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汇编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数据分析报告(3篇)

南水北调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旨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自2002年开工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

本报告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工程实施以来的水资源调配情况、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和跨流域调配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1. 南水北调工程官方统计数据;2.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3. 地方政府公开发布的水资源数据;4. 学术期刊和行业报告。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水资源调配情况分析1. 调水规模自2014年东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向北方地区调配水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其中,东线工程调配水量约18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调配水量约20亿立方米。

2. 调水范围南水北调工程覆盖了我国黄河以南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益人口超过1.5亿。

3. 调水效果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中线工程为例,沿线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分别增长了6.8%和5.5%。

四、经济效益分析1. 直接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增产: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使农业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2)工业节水: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提供了优质水源,促进了工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工业用水成本。

(3)生态环境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质量和水资源质量。

2. 间接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地区供水条件,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河南中考物理综合题汇编

河南中考物理综合题汇编

河南中考物理综合题汇编22.(河南2011)节约能源应从点滴做起。

不少家庭习惯用遥控器关电视而不断开电源,这一方式虽然便捷,但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仍要消耗电能:洋洋家彩色电视机的侍机功辜大约是5W,若他家平均每天看4h电视.看完后电视总处于待机态。

试问:(1)在一个月中(按30天计),洋洋家的这台电视因待机浪费的电能是多少焦耳?(2)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将多少质量的水从15℃加热到40℃?若洋洋洗—次操需要40℃的水20kg.这些烧热的水可供他洗澡多少次?【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请你就如何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②。

23.(河南2011)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将—批建材运到10 m高的施工处,工人利用如图17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

装置中动滑轮重100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

试问:(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为加快施工进度,张师傅建议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人提升建材。

为了安全,改装后每次可吊起四箱建材,建材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4m/s。

仓库中现有两台电动机,型号分别为“220V 0.8kW”、“220V 3kW”,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应选哪台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

21.(河南2012)利用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叫光伏发电。

安阳市启动了“光伏工程”示范项目,在某中学的教学楼顶安装了总功率为20kW的光伏发电系统。

(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能转化为能。

(2)一天的有效光照时间按8h计算,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共发电多少千瓦时?(3)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的发电量,如果由热电转换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完成,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q煤=3.0×107J / kg )(4)请写出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

22.(河南2012)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渠道衬砌裂缝处理方案

渠道衬砌裂缝处理方案

渠道衬砌裂缝处理方案1、工程概况工程渠道全长11218m,渠道过水断面为梯形断面,设计渠底宽度为21m,内坡一级坡1:2.0,渠底高程99.945m~99.438m,渠道纵坡为1/29000,全渠段采用混凝土衬砌,渠坡厚度10cm,渠底厚度8cm。

衬砌混凝土属于薄壁结构,本地区白昼气温温差大,多风,失水很快,容易产生裂缝。

2、裂缝分类渠道衬砌混凝土裂缝检查判别标准3、处理程序1、Ⅰ类质量缺陷Ⅰ类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及处理方案,报送监理批准后,进行处理。

2、Ⅱ类质量缺陷Ⅱ类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按本规定检查(测)、分析、判断并提出处理方案,报送监理等单位,修补前需经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联合检查验收,处理修补方案需经监理批准后实施修补。

4、裂缝检测及仪器、依据1、检测项目检测项目为裂缝宽度、裂缝深度、裂缝长度。

2、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为裂缝观测仪、放大镜、钢卷尺。

3、检测依据(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主要技术标准汇编》;(2)渠道衬砌施工图。

5、裂缝处理5.1原材料的准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聚密封胶。

5.2主要机具电动机具:电动搅拌器、打磨机、空压机。

手用工具:钢丝刷、搅拌桶、小铁桶、喷枪、刮刀、毛刷、消防器材等。

5.3裂缝处理方法根据裂缝的宽度、裂缝的分布数量和材料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处理后的裂缝要能保证结构原有的整体性以及防水防渗漏的要求。

本工程采取表面涂抹、凿槽嵌缝方法。

5.3.1表面涂抹处理对于缝宽δ≤0.2mm的裂缝,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即可以保证原混凝土的整体性,又可利用防水材料的渗透作用,填塞缝隙,达到防水的目的。

缝宽0.2mm<δ<0.4mm的裂缝,为防止裂缝的变化造成处理失效,采用涂抹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5.3.1.1材料性能及原理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刚性防水材料,具有呼吸性、防水作用的永久性和独特的自修复能力,安全无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约2.8万亿m3,主要来自降水,因受海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地区、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总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基本格局。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属丰水区,黄淮海流域属缺水区。

黄淮海地区地势平坦,土地和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已十分脆弱的水供求平衡关系更加紧张,缺水形势日趋严重。

解决这一资源型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实施跨流域调水,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程之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期视发展需要还可从长江干流引水。

输水总干渠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终点至北京、天津。

工程供水区分属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五省市。

工程建成后可极大地缓解京、津、华北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线工程总干渠布置在黄淮海平原西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线可自流输水。

沿线的大中城市大都位于总干渠东侧,可就近自流供水,并可通过天津干渠向天津自流供水。

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量足,水质好。

总干渠输水与天然河流全部立交,并进行全断面衬砌,可保证将优质水输送到京、津、华北地区,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对水质的要求。

一、中线工程范围及开发目标与任务近期中线工程范围包括丹江口水库库区、汉江中下游工程区和北方受水区。

总体目标是在不降低丹江口库区、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汉江中下干流供水区供水保证程度的原则下,实现跨流域调水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的尖锐矛盾,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基本任务:向城市供水,适当考虑其它方面的供水。

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水平年,后期为2030水平年。

南水北调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南水北调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南水北调管理制度汇编范文南水北调是中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为了保障南水北调的顺利进行,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南水北调管理制度汇编展开讨论。

一、南水北调管理体制南水北调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多个省市和部门的合作。

为了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资源,形成了以国务院为核心,由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

南水北调管理体制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监督评估等。

1. 国务院领导小组国务院成立了南水北调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南水北调工作。

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委员,主要负责制定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协调各方的合作。

2. 有关部委有关部委包括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分别负责南水北调中的水资源管理、土地征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这些部委根据国务院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政策,确保南水北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地方政府南水北调涉及的地方政府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这些地方政府有责任协调本地区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保障供水的安全和稳定。

地方政府需要配合国务院领导小组和有关部委的工作,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二、南水北调水资源管理南水北调的核心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包括水源地的规划和建设、水的调配和分配等。

1. 水源地管理水源地管理是南水北调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护好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为此,南水北调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的开发和利用,在水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管理。

2. 水的调配和分配南水北调的水资源调配和分配需要确保公平合理,既要满足北方地区的需求,又要保障南方地区的利益。

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水资源调配和分配的政策,确保各地区按需用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三、南水北调环境保护南水北调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好环境,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必要的。

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版)(三)中国地理概况(第06期)(原卷版)

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版)(三)中国地理概况(第06期)(原卷版)

2020年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06期)目录专题21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2)专题22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3)专题23 中国的气候 (4)专题24 中国的河流 (7)专题25 中国的自然灾害 (9)专题26 中国的自然资源 (9)专题27 中国的交通 (11)专题28 中国的农业 (13)专题29 中国的工业 (15)专题21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020•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真题)14.《人民日报》策划的援鄂医疗队名片“粤来越好”、“湘互扶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上海市、四川省B.广东省、湖南省C.重庆市、海南省D.福建省、河北省(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省区纷纷调拨人力物力驰援湖北。

人民日报报道了各省区援鄂医务人员名单,以此向每一个闪闪发亮的名字致敬。

以下是部分新闻标题:①同“新”协力、②“湘”互扶持、③“青”囊相助、④兵“桂”神速、⑤竭“晋”全力、⑥力“皖”狂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抗击疫情期间,湖北省收到了大批牦牛肉干和酸奶,这些特产最有可能来自A.力“皖”狂澜B.“湘”互扶持C.竭“晋”全力D.“青”囊相助2.新闻标题涉及了6个省区,其中与湖北省相邻的省区有A.①②B.②⑤C.②⑥D.④⑥3.新闻标题④、⑤、⑥所指三省区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人口稀少B.季风显著C.地形平坦D.属于暖温带(2020·山东东营中考真题)21.“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下面对“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缓解了人口老龄化②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③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④增加了劳动力储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20·云南昆明中考真题)16.关于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总人数变化(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3亿B.六次普查的人口总数逐年在减少C.1990年以来我国人口增幅变缓D.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增幅较均衡(2020•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真题)28.读图文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尽快启动汉江干流连通长江黄河调水通航工程汇编

尽快启动汉江干流连通长江黄河调水通航工程汇编

“十三五”谋划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言·尽快启动汉江干流连通长江黄河调水通航工程——评南水北调四大流域分割不团结治水害在千秋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易贤命摘要:南水北调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中央意愿是宏伟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指导方针也是英明正确的。

但是,水利部总体规划并没有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宣称21世纪建设“四横三纵”大水网形成我国水资源配置新格局,却放弃江淮河汉水源联网与综合利用,违背团结治水方针,让四大流域分割建设管理,把毛泽东构划的“长江和黄河在中游水脉交融携手奔腾润泽华北”的自然和谐蓝图,涂改为“长江和黄河在上游牵手中游分道扬镳抢夺市场”,误导长江委开发汉江不和黄委治理黄河合力兴水,造成续建引汉工程“低效、高成本、高风险”,给深化水利改革留下历史败笔。

国务院应该反思,“十三五”重资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取消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建闸坝河床式电站、黄河小浪底水库至引汉总干渠贯通工程、和神农溪(或大宁河)引江补汉工程等四项工程,尽快启动汉江干流连通长江黄河调水通航工程“补短板”。

关键词:南水北调,四大流域,合力兴水,引江入黄,调水通航“经过多年努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线亿万群众。

”这里,明显隐瞒了南水北调续建引汉工程,为“清水北送”耗资2013亿元,移民40万人,征地50万亩,费时12年,造成“低效、高成本、高风险”的事实真相,将长江委违背团结治水方针,罔顾黄河安危,放弃江淮河汉水源联网与综合利用,不计成本修建地上长河捆绑京津冀豫城市供水的规划决策失误“藏着掖着”。

毛泽东谋划江淮河汉水源联网团结治水建国初期,开国领袖毛泽东治国先治水,纵搅全局,抓住关键,践行团结治水。

为了黄河长治久安的根本需要,给黄河“开源”寻求最有效的途径,先赞许了王化云设想从长江上游“引江济黄”的创意具有科学依据,把“借长江水济黄”定为重要的治黄方略,叮瞩“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2022-2024北京初一(上)期末地理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章节综合(中图版)

2022-2024北京初一(上)期末地理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章节综合(中图版)

2022-2024北京初一(上)期末地理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章节综合(中图版)一、单选题(2024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2014年5月1日起,北京推出了阶梯水价,即居民用水价格=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

按年度用水量计算,划分为三档,水价分档递增。

自2014年12月27日至今,“南水”入京已经有九年多的时间了。

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A.位于长江支流B.位于长江源头C.位于长江干流D.位于北京附近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A.中线引水线路最短B.东线工程难度最大C.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D.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3.“南水”进京的影响()A.解决北京水污染问题B.有望降低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C.缓解北京用水紧张D.促进北京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4.北京市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A.降低生活用水成本B.促使家庭节约用水C.促进经济高速发展D.限制居民生活用水(2024北京顺义初一上期末)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B.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6.“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

我国耕地()A.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B.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C.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D.耕地均分布在长江流域(2024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我国是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完成下面小题。

7.淡水资源属于()①可再生资源①非可再生资源①自然资源①气候资源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8.北京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A.水浪费、水污染严重B.生产、生活用水增加C.全年干旱,河流稀少D.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9.为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我国实施的工程措施是()A.引黄济青B.引滦入津C.南水北调D.引黄入晋(2023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从广袤的东北到西南,从西北荒漠到东南海滨,一抹抹绿色在中国大地上延伸,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绿色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汇编
一、中线工程建设相关数据
1、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坝长由2.5公里增至3.45公里;
2、坝顶高层由162米增至176.6米;
3、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
4、正常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增加了116亿立方米);
5、库岸线由3524.8公里增至4610.6公里(十堰3524.8公里,占76.4%);
6、水域面积由745平方公里增至1050平方公里(十堰620平方公里,占60%);
7、十堰水源区面积2086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的88.1%;
8、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年均汇入水库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的90%;
9、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37亿立方米、河北35亿立方米、北京11亿立方米、天津12亿立方米;
10、总干渠全长约1277公里,天津干渠154公里;
11、陶岔取水口设计流量500立方米/秒,工程落差近100米;
12、校核洪水位由161.4米增至174.35米;
13、校核洪水总库容由209.7亿立方米增至339.1亿立方米;
14、死水位由139米增至150米;
15、死水库容由76.5亿立方米增至126.9亿立方米;
16、防洪库容由56-78亿立方米增至81.2-110亿立方米;
17、调水后年发电量由38.3亿千瓦时减至33.8亿千瓦时;
18、水库来水量最高761亿立方米(1983年),最低145亿立方米(1999年);
19、水库弃水量最高381.8亿立方米(1983年),最低78亿立方米(设计均值);
20、水库入库流量最高34300立方米每秒(1983年),最低124立方米每秒(1985年);
21、水库出库流量最高20900立方米每秒(1975年),最低207立方米每秒(1979年);
22、水库水位最高160.07米(1983年),最低131.28米(1979年)。

二、南水北调移民相关数据
1、丹江口水库共淹没我市土地55.2万亩,占总淹没面积95.7万亩的57.7%。

其中,一期30万亩,占总淹没面积49.5万亩的60.6%;二期25.2万亩,占淹没总面积46.2万亩的54.6%。

2、共搬迁移民46.9万人。

其中,一期28.7万人,占工程移民总数48.9万人的58.7%;二期
18.2万人,占总数31.2万人的58.4%。

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将淹没涉及我市5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办、257个村居委会、1096个村民小组,淹没房屋362.8万平方米。

共淹没公路827公里、桥梁25座、码头72座;淹没影响城(集)镇13个、单位443个、工业企业125家。

需动迁18.2万人(农村移民15.56万人),其中外迁7.7万人、后靠10.5万人。

4、2010年,全市1.8万户7.7万外迁移民搬迁到位。

全市共组织动员7100名干部、119批次,共转运货物12万吨,累计行程超过850万km,平均每天出动车辆32车次、外迁237人。

5、继2011年完成9.2万农村移民内安之后,2012年又完成了1.3万人的集镇移民内安,共内安移民10.5万人。

规划生产安置农业用地83806亩,已完成80697亩,占96.3%。

共迁复建城集镇13个,新建移民安置点249个,迁复建单位443家,补偿迁建企业125家。

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步复建到位。

6、2012年9月底,整个南水北调18.2万人移民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圆满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庄严承诺,创造了移民工作史上的奇迹。

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搬迁前的18.8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38.7平方米,增加19.9 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