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黄芪的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

黄芪的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

黄芪的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功能主治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以下是黄芪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抗疲劳: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效果,能够提高人体的抗疲劳能力,缓解疲劳症状。

2.免疫调节:黄芪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对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抗炎作用:黄芪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风热感冒、皮肤炎症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保护肝脏:黄芪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能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对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补气养血:黄芪被广泛应用于补气养血的方剂中,可以提高气血水平,改善气血不足所引起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等。

6.改善消化功能:黄芪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吸收和代谢。

7.抗肿瘤作用:黄芪对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临床应用黄芪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和疾病的治疗中,以下是黄芪的部分临床应用:1.免疫调节:黄芪可以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慢性肾炎、免疫性肝炎等。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疾病的抵抗力。

2.疲劳恢复:黄芪可以用于疲劳恢复期的患者,如手术后、产后、长期体力劳动后等。

它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促进康复。

3.改善肝功效:黄芪可以用于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如肝炎、肝硬化等。

它可以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肝脏功能。

4.缓解肿瘤症状:黄芪可以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肿瘤引起的疲劳、乏力等症状。

5.缓解炎症症状:黄芪可以用于炎症性疾病,如风热感冒、皮肤炎症等。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6.调节血气不足:黄芪可以用于气血不足的疾病,如贫血、血虚等。

它可以提高血液的氧合能力,改善贫血症状。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服用剂量:黄芪在不同疾病和病情下的剂量有所不同,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用药剂量。

黄芪的临床应用备课讲稿

黄芪的临床应用备课讲稿

黄芪禁忌
▪ 袁枚与黄芪
▪ 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 称。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 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 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 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 袁枚病情加剧。中医学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 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 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 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 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 门留寇”。后来他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 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 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袁枚系实证,吃补药 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故而病情加剧而成危 象。此后当机立断,改弦易辙,改用清热解毒、泻下通 腑的大黄,终使病情转危为安。可见用药须对症方有效
▪ 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 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 更是心急如焚。
▪ 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 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
▪ 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 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 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
▪ 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 以前一样了。
▪ 白术补气健脾为臣;
▪ 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 以益气祛邪。
▪ 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 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 散中寓补之意。
▪ 玉屏风散就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加了一 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 主要是被用来抗感冒并提高免疫力,降 低重复患病的几率。

黄芪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黄芪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黄芪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黄芪,又称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其根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等方面。

黄芪的临床应用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有关黄芪的新进展。

一、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等。

黄芪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炎抑制、抗氧化、抗菌等作用,可帮助治疗炎症性疾病。

二、黄芪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黄芪作为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黄芪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芪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NK细胞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等,从而起到抗病毒、抗肿瘤的效果。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中的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三、黄芪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黄芪作为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发现,黄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等。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轻其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黄芪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黄芪的抗疲劳作用黄芪被广泛用于抗疲劳的中药配方中,其抗疲劳作用已经得到了科学的验证。

研究表明,黄芪可以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产生,减轻肌肉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过程。

此外,黄芪还可以改善心肌供氧,提高运动耐力,从而减轻疲劳感。

因此,黄芪在体育训练、工作疲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起来,黄芪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其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黄芪不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还在抗肿瘤治疗、抗疲劳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并且在临床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芪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酮类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芪丰富的药理活性。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而黄芪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或感染的人群,黄芪常常能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黄芪也表现出色。

它能够调节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黄芪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而对于低血压患者,又能适当升高血压,起到双向调节的效果。

同时,黄芪还能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黄芪对血液系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能够促进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对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病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黄芪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同时,黄芪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对于改善身体的整体机能和延缓衰老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黄芪常常被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它能够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消化系统方面,黄芪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道的屏障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和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黄芪对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在肿瘤治疗方面,黄芪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黄芪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黄芪性平、味甘,归入脾、肺经,具有补气、护中、固表等功效。

以下将对其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黄芪的性味归经:黄芪的性味为平、味甘。

黄芪属于中药材中的大补之品,性平能补健脾胃、补气生津、健脾益肺。

由于其性平性温和,无论是虚寒还是虚热,均能得到很好的调和作用。

黄芪的味甘能补敛脏腑,帮助脾胃消化吸收,也能起到提神养心的作用。

所以,黄芪具有多种归经,包括归入脾经、肺经,而且其性味温和,无寒热之性,适用于不同的体质及病症。

黄芪的临床应用:1. 补中益气:黄芪能够补益中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对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可使用黄芪进行调理。

同时,黄芪对于中气虚弱导致的泄泻、脱肛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疗效。

2. 补肺止咳:黄芪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因此对于久咳不止、肺气虚弱引发的慢性咳嗽、气喘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固表护胃:黄芪具有固表的作用,可以改善过敏性疾病、容易受凉感冒等症状。

还能增强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增加胃液和内脏血流量,防止胃黏膜受损。

4. 健脾益气:黄芪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黄芪能够促进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增强体力。

5. 养血安神:黄芪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对于中气虚弱、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黄芪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焦虑等情绪问题。

6. 抗肿瘤: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于肿瘤的抑制和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黄芪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总结:黄芪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黄芪性平、味甘,归入脾、肺经,具有补气、护中、固表等功效。

临床上,黄芪可以用于补中益气、补肺止咳、固表护胃、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抗肿瘤等多种病症。

黄芪具有调和作用,适用于寒热虚实不同的体质,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

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黄芪,又称黄芪参,俗名党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部。

黄芪具有多种药性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一、药性功效
1. 益气补虚: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扶正固本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质虚弱、气虚引起的乏力、疲劳等症状。

2. 提升免疫力:黄芪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疟疾等疾病。

3. 抗肿瘤:黄芪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癌的作用,对肿瘤患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 抗炎镇痛:黄芪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

二、临床应用
1. 脾胃虚弱: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黄芪可配合其他中药一起服用,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2. 免疫调节:在疾病康复期或身体虚弱期间,适量服用黄芪颗粒或黄芪口服液,可以促进机体康复,增强免疫力。

3. 辅助治疗肿瘤:黄芪作为辅助药物,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4. 风湿关节痛:将黄芪煎汤外洗患处,或者口服黄芪颗粒,可缓解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总之,黄芪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性功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在使用黄芪时,需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滥用或超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大家对黄芪的认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试述黄芪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试述黄芪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试述黄芪的功效与临床应用黄芪,又称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性味甘苦、微寒,具有补液益气、健脾和胃、生津止渴、固表止汗的功效。

本文将试述黄芪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

黄芪中的黄芪皂苷、黄芪甙等成分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疲乏乏力、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状。

长期服用黄芪可以调节气血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于慢性疲劳、虚弱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黄芪具有抗氧化、抗炎的功效。

黄芪中的黄芪醛、黄芪酮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此外,黄芪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黄芪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

黄芪中的黄芪苷、黄芪酸等成分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反复感染、过敏性疾病等症状。

黄芪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常见的用法包括黄芪煎剂、黄芪口服液、黄芪注射液等。

对于不同疾病和症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制剂和用法。

黄芪在药食同源的理念下,也常用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综上所述,黄芪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常常被用于调节气血、增强免疫、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慢性病症状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功效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黄芪及其制剂,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又名黄精、黄草,是一种中草药,常被用于中医药学中。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上的应用。

一、黄芪的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多糖、黄酰基烷基胺等。

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黄芪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增加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细胞生成和功能。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

2. 抗氧化作用黄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害。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这种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脏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组织损伤、抑制炎症细胞浸润。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降低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

4. 抗肿瘤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对肿瘤的疗效,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二、黄芪的临床应用1. 免疫调节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常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黄芪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反复感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加机体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2. 心血管保护黄芪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黄芪可以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肝脏保护黄芪可以调节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功效,脱毒排脓等功效。

治疗气虚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感冒、水肿等症。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下面阐述黄芪的临床应用。

1 古代临床应用
1.1 小便不通绵黄芪二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小儿减半。

1.2 气虚白浊黄芪盐炒半两,茯苓一两,为末。

每服一钱,白汤下。

1.3 老人便秘用绵黄芪、陈皮去白各半两,为末。

每服三钱,用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

1.4 治脱肛生黄芪四两,防风一钱,小二减半。

水煎服。

1.5 治疗瘫腿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

水煎服,小儿减半。

多用一分,服后以腿自动为准,不可再多。

1.6 治皮肤瘙痒人参一两,当归二两,荆芥三钱。

水煎服。

三剂痛痒皆止。

贫者无力买参,用黄芪二两代之。

2 现代临床应用
2.1 治疗消化性溃疡黄芪200 g,白及100 g,炙甘草100 g,研极细粉末,备用。

每餐饭前服用5 g,温开水调成浆服用。

1个月1疗程。

2.2 延缓衰老将黄芪胶囊给45名健康老人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服用前及服用后测定血清HOP含量。

结果显示,服用黄芪胶囊后血清羟普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使老年人的生物年龄变得年轻,可延缓衰老。

2.3 预防感冒黄芪9~30 g,水煎服,1副/d。

连续服2周。

2.4 急性肾小球肾炎北芪30 g,沸水冲泡当茶饮。

1剂/d,20 d为1个疗程。

2.5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黄芪50 g,沸水冲泡30 min当茶饮,1剂/d,30 d为1个疗程。

2.6 缺血性心脏病黄芪50 g/d,水煎分3次服。

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

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2.7 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药15 g、生姜3片、红枣12枚。

此方不可用甘草。

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

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魏长春临证经验集》)。

2.8 增强人体免疫力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丽塔•埃弗罗斯(Rita Effros),从中药黄芪植物中提取而成的药物,可增强人体免疫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并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3 黄芪经方典方
3.1 黄芪建中汤黄芪15 g,大枣10个,白芍15 g,桂枝、生姜、甘草各10 g,饴糖50 g。

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

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3.2 黄芪补肺饮黄芪30 g,麦冬15 g,五味子、乌梅各6 g。

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

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久咳不止。

3.3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 g,赤芍、桂枝各15 g,生姜10 g,大枣10个,煎汤饮。

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

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

4 使用注意
①面白者适宜,面黒者慎用。

②型胖者适宜,型瘦者慎用。

③脉虚大或细弱者适宜,脉滑实者慎服。

④用量合理:9~30 g。

综上所诉,黄芪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因此,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用药剂量,才能真正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