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患者常伴有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全身器官缺血、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给医疗服务带来巨大挑战。
目前对于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和效果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综合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旨在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心功能水平,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3. 归纳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各种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技巧;4. 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通过量化指标和临床观察等方式,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实际效果;5.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正文2.1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护理干预在这些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供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护士可以通过倾听患者倾诉、理解其内心所感受,并给予正确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教授患者应对情绪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发布时间:2022-06-23T06:06:14.70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周莉[导读] 目的:通过对舒适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
周莉商丘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商丘 476000摘要:目的:通过对舒适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6月,研究对象我院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比组患者3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34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
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研究组3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舒适护理干预后,心功能指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比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积极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患者身体恢复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舒适护理;效果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近年来该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群体,该病属于进展性疾病,在其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展开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并非一蹴而就就可治愈。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其心排血量达不到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求[1]。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不仅仅要缓解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死亡率。
现如今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已经成为重要方式,舒适护理干预深受患者的喜爱,舒适护理干预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人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提高舒适程度,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环境干预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时期,身心更加舒适,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以我院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该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6月,研究对象我院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所占比例为70.0%;依从所占比例为24.0%,不依从所占比例为6.0%。
对照组完全依从所占比例为52.0%;依从所占比例为26.0%,不依从共所占比例为22.0%。
观察组完全依从和依从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依从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生存质量下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这样有助于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本文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67.9±5.6)岁;根据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8例,ⅲ级24,ⅳ级8例。
对照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68.4±6.3)岁;根据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7例,ⅲ级22,ⅳ级1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因为病程长、医疗费用负担重等原因,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产生心理情绪的原因,和患者沟通交流,缓解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影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意义

・
3 7
论著 ・
探讨综合护 理干预对 老年慢 性心功能不全 患者 的临床意义
周 生艳
( 山东省苍 山县人 民医院 内一科 , 山东 临沂 2 7 7 7 0 0)
摘要 :目的 探 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功 能不全 患者的临床 意义。方法 对我 院 2 0 0 9年 7月至 2 0 1 0年 l 2月 1 5 6
关 键 词 :慢 性 心 功 能 不 全 ;综 合 护 理 干 预 ;临 床 意 义
中图分类 号 :R4 7 3
文献标识码 :B
D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7 . 0 2 1
Di s c us s i o n o n c o m pr e h e n s i v e nu r s i ng i nt e r v e nt i o n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n o c l i n i c a l s i g ni i f c a n c e f o r t h e e l de r l y p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i c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Z h o u S h e n g — y a n
( 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C a n g s h a n C o u n t yP e o n d o n g , L i n y i ,2 7 7 7 0 0 )
2结果论著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133821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别例数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综合组781431993621620584505181082510717305943053对照组781422312817610615404983079670697105657049005005005005005005005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干预后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维度记分均比干预前下降生活质量提高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me t r p a d inl a etdpyh lg a n  ̄ n t vnin. s l : e r nevn o , eSO' o A na go d io a yW t ae sc oo c l u igi e et s Reut B f eitre t n t CI f S S l u t l s r i nr o s o i h C  ̄
e p rme t ru n o to ru .T e c nrlgo p r c ie h o t ete a y a d n mig c r,whl e e p r— x ei na go p a d c nrlgo p h o to u e ev d te rui h r p u n ae l r n n i t x e eh i
者 随机 分为 实验 组和 对照组 , 6 各 5例 。对 照组 接受 常规 治疗 和护 理 , 而实验 组 在此基 础上 接受 心理 护理 干 预。结 果 : 预前两 组 患者 的 S S和 S S评 分 均 明显 高于 国 内常模 , 预后 实 验组 的 S S和 S S评 分 明显 低 于对 照组 , 干 A D 干 A D 且 6 MWT明显长 于对照 组 , 差异均 有统 计学 意义f< .1。 P O0 ) 结论 : 护理干 预能 明显 改善 C 理 HF患 者 的心 理状况 , 进 促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186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9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采用常规心力衰竭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心脏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综合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97-01慢性心力衰竭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该病患者的实际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心血管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严重阶段,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
然而,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充分达到使急、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的目的,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命,并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减少经济负担[2]。
本次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抽取186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52例,女41例;患者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1.4±1.8)岁;患病时间4-31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0.8±0.5)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54例,女39例;患者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1.6±1.7)岁;患病时间4-33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0.7±0.4)个月。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本 组3 例病 人经 过我 们精 心细 致 的护理 均康 复 出院 , O
未 发 生 1 并 发 症 。我 们 采 取 重 视 基 础 护 理 和 专 科 护 理 相 结 例 合 , 全面 了解 影 响 病 人 术 后 舒 适 的 相 关 因素 ,加 强 对 病 人 的
异 ( ≤0 0 ),死亡率无 显著性差异 ( >O 0 ),社 区护 P .5 P .5 理 干 预 能 降 低 再 次 住 院率 。 3 讨论 CF H 的病 因复杂 ,且该病多见于老年人 ,患者大部分 时间 都 在社区疗养 ,但往 往 由于症状 的不断加重导致反复住 院, 加 重家庭及 社会 的负担 。因此 ,对 C F H 患者 实施社 区护理干 预 ,减 少患者 的再住 院至关重要 。本研 究对 患者进行的社区 护 理干 预的 内容就包括 了上述 引起 患者 再次入院的 因素 ,通 过对这 些因素的干预,可减少其再 次入 院。 CF H 患者 的自我护理行为包括药物 的依从性、低盐饮食、 液 体量 的控 制 、监测 心衰 的症 状和 体征 、 向医生 或护 士求 助 、定 期运 动 、戒烟 、诱 因 的预 防 。李 伟等 的研 究表 明 , CF H 患者 的 自我护 理能力 处 于 中下 水平 。黄丽 娟等 对 1 0 3 例 C F 者 实 施 8 月 的社 区护 理 干 预 ,患 者 心 功 能 改 善 , 患 者 H患 个 夜 间呼 吸困难 发作次数减少 。张继红等 的研 究表 明,护理干 预 能降低感染 的发 生率 。应 用特制简 明信 息问答对C F H 患者 出院后进行3 个月干预,患者低盐饮食 的依从性提高并有意识 进行 自我监测体液过 剩的体征 。 4 结论 通 过 对 住 院 老 年 C F 者 的调 查 发现 , 老 年C F 者 自我 H患 H患 护理能力低 ,需要对 其实施个性化 的干预 。建议通过 帮助 患 者 了解相关 医学 知识 ,定期 随访 ,鼓励家属参与等来提 高患 者的 自我护理 能力。通过面对面干 预和 电话干预相 结合 的社 区护理 干预 能提 高老年C F H 患者 的 自我护 理能力 ,减少再 次 住院次数和天数 ,降低再 次住 院率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心衰科收治的80名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
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衰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在心衰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心功能改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
组的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讨论:
舒适护理干预通过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提供全面且持续的护理能力,有助于缓
解心衰症状,控制血压,并改善心功能。
舒适护理干预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衰
症状、控制血压,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实际护理中应积极推广
舒适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运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与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与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8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58.82%,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较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标签:心功能衰竭;老年;针对性护理
随着我国老年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心血管类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中心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逐年升高,已经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它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脏结构及其功能异常,进而引起心室射血或充盈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肺水肿、肝大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专科护理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避免疾病复发,而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本研究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
排除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合并急性并发症患者,排除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所选患者均符合2014年颁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定义标准,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含34例。
运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男女各21例、13例,比例为1.62:1;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7.83±6.41)岁;Ⅱ级12例,Ⅲ级16例,Ⅳ级6例。
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为实验组,男女各18例、16例,比例为1.13:1;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5.45±5.38)岁;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5例。
经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以及疾病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1)整理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背景以及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制定系统且科学的专属护理方案。
2)宣传教育:根据患者所能接受的程度制定简单易懂如运用图像卡片等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解答患者疑
问,消除患者的焦虑,提高护理依从性。
3)用药护理:因心功能衰竭患者基础疾病存在差异,针对性的药物护理至关重要,如利尿剂等药物合用时易出现乏力、腹胀等并发症,患者应相应调整饮食结构;地高辛等强心药物使用时,易出现恶心、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须叮嘱患者定时、定量用药,避免擅自改变用药次数或剂量。
4)饮食护理:在补充必需营养物质的同时结合患者饮食习惯与喜好制定针对性的膳食计划,按照高维生素、低热量、低脂肪、低钠、低盐的方针,少食多餐,适当饮水,严格避免喝酒、吸烟以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取。
5)心理护理:与患者密切交流,建立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为患者讲解相似的成功治愈的病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慌情绪,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6)尽量避免诱发:为患者提供安静、空气新鲜、通畅的环境,减少病房流动人次,避免引发呼吸道感染;辅助患者每天进行慢走、深呼吸等简易运动;适时调整饮食结构,保障患者正常排便。
1.3疗效评价标准
1.3.1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护理后,运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调查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人数,比较满意度差异。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组总数x100%。
1.3.2临床疗效将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心功能改善至少两级的定义为显效;将患者部分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心功能改善一级的定义为有效;将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定义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并以百分数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以(x±s)表示,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21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满意7例,满意19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5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室射血与充盈能力不足,导致机体各器官与组织得不到新鲜血液的灌注,所必需营养物质与氧不能得到有效补充,从而引发机体组织或器官损伤,其中肺、肝的影响较大,易引起肺部水肿或肝部肿大,最终引发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常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利尿剂、乙型阻滞剂、
强心剂等能有效改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此病极其复杂,且易复发,这就使得药物治疗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等信息,从用药、心理、饮食、诱发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地个性化护理,细心亲切地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与焦虑情绪。
经本文统计,满意度为94.12%,远远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实验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