下列名词及概念(3×10=30)1、气团和锋2、哈德莱环流与沃克环流3、河流、水系和流域4、崩塌与滑坡5、准平原与山麓面6、生物的适应与指示作用7、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8、地域分异规律9、风化作用与风化壳10、土壤与土地二、简述(10×4=40)1、什么是行星风系?全球行星风系包括哪三个盛行风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影响气候形成的主因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现阶段气候的形成?4、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15×2=30)1、以我国为例,试述土壤的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试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2)一、名词解释(3×10=30)1、地壳2、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3、生态系统4、河流阶地5、对流层6、潮汐7、坡立谷8、土地评价9、钙化过程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10×4=40)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2010-11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真题

2010一。
名词解释(6分/题共60分)大陆岛地域分异气温垂直递减率南方涛动波浪径流模数滑坡河流袭夺沉积建造生物群落二。
简答题(10分/题共40分)1.简要论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简述气候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发育的3.简述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4.简述风化类型及其机理三。
论述题(25分/题共50分)1.试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与圈层间的相互关系2.试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地理学意义2011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研试题(自然地理、地质学基础、人文地理)考研2011-01-16 23:25:07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0*5)1.温室效应2.准静止锋3.河口三角洲4.雾凇5.侵蚀基准面6.准平面7.自然区划8.径流量9.脱硅复铝化10 群落演替二、简答题(5*10)1、影响碳酸盐沉积的影响因素2、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3、河流泥沙的运移方式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或措施三、论述题.(25*2)1.目前全球气候变异的表现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2.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前景地质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0*4)1.年代地层单位2(.沉积岩中)缝合线3.? 4.威尔逊旋回 5.石漠化 6.片理7.双变质带8.潜水与承压水9.转换断层10.碳酸盐沉积补偿深度(CCD)二、简答题(10*7)1.举例说明如何描述矿物?2.陆源碎屑岩中有哪几种胶结物?如何区别3.风化作用与变质作用有哪些原则性区别?4.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地质年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简述褶皱的形态分类的原则与类型6.岩石变形的阶段划分及影响因素7.简述太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8.简述张节理和剪节理在受力情况及区别9.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可分几个阶段?10.舟曲泥石流的原因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论述题(10*2)1.叙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主要特征2.叙述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主要证据(详细解释)四、地质图综合分析(20)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5*6)1.交通网的连接性2.配第--克拉克定律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4.鞍本钢铁基地5.苏伊士运河6.鲁尔工业区二、简答题(15*3)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2.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3.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三、论述题(25*3)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面对的措施2.中国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中国--东盟的形成动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2.5×8=20)1、季风2、厄尔尼诺3、准平原4、雪线5、自然综合体6、生物指示作用7、河槽集流8、波浪二、简述题(10×4=40)1、影响气温的分布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2、什么是风化壳?简述其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和分布。
3、什么是土地结构?在农业用地结构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简述河谷的发育过程。
三、论述(20×2=40)1、请叙述一下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2、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中西部开发战略,请就西部地区(陕甘青宁新)和西南地区(云贵川渝)两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自然环境条件来论述一下在区域开发(以农业为主)中的有利和不利自然因素,即人地关系突出矛盾在哪里。
(2000)一、解释下列名词及概念(3×10=30)1、气团和锋2、哈德莱环流与沃克环流3、河流、水系和流域4、崩塌与滑坡5、准平原与山麓面6、生物的适应与指示作用7、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8、地域分异规律9、风化作用与风化壳10、土壤与土地二、简述(10×4=40)1、什么是行星风系?全球行星风系包括哪三个盛行风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影响气候形成的主因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现阶段气候的形成?4、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15×2=30)1、以我国为例,试述土壤的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试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1)一、名词解释(3×10=30)1、地壳2、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3、生态系统4、河流阶地5、对流层6、潮汐7、坡立谷8、土地评价9、钙化过程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10×4=40)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3、试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4、何谓地质大循环?何谓生物小循环?二者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关系如何?三、论述题(30)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20)2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地理学怎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作用?(2002)一、名词解释(4×10=40)1、风化作用2、土壤肥力3、岩溶作用4、地质构造5、季风6、水循环7、自然区划8、植物群落9、锋面10、自然环境二、简述(15×4=60)1、气候对土壤发育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与作用。
2、地球表层的组成、结构状况和基本特征。
3、河川径流的形成与变化。
4、森林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论述(25×2=50)1、试述气候变化及其成因。
2、应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2003)一、名词解释(3×10=30)1、沉积岩2、季风3、冰斗4、滑坡5、潮汐6、土壤诊断层7、富铝化过程8、太阳高度角9、植物群落10、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二、简答题(15×4=60)1、简要分析地貌成因。
2、举例分析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3、比较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的特征与差异。
4、简要分析人类活动对现代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三、论述题(30×2=60)1、对比分析欧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分异。
(2004)一、名词解释(3×10=30)1、地域分异规律2、生物多样性3、气压4、土壤胶体5、冰碛物6、岩相7、黄壤8、潜水9、断裂10、洋流二、简述题(15×4=60)1、简述地质构造和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简述地球上的水分循环过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3、简述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植被带和自然土壤的分布规律。
4、全球划分为哪几大板块?简述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30×2=60)1、对重庆与昆明两地的下述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两地气候上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图略)2、试述我国地貌外营力的区域分异,及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的区域地貌特征。
(2005)一、名词解释(5×8=40)1、顶级群落2、基座阶地3、径流系数4、气团与锋5、丹霞地貌6、土地7、温室效应8、雪线二、简答题(15×4=60)1、简述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的特征。
2、简述岩溶地貌发育过程及岩溶地貌的地域分异。
3、简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4、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三、论述题(25×2=50)1、什么叫自然区划?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2、根据自然地理学的任务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试述GIS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006)一、名词解释(3×10=30)1、冻融作用2、生物多样性3、副热带高压4、流域5、洪积扇6、大洋水团7、沉积岩8、灰化过程9、演替10、自然环境二、简答题(15×3=45)1、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2、地层的三种接触关系及其形成过程。
3、举例分析侵蚀基准面变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三、论述题(25×3=75)1、山地系统退化及其成因与恢复重建对策。
2、分析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其控制和影响下我国气候突出的特征是什么?3、试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07)一、名词解释(4×10=40)1、气团和锋2、河流、水系和流域3、风化作用4、天气与气候5、潮汐与波浪6、滑坡与泥石流7、准平面与山麓面8、土壤与土地9、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0、地域分异规律二、简要分析并回答(10×8=80)1、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3、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4、地貌的形成因素有哪些?5、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各有哪些?6、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是什么?7、自然区划的原则有哪些?8、陆生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三、论述题(15×2=30)1、以我国为例,从北到南共包括哪些气候带和相应的突出植被带是什么?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情况,试分析论述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8)一、名词解释(2×10=20)1、地域分异规律2、生物多样性3、洋流4、喀斯特地貌5、季风环流6、阶地7、山麓剥蚀面(准平面)8、气旋9、土壤10、食物链二、简答(6×10=60)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储存条件各分为哪几类?4、什么是地震?我国的地震带分布在什么地方?5、风化壳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其基本特征是什么?6、理想状态下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7、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8、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加以说明。
9、从雨滴到降雨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主要的降雨类型有哪些?10、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三、论述(15×3=45)1、南水北调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要工程,请分析实施这一工程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关系。
2、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3、请说明绿色植物在综合防止大气污染中的作用有哪些?四、分析(25)试以我国为例,分别讨论气候影响因素对区域气候形成的作用。
(2009)一、名词解释(6分/题共60分)大陆岛地域分异气温垂直递减率南方涛动波浪径流模数滑坡河流袭夺沉积建造生物群落二、简答题(10分/题共40分)1.简要论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简述气候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发育的3.简述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4.简述风化类型及其机理三、论述题(25分/题共50分)1.试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与圈层间的相互关系2.试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地理学意义(2010)一、名词解释(10*5)1.温室效应2.准静止锋3.河口三角洲4.雾凇5.侵蚀基准面 6.准平原7.自然区划8.径流量9.脱硅富铁铝化作用10.群落演替二、简答题(5*10)1、影响碳酸盐沉积的影响因素2、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3、河流泥沙的运移方式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或措施三、论述题.(25*2)1.目前全球气候变异的表现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2.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前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