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沈羡云》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2页)
2024年江苏各地高三语文二模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一及答案解析

2024年江苏各地高三语文二模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木星恐怖地上升着,渐渐占据了半个天空。
这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云层中的风暴,那风暴把云层搅动成 A 的线条。
我知道,那厚厚的云层下是沸腾的液氢和液氦的大洋。
著名的大红斑出现了,这个在木星表面维持了几十万年的大旋涡大得可以吞下整整三个地球。
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小小的地球能逃出这巨大怪物的引力场,真是令人_ B __。
从地面上看,地球甚至连成为木星的卫星都不可能。
我们似乎就要掉进那无边云海覆盖着的地狱中去了!但领航工程师的计算是精确的。
暗红色的迷乱的天空继续缓缓移动,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方的天边露出了黑色的一角,那黑色迅速扩大,其中有星星在闪烁——地球正在冲出木星的引力魔掌。
我们的星球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氢和液氦的巨浪。
木星巨大的引力把地球加速甩向外太空。
离开木星时,地球已达到了逃逸速度,它不再需要返回潜藏着死亡的太阳系,而是向 C的外太空飞去。
漫长的流浪时代开始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9.下列句子中的“似乎”和文段中加点的“似乎”,表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实验进行到一半,他们似乎就要找到突破点了,可惜结局并不令人如意。
B.他看到前方四五十米处似乎躺着一个人,便跑回车里,告诉班长。
C.他望了我一眼,轻声地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似乎该启程了。
”D.这一双眼睛似乎是娇嫩的矢车菊的蓝色,眼神柔和而又温暖。
20.画波浪线句子中作者将地球比作“气球”,将木星的大红斑比作“巨眼”,请分析其语意效果。
(4分)18.A.乱七八糟B.不可置信/难以置信C.无边无际/广阔无垠(评分建议:一空一分,如有其它成语,言之成理即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阅读答案沈羡云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人们在谈起空间交会对接时总是将它们连在一起,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个过程,即是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
空间的交会对接就好像人生的恋爱和结婚一样,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
空间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调整,在空间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的过程。
通常只要交会的航天器相距在一定距离范围以内(例如300米),就算实现了交会。
对接是指它们“相会”后,通过专门的对接装置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交会的航天器不一定对接,但是需要对接的航天器则一定要首先实现交会,而且交会还必须达到对接所要求的精度。
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与我国一样,经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就是交会对接技术。
可以说没有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载人航天的发展。
可以想象一下,哪个火箭有这样大的推力可以将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庞然大物发射到太空?国际空间站的建成,都是靠交会对接将一个个舱段与空间站的主构架连接在一起的;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也是通过交会对接将航天员和物质一次次地送到国际空间站,使他们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仅为9.2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
根据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维持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航天员定期的更换、飞行所需的燃料、航天员的食物、科研生产原材料的补给和取回、仪器设备的更换与维护、在飞行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等,都需通过空间交会对接以实现地面和太空航天器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运送。
2019年高考语文精选试题:语句衔接03 Word版含答案

语句衔接032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四处语病,写出序号和修改方法。
据新华社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说:“①首次交会对接虽然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目前庆功为时尚早,未来将要进行二次对接,依然充满风险。
”据张柏楠介绍,②神舟八号飞船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3台技术方案和性能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交会测量,③交会对接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同时掌握3种世界领先的太空测量技术。
“④首次交会对接在地球阴影区进行,由于没有太空中强光的影响,使得对接非常顺利。
⑤为了充分验证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次对接或将在光照区举行,⑥目前最担心的,是强阳光对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干扰。
”张柏楠说。
⑦进行二次交会对接前,两个飞行器要首先实现分离,“⑧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交会对接的使命才完成了一半。
”张柏楠说,“⑨分离与对接同样充满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在“进行”后加“的”,将“虽然”移到句首②在“测量”后加“仪器”④删掉“使得”⑨在“不能”前加“我们”24.2011年5月9日晚,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被判六个月拘役;2011年11月8日凌晨零点,高晓松从北京东城区看守所刑满获释。
高晓松曾许下心愿:愿意终身做义工,宣传不要酒后驾驶。
现在有人请高晓松担任宣传“不要酒后驾驶”公益广告的形象代言人,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请陈述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合适”:高晓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因酒驾被判刑,是一个负面形象,用负面形象进行正面宣传,是不妥当的。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我,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去日本旅游的人,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③②④⑤① B。
⑤③①②④ C。
⑤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⑤②3.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 ①③②④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A.调查的三类人员中,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远超上班族和退休人员.B。
相较于在校大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更经常利用微信的阅读功能。
C。
微信使用频率高,使用者已经产生依赖,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
D。
建议微信使用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不要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
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2020届江苏省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江苏省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到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战略已实现“落”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的航天活动始终按照自己的计划节点和技术、经济实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虽然起步晚,但中国坚持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保证了航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突破关键技术的“中国创造”中,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十年间,中国航天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突破了载人飞行、交会对接、月面软着陆等重重难关,实现了我国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整体跃升,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学科发展和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应用发展。
这是中国航天的新高度,这是中国梦想的新起点。
从“嫦娥”登月到未来空间站的建设,从憧憬中的载人探月到火星探测,中华民族的梦想必将写在更加高远的太空。
(摘编自《航天新高度梦想析起点》)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
因为背对地球,要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探测器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月球背面并不像正面那样平坦,着陆区的选择及精准着陆也是难题。
综合考虑光照、能源、热控等多种国素,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纬度确定在40度—50度的范国内。
嫦娥四号在距离月面15公里到8公里的高度为倾斜下降,8公里之内就改为垂直向下,引入相对于月面的测量导航,解决了着陆区周边地形起伏大而难以下降的问题。
嫦娥四号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最关键的是自主能力的提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

2020~2021学年八(下)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宿桐庐江①寄广陵旧游②孟浩然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③非吾土,维扬④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桐庐江:在今浙江桐庐境内;②此诗写于诗人赴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途中,当时他已年满四十;③建德:今浙江建德一带;④维扬:今江苏扬州诗中的“广陵”、“海西头”也指扬州。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一句所呈现的情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从写景角度看,与“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写法相同的一句是A.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B.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南归阻雪》孟浩然)C.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孟浩然)D.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万山潭作》孟浩然)3.结合全诗内容,简要概述诗人流下“两行泪”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大桥全长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杭州湾大桥主体工程设计使用寿命100年,而根据香港的标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可抗8级地震,能抗16级台风。
大桥的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并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确保不影响海轮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的通行来往。
(摘编自农文兴《让港珠澳大桥承载起“车同轨”历史意义》,《北斗看见》202-10-25)材料二: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
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不久前,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大桥经受了强台风“山竹”的考验,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栏、路灯都安然无恙,再次刷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
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团队对于长期耐久性设计的攻关贡献良多。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李克非和他的团队的设计成果凝结为港珠澳工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
“世纪工程的完工,超级难题的解决,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
”李克非表示。
在大桥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一、(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把鲜花和掌声送给“备份英雄”①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伴月升空,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空间站生活。
至此,我国圆梦太空的航天员已有13位,这一数量是我国所有航天员人数的三分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在天宫号空间站展示了一张我国现役共34位航天员的合影。
其中有一个人显得很特别,他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中唯一尚未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邓清明。
自1998年宣誓成为一名航天员,23年间,邓清明每一天都在为实现飞天梦想而努力。
因为微弱的差距,他先后错过了成为神舟九号、十号、十一号执飞航天员的机会,并数次进入备份乘组。
每一次从零开始备战,邓清明都和主份航天员一样完成同样数量、难度和标准的训练。
②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然坚持训练。
他说他永远记得,和自己同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陈全说过,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我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通过媒体报道,人们了解了邓清明的故事,给予了他不亚于任何飞天航天员的肯定和赞扬——“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
”“鬓微霜,又何妨?”“你同样是中国航天的英雄。
”③事实上,除了邓清明,在中国航天史上,还有包括陈全等在内的5名直到退役也没能飞上太空的航天员。
然而,正是有了他们与战友间相互督促、你追我赶的训练,才让我国拥有了各方面素质均过硬的飞天好手;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多年一丝不苟地执行备份任务,才让所有参与发射任务的人既踏实又安心。
在那些圆梦太空的航天员中,最海胜也曾3次备份,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的刘旺,则为那一刻整整准备了14年!④这样的“备份英雄”,同样存在于其他领域。
在2015年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经过严格训练的女飞行员陶佳莉作为备份和编队战机一起起飞,但没有通过天安门广场。
她说,这也是一种受阅,检阅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待不同分工的工作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沈羡云》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沈羡云》阅读答案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沈羡云
北京时间201X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人们在谈起空间交会对接时总是将它们连在一起,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个过程,即是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
空间的交会对接就好像人生的恋爱和结婚一样,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
空间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调整,在空间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的过程。
通常只要交会的航天器相距在一定距离范围以内(例如300米),就算实现了交会。
对接是指它们“相会”后,通过专门的对接装置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交会的航天器不一定对接,但是需要对接的航天器则一定要首先实现交会,而且交会还必须达到对接所要求的精度。
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与我国一样,经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就是交会对接技术。
可以说没有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载人航天的发展。
可以想象一下,哪个火箭有这样大的推力可以将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庞然大物发射到太空?国际空间站的建成,都是靠交会对接将一个个舱段与空间站的主构架连接在一起的;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也是通过交会对接将航天员和物质一次次地送到国际空间站,使他们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仅为9.2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
根据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维持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航天员定期的更换、飞行所需的燃料、航天员的食物、科研生产原材料的补给和取回、仪器设备的更换与维护、在飞行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等,都需通过空间交会对接以实现地面和太空航天器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运送。
其次,解决运载火箭推力有限的难题。
当航天器的体积和重量超过运载火箭的能力时,可以分次发射,然后把各次发射的飞行器或者有效载荷经过空间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