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酒类经济指标
贵州茅台2018年财报分析及未来展望

贵州茅台2018年财报分析及未来展望一.营收利润超预期长期价值依然看好1.营收利润超预期增长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6.39亿元,同比增长26.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2.04亿元,同比增长30.00%;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22.30亿元,同比增长34.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增长47.55%。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39亿元(含税),共分配利润182.63亿元。
总体来看,贵州茅台2018年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超预期,分红比例保持50%出头。
公司2019年预期营收增长14%,预计2019年EPS为32.2元,目前股价依然低估,长期价值依然看好。
2.毛利率提升销售管理费用率降幅较大2018年全年公司销售毛利润达91.14%,同比增长1.34pct,主要是由于系列酒毛利率同比猛增8.3pct所致。
期间费用率10.75%(研发费用全口径),同比下降2.3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49%,YOY下降1.64pct,超预期,也给19年文化茅台建设,以及经销商的改革留出了费用空间;管理费用7.23%,YOY下降0.88pct;财务费用YOY上升0.52亿元。
3.现金流强劲贵州茅台2018年年报中现金流依然强劲,但因贵州茅台财务公司的存在,吸收存款和相关同业存款科目,使得公司现金流出现小部分干扰项,使得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变动较大。
比如,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同比增长86.8%。
实际上,将这些干扰项排除,仅仅考虑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公司2018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80亿,YOY+32.8%,与净利润增长幅度就基本处于一致了。
二.茅台酒销量稳步增长系列酒毛利率上升1.销售稳步增长系列酒毛利率上升2018年总销量6.22万吨,同比增长3.54%;其中茅台酒销量3.25万吨,同比增长7.48%;系列酒销售2.98万吨,同比下降0.43%;产量7.02万吨,同比增长10.08%,其中茅台酒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15.98%;系列酒产量2.05万吨,同比下降1.98%。
2019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

108.0 106.0 104.0 102.0 100.0 98.0 96.0 94.0 92.0 90.0 88.0
2.市场
2016年2月 89.89
图 7 2019 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指数 资料来源:2019 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7
2019年12月 104.23
在宏观经济、产业生态、消费升级等不断变化的大背景 下,2019 年酒业市场基本面大为改善。目前,酒类消费已从 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再加上 追求养生、健康消费等时代消费特征的出现,“少喝点、喝好 点”“适量饮酒、快乐生活”的理性饮酒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新 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建设提速、消 费升级、中产阶级扩容等新市场环境的形成,有效扩充了高 品质高端酒的市场容量。酒类产业深度调整成效明显,大众 消费逐渐常态化,各种新型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全方位、多 角度满足大众的美酒消费需求成为了常态。
(图 6)分类来看,2019 年名酒、地方酒、基酒价格同 比指数走势出现一些分化。作为本轮行业复苏的排头兵,名 酒价格涨幅虽然也明显收窄但走势相对更为强劲。名酒价格 受茅台稳价影响,上涨动力减弱,2019 年全国名酒批发价格 指数上涨 3.4%,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6.1 个百分点,但仍比 地方酒高 2.1 个百分点,比基酒高 2.3 个百分点。相对一线
酒类行业研究报告

酒类行业研究报告一、酒类市场概况1.全球酒类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酒类市场从2016年至2021年的规模预计会增长约10%,其中以亚太地区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另外,在高品质酒类市场的驱动下,高端酒类市场的增长将更加显著,这也将成为酒类市场的主要趋势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类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酒类市场的规模和消费量也居于全球领先水平。
中国酒类市场的主要分为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品类,其中白酒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酒类市场的消费结构也在逐渐升级,高端酒类市场正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二、酒类行业的竞争格局1.白酒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白酒市场上一线品牌的市场份额非常高,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品牌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其中,茅台和五粮液在高端白酒市场上的地位尤为突出。
啤酒市场上一线品牌同样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青岛、雪花、哈尔滨等品牌成为了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不仅如此,随着健康饮食的逐渐流行,低酒精、健康型啤酒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市场竞争趋向多元化。
葡萄酒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复杂,主要品牌来自于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同时,国内也有一些著名的品牌制造商,如张裕和长城等。
随着中国高端消费者对葡萄酒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的葡萄酒市场也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酒类行业的趋势与展望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高端酒类市场的增长已经成为酒类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高端酒类市场的消费群体通常比较具有品质意识,并且愿意为品质付出更高的价格。
因此,市场的高端酒类产品将会逐渐成为主流市场。
2.互联网+酒类市场的融合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传统产业也在逐渐与互联网相融合。
酒类行业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压力和变革,许多酒类销售商已经开始在互联网平台上推销产品,利用网络营销来占据市场优势。
未来,互联网+酒类市场的融合将成为酒类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17-2018年酱酒市场发展白皮书》出炉,饕餮盛宴下的冷思考!

《2017-2018年酱酒市场发展白皮书》出炉,饕餮盛宴下的冷思考!纵观2017年的中国白酒市场格局,酱酒无疑是最热风口:飞天茅台批发价突破1600元、茅台股价摸高800元,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实现50%以上的高增长;业内外资本再度蜂拥进入茅台镇。
茅台引领的酱酒财富效应让市场和行业又开始陷入兴奋和冲动,仿佛又回到了上一波2009-2012年的酱酒饕餮盛宴中。
经历了2012年的深度调整,在白酒市场新常态下,酱酒市场未来发展态势如何?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认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4个方向,把脉未来白酒市场酱酒只是白酒的一个香型和品类,要看清楚酱酒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必须先要看清白酒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
对此,左右脑咨询通过长期的深入调查并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这些关于白酒行业的基本观点。
一、2017年各项行业数据已经证明,白酒市场已经回暖,度过了2012年以来的深度调整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期。
2017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报的数据:实现总营收1250.58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394.5亿元,同比增长45%。
二、白酒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开始大幅提升,马太效应明显,一二线白酒品牌之间的厮杀开始逐步白热化,三四线白酒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越往低端走,品牌集中度越弱。
前三季度,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企业营收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63.8%。
前三季度,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企业净利润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81.9%。
8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好酒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主产区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当中国白酒的真实产量已经突破1200万千升的时候,白酒的量已经很难再有大的增长空间,但会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化,那就是以纯粮固态为核心的粮食酒的比重会大幅增长。
所以我们从浓香的主产区四川和酱香的主产区贵州两个主产区2017年的数据来看都是非常良好的。
(2017年四川省经信委数据:四川全省全年白酒产业实现产量430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2470亿元,实现利润290亿元;2017年贵州省经信委数据: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902.4亿元;完成销售收入828.6亿元,同比增长40.4%;完成利润总额420.3亿元,同比增长59.9%。
中国酒类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酒类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酒类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中国酒类行业是指由白酒、红酒、啤酒、黄酒等不同种类酒组成的产业。
自古以来,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酒类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
二、市场规模中国酒类市场的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酒类市场总体规模为8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白酒是市场的主导品种,约占总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其余的份额由红酒、啤酒和黄酒等品种共同占据。
虽然中国酒类市场规模巨大,但相比于全球酒类市场,中国酒类市场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三、市场竞争格局当前中国酒类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共同竞争。
国内品牌包括五粮液、茅台、洋河等,它们以白酒为主导产品,并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而国际品牌主要以红酒和啤酒为主打产品,在中国市场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酒类市场消费趋势也在发生改变。
首先,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档酒的需求在增加。
其次,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酒的消费更加理性,对酒类的认知和品味要求提升。
最后,消费者对于健康和低度酒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酒类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
五、机遇与挑战中国酒类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
首先,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经济,为酒类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这为不同类型酒品牌提供了机会。
然而,酒类行业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整体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其次,政府对酒类市场进行监管,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制约。
六、发展趋势未来中国酒类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高端化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酒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酒类产品将趋向创新和个性化。
第三,跨界合作将成为一种常态,不同行业的企业将共同推出酒类产品。
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目录一、引言.......................................................................................................................二、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营销环境现状 ..........................................................(一)江小白酒业简介..........................................................................................(二)江小白酒吉林省市场份额分析..................................................................(三)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营销环境分析..........................................................三、基于五力模型分析江小白酒在吉林省市场竞争力 ..............................(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三)新进入者的威胁..........................................................................................(四)替代品的威胁..............................................................................................(五)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六)江小白酒自身竞争力分析..........................................................................四、江小白酒吉林省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价方式简单且不够灵活..........................................................................(二)营销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三)渠道开发不够深入和全面..........................................................................(四)品牌热度难以持续......................................................................................五、江小白酒吉林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一)根据消费行为改变作出价格变动..............................................................(二)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三)深入开发市场渠道......................................................................................(四)加强线上媒体的品牌宣传..........................................................................六、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摘要近年来,随着更多新的白酒品牌及企业融入白酒行业,白酒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从2010年,我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672家,到了2018年,已达到2198家。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五粮液集团为例

【摘要】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成为了衡量其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杜邦分析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财务分析工具,通过深入剖析净资产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企业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文章选择五粮液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杜邦财务模型对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白酒行业抵御外部风险,提升盈利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财务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引言我国是饮料酒生产和销售的大国,同时也是酒文化发达的文明古国,国人对酒有着特殊的依赖和独特的情怀,市场对饮料酒的需求量一直高居不下。
据2022年的数据统计,饮料酒的总产量高达5 427.47万千升,占全国酿酒业的比重超过80%,其中,白酒总产量达到671.24万千升,产量虽居于啤酒之后,却实现了6 626.45亿元销售收入,以12.40%的产量占据饮料酒销售收入的69.70%,实现88.40%的利润。
白酒行业在历经了黄金发展期、深度调整期、结构复苏期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且仍然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在饮料酒产业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五粮液集团作为中国白酒行业中变革迅速且市场响应能力突出的代表性企业,其生产的五粮液酒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广泛赞誉,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趋势。
然而,该集团同样面临着来自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竞争对手的品牌挑战。
为了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五粮液集团必须确保其盈利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这一点与其运营效率密切相关。
因此,基于杜邦分析法对五粮液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对白酒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杜邦财务模型理论 杜邦财务模型作为一个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是基于净资产收益率(ROE)而构建的,它将ROE分解为三个核心指标的乘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乘数。
山西汾酒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山西汾酒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山西汾酒2018年资产总额为1,182,896.3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901,619.03万元,主要分布在应收票据、存货、货币资金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0.99%、35%和14.38%。
非流动资产为281,277.34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6.83%、20.1%。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55.36%,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5%,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1,182,896.37万元,与2017年的893,978.5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2.32%。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应收票据增加150,779.24万元,存货增加85,665.0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42,673.89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5,420.57万元,货币资金增加7,379.15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1,726.94万元,长期投资增加1,460.48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96.37万元,共计增加315,401.68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应收账款减少101.73万元,应收利息减少260.41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390.89万元,无形资产减少701.11万元,固定资产减少5,210.1万元,预付款项减少8,475.33万元,在建工程减少11,344.28万元,共计减少26,483.85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288,917.83万元。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18年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刊增添“美丽世界杯”专版,专访有关世界杯的足球宝贝侃球、猜球的活动,同时选择体育明星进行代言。
燕京啤酒紧贴时下体育热点,及时更新营销理念,开阔营销思路,打出了“精彩世界杯,品牌梦工厂”的宣传口号。
相比之下,国人对中国足球的关心更多,燕京啤酒借助这一点,及时将营销方向转向中国足球。
2014年燕京啤酒与中国足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程对中国足球进行冠名,与中国足球协会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发起了倡导“全民足球”的理念[9]。
这次,燕京啤酒的企业文化与中国足球的交流更加深入,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宣传和推广。
燕京啤酒在足协杯赛事中设立黑马奖,以鼓励在比赛中奋勇拼搏的球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草根球队,同时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和热爱足球,培育足球专业人才。
燕京啤酒借助中国足协杯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将产品与体育结合,使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互相融合,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媒体加大对燕京啤酒的传播与宣传,提升燕京啤酒品牌的内涵和形象,打造了燕京啤酒心系国家足球发展水平的企业形象。
4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国内啤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体育营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燕京啤酒的营销战略进行研究,为国内其他啤酒企业和行业营销提供了案例。
促进了国内啤酒行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了啤酒行业转变思维,将产品与营销相结合,使企业逐步成长为具有优质产品和高知名度的国际化企业。
参考文献:
[1]朱全飞.我国啤酒品牌建设与体育营销策略选择分析
[J].酿酒科技,2015(1):137-140.
[2]刘秀锦.啤酒品牌年轻化战略实例分析[J].啤酒科技,
2015(4):112-114.
[3]宗刚,赵晓东.基于K-核分析的中国啤酒品牌二分网络
结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6):936-940. [4]黄文恒,侯乐.二、三线啤酒品牌如何“筑墙御狼”[J].销
售与市场(评论版),2010(4):35-37.
[5]许广崇.众多啤酒品牌逐鹿广西[J].中国酒,2008(11):
78-81.
[6]闫治民.啤酒品牌营销,想说爱你不容易[J].广告大观
(综合版),2006(4):67-68.
[7]省监督抽查结果表明:啤酒品牌多饮用要选择[J].大
众标准化,2003(9):19.
[8]何佳讯.中国啤酒品牌需要“故事”吗?[J].广告大观,
2004(4):144-145.
[9]德媒:德国啤酒品牌猛增酿酒业正经历复兴[EB/OL].
(2017-03-28)[2019-03-10].http://www.cankaoxiaoxi.
com/finance/20170328/1820807.shtml.
2018年全国酒类经济指标
本刊讯:从2019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扩大)会议上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631.93万千升,同比增长1.17%。
其中饮料酒产量4985.30万千升,同比增长0.90%;发酵酒精产量646.63万千升,同比增长3.24%。
2018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546家,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122.74亿元,同比增长10.20%;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76.45亿元,同比增长23.92%。
(1)白酒产业: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445家,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同比增长12.88%;实现利润总额1250.50亿元,同比增长29.98%。
(2)啤酒产业:规模以上啤酒企业415家,总产量3812.24万千升,同比增长0.50%;完成销售收入1472.52亿元,同比增长7.08%;实现利润总额121.85亿元,同比增长5.61%。
(3)葡萄酒产业: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212家,总产量62.91万千升,同比下降7.36;完成销售收入288.51亿元,同比下降9.51%;实现利润总额30.63亿元,同比下降9.46%。
(4)黄酒产业: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115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7.45亿元,同比增长5.42%;实现利润总额17.24亿元,同比下降7.20%。
(5)酒精产业:规模以上酒精生产企业119家,累计完成总产量646.63万千升,同比增长3.24%;完成销售收入512.80亿元,同比增长13.61%;实现利润总额10.76亿元,同比下降50.85%。
(6)其他酒产业:规模以上其他酒生产企业240家,完成销售收入315.63亿元,同比增长0.85%;实现利润总额45.46亿元,同比增长14.51%。
(晓文)
钟声扬·中国体育文化在啤酒行业中的品牌运用及营销分析研究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