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资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半夏研究进展

半夏研究进展

芽 眼数 量 等方 面 。 赵 忠 堂等 陶 究 , 同类 型半 夏形 成 的 据 研 不 珠 芽 数量 差异 较 大 , 线 形 叶 型半 夏 的珠 芽 数 量 最 多 。 以 芍 药 叶型 半 夏 的珠 芽数 量最 少 。 夏珠 芽 的 多少 与种 茎 大 小 半 呈 正相 关 , 同 一类 型 的半 夏 , 即 种茎 越大 , 成 的珠 芽 数越 形 多, 珠芽 在产 量 中所 占比例 也越 大 。 有一 类无论 是叶 柄 还 还 是 叶 端均 不 结珠 芽 的 “ 居 群 ” 经移 栽试 验和 原 分 布 地考 新 ,
物 , 泛分 布于 我 国长江 流域 以及 东北 、 北 等地 区_ 半 夏 广 华 I l 。
是 我 国重要 的传统 中药 材 , 是重 要的 出 口产品 。 也 随着半 夏 利 用范 围的 不断 扩展 和 市场 价 格 的攀 升 . 有关 研 究 也较 为 活跃 , 同时也存 在很 多亟 需解决 的 问题 。
l 半 夏 植 株 形 态 变 异 研 究
的复合 多倍现象 , 不同群居的染色体数 目为 2 = 87 、6 14、 n 2 、2 9 、0
18 1 5 16 l 8 18 染 色体 数 目的 丰富 变 异决 定 了半 夏 0 、 1 、1 、 1 、2 。
的遗传 多样 性 。 展半 夏遗 传 多样性 研 究 , 开 对于 半夏 资源 的
半 夏珠 芽 变异 主 要 表现 在珠 芽 数 量 、 芽 着 生 位 置和 珠
工作 日渐 增 多 。 张袖 丽等 通过 分析 安徽 产半 夏属 的滴 水珠 、
鹤 落 坪 半夏 、 掌及 半 夏 3个 居群 共 6个 分类 群 植株 的叶 虎 和球茎 的 E T、 H、 H、OD同工酶 , 为叶和球茎 中E T S MD AD S 认 S、 MD 的谱带 在 几者 之 间都 有相 互 区别 的特 征 , 以作 为鉴 H 可 定原 植物 及其 产地 的生化 指标 。 巧 生等[ 栽培 在 同一生 郭 6 1 对 境下的 1 6个半 夏居 群 同一 生长 期叶 片 中酯酶 ( S ) 超氧 ET和 化 物 歧 化 酶 ( O 同工 酶 谱进 行 了比 较 分析 , 为 E T和 S D) 认 S S D同 工酶 谱 在 各居 群 间 甚至 同一居 群 内 , 少数 共有 的 O 除 特 征谱 带 外 都 存在 着 较 明显 的差 异 。 h i C o 等利 用 电泳 技术 研 究了 半夏 愈 伤组 织 中 可 溶性 蛋 白质 和 E T同工酶 谱 型 , S 结 果 表明 由于外 植 体 ( 茎 、 花 叶脉 间和 次微 管 区组 织 ) 不 的 同, 电泳 谱型 存在 着 十分 明显 的差 异 , 同时发现 谷草 转 氨酶 ( O ) 过 氧 化物 酶 ( E G T和 P R或 P D) O 2种 同工 酶 的谱 型 随培 养 时 间 的变 化 而变 化 。 有 的特 征性 谱 带 可认 为 是相 互 之 共 间具 有共 同起 源 的基 因 表现 , 不 同 的谱带 说 明 各 自在 特 而 定 的生长环 境 或不 同的进 化过程 中已发 生了趋 异分化 。 但 以 同工酶 技 术 分析 也 存 在较 大 的局 限性 。 使 在 半 即 夏 的同 一居 群内 , 不同个 体 间也存 在 着差 异 ; 进行 同 工酶 分 析 时只 能以某 一类型 或某 一居群 的部分个 体为对 象 , 采用计 算相互 之 间 的遗 传 一致 度或 相 同值 , 至直 接 比较酶 谱 。 甚 显 然 都 缺乏 代 表性 。 此 , 因 有研 究 者认 为 。 用计 算酶 谱 频 率 采

半夏可行性研究报告

半夏可行性研究报告

半夏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据统计,我国半夏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

然而,由于半夏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导致市场供应始终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决定开展半夏种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为市场供应提供更充足的资源;2. 建立并完善半夏种植体系,提高农民收入;3. 促进半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项目内容1. 现状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半夏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情况;通过田间调查,了解半夏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要求。

2. 技术研究研究半夏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

3. 经济效益评估评估半夏种植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确定投资回报周期。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半夏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量。

而且,由于半夏的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导致市场供应一直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半夏的市场前景广阔。

2. 技术条件半夏的种植技术并不复杂,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可以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经济效益根据经济效益评估,半夏种植项目的投资成本较低,投资回报周期短,预期收益较为可观。

五、项目实施方案1. 科学种植根据技术研究结果,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案,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

2. 建立示范基地在适宜的地区,建立半夏种植示范基地,展示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植。

3. 培训农户开展半夏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

4. 建立销售渠道通过合作社、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将优质的半夏产品推向市场。

六、风险分析1. 生产风险天气等自然因素对半夏种植产生不利影响;2. 市场风险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半夏的价格产生影响。

七、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对半夏种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半夏种植项目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 半夏种植技术并不复杂,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3. 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降低风险。

半夏的现代研究进展.doc

半夏的现代研究进展.doc

半夏的现代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半夏的原植物鉴定、有效成分,中医临床应用以及药理影响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表明,半夏中含有β-谷醇、胡萝卜甙、葡萄糖醛酸、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甲硫氨酸、甘氨酸以及β-和γ-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L-麻黄碱、葫芦巴碱、半夏蛋白,具有镇咳、催吐、镇吐、抗癌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通过研究可以拓展对半夏的认识。

半夏;有效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1原植物鉴定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达30CM。

块茎近球形,叶基生,一年生者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者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卵状椭圆形,稀披针形,中间一片较大,长3-10CM,宽2-4CM,全缘;叶柄长10-20CM,下部有1株芽。

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花序下部为雌花,贴生于佛焰苞,中部不育,上部为雄花,花序先端延伸呈鼠尾状附属物,伸出佛焰苞外。

浆果卵圆形,成熟时红色。

花期5-7月,果期8-9月。

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扁斜,少数为长圆球形,直径1-1.5CM。

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饨圆,较光滑。

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

夏秋两季均可采挖,洗净泥土,出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2有效成分的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半夏中含β-谷醇-D-葡萄糖甙、黑尿酸(高龙胆酸)及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τ-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和十八种微量元素,另含胆碱、烟碱、棕榈酸、油酸、微量挥发油、原儿茶醛等。

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

还含有左旋盐酸麻黄碱0.002%。

从半夏中分离出一种结晶性蛋白质-半夏蛋白Ⅰ。

又据报道半夏的甲醇提取多糖组分具有PMN活化抗肿瘤作用。

半夏中淀粉含量达75%。

[1] 3药理研究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降低眼内压、抑制心脏、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抗早孕作用。

3.1镇咳作用: 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的煎剂灌服,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或胸腔注入碘液所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和研究进展引言: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科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潜力。

半夏不仅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半夏的化学成分半夏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挥发油等。

其中,姜黄素和半夏酮是半夏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并且被广泛认为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来源。

二、半夏的抗肿瘤作用1. 抗癌细胞增殖作用半夏中的姜黄素和半夏酮具有明显的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通路,影响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而半夏酮则可以抑制白血病和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2. 抗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半夏中的姜黄素和半夏酮也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

而半夏酮则可以通过调控线粒体相关通路,减少肿瘤的侵袭能力。

3. 抗血管生成作用半夏中的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这是由于姜黄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础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

因此,半夏可以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三、半夏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1. 半夏的临床应用半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中。

研究表明,半夏可以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此外,半夏还可以用于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2. 半夏的副作用与安全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半夏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剂量掌握和监测。

此外,半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

3. 半夏的药理机制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半夏的药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半夏研究进展_毛子成

半夏研究进展_毛子成

第20卷 第1期江西科学V ol.20 N o.12002年3月J I AN GXI SCIENCEMar ,2002文章编号:1001-3679(2002)01-0042-05收稿日期:2001-08-14,修订日期:2001-10-08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0—46),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毛子成(1977-),男,重庆奉节县人,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半夏研究进展毛子成,彭正松(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南充 637002)摘要:半夏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生存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破坏,造成半夏资源匮乏。

为保护和开发这一重要药材资源,已对其进行了系列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半夏的人工载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半夏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半夏蛋白是一种从半夏块茎鲜汁中提取出来的植物蛋白,它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具有抗肿瘤、抗生育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对其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半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半夏蛋白;抗生育;抗肿瘤中图分类号:Q931.2 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on R esearch of Pinellia ternateMAO Z i-cheng ,PE NG Zheng-s ong(Department of Biology ,S ichuan T eacher ’s C ollege Nanchong 637002PRC )Abstract :Pinellia.ternata (Thunb.)Breit is a kind of im portant herb plants.The environmental condi 2tion has been seriously destroyed which leads to the deficiency of this res ource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exploit this herb res ources ,a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A review is presented on the researches achievements in farm growing ,tissue culture ,rapid reproduction.And then predict its re 2search prospects.Als o included is a kind of lectin -Pinellin ,which is a s ort of plant protein extracted from the fresh tubers of Pinellia.temate.It has many im portant functions such as anti -tum our and anti -procreation actions etc.K ey w ords :Pinellia ternate (Thunb.)Breit ,T issue culture ,Rapid reproduce ,Pinellin ,Anti -tum our ,Anti -procreation 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Breit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其块茎入药。

半夏在中医醒脑益智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在中医醒脑益智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在中医醒脑益智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半夏,又名天南星,是中医中常用的一味草药,具有醒脑益智的功效。

它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围绕半夏在醒脑益智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半夏的药理作用半夏具有舒肝息风、破瘀散痡、宣通腋臭、益智强记等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黄酮苷类和粘多糖类等。

其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

此外,半夏中的黄酮苷类物质对抗氧化应激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减轻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脑功能。

二、半夏在醒脑益智中的应用1. 抗焦虑作用:半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紧张等心理相关问题。

其内含的黄酮类物质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焦虑症状,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 改善记忆力:半夏对提高记忆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半夏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可以促进脑细胞的正常代谢,改善脑血流量,提高记忆力。

3. 促进学习能力:半夏在增强学习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黄酮苷类物质能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释放,提高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4. 缓解头晕眩晕:半夏还具有缓解头晕眩晕的功效。

中医认为,头晕眩晕是由于气血不足或瘀滞阻塞所致,半夏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头晕眩晕症状。

三、半夏在醒脑益智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半夏在醒脑益智中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药效物质的筛选与提取:研究者们对半夏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无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寻找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促进作用的有效成分,并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和纯化这些成分。

2. 功能改良剂的研发:有研究指出,半夏可以与其他药物或植物提取物配伍应用,进一步提高其醒脑益智的效果。

研究者们通过筛选不同药物或植物提取物与半夏的复方,探索出更好的药效组合。

3. 临床实验研究: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者们评估了半夏在醒脑益智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

半夏研究进展

半夏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 现代农 业科技 )06 2月 20 年
园艺博 览
半夏研 究进展
侯典 云
(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4 10 ; 7 0 3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摘要 半夏 是一 种重要 的 中药材 。 文对 近年 来半 夏人 工栽培 、 织培 养 、 分分 析进 行综 述 , 本 组 成 为半 夏的 深入研 究提 供 参 考 。 关键 词 半夏 ; 工栽 培 ; 人 组织培 养 ; 成分 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半夏块茎收集起来以后 。 宴行大小分档保存, 置于粗沙 中 ,
洒 水 少许 ,中小 档催 芽 以备 用 。播 种半 夏 的 田地 要施 足 底 肥 , 围排水 良好 , 种 时深 度 以 不超 过 5m 为 宜 , 株 间 周 播 c 行 距为 55 m 左右 。夏 季期 间 气温 升 高 , 勤 于浇水 , 样 可 .c 应 这
l 半夏 的人 工栽培
夏野 生 资源 , 年 来 , 过组 织 培 养建 立 半夏 的快 速 繁殖 体 近 通 系 已受到 人们 的关 注 , 且取得 了较 多 的研 究成 果 。 并 任家 惠 在 国 内最 早 进 行 了 半 夏 组 织培 养研 究 工作 , 他 运 用叶 片和 叶柄 作 为外 植体 . 过 2个 月 的时 间 , 经 由愈伤 组
22 半夏 组培 苗 的规模 化种 植 .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实现组织培养从实验室到工业
化 生产 的转 化 。 完成组 培 苗 的规 模化 栽 培 , 须 以市 场 需求 必 为 导 向 ,合 理估 算 生产 规模 ,摸 索 组培 苗规 模化 栽 培 的条
件 。事实 上 , 虽然在 半 夏组 织 培 养方面 已取得 了诸 多成 果 ,

半夏在眩晕和耳鸣症状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在眩晕和耳鸣症状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在眩晕和耳鸣症状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概述眩晕和耳鸣是常见的症状,它们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半夏,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眩晕和耳鸣症状。

本文将探讨半夏在眩晕和耳鸣症状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眩晕症状与半夏的应用1. 半夏的药理作用半夏的主要成分为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解痉等药理作用。

这些作用有助于舒缓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2. 半夏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半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眩晕症状。

例如,有研究发现半夏可以减少内耳前庭神经元的过度放电,从而降低眩晕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此外,半夏还可以通过调节胆碱能系统,改善前庭功能,减轻眩晕症状。

3. 临床应用实践半夏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眩晕症状,如前庭型、非前庭型和心因性眩晕等。

临床研究表明,半夏治疗眩晕的有效率达到70%以上,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半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二、耳鸣症状与半夏的应用1. 半夏的药理作用半夏具有镇静、抗焦虑、抗癫痫、止咳平喘等药理作用,这些作用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改善耳鸣症状。

2. 半夏的应用研究研究显示,半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耳鸣症状。

一方面,半夏可以减少耳蜗中神经元的过度放电,从而减轻耳鸣症状。

另一方面,半夏还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等方式来改善耳鸣症状。

3. 临床应用实践半夏在治疗耳鸣症状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半夏可以改善耳鸣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如音测曲线、听阈等。

半夏的应用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三、半夏在眩晕和耳鸣症状中的研究进展1. 临床研究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半夏在治疗眩晕和耳鸣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比较了半夏与安慰剂、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异。

结果显示,半夏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2. 药理研究一些药理研究表明,半夏的主要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突触剂等作用,这些作用有助于改善眩晕和耳鸣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质 量评 价等情况, 笔者就近年来有关半夏资源的研究情况
作 一综 述 。
半 夏 在 我 国 多 省 均 有 分 布 , 期 以 来 形 成 了不 同 的 自然 居 长
群, 叶形变化极大 。早在 12 其 9 0年, n e e E g lr就根据我国及 日
本 半 夏标 本 叶 形变 化将 半夏 分 为 4个 变 种 。其 后 , 国 胡 世林 我
在 2种 以 上 的 半夏 类 型 。现 代 细 胞 学 研 究表 明, 半夏 各 自然 居 群 染 色 体存 在 严重 的 复 合 多 倍现 象 , 至 还 存 在 非 整 倍 性 变 化 , 甚 充 分 体现 了半 夏 具 有 丰 富的 遗 传 多 样 性 。 氏等 利 用 A L 薛 FP

10 ・ 4
C n e o n o I f m hi es J ur a1 f n or ati n n C o o T M
Ma .2 10 y 0 Vo1 o .1 N .5 7
半夏 资源 研 究进 展
张 瑾 , 献和 谈
( 南京 中医药大学药学 院, 苏 南京 2 0 4 ) 江 10 6 关键词:半夏;品种 研究;中药资源;品质评价 ;综述 中图分类号:R 8 .1 2 27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 10 -342 1)50 0 —3 0 55 0 (000 -140 ・ - - 到 东, 由东至西的历史变迁过程 。 又 目前, 我国半夏主要产 于陕
分子标记技术, 对我 国 3 0个不 同地理居群半夏遗传多样性进 行 了再通 过
聚 类 分 析 发 现 , 同地 理 分 布 、 相 同 或 不 同 叶 形 的 半 夏 居 群 间 不 由此 可 见 , 据 地 理 位 置 或 植 物 形 态 划 分 的 “ 群 ”与 植 根 居 物 分 类 学 定义 的变 种 或 居群 是 两 个 不 同 的 概念 , 凭 地 理 位 置 仅
历代本草虽未提及半夏 叶柄上具珠芽, 1年生者常为单叶。 具有遗传相似 性, 可聚集在 同一类群 。 药典》 ( 以下简称 “ 中国药典》 、《 《 ”) 中国植物 志》中收载的 半夏是一致的, 均为天南星科植物 P n l i en t (h n . i e l a tF a e T u b )
出半夏之名 。半夏本草始载于 《 神农本草经》, 以后历代本草
均 有 记载 。如 《 普 本 草 》云 :“ 夏 生 微 丘 或 生 野 中 , 月 始 吴 半 二
可 出现 多种 叶形 的半夏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氏等 采 任 用 RP A D技术分析南充地区野生芍药叶型和竹叶型 2个半夏基 因指纹 图谱, 并对 典型特 异性 R P 产物进行克隆, AD 结果发现, 南充野生不同叶型半夏基因组存在差异, 即同一地理位 置可存
西 、湖 北 、 山东 、 山西 、 四川 、河 南 、甘 肃 、江 苏等 中东 部 地 区 , 能 多 由历 史产 区 发展 起 来 的 。 可
1 3 品种 研 究现 状 .
半夏 来 源 于天 南 星科 植 物 P n l i en t (hn . B r i el a tr a eT u b )e i 的 干 燥 块 茎 , 有 燥 湿 化 痰 、 降逆 止 呕 、 消 痞 散 结 之 效 。 目 具 前 , 夏 的年 需 求 量在 50 6 0 k 而 半夏 野 生 加 家 种 量 仅 半 0 ̄ 0 万 能 满足 13 市 场 缺 口很 大 。为 弄 清 半 夏 的 用 药 历 史 、 生 产 现 /,
Br. e i 的干 燥 块 茎 。 12 历史产 区 . 陶 弘景 在 《 医 别 录 》 中指 出, 名 半夏 “ 生槐 里 川 谷 ”, 半 即 夏 原产 于 陕西 兴平 县一 带 。在 《 草 经 集 注 》又 日 :“ 里 属 本 槐 扶 风 ( 西 关 中 一 带 ) 今 第 ~ 出 青 州 , 中 亦 有 , 肉 白者 为 陕 , 吴 以
或 叶形变化对半夏进行种 内划分 是不合理 的。《 中国药典》规 定 P n l i oB t (h n .B r . i e l a tr 8 eT u b ) e i 的块茎是 中药半夏的唯一 植物来源 。由于半夏资源 日益减少及部分地区药用 习惯, 目前
仍 有 至 少 同 科 3个 属 l 2种 植 物 充 作 半夏 使 用 , 见 的 有水 半 常 夏、狗爪半夏等, 场流通需格外谨慎。 市
颇似竹叶而光, 江南者似 芍药叶。根下相重 生, 上大下小, 黄 皮 肉白。 植物名实图考》谓:“ ”《 所在 皆有, 有长叶 、圆叶两种, 同生一处, 夏亦开花, 如南星而小, 其梢上翘似蝎尾 。 《 ” 本草
纲 目》 除 引载 上 述 本 草 外 , 载有 半夏 图 。 还 但 从 其 描 述 的植 物 形 态 和 附 图特 征 来 看 , 《 华 人 民共 和 国 与 中
1 品种 1 1 考证 . 《 记 ・ 令 》 称 :“ 月半 夏 生, 当 夏 之 半 。 礼 月 五 盖 ”最 早 提
等将 半夏居群 中的五叶类型命名 为五 叶半夏 。 越来越 多的学者
指 出 , 夏 叶 形 变 化 极 大 , 无 规 律 可 寻 , 至 同 一地 理位 置 也 半 几 甚
生叶, 三三相偶, 白花 圆上 。 新修本草》 :“ ”《 言 半夏所 在皆是,
生平 泽 中者 , 羊 眼 半夏 , 白为胜 。 蜀本 草 》 :“ 名 圆 ”《 谓 苗一 茎 , 茎 端 三 叶 , 二 根 相 重 , 大 下 小 , 月 采 则 虚 小 , 月 采 实 有 上 五 八 大 。 本 草 图经 》 载 :“ 月 生 苗 , 茎 , 端 出三 叶 , 绿 色 , ”《 二 一 茎 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