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1.计算机概述1.1基本知识点1、外观上看,微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组成。

2、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由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3、计算机结构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4、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运行、维护、管理和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5、主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6、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计算机的所有工作都必须通过CPU 协调完成。

7、外存特点是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可以脱机保存信息,主要是存放不是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使用的数据。

8、主机对屏幕上的任何操作都是通过显卡控制的,现在的显卡大多是图形加速卡。

9、声卡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和播放声音,一般是PCI 声卡。

1.2名词解释运算器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同时具备存数、取数、移位、比较等功能,它由电子电路构成,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控制器负责统一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能根据实现安排好的指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来控制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工作。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存储存储器通常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部分。

1.3简答题2.主机2.1基本知识点1、CPU 插座:Socket 后面的数字表示与CPU 对应的针脚数目。

2、主流芯片组包括:Intel 芯片组、VIA 芯片组、nForce 芯片组3、并行口主要连接打印机,又称为打印口;调制解调器、数码相机,手持扫描仪都是用串行口。

4、RJ-45接口用来接入局域网或连接ADSL 等上网设备5、IEEE 1394接口主要用来接入数码摄像机、外置刻录机等设备6、机箱前置面板接头:是主板用来连接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系统复位开关、硬盘电源指示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五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工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五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工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五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工业)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什么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又可以分为哪几类?计算机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实体的各个部件,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

计算机硬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2.主存储器(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3.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等。

4.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5.辅助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如硬盘、光盘等。

6.扩展设备:如网络设备、声卡、显卡等。

2. 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又可以分为哪几类?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

2.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娱乐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3.开发工具软件:包括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等,用于开发其他软件。

3.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分别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和控制器/调度器。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如硬盘、光盘等。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控制器/调度器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4. 什么是计算机的位数?计算机位数的提升对计算机性能有什么影响?计算机的位数是指计算机中用于表示数据的二进制位的位数。

常见的计算机位数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

计算机位数的提升对计算机性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内存容量:位数的提升可以扩大计算机内存的寻址范围,使计算机能够处理更大容量的数据。

2.计算速度:位数的提升可以增加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引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使用还是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

二、计算机组装1. 硬件选购计算机组装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硬件。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件。

在选择硬件时,需要考虑性能、价格和兼容性等因素。

2. 硬件安装组装计算机前,需要将选购的硬件安装到计算机主机箱中。

首先打开主机箱,然后将主板安装到主机箱内,确保主板与主机箱的螺丝孔对齐。

接下来,将处理器安装到主板上,并插入相应的内存条。

之后,安装硬盘、显卡等其他硬件组件。

最后,连接电源线等必要的线缆。

3. 软件安装硬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软件。

三、计算机维护1. 硬件维护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硬件故障、电源问题等。

为了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

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灰尘,保持散热良好;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松动,确保稳定性;定期更换电脑主机箱的电源,避免老化。

2. 软件维护除了硬件维护外,软件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扫描计算机,防止病毒的侵入;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无用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3. 数据备份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及时进行数据备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使用外部移动硬盘、云存储等方式进行数据备份,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如果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备份的数据可以用于重装系统。

四、总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通过组装计算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和调整硬件配置;通过维护计算机,用户可以保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但是,组装和维护计算机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坏。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本知识点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本知识点

一、接口的练习:1.PC:个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2.DIY:Do it yourself!自助的3。

兼容机和品牌机的区别:品牌机在设计组装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测试环节,以使各个部件达到较好的兼容性,而兼容机则没有经过整机环节的测试,各个部件之间的兼容性、配合性全凭经验。

4。

PS/2接口是一种6针圆形接口,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

PC99标准规定紫色为键盘接口,绿色为鼠标接口。

B:通用串行总线。

特点: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可连接多个设备。

它已成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主要接口之一。

6.光纤接口一般用于连接音频输出,也用于网络接口。

7.VGA接口是一个15针D形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信号线,通常为蓝色。

8。

音频接口一般有3个,MIC输入接口,用于连接麦克风进行录音或音频聊天,通常为粉红色;Line-out接口,用于连接耳机和有源音箱(扬声器)进行声音的播放,通常为草绿色;Line-in接口,用于连接外部音源等进行录音,通常为浅蓝色。

9.目前计算机网络连接主要使用双绞线,这种接口为RJ—45接口.10。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接口来完成。

11.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ps或Mbps,分别写出其含义:MBps 兆字节每秒,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Mbps 兆比特每秒,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

12。

计算机并行接口的数据传输率只有1Mbps,USB1。

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USB2.0为480Mbps.13。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及移动硬盘等设备.14。

Type A一般用于计算机端,Type B一般用于USB设备端。

15。

IEEE1394接口:也称Fire wire火线接口,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串行标准.IEEE1394分为两种传输方式Backplane和Cable。

Backplane的传输速度分别为12。

5Mbps,25Mbps和50Mbps;Cable的传输速度分别为100Mbps,200Mbps和400Mbps.1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汇总(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汇总(1)

模块一计算机组装基础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称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在该计算机的研制过程中,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思想,后人把他尊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2.计算机的发展史共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计算机的发展史共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1)电子管时代;(2)晶体管时代;(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5)未来时代。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所使用的基本电子元件的不同。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硬件系统是软件系统工作的基础,而软件系统又控制着硬件系统的运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我们现在使用的大多数计算机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该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至少包含五大部件,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其中前两个部件合称为CPU,CPU的中文名称是中央处理器,第三个部件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部件,它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记忆部件各有什么特点:内存储器容量较小,速度快,用于存放临时数据,外存储器容量较大,速度较慢,用于存放计算机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

5.写出三种以上你所知道的操作系统的名称:Windows、Unix、Linux、Mac OS、BeOS等。

6.在组装和维护计算机时常用到的工具有哪些?答:螺丝刀、尖嘴钳、镊子、万用表、清洁剂、小毛刷、吹气球。

7.在机箱中有一块最大的印刷电路板,人们把它称为主板。

8.扫描仪属于输入设备,在日常办公应用中人们通常会用到扫描仪提供的OCR软件,该软件的功能是文字识别,音箱属于输出设备,要想让音箱发出悦耳的声音必须要有声卡。

9.连接硬盘的连接线有两根,一根是数据线,另一根是电源线,其中第一根连接线的另一端插在机箱内最大的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10.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而价格不变,人们把这一规律称为摩尔定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一篇: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是指将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完成整台计算机的搭建。

相对于购买品牌机,组装计算机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可扩展性,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配置。

下面就是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帮助你了解组装所需要的零部件和注意事项。

一、所需零部件1.主板:计算机各个零部件的核心,主板的型号与CPU 和内存的类型有关。

2.CPU: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按照主板的型号选择对应的CPU。

3.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视频的显示,提供游戏和多媒体软件的硬件加速。

4.内存:计算机的短期存储空间,应根据主板的规格选择相应的速度和容量。

5.硬盘:计算机的长期存储空间,可依据需求选择大容量机械硬盘或高速固态硬盘。

6.电源:提供计算机各个部件所需的电力,应注意功率和接口标准。

7.机箱:保护和固定计算机内部部件,可根据喜好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机箱。

8.散热器:维护CPU的温度,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应根据CPU的类型和整体配置选择。

9.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外设:可根据需求和预算自选。

二、组装流程1.安装主板: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连接主板电源和前置接口线,插入CPU和内存。

2.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的对应卡槽,固定在机箱内,连接电源和显示器。

3.连接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内,连接SATA数据线和电源线。

4.连接电源:将电源固定在机箱底部或后方,连接主板和各个部件所需的电源线。

5.安装散热器:将散热器和CPU插座对应,固定在主板上。

6.接线整理:整理主板、电源和各个零部件的接口线,保证内部布线整洁明了。

7.开机测试:连接电源和显示器,启动计算机进行测试,检查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1.预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相应的配件,不要追求无谓的高配置。

2.合适的主板及配件:计算机组装的成功与否与主板及其他部件的兼容性有直接关系,选购时应注意不同配件之间的规格、接口和功率等参数。

(完整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全)

(完整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全)

第2章 CPU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CPU的发展历史。 掌握CPU的外部结构。 掌握CPU的性能参数。 了解CPU的主流型号。 掌握辨别CPU真伪的方法。 掌握CPU及CPU风扇的选购技巧。
本章大纲
• 2.1 CPU概述 • 2.2 CPU的结构和主要性能参数 • 2.3 CPU的选购 • 2.4 CPU风扇的选购
AMD 780G 主板 Intel Pentium E5200 AMD Athlon64 X2 5400+
(3)内存:内存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运算所产生的
数据,其存取速度和容量大小对计
算机的运行速度影响较大。计算机
DDR2内存条 关机后,内存中的数据会丢失。
(4)硬盘:硬盘是重要的外部存储器,其存储
始考虑让打印机进入自己的家庭。
扫描仪是一种捕获图像的输入设备,它可以帮助人们把 图片、照片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 的数字格式。
二、移动设备
可移动存储设备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USB闪存盘(俗称U盘)和移动硬盘,这类设备使用方
便,即插即用,也能满足人们对于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已成为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附属配件。
1.5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硬件、 软件组成以及硬件软件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完本章后,要 求读者们能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清楚计算机的各个配件以及其作用,同时在本章的结尾介 绍了计算机选购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在配置计算机前做 好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
1.6 思考与练习
三、计算机配置的原则和标准 (1)五“用”: 适用、够用、好用、耐用、受用
(2) 3个“避免”:“一步到位”的思想、“CPU决定 一切”的思想、“最新的就是最好”的思想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BIOS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也叫个人计算机、PC或电脑,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

2.接口指同一计算机不同功能之间的通信规则.3.DIYDIY是英文Do It Yourseif的缩写,可译为自己动手做,意指“自动的”。

4.外部接口指主机箱前后面板上与其它外部设备连接的一些接口。

5.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上交往中形成的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体现为礼貌、礼节、礼仪等形式。

6.主频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在单核时代它是决定CPU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一般以MHz和GHz 为单位,如Phenom II X4 965主频是3。

4GHz。

7.外频外频是指主办的工作频率,单位是MHz。

8.插件是指随着IE浏览器的启动自动执行的程序。

9.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通过自身复制传染或运行对计算机系统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10.双通道所谓双通道,就是芯片组可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

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依附于两个独立运行并行工作的内存控制器下。

11.显卡显卡又称为视频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

用于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出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识别的格式,再送至显示器形成图像。

它是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2.高速缓存英文名称为Cache,是位于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一种规模较小但是速度很快的存储器,CPU 可直接对其访问,通常由SRAM组成。

13.平板电脑英文名称为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简述Tablet Pc、Flat Pc、Tablet、Slatest,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计算机,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出设备.14.固态硬盘简称SSD,也称固体硬盘或者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的硬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 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 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 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 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则多用于服务器/工 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 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4-6个,大多 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 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 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 英特尔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 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军事工业、空间技术、 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这些领域的蓬勃发 展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 进了计算机工业的空前大发展。
•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 算机除了向巨型机方向发展外,还朝着超 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飞越前进。
• 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和微型 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 生,它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四、计算机系统组成
• 硬件部分:物理装置(电子的,机械的, 光/电的元件或装置,即能够看的见摸得着 的)
• 软件部分: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各种程序 及相关资料(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操作 系统及应用软件等)
1、计算机硬件构成
• 运算器: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装 置;
• 控制器:规定计算机指令顺序并协调部件有 条不紊的工作;
• 此后各种各样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如 雨后春笋般地研制出来,潮水般地涌向市 场,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畅销品。这种势 头直至今天仍然方兴未艾。特别是IBM-PC 系列机诞生以后,几乎一统世界微型机市 场,各种各样的兼容机也相继问世。
• 50多年来,经历了四代,并逐步向第五代 过渡,功能也从单一的科学计算机渗透到 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出现引出 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软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
主机电源
硬盘驱动器
主机箱
计算机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的产生
• 1946年的第一台计算机是根据冯.诺依曼构 想的一种“存储程序式”模式设计出来的 。 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 重量约30吨,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显 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
各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系统的特点
•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 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 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 机。
• 4.缓存--缓冲存储器(Cache)
• 全速,半速,一级、二级(比一级大、慢) L1,L2
六、硬件组件
1、主板
• 这个大的电路板是主板,也叫母板,它是整 个电脑的组织核心,它上面有CPU和内存
• 由于主板是电脑中各种设备的连接载体, 而这些设备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板本身 也有芯片组,各种I/O控制芯片,扩展插 槽,扩展接口,电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 制定一个标准以协调各种设备的关系是必 须的。所谓主板结构就是根据主板上各元 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状, 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标准, 所有主板厂商都必须遵循。
• 按所用材料分为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 和光存储器
•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 等
• 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2、计算机软件
• 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微型机而编制的各 种程序的总和。
(1)什么是操作系统(OS)
• 在软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操作系统, 它是整部计算机的灵魂。对于一台计算 机,一开始就必须把操作系统装入内存。 然后计算机就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运行各 种程序。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配置的一 个管理程序,含有许多模块,包括CPU, 内存,外设,信息作业控制五大模块,其 功能为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 (2)多总线结构,计算机中通常是多总线 结构。
• (3)系统总线:(共同的速度)
• (4)常见外部总线
• ISA:工业标准体系 16位 8MH 黑色长槽
• PCI:外围部件互联 32位 33MH 白色短槽 133MBPS
• AGP:(一般用来插接显示卡)图形加速 端口 32位 66MH(1X,2X,4X)褐色短 槽
ATX结构主板
MATX结构主板
CPU中央处理器
• 当前市场中,英特尔处理器均采用了LGA 775接口,无论是入门的赛扬处理器,还是 中端的奔腾E与Core 2,甚至高端的四核 Core 2,其接口均为LGA775,安装方式完 全一致。
CPU散热风扇
显示卡
内存条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 时间: 1971年以后 •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
规模集成电路(LSI)。所谓大规模集成电路 是指在单片硅片上集成1000~2000个以上 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规 模的集成电路提高了1~2个以上数量级。这 时计算机发展到了微型化、耗电极少、可 靠性很高的阶段。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 时间: 1964~1971 •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小、
中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的体 积更小型化、耗电量更少、可靠性更高, 性能比第十代计算机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小型机也蓬勃发展起来,应用领域 日益扩大。
• 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逐渐完善,分 时操作系统、会话式语言等多种高级语言 都有新的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时间: 1958~1964 • 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
元件采用了晶体管以后,计算机的体积大 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 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 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已开始使用 更先进的磁盘;软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 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 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 科学计算和各种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用 于工业控制。
• 现代计算机的划代原则主要是依据计算机 所采用的电子器件不同来划分的,这就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 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 时间: 1946~1958 •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
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 用磁带;软件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 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其特点是体积 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 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二、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 巨型化 • 微型化 • 网络化 • 智能化
三、计算机的应用
• 1、什么叫计算机? • 计算机是一种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
控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设备。 • 2、计算机的组成设备 •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 • 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 1)科学计算: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 主的数值计算;
• 2)数据处理:泛指非科技工程方面的所有 计算、管理和操纵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
• 3)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控制; • 4)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
系统CAD、CAT、CAM、CAI、CAL; • 5)人工智能: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
模拟人类的某些智能活动。 (图形识别、 学习、探索、推理、环境适应)
(2)操作系统的位置
五、几个重要概念
• 1.存储单位 • bit,Byte位,KB,MB(兆),GB
(吉),TB • 2.时钟频率 • 时钟:(电压的高低交替)1MH,高低交
替一百万次 • ns纳秒:10亿分之一。 • Hz,MH
• 3.总线:一种连接多个设备的信息传输通 道
• (1)概念:实际上是一组信号线。每根信 号线都可以传递分别表示“0”和“1”的信号。
• 存储器:能够接收和保存数据及程序的装 置;
•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电子设备; •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中的信息取出的设备。
• 1)中央处理器(CPU):是微机的核心部 件,实际上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 2)存储器:按所处的位置分为内存和外存 • 按工作方式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
读存储器(R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