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保护区划分
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1.08•【字号】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4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四号)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22年1月8日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现予公布。
《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2022年1月8日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22年1月8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22年1月8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公告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管理及其保障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包括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输水沿线保护区、汇水区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
本条例未作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属地管理、区域协同、系统治理的原则,确保水质安全、工程安全、供水安全。
第四条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修复和利用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统筹水源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关系。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编制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建立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机制,加大对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投入,促进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部分。
其中,南水北调中线是最主要的一条水源调运通道,它起于济源市,止于北京市,北延至天津市、唐山市等地,南延至深圳、冀北、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
南水北调中线的设计和规划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本文将重点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情况,旨在深入了解其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的初衷是从黄河水系引水,通过人工运输的方式,将丰富的长江水资源调拨到干旱的黄河水系流域,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调整,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1. 水资源勘测和论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资源分布调研和勘测,明确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此外,需要论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人工引水和区域水资源调度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水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2. 转移工程的方案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转移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地取水、输水渠道和水库设计等方面。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质量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转移工程设计方案。
3. 环保、生态保护措施的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提出一系列的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工程实施管理方案的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理方案,包括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技术规范执行、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积极参与,形成了研究规划设计方案的明确结论和建议,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情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2年正式动工以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进度较快,相关的转移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陆续完成,有效改善了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紧张局面。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21)39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21)》、《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南省水功能区划》的有关规定,依法划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一、区划范围本次区划范围为18个省辖市及20个县级市的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省共113个饮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地41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72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另行划定。
二、省辖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一)郑州市1.黄河邙山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黄河邙山取水口上游2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黄河南岸50米的陆域;邙山提灌站前沉沙池水域和沿岸50米陆域;石佛沉砂池厂界内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2.黄河花园口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黄河107公路桥至花园口取水口下游700米的水域及其黄河南岸大堤外50米的陆域;沉沙池和引水明渠的水域及其沿岸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3.尖岗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细长岗水库郑密公路桥至王胡侗桥水域及其沿岸200米的陆域;引水明渠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尖岗水库郑少高速、绕城高速、侯寨公路内的水域和汇水区的陆域;输水暗管两侧50米的陆域和输水明渠一级保护区外50米的陆域。
4.常庄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常庄水库取水口至刁沟村桥的水域及其沿岸200米的陆域;引水明渠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常庄水库防汛路、四环路、贾鲁河内的水域和周边陆域;输水暗管两侧50米的陆域和输水明渠一级保护区外50米的陆域。
南水北调工程

五解决方案
• 调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中线调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东线调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输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中线工程输水安全保障 东线工程输水安全防护
中线调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上游规划措施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通过水污染防治、水土保 持、生态示范县建设及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措施,保障丹江口库区水体水质安全。 汉江中下游规划措施 针对汉江中下游各种生态环境影响,规划提出建立 汉江平原生态农业示范区,控制农业面源污渠;建 立污染防治区,控制城市与工业污染。 东线调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东线调水区主要关注长江口地区,通过划分生态功 能区,分区分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障长江 口地区生态安全及长江干流水质安全,其中重点是 上海水源区对于盐水入侵的预防,当大通流量小于 警戒水量时,应严格控制或停止东线调水。
• 中线工程输水安全保障 发挥在线水库的调蓄功能 设置节制闸实现干渠分段控制,减少输水 风险 • 东线工程输水安全防护 主要截污导流工程 截污导流工程与防洪排涝系统的协调
谢谢!
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是调水的主要受益地区,调水 工程的实施将不仅有利于改善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上 游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以及缓解黄河上、 下游争水的矛盾,还可减少拦蓄受水区当地地表径 流,使河流保持一定的入海流量,有利于减轻黄河、 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分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另外,调水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受水区灌溉用 水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争水的局面,提高灌溉保 证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为保障北调水 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对工程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局 部地段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水污染控制问题等, 可就有关科研结论和规划予以跟踪调查和验证。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建设要求

广州·台山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1、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物以及其他与水务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无关的项目、设施;2、禁止从事网箱养鱼和其他污染饮用水源的养殖活动;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固体废物填埋场,禁止填埋固体废物;在水源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1、除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项目须按规定报批外,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炼油、酿造、肥料、农药、水泥、玻璃、陶瓷、采石场、砖厂、矿物纤维生产等生产项目或者排放含国家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项目和设施;2、禁止设立剧毒物品的仓库或堆栈;禁止存放、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设立工业废物和其他废物回收、加工场,禁止倾倒、堆放、填埋危险废物。
3、禁止饲养猪、牛、羊等家畜;禁止设立污染饮用水源的养殖场、屠宰场等;4、禁止向饮用水源水体新设污水排放口;5、未按规定建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或者处理设施达不到饮用水源保护要求的地区,不予审批新的建设项目。
6、不予审批可能对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有关项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获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07年9月30日前,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人民政府,在总干渠两侧划定出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由明渠段和非明渠段组成。
通知规定,对于明渠段,工程管理范围边线两侧外5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边线两侧外1000米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对于非明渠段,工程外边线两侧外5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边线两侧外150米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与总干渠水工程无关的项目,农业种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和环保有关规定、标准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污染较重的废水排污口、化工项目及其他开发活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邢领航;范治晖;陈进;黄国兵;高勇【摘要】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命线,开展中线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要保障,也是中线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
针对中线水源地特点,以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为核心开展了保护区划分工作,在分析国内外保护区划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结合丹江口水库分流情况、污染源对调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污染物浓度年龄时空分布特征等,采用类比经验法、不利排污情景法以及应急响应法等3种方法,提出了中线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在此基础上,应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推荐方法,辅以GIS技术,分别划分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及准保护区范围,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研究成果有利于协调周边省份和地区的水环境保护管理,推动水源保护立法,为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提供重要保障,体现新时期“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The water quality safety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is the lifeline of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Therefore, to carry out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zo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iver-sion of clean water to the north, which is one of the keys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Aiming at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areas, the protected areas around Taocha channel head are considered as the core zone, the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 division are proposed by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By combining with the diversion situation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suchas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on water quality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ge, etc. , the primary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are divided by using three methods including the experience analogy method, the unfavorable scenario method of pollutant discharging and emergency response method.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with GIS technology, the primary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the seco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as well as quasi-protected areas are divided by using the recommended method from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zoning specifications. The division program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will be ben-eficial to 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of related regions and helpful to the promotion of wate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and als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qualified water quality of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in long run, which embodies the concept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7页(P83-89)【关键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应急响应;污染物浓度年龄;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者】邢领航;范治晖;陈进;黄国兵;高勇【作者单位】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湖北武汉430010;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环境保护司,北京100000;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湖北武汉430010;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1 研究背景丹江口水库作为全国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的要求极高,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的关键。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目的是通过调水北送,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改善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为河南、山东等地区提供支持。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和对当地水资源带来的影响。
一、中线工程的设计思路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约1278公里,旨在通过引水将长江水源引入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地区提供水资源支持。
中线工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水源:中线工程的调水源主要是从长江干流的汉江、赵水段引水,通过引水渠将水资源输送到黄河流域地区。
2. 项目规模:中线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建设引水渠、涵闸、泵站等设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 工程路线:中线工程所选路线经过的地理环境复杂,需要克服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生态保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相关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二、中线工程的技术特点中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技术特点:1. 大规模引水:中线工程采用大规模引水方式,通过引水渠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解决当地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2. 复杂地形克服:中线工程所经过的地形复杂,包括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克服。
3. 工程运行稳定: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运行稳定性,特别是在繁忙运行时期,以确保水资源的持续供给。
4. 生态环境保护:中线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 经济运行效益: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让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河南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河南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等规定,现将河南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公布如下(豫政〔2015〕1号):一、禁采区范围综合考虑替代水源条件、超采程度、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文物保护等因素,划定全省地下水禁采区范围。
(一)深层承压水禁采区。
1.郑州市。
东界至中州大道—东风东路—东风南路—经开区第八大街,南界至南三环,西界至西三环嵩山南路立交桥—西三环—化工路—西四环—莲花街—科学大道—北三环—江山路—三全路,北界至三全路,面积200平方公里。
2.开封市。
东界至劳动路,南界至郑汴路,西界至夷山大街,北界至东京大道,面积33平方公里。
3.商丘市。
东界至睢阳大道,南界至北海路,西界至天瑞大道,北界至建设路,面积40平方公里。
4.永城市。
东界至文化路,南界至沱滨路,西界至芒砀路,北界至欧亚路,面积6平方公里。
(二)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文物周边禁采区。
1.高速铁路路基两侧各200米范围。
2.地铁(轻轨)控制保护区范围。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范围。
4.河道堤防和护堤地。
5.水库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
6.重要文物保护区范围。
二、限采区范围综合考虑替代水源条件、超采程度等因素,划定全省深层承压水限采区面积929平方公里。
(一)郑州市。
外边界:薛店镇花庄—龙湖镇小洪沟—马寨村—二砂村—沟赵—毛庄—森林公园—祭城—二郎庙—孟庄镇后宋村,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562平方公里。
(二)商丘市。
外边界:东界至郑庄寨—杨大庄,南界至董庄—北店—苏庄,西界至崔曹庄西—秦小庄,北界至王寨—刘楼;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53平方公里。
(三)永城市。
外边界:东界至杨小庙—闫瓦房,南界至侯岭村—白庄村—刘楼,西界至双桥村—十八里村,北界至李窑—卢庄—高双庙;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314平方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关于划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工作的通知》
(国调办环移[2006]134号)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人民政府:
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家饮用水源保护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提出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在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划定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报省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严格控制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及其它开
发活动。
(一)在中线总干渠两侧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与中线总干渠水工程无关的项目,农业种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和环保有关规定、标准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二)在中线总干渠两侧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1
2
项目;
3
4
药;
5
下水;
6
7
接倾倒或埋入地下。
已排放、倾倒和填埋的,按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限期内进行治理。
(三)不得安排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位于总干渠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四)穿越总干渠的桥梁,必须设有遗洒和泄漏收集设施,并采取交通事故带来的水质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四、请四省市在2007年9月30日前,完成中线总干渠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并按国家饮用水源保护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发布实施。
各省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划定。
四省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将有关情况报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1
2
米和200米;
3、设计地下水位高于渠底、采用外排或内排方式排地下水的渠段两侧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根据测算公式,实际测算。
确定的范围按实际测算结果,外排段左、右侧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分别按由工程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左、右侧外延不小于2000米和1500米;内排段左、右侧二级水源保护区范
围分别按由渠道沿线工程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左、右侧外延不小于3000米和2500米。
具体方法如下:
(1)划分方法
二级区的目的防止
病以外他污染物通过地下
污干渠常用法是下水平均计算
点年流
为二
级保护区边界。
根据地下水渗流理论,测算公式如下:
L=KJT/λ
式中:
L:测算距离(米),即最小保护区半径;
K:渗透系数(米/日),可根据当地实际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取待划分
10
J:
T:年);
λ:
K值为100
以500米为一档,不足500米的上靠一档,左岸保护区范围为3500米,右岸为3000米。
(三)名词解释
1、外排段:为防止地下水扬压力对工程的破坏,以暗管集水或天然河沟并利用地形形成的水位差将地下水排出,这种排水方式称为自流外排;以集水
井集水并通过抽排系统将地下水排至干渠外,这种排水方式称为抽水外排。
采用自流外排和抽水外排的渠段称为外排段。
2、内排段:为防止地下水扬压力对工程的破坏,以暗管集水,地下水通过集水管汇入集水箱,集水箱设有逆止阀,当地下水位高于干渠水位或渠底一定高度时,逆止阀打开,地下水排入干渠内,反之关闭,这种排水方式称为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