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治疗方法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可通过以下治疗方法进行管理:
1. 规律化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

2.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或久站,穿着舒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到过多压力。

3. 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B6等,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此外,荷尔蒙治疗也可用于调节激素水平。

4.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以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淤等方式缓解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益母草、赤芍等。

5. 手术治疗:对于乳腺增生伴有严重症状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法缓解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考虑。

在进行乳腺增生治疗前,建议初步对症状进行评估,确诊病情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定期复查和乳腺自我检查也是管理乳腺增生的重要手段。

请在选择治疗方法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医外治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法 亦 内治 之 法 , 治 之 理 亦 内治 之 理 ” 采 用 活 血 化 瘀 、 痞 外 . 消 散结 、 软 消 滞 、 气 止 痛 之 法 , 行 自制 乳 癖 毗 ( 花 、 片 、 红 冰 m 竭 各 1g 川 芎 、 香 、 药 、 山 甲 、 大 黄 、 魏 各 2 g 生 5, 乳 没 穿 生 阿 O,
例, 显效 2 6例 , 效 6例 , 效 4例 , 彳 效 率 9 .6 、 海 仃 无 总 『 28 % 张 燕 等 用 痛 消 敞 外 敷 患 处 . L 3 d为 1 疗 稃 . 治 疗 4 应 连 j 0 } 个 共 5
1 药 物 外治 曹群 宗 等 l 据 清 代 著 名 外 治 大 师 吴 师 机 所 说 : 外 治 之 2 I 根 “
南 星 、 半 夏 、 棱 各 3 g 松 香 20 , 丹 50 , 麻 油 2 g 生 乏 0, 5g广 0g芝 k 制 成 膏 , 制 成 的药 膏 贴 在 麝 香 壮 骨 膏 上 ) 贴 敷 增 生 局 部 及 将 .
等 , 松香为基质做成药膏瀹疗乳腺增生患 者 8 以 6例 . 果 治 结 愈 8 例 . 转 5例 . 行 效 率 】O 、 1 好 总 (% )
乳 腺 增 生 病 是 妇 女 的 一 种 常 见病 和 多 发 病 .发 病 q 龄
马 钱 子 6 g, 鸟 4 g, 鸟 川 5 草 5, 0 独 5,
集 中于 2 ~ 0岁 .O岁 以后 发 病 率 急 剧 下 降 . 发病 率 ^育 O5 5 其
相关穴位 ( 屋翳 穴 、 巾 、 阙 )5 换 药 1次 , 膻 神 ,d 2次 为 1 程 . 疗
共 治 疗 2 5例 . 1 临床 治 愈 率 8 .7 总 有 效 率 为 1 0 、 秋 04 %. 0 % 张 万 运 用 r 药 煎 汤 局 部 热 敷 治 疗 乳 癖 . 用 理 气 散 结 、 血 化 r I 选 活

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ꎬ中医ꎬ内治法
doi:10. 3969 / j. issn. 1008 - 8849. 2021. 08. 025
[中图分类号] R65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849(2021)08 - 0903 - 05
乳腺增生病( hyperplasia diseases of breastꎬHD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 Marꎬ 30(8)
903
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陈诗雨ꎬ王 群ꎬ缪 霓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ꎬ上海 200021)
散结ꎬ健脾养血、行气散结ꎬ疏肝健脾ꎬ理气通络ꎮ
最高ꎬ两药一温一凉、一散一收ꎬ养血和血ꎬ柔肝缓
4 临床治疗
急ꎬ可成为治疗乳癖病之要药ꎮ 裴正学教授结合自
4 1 周期疗法 根据月经周期治疗又称周期疗法ꎬ
身多年经验认为女子以肝为先ꎬ故该病重责于肝ꎬ肝
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一种常用手段ꎮ 目前ꎬ运用该
主疏泄ꎬ若失条达则肝郁气滞ꎬ久而痰凝内生ꎬ阻滞
905
于肾阳不足导致的冲任失调型乳癖灵活运用二仙汤
仁、红花、香附、王不留行、鳖甲、穿山甲等) 对于改
加减方( 以仙茅、淫羊藿、鹿角霜加味) 治疗ꎬ可取得
善气滞血瘀型该病有良好疗效ꎮ 对于痰瘀凝结型患
ꎮ 王国斌教授认为乳癖虚证多因素体
者ꎬ可以从肝脾胃入手ꎬ用药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瘀
阳虚、气血亏虚所致ꎬ故治疗上应以阳和通腠、温补
实践ꎬ总结疾病特点ꎬ为临床提供了治疗本病的宝贵

中药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研究进展摘要: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方式多样,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应用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文献研究,分别从理论基础、辩证选药、剂型及外敷部位的选择进行总结。

研究证实,中药外敷疗法治疗乳腺增生具有有效、安全、方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药外敷;综述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疾病,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乳腺疾病【1】,其特征为乳腺肿块和疼痛不适,好发于青春期至绝经期任一年龄段,其中以25~45岁为高发年龄段,近几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不断年轻化趋势【2】。

相关研究报道乳腺增生是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3】,其中囊性增生癌变率可达10%,小叶增生癌变率1%~3%,因此对于该病诊治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药敷贴法是治疗乳腺增生有效的外治方法之一,其具有舒筋活络、祛腐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它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散、糊等制剂,敷贴于相应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或对体表部位及穴位的刺激,使药力直达病所,经络气血通畅,对减轻疼痛,消散结节,达到防病治病的方法。

因其具有直达病灶、见效快、操作方便简单、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故成为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之外的首选。

理论基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生理上看,有表里相配,脏腑相属,筋、骨、脉、肌、皮、也分属于肝、肾、心、脾、肺。

医圣张仲景曾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气血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人体的皮肤腠理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元真”相贯通,人体的手、足三阳经、三阴经,冲、任、督、带及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等奇经八脉,均与脏腑有密切的联属关系。

药物可以通过体表,透过腠理到达脏腑,起到调整机体,抗病祛邪的作用,实现治病的目的。

清代医家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观察治疗: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治疗。

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定期复查乳腺彩超或乳腺X线摄影等检查,进行动态监测。

2.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减轻症状。

但是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3.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伴有病理性改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乳腺导管扩张术、乳腺大导管切开术、乳管切除术、乳腺癌前期病变的局部切除术等。

4.其他治疗方法:还可以采用微波治疗、注射治疗、雾化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小叶增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和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乳腺增生最好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最好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最好治疗方法概述: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

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

一、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等作用。

二、激素治疗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

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三、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技术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两大装置组成,对乳腺可疑病灶可进行重复切割,以获取乳腺的组织学标本,为乳腺癌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法,同时也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提供了技术基础。

四、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

五、预防措施1、保持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

2、改变饮食结构,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

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和谐的性生活。

调节内分泌可以对乳腺增生的预防起到一定作用。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品。

6、避免人流,坚持哺乳,能防患于未然。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病变及进行结缔组织的增生。

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

工具/原料乳腺增生的原因乳腺增生主要是因为女自身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不平衡,刺激乳腺增生过度而复元不全。

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步骤/方法1、乳腺增生的自我治疗方法: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与复发预防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与复发预防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与复发预防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指的是乳腺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出现的结节、囊肿等异常变化。

乳腺增生的症状包括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乳房按压后有分泌物等。

虽然乳腺增生本身是良性的,但它容易引起患者的担忧和恐慌,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乳癌的发生。

因此,及早进行乳腺增生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和西药两种。

中药治疗主要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血液循环为主,常用的中药包括益母草、丹参、红花等。

西药治疗主要以抑制雌激素合成和调节雌激素受体为主,常用的西药包括地塞米松、托拉塞米、舒其和等。

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乳腺增生病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存在恶变的风险,手术治疗是常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乳腺组织切除术,即将异常组织切除,保留正常的乳房组织;二是乳腺镜下腔内治疗,通过腔镜进行操作,可以减小手术创伤;三是乳腺摘除术,即完全切除乳房组织。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物理疗法来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症状的缓解。

物理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乳房按摩、热敷、理疗等。

乳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乳腺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热敷可以放松乳腺组织,缓解症状;理疗可以通过中医传统的针灸、拔罐等方法来调理乳腺。

乳腺增生的复发预防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复发的方法: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乳腺增生的复发预防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其次,合理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此外,戒烟限酒也是保持乳腺健康的关键。

二、定期参加乳腺筛查乳腺筛查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乳腺增生的复发情况。

乳腺筛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光摄影、乳腺磁共振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看清乳腺组织的结构,及时了解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三、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是乳腺增生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概况
丁 艳 指导 : 张福忠 , 易维真
(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安徽 合肥 203) 01 3
摘 要 目的: 了解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 究概况。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 从 药效研 究和机理研究
3 个方 面对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近年文献进行综述。结论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 生病的作用机理是调节神经
蝎 1 , 2g 生地黄 1 , 2g 白及 1 , 参 1 , 0g苦 2g 生大黄 1 , 0g 败 酱草 1 。加水煎至 2 0 l 待药液温度 降至 3 一 O 5 g 0 Ⅱ, L O 4 ℃时, 加入琥 珀酸钠氢化可 的松 10m , 0 g 患者排净 大便后 , 取侧
卧位 灌 肠 , 2次 / , 晚 各 1 , d早 次 晚上 灌 肠 时 不 加 氢 化 可 的
现腹泻 , 便质稀薄 , 次 / , 3 d 无脓 血便 , 无发热 , 偶有腹痛 , 痛 即泄泻, 因症状较 轻没有就医, 病情延误 1 。 0 3 7 0d 2 0 年 月l 5日中午, 田里 干农活, 在 难耐暑热 , 田边 河水后约 饮 1 腹痛 , h 随即泄泻 , 水样便, 到第 2天早 6点, 腹泻 7 。 次 9
时左 右 腹 痛 、 泻加 重 , 腹 出现 脓 血 便 , 热 。遂 于 20 发 0 3年 7
5 讨 论
4g 次 , 4次 口服, / 分 用药 3 4周后可减量 使用 , — 改为维持
量 , / , 2次 口服 。 2 d分 g
按上述方法 治疗 3 0d为 1 个疗程 , 个疗程 结束后 , 1
做 结 肠 镜 复 查 , 尚未 恢 复 者 可 继 续 下 1 疗 程 的 治 疗 , 个 2 个 疗程 后观 察 疗 效 。 3 结 果 本组 3 2例 , 疗 1 疗 程 后 , 要 症 状 和 体 征 消 失 , 治 个 主 大便正常 , 结肠 减 轻 , 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增生治疗方法的研究综述
【摘要】乳腺增生病是中年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临床上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特征,并随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而出现轻重变化,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案。

因此,总结乳腺增生治疗方法,研究开发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及药物意义重大。

本文为此综述了乳腺增生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流行病学;治疗
1乳腺增生的流行病学分析
乳腺增生病又名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慢性纤维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疾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卵巢内分泌紊乱导致孕酮水平降低而雌激素水平过高,过高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的靶点,引起乳腺腺叶组织不断增生而最终出现乳房疼痛及乳房内肿块的产生[1]。

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约占育龄妇女的40%。

发病年龄集中于20-50 岁,45-50 岁达到高峰,50 岁以后发病率急骤下降[2]。

国内外专家认为,此病癌变率占10%-20%,发生乳癌的危险比健康妇女高1.4-2.5 倍。

其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的痛苦,还带来精神恐惧。

在病因机理上,有研究乳腺增生的发生为“神经-内分泌-体液-免疫系统”失去平衡所致[3]。

同时也有人认为对精神因素可引起乳腺增生作如下解释:当基本健康的患者处于相对紧张状态时,可使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长激素释
放因子(grf)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它们可直接影响prl、tsh、gh、fsh和lh的分泌和释放,间接影响到e、p的分泌和释放,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内分泌改变[4]。

一旦内分泌功能失调,可使血浆e2提高,导致对靶器官的持续刺激,长期作用于乳腺,加上某部分乳腺组织对激素过分敏感,可能是乳腺增生致病原因。

2乳腺增生的临床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乳腺检查。

其普通检查一般是观察双乳的大小、位置和外形等;扪诊重点了解乳房有无肿块及其性质,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等情况。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发展,ct等技术也被运用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上[5]。

此外,乳腺良性疾病有包块者宜用细针穿刺吸引细胞学涂片检查,有乳腺溢液者进行溢液涂片检查,可疑恶性者做组织病理检查。

3乳腺增生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有许多学者反对应用激素制剂治疗本病,因其非但可引起头晕、胃肠道刺激、幻觉、运动障碍、月经紊乱或闭经、白带增多,或增加发生肝脏、子宫肌瘤的危险性,还可能干扰人体激素间的平衡,导致已经紊乱的内分泌功能更加紊乱。

3.2 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一般不建议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有研究显示,在青中年时期,预防性切除乳腺增生部位,尤其对有症状的副乳腺进行积极治疗,对预防癌变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6]。

3.3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从经络循行上看,
肾、肺二经均与乳房相连,肾、肺功能失调则致乳房疾病发生,故乳腺增生病与肺、肾关系密切[5]。

肝脾两损,冲任失调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治疗上应气血兼顾,肝肾同治,在调理肝、脾、肾功能的基础上兼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在具体治疗上,有研究辨证分三型治疗肝郁痰凝型用柴胡、当归、牡蛎、茯苓、浙贝母、法半夏、赤芍、炙甘草等;冲任不调型用当归、鹿角胶、巴戟天、仙茅、桃仁、甘草等,气滞血瘀型用薄荷、五灵脂、甘草、生牡蛎等,取得很好效果[7]。

还有研究用围刺法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108 例,治法为在肿块周围围刺,沿内上外上横纹、内下外下横刺,1 寸1 针,针刺要求患者自觉有酸麻胀感为度,针刺得气后,加g6805-a 电子治疗仪,加疏密波每次205 冲。

治疗108 例,治愈101 例,总有效率为93.5%,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3.4 生物全息治疗生物全息律和经络规律不仅不互相矛盾,而且还有相同的原因和机制,它们都是生物全息律在人体的表现形式。

针刺或按摩第二掌骨侧的肺心穴不仅可以畅通气机,使肺的宣发功能得以回复、针刺还可以调节阴阳、使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状态。

经脉是五脏与内外相连的通道,只有经脉气血运行正常,五脏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有研究应用生物全息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很好疗效。

特别是第二掌骨侧的生物全息穴位,操作简单,疗效明显,有立竿见影之效。

总之,乳腺增生目前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这方面也颇具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芳,郭红.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48例疗效及钼钯分析[j].陕西中医,2009,30(11):1452-1453.
[2] 沈保强,曹双凤,李茂林.针刺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4o例[j].陕西中医,2009,30(11):1521-1522.
[3] 王智慧.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2):37.
[4] 赵志芬.围刺法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108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11(10):19.
[5] 杨争鸣.美迪克和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3(9):322.
[6] 晋雅仙.5486例妇女乳房疾病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2:211-222.
[7] friedenreich cm,bryant he,alexander f,et al.risk factors for benign proliferative breast disease[j].intel j epidemiol,2009,29:637-644.
作者简介:王伟志,男,就职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