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和死亡观念培养及其在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和死亡观念培养及其在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简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生命教育和死亡观念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观念培养,并探讨这些教育对启蒙教育的影响。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是培养孩子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通过向孩子传递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家庭教育能让孩子养成珍惜自己和他人的习惯。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珍视生命、关爱他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例如,可以与孩子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他们亲手照料小花小草,并告诉他们生命的宝贵,以及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二、培养健康的死亡观念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点,也是培养孩子正确对待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理解死亡,并培养他们健康的死亡观念。
家长应该以平和的态度面对死亡,避免对死亡话题的回避,以免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印象。
家长可以通过合适的时机,向孩子介绍生命的循环规律,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但也可以在生命中留下一定的意义。
三、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生命教育和死亡观念培养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启蒙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命周期观念和对生命的尊重,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时,通过启蒙教育,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人物和事件,了解他们在生命中的贡献以及其影响力。
以艾滋病教育为例,艾滋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对许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在启蒙教育中,可以适当引入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了解到这种疾病是如何传播、如何防治的,以及它对生命的危害。
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实践与总结要使生命教育和死亡观念培养真正有效,家长们需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家庭聚餐时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准备,并解释食物来源和生命的转换过程。
此外,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生命的丰富多样性。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更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生命教育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通过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来传递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态度。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比如对待家里的宠物要温柔爱护,对待植物要用心呵护,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生命的可贵和珍贵。
同时,父母也要教育孩子不做任何可能伤害到生命的行为,比如不虐待弱小的动物,不随意破坏植物等,让孩子懂得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其次,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帮助他人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懂得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关心他人,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同时,父母也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善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
此外,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人生态度。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启发式的谈话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命、珍惜生命。
教育孩子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要学会感恩和珍惜现有的生活,要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父母也要在孩子迷茫、彷徨的时候给予关爱和支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前行。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人生态度,从而帮助他们走出一条健康、快乐、充实的人生之路。
父母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和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同理心和积极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从小培养健康的生命观念,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之生命教育(一):从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家庭教育之生命教育(一)——从小尊重生命f珍爱生命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内心的自我信念,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个体,往往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
生命教育要着力培养孩子生命安全、生命关怀的意识和技能以及生命成长的反思能力、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积极探索精神,等等,使之心智不断成熟,建立个体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相整合。
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
学校在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积极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的互动互补效应,为整体推进生命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从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张少玫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命教育缺失或者没有及时正确跟进,就会影响到身边许多人的生命安危。
就如新冠疫情所告诉我们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安危庄严郑重地负责,就是对他人生命神圣和不可侵犯地责任与义务。
这是每位父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都无法忽略的使命和责任。
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是生命教育至关重要的时机。
孩子看到了什么,我们给他了什么,让他感受到的是以呵护珍爱生命为快乐呢?还是以虐待欺负杀戮生命为乐趣?这些都会深深地刻印在孩子的记忆里,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诗人平白简单的诗语不仅有美的意韵,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生命成长中最初的秘密与智慧。
告诉我们幼年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也间接提示我们生命教育的最佳方式。
“少年一步,人生百里”少年时给心上种下的善心善根,长大了会使其人生轻轻松松地比他人走远走高很多很多。
那么,让我们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关注思考、珍视珍爱生命教育吧,把生命教育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孩子长大点了,四五岁了,拿起一根树枝一块石头投掷击打小蝴蝶小鸟小老鼠的时候,这时要明确告诉孩子:“小蝴蝶小鸟小老鼠都有家有妈妈的。
家庭教育孩子生命价值感悟

家庭教育孩子生命价值感悟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氛围以及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孩子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首先,父母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例如,父母可以通过照顾家中的宠物、植物,或者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向孩子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通过这些日常行为,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
其次,父母可以利用故事、电影、书籍等媒介,向孩子传达生命的价值。
选择一些关于生命、成长、勇气和爱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不易和珍贵。
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父母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到帮助他人的活动中。
无论是帮助邻居、参与慈善捐赠,还是为社区服务,这些活动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满足感和快乐。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够对他人的生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帮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成功和快乐,更在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
通过共同面对挑战,孩子可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开放的沟通,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解决困惑,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生命和价值。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可以逐渐建立起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这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生教育家长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孩子进入学校,接受三生教育以来,我作为家长,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存技能的掌握。
以下是我对三生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命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三生教育,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意义。
我们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
2.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我们教育孩子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
让孩子明白,生命中有许多值得感激的人和事。
3.教会孩子关爱他人。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二、生存教育,让孩子掌握生存技能生存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生存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们鼓励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2.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我们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活动,与同龄人交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三、生活教育,让孩子热爱生活生活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在生活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在兴趣爱好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2.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我们带孩子参观艺术展览、欣赏音乐、观看电影等,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3.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我们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爱,感恩朋友的帮助,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
四、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三生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安全意识培养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安全意识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生命教育与安全意识的培养,更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和幸福生活。
生命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并不清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很多孩子会天真地认为,生命是无限的,是可以随意挥霍的。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危险的行为,甚至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因此,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明白,生命是独一无二且脆弱的。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养一只小动物,让孩子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当小动物生病或者受伤时,孩子会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从而更加懂得珍惜和爱护生命。
再比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参观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责任。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样重要。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等,每一个方面都不容忽视。
家长要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人行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站稳扶好,不要在车上嬉戏打闹。
同时,要让孩子了解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知道如何拨打火警电话,如何在火灾中逃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也成为了孩子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避免遭受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
在食品安全方面,家长要教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不吃三无食品,不购买过期变质的食品。
同时,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地进行生命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生命安全教育心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他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树立生命安全意识生命安全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保障。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命安全,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任何事情都无法与生命安全相提并论。
2. 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日常活动,关注他们的出行安全。
在孩子外出时,要叮嘱他们注意交通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
3. 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是孩子们面临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
我们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4.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让孩子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如何自救和逃生。
二、培养孩子的应急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作为家长,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应急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保护自己。
1. 教会孩子拨打紧急电话。
让孩子牢记110、120、119等紧急电话号码,并教会他们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正确拨打。
2. 指导孩子进行逃生演练。
定期组织家庭逃生演练,让孩子熟悉家中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
3. 培养孩子的自救能力。
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如烫伤、扭伤、骨折等常见情况的应对措施。
4. 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面对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的心态至关重要。
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调整心态,勇敢面对困难。
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危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2. 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家庭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家庭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曹专孩子生命问题凸显与家庭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不断提醒家长:必须填补家庭生命教育的空白,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学会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懂得善待和关爱其他的生命[1]。
概括说来,家庭里的生命教育可以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1、生存教育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响亮口号,它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并列成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道理很简单,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就不用说什么生命的素质、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价值了。
因此,生存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家长应该从生存的常识、生存的技能、生存的工具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生存教育。
包括获得生存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使用生存工具的知识和技能,应急自救的知识和技能等等,如果平时学习和掌握了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孩子所掌握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很可能成为保全生命的关键。
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难中,一位10岁的英国小姑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仅挽救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还让他人脱离了险境;同年,一位7岁的深圳小姑娘利用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挽救了煤气中毒的父母,小姑娘也因此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杰出人物。
2、生活教育生活是“生命”“活着”的体现,是“生命”所有“活动”的总和,“生命”存在的不同,会造成“生活”的不同,“活动”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生活”的不同,因此,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日新月异。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总是趋向追求“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与接受“生活教育”的程度与方式有关。
因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2]。
”那么,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要把握态度、情感和习惯三个纬度。
对孩子进行生活态度和情感的教育是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自强自立、永不放弃、懂得感恩等生活态度和情感会改善孩子的生活品质,也会为孩子创造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可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由于面临更多的选择,往往无所适从,青少年是人成长的关键期,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诸多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为什么现代的孩子对生命如此的蔑视?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为什么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让我们孩子选择了自杀?作为已为人父人母的孩子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不但应从家庭教育理念及方法中寻找原因,也应该审视作为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如何引导孩子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时进行的,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却是终身的,是最有效的。
一、珍惜生命,关注生命安全知识及技能的传授,提高孩子自护意识
日本的孩子住宾馆进大厦,首先关注的是逃生示意图。
这一举动说明了在日本防患于未燃的安全自护意识已深入人心。
但在中国,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温饱、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关注孩子的学业,对孩子必要的自
护意识及相关技能的培养和传授却很不够。
单就交通安全来讲,每年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和缺乏自护意识带来的人员伤亡数字更是令人心惊胆颤。
为此,家长首先应加强对孩子自护教育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必要的生活技能和防护知识:
1、尽可能创设机会使孩子学会游泳等必要的求生技能;
2、正确使用电器、燃煤气,注意家庭防火;
3、提醒孩子遇到陌生人不随便开门,不一人在家洗热水澡,不私自到江河塘海等危险水域游泳,不到工地水坑等危险场所玩耍;
4、中小学生出游以安全就近原则为宜,要有大人带领,不随意允许孩子外出留宿;
5、教给孩子必要的自护技能,例碰到浓烟知道捂住口鼻、低姿行走的对策,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常见的交通法规等等。
二、尊重生命,关注孩子的心理疏导,使孩子平安渡过心里阴暗期
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尊重生命需要家长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既要关爱,更要满足孩子的独立与个性需求。
在现今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们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成才,把教育孩子的目光完全集中在孩子的学习身上,忽略了孩子的情商的发展。
家长的期望过高,如果不作出适当调整,有可能造成悲剧。
心理学、神经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清楚的明白了为什么各个行业都有出色的人才?除了他们的刻苦专研和不屈毅力,多元智能学说揭开了谜底,八项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
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这些智能不可能同时的发挥到一个人的身上,智慧有别,不分高低上下;家长只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这也验证了一个道理: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道路,蠢才就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
金华一名高中生因为母亲管理过严,竟杀害母亲后将尸体储存在柜子内,直至尸体腐烂才东窗事发,引起众人哗然;不肖子(陈浊言)因向母亲索要现金购买毒品吸食遭到怒斥和拒绝,竟突起杀心残忍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而马加爵连杀四人的惨案更是震惊全国。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这些命案和惨案的发生,都向我们发出警示: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荒漠化!调查显示,孩子中存在的焦虑、孤僻、妒忌、烦恼、自卑、恐惧、厌学、忧郁等心理问题困扰着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
有的因此心灵扭曲,走向极端,上演了种种悲剧。
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教育?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对此提示家长:
1、对孩子不溺爱、不娇宠,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氛围。
2、经常与孩子谈心,加强心灵的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和困惑,进行相应的疏导。
3、关注青春期教育,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少批评指责孩子,多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回避性教育,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生理心理的危险期。
4、不以分数论英雄,关注孩子不同的职能发展,鼓励、支持孩子的兴趣趋向,客观地对待孩子的成功与失败。
5、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开导,帮助引导孩子把内心的委屈、气愤发泄出来。
三、热爱生命,良好的家庭氛围榜样诱导,使孩子心胸豁达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个人良好综合素质的一种集中体现,需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豁达的心境和坚强的性格作铺垫。
有关资料表明,79%的儿童疾病是由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而每一个孩子成功成才的背后,都与家庭良好的心理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孩子的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自身影响与家庭的氛围。
而在中国的家庭中,由于父母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问题很多:家庭暴力带来的对生命的轻视;长期紧张抑郁的家庭氛围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家长自身性格缺陷及对家教知识的匮乏引发的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等等。
因此,珍视生命是一个涵盖很多领域的大问题,它首先对身为父母的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问题: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你做到了吗?你能做到吗?确实,身为父母的人们都首先面临的是自己设的关卡,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只有从家长自身做起,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不断完善自身性格中的弱点,完善自我,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才能引导孩子以豁达的胸怀学会包容、学会感恩、学会生活,才能尽情地享受生命的精彩!
四、体验生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承受力
要让孩子去体验生命。
在实际体验中,孩子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
人的成长都是在犯错、反思、学习、成长这几个过程中体验生命的过程的。
如果家长抱着怕孩子做错、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受委屈等等心态凡事包办代替,那么孩子就像生活在真空中,一旦遇到阴雨风雪天气,就会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所击倒,没有一点反击能力。
因此,生命教育切忌运用独裁、专制、说教、控制等手段。
平时参加一些旅游休闲活动,参观自然生态,认识自然,或安排种植花木,照顾养护动物,从中体会生命的奥妙与可爱,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孩子自己的问题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孩子多一种选择足以,使孩子自己感悟生命的过程。
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帮孩子构筑安全防线。
在这个问题上,为人父母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是引导孩子认识到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逃避的;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
磨练生命要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危机教育、死亡教育,通过不断增强生命意识,引导孩子逐步地感悟生命,并学会使用生命和升华生命。
要告诉孩子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苦难。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残缺的人生。
没有面对苦难的挑战,体会不出生命的甘甜。
从中让孩子自己体验出与人相处,的法则:对人关爱、对人尊重、对人宽容、相互合作、良好沟通、平等待人等人格的魅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家长,一定要有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渗透生命教育。
只有这
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美好,才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才会努力去想办法提高自我和他的生命质量。
让我们共同关注家庭的生命教育,在心灵的审视中期待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李新民,男,37岁,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教16年来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等职务,现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所撰写的教育论文先后在区、市、县获得过奖励,有多篇论文发表。
2012年12月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研究》2012年度科研成果交流活动中撰写的《生命教育班队会活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论文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