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镇静药总结

合集下载

麻醉科中的术中镇静药物选择

麻醉科中的术中镇静药物选择

麻醉科中的术中镇静药物选择麻醉科中的术中镇静药物选择是一项关乎病患手术期间的安全与舒适问题的重要任务。

合理选择适当的药物,能够有效镇静、减轻焦虑、降低术后疼痛以及提高手术效果。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中常用的术中镇静药物,包括静脉镇静药和吸入性药物。

一、静脉镇静药选择静脉镇静药是目前麻醉科中应用最广泛的术中药物,它能提供快速、精确和可逆的镇静效果。

静脉镇静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要来决定。

1. 苯二氮平类药物苯二氮平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镇静药物,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能够迅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苯二氮平类药物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产生镇静和安抚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肝肾功能。

2. 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具有镇静、止痛和呼吸抑制的作用。

在手术过程中,适当使用阿片类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

然而,阿片类药物容易引起呼吸抑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呼吸支持。

3.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一种抗惊厥药物,具有镇静和催眠效果。

它在麻醉科中常用于患者的抽搐控制和镇静处理。

但是苯妥英钠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和心律失常,使用时需谨慎,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

二、吸入性药物选择吸入性药物是通过麻醉机向患者呼吸系统输送的药物,具有麻醉和镇静作用。

吸入性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需要来确定。

1. 七氟醚七氟醚是一种常用的吸入性药物,具有快速、可控的麻醉效果。

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能够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七氟醚在手术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

2.异氟醚异氟醚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吸入性药物,具有良好的麻醉稳定性和镇静效果。

它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使用时需要注意调整剂量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笑气笑气是一种常见的吸入性药物,具有轻度镇静和麻醉作用。

地西泮ppt总结

地西泮ppt总结

地西泮ppt总结地西泮是一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

本文将对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一、药理作用地西泮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产生以下药理作用:•镇静催眠作用:地西泮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它作用于大脑皮层和丘脑垂体系统,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

•抗焦虑作用:地西泮能够调节GABA神经递质的功能,增强酸性氨基酸发挥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缓解焦虑情绪。

•抗惊厥作用:地西泮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抑制神经冲动过程,从而控制癫痫发作,起到抗惊厥作用。

•肌肉松弛作用:地西泮能够抑制α脑干中的节前神经元,发生肌肉松弛作用。

二、临床应用地西泮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焦虑症:地西泮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症状,常用于治疗各类焦虑症,如一般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症等。

2.失眠:地西泮的催眠作用使其成为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之一。

但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以避免依赖和药物滥用。

3.癫痫:地西泮可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在急性癫痫持续状态中也有应用。

4.酒精戒断综合征:地西泮可用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通过镇静作用减轻戒断症状。

三、注意事项在应用地西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药时间和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避免剂量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或依赖性。

2.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地西泮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减弱,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3.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应避免长期连续用药,尽量在临床需要时短期使用。

4.地西泮具有镇静效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操作机械设备或驾驶车辆,以免影响安全。

5.地西泮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患者不应自行增减和停用药物而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

四、总结地西泮是一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具有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理作用。

镇静催眠药的总结

镇静催眠药的总结

• Coma
昏迷
• Buspirone
丁螺环酮
现状
镇静催眠药
据美国调查,过去20年中,失眠症患 病率为30-35%,其中10-15%相当严重。93 年世界镇静催眠药市场销售8亿美元。近 20多年来,BDZ类药物用量极剧增加,其 滥用已超过阿片类。目前正处于剧烈的社 会变革时期,人们生活和竞争压力越来越 大,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口比 重不断上升,失眠症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BDZ)
特点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安全范围大,不产生麻醉作用,无呼吸抑制 •对REM影响小,停药反应轻 •作用快而确切
•可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
应用:失眠症 麻醉前给药、心脏电复律、内窥镜检查 多用地西泮静脉注射
注 所有催眠药均缩短快动眼睡眠时相(REM) 意 停药时则代偿性反跳延长,而使梦魇增多
后遗作用(“宿醉”现象)
不 耐受性、习惯性及成瘾性 良 急性中毒 反 直接死因——深度呼吸抑制 应 解救:NaHCO3碱化血液和尿液,
加速其排泄
BIJIAO
第三节 其它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顽固性失眠 甲丙氨酯:老年失眠患者 丁螺环酮:5-HT受体亚型抗焦虑剂,疗效与 BDZ类相当。(5-HT1 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 突触前抑制)。
短效 司可巴比妥 0.25
超短效 硫喷妥
iv立即
3~6
2~3 0.25
抗惊厥 镇静催眠
抗惊厥 镇静催眠
静脉麻醉
1 镇静、催眠
巴比妥类 Barbiturates
可明显缩短REM时间
作 用 及
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久用停药REM反跳性延长, 导致依赖性;较易耐受

ICU常用镇静药物总结

ICU常用镇静药物总结

药代学 —咪达唑仑与异丙酚的比较
起效时间 咪达唑仑 异丙酚 约5~15min 30~60s
峰值时间 约30min 约2.2min
半衰期 1.5~2.5h
消除时间 7h
三室模型,首 迅速。苏醒迅 相迅速分布 速、醒后无宿 (半衰期 醉感 2~4min)及迅 速消除(半衰 期0.5~1h)
静脉麻醉药的临床用法与用量 —咪达唑仑、异丙酚
异丙酚、咪达唑仑、地西泮、氟哌利多 ——注意事项
异丙酚




【禁忌】对丙泊酚或其中的乳化剂成分过敏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间不应使用丙泊酚 注射液,但在终止妊娠时,可以使用丙泊酚注射液。 产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丙泊酚注射液。 【儿童用药】丙泊酚用于儿童诱导后无论是吸入麻醉 药,还是维持,会导致心率减慢,心率下降10%~20%, 但丙泊酚本身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无明显影响,因 此三岁以内儿童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应以静脉滴注给药以观察病人反应, 年龄超过55岁的病人,麻醉诱导所给的丙泊酚剂量应 酌减。
异丙酚(力蒙新) 咪达 唑仑(力月西) 地西泮 (安定) 我选择
哪一个?
常用镇静药物一览表
地西 泮 (安 定) 药代学 用药途径 理化性质 口 肌 静 易 P 胎 服 注 注 溶 r 代谢 盘 Y 不 脂 产物 易 能 有药 口 物活 服 性, 时 半衰 期长 脂 利 用 度 高 肝内, 无明 显蓄 积 较 地 西 泮 少 药效学 中枢 选择性地作用于 大脑边缘系统, 与中枢苯二氯卓 受体结合而促进 GABA的释放或 突触传递功能有 关 抗焦虑,催眠, 中枢性肌肉松弛 和顺行遗忘。降 脑血流及耗氧颅 内肿.麻 醉辅助用药3.心率 转转复和局麻下实 行内镜检查之前静 注4.静注用于全麻 诱导(不适于硫喷 妥纳的重危病人) 1.无明显影响, 呼吸抑制, 1.麻醉前给药2.全 麻诱导和维持3.部 抑制维持时间短 COPD更 2.不促组胺释放, 甚。 位麻醉是辅助用药 4.ICU病人镇静 对肾上腺功能无 影响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复合应用 1.与琥珀胆碱用于 毒性小,一般无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嗜睡、 眼科手术2减少氯 头晕、乏力和记忆力下降。突然停药可出 现戒断反应。 胺酮的心血管兴 奋和术后精神症 状。

镇静药物种类及应用

镇静药物种类及应用

镇静药物种类及应用镇静药物是一类用于减轻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的药物。

它们通过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产生镇静和放松作用。

镇静药物可以用于多种应用,例如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的镇静、睡眠障碍的治疗、癫痫和精神障碍的控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镇静药物及其应用。

1. 苯二氮䓬类药物(Benzodiazepines):这是一类常用的镇静药物,包括安定(Diazepam)、安眠药唐纳唑仑(Zolpidem)等。

它们通过增加神经传递物质γ-氨基黄酸(GABA)的效应来产生镇静、抗焦虑和肌肉放松的效果。

它们常用于手术前的镇静以及焦虑和恐惧症状的控制。

2. 酮替芬(Ketamine):这是一种非常强效的镇静药物,它通过抑制谷氨酸神经传递系统来产生麻醉和镇静作用。

酮替芬常用于复杂手术、疼痛治疗以及治疗抑郁症等。

3. 氟他胺(Fluoxetine):这是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它通过增加血清素在神经元间的浓度来改善患者的心境和消除焦虑。

4.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这是一类非常强效的镇静药物,包括沙替啶(Thiopental)和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等。

它们通过增强GABA受体功能来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和癫痫控制。

5. 氯硝西泮(Clonazepam):这是一种抗惊厥药物,常用于治疗癫痫和惊厥障碍。

它通过增强GABA-A受体功能来减少神经兴奋性,从而控制癫痫发作。

6. 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镇静和催眠药物,常用于手术前的镇静和短期治疗失眠。

然而,它也因其滥用潜力而被列为受控药物。

7. 氟哌啶醇(Flupentixol):这是一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少神经传递物质的作用,从而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症状。

它也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

总结起来,镇静药物的种类和应用广泛。

镇静药的分类及应用

镇静药的分类及应用

镇静药的分类及应用镇静药是一类药物,主要用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感, 减轻压力和恐惧感,调节情绪,促进睡眠等。

根据其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的不同,镇静药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安定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1. 苯二氮卓类药物这是一类最常见的镇静药物,其代表性药物是地西泮(Valium)。

这类药物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GABA(γ-氨基丁酸)的活动来产生药理作用。

它们具有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和镇静作用。

除了治疗焦虑和紧张,它们还可以在手术前和手术中的镇静和催眠状态下使用。

2. 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酸盐是另一类用于镇静和催眠的药物。

它们通过增强GABA的药理活性,与GABA受体结合,并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作用。

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在治疗癫痫发作,减少肌肉紧张性疾病的症状,以及作为镇静剂和催眠剂使用都取得了成功。

3.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过敏症状,比如过敏性鼻炎。

它们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这类药物常用的分为两代。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可以引起镇静和嗜睡的副作用,所以也被广泛用于做为镇静剂。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则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显著的影响,所以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并且不会造成嗜睡和镇静的副作用。

4. 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和紧张。

常见的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如新碱、帕罗西汀)和β受体阻滞药。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焦虑和紧张感,提高心情和平静。

总体而言,镇静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在不同的疾病和情况下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紧张,促进睡眠,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尽管这些药物具有明显的疗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和风险,比如药物依赖性、嗜睡和镇静。

因此,在使用镇静药物之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状况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镇静药物用法与用量详解

镇静药物用法与用量详解

镇静药物用法与用量详解镇静药物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们能够减轻焦虑、紧张和恐惧情绪,同时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促进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镇静药物的用法与用量。

一、口服镇静药物口服镇静药物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给药方式,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它们通常以药片或者口服液的形式,患者可以通过口腔直接摄入。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1. 安定类药物安定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口服镇静药物。

常见的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这些药物具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的特点。

一般来说,成人的初始剂量为每天2-5毫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也是口服镇静药物的常用代表。

它们常常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

常见的有安眠药地扎宾和唑吡坦等。

这些药物的用量一般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建议首次使用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

二、肌肉注射镇静药物除了口服给药,肌肉注射也是常用的一种途径。

这种给药方式适用于无法口服或者需要快速镇静作用的患者。

1. 普鲁帕鸦片类药物普鲁帕鸦片类药物可以通过肌肉注射快速产生镇静效果。

常见的有芬太尼和哌替啶等。

注射剂量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体重和需求来确定,但一般建议初始剂量不超过40微克。

2. 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常用于肌肉注射镇静,可以产生强力的镇静作用。

常见的有戊巴比妥钠等。

这类药物剂量需要谨慎控制,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昏迷和呼吸抑制等严重副作用。

三、静脉输液镇静药物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镇静药物给药方式,适用于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密切监护的患者。

1. 丙泊酚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暂的镇静药物。

通常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给药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从较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2. 吗啡类药物吗啡类药物可以通过静脉输液产生强力的镇静和止痛效果。

常见的有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的剂量需要谨慎控制,过量使用会带来严重的呼吸抑制风险。

镇静催眠的药物有哪些

镇静催眠的药物有哪些

镇静催眠的药物有哪些由于社会节奏加快,使得人们心里压力渐渐变大,导致睡眠精神各方面都不是很好,很多人借助镇静催眠药来辅助睡眠,那么镇静催眠的药物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镇静催眠的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镇静催眠的药物通常所说的安眠药,有两类,它们分别是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那么,合理服用镇静安眠药,能够有效帮助睡眠和有效改善睡眠。

那么,常用的镇静安眠药有哪些呢?镇静催眠药属于中枢神经抑制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

一般小剂量时可产生镇静作用,使患者安静、活动减少和缓和激动,并可诱导睡眠;中等剂量时可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大剂量时则产生麻醉作用,过量可造成生命危险。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速可眠等)与非巴比妥类(如安眠酮、水合氯醛等)。

这类药催眠作用强而有效,但用后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药性及成瘾性,多次连用可产生蓄积中毒,使用安全性低,因此,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出现危险。

正常服用镇静催眠药有利人体健康,镇静催眠药有助于避免失眠损害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镇静催眠药是有效帮助睡眠和有效改善睡眠的良药。

镇静催眠药能避免失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治疗失眠病,提高睡眠质量。

多数镇静催眠药属于健康药品,不属于精神药品。

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并没有明显界限,只有量的差别。

小剂量的催眠药具有镇静效果。

镇静药能使人安静下来。

适当使用镇静药有利于病人休养。

抗焦虑药是一类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药物,能稳定人的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并能改善睡眠,但无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抗焦虑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和催眠。

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利眠宁、舒乐安定、氟安定、硝基安定、安宁等。

这类药物副作用小,较巴比妥类安全,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很普遍。

但是长期使用也可产生习惯性,有的亦可成瘾,故也作为精神药品控制使用。

镇静催眠药物的注意事项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病症。

失眠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夜不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ker 镇静和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
分值 描述
7 危险躁动 上
6 非常躁动 5 躁动 4 安静合作 3 镇静 2 非常镇静 1 不能唤醒
定义
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护人员,拉拽气管内插管,在床
挣扎 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 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 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 迅即入睡 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 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
• 赵振,姜利.ICU镇静药物的选择:苯二氮卓还是非苯二氮卓, [J].医学与哲 学,2013, 34(491):10~12
理想的镇静药
• 无呼吸抑制
• 起效快,可滴定,清除
• 具有镇痛作用
半衰期短
• 镇静的同时保持定向力 • 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可唤醒
• 反复使用无药物的蓄积
• 抗焦虑
• 给药方便
• PRIS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乳酸酸中毒、横纹肌溶解、心力 衰竭、高钾血症、高脂血症及难治性心动过缓致心脏骤停 [ 2] 。
• [ 2] Bordes J , Meaudre E , Asenci o Y, et cti c acidosis as sociated w ith p ropof ol during general anaesthesia f or neurosu rgery [ J] .Ann Fr Anesth Reanim , 2008 , 27(3):261-264 .
5-10mi3h
30-120min 3-7h
10min 3-10min
2.5min 3-10min
137min 23min
14
镇静、镇痛常用药物
安定具有抗焦虑和抗惊厥作用,作用与剂量 相关,依给药途径而异。大剂量可引起一定的呼 吸抑制和血压下降。
• 血液动力学平稳
• 价格便宜
镇静、镇痛常用药物
咪唑安定 丙泊酚
呼吸功能稳定
催眠


遗忘


抗焦虑


镇痛
镇静期间可唤醒
阿片类
√ √ √
右美托咪 定
√ √ √ √ √ √
镇静、镇痛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的负荷剂量与维持剂量参考
药物名称 负荷剂量(mg/kg) 维持剂量(mg·kg-1·h-1)
咪唑安定
维持轻度镇静增加生理应激反应,
但并不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率(B)。
除非存在禁忌症,推荐成年ICU患 者调整镇静药物剂量维持轻度而非深 度镇静(+1B)。
躁动与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既往指南推荐使用所 Scale, RASS)和镇静躁动评分 有经过验证的镇静评分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量表 SAS)是评估成年ICU患者镇静 新指南仅推荐使用 质量与深度最为有效和可靠的 SAS或RASS 工具(B)。
常用镇静药的使用
临床药学室 赵桂宏
内容
• ICU镇静镇痛指南2013 • 常用镇静药的特点 •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躁动
是一种伴有不停动作的易 激惹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伴随 着挣扎动作的极度焦虑状态。
在综合ICU中,70%以上 的患者发生过躁动。
躁动的原因
疼痛、失眠、经鼻或经口腔的各种插管、失去支配自 身能力的恐惧感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各种管道限制等。
0.03~0.30 (0.1-0.2)
0.04~0.20
安定
0.02~0.10
丙泊酚
1.00~3.00
0.50~4.00
吗啡
0.03~0.2
1~3mg/h
常用药物比较
药物
起效时间 峰值时间 持续时间 消除半衰期 苏醒时间
咪唑安定 芬太尼 丙泊酚 瑞芬太尼
2-3min 1min 30-60s 30-60s
经中心静脉给药 初始速度0.5mg/kg.h
据临床反应5-10分钟增加0.5 mg/kg,维持于0.5-3.0
mg/kg.h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 Bray在研究了18 例儿童病例后提出了“丙泊酚输注综合 征”( 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PRIS) 这一概念, 指长期大剂量应用丙泊酚而引发的以代谢性酸中毒、高脂 血症、心力衰竭伴肝脏肿大并最终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恶性刺激:指吸痰或用力按压眼眶、胸骨或甲床5秒钟
8
ICU镇静镇痛指南(2013)推荐
既往指南推荐短期镇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ICU 静可考虑使用苯二氮卓, 患者,建议使用非苯二氮卓类 而长时间镇静建议使用 (镇静药物(异丙酚或右美托咪 异丙酚
定而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咪 无论镇静时间长短,
达唑仑或劳拉西泮以改善临床 新指南不再推荐使用苯
药物的不良反应、休克、低氧血症,低血糖、酒精及 其他药物的戒断反应、机械通气不同步等也是引起躁动的 常见原因。
ICU镇静镇痛指南2013
对于成年ICU患者维持轻度镇静可 镇静目标明确为轻度镇静,
以改善临床预后(如缩短机械通气时 而之前的指南仅提出需要根
间及ICU住院日)(B)。
据患者情况设定镇静目标
预后(+1A)。
二氮卓类药物,转而推
荐异丙酚或右美托咪啶
ICU镇静药物的选择: 苯二氮卓还是非苯二氮卓
• 2013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新发布的镇静、镇痛、谵妄治疗 指南中指出,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的使用是ICU重症患者 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ICU镇静优先采用非苯二 氮卓类镇静药物以改善临床预后。
安定单次给药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可 用于急性躁动患者的治疗。但其代谢产物去甲安 定和去甲羟安定均有类似安定的药理活性,且半 衰期长。因此反复用药可致蓄积而使镇静作用延 长。
镇静、镇痛常用药物
丙泊酚 最大优点: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容易控制。 最大缺点:呼吸循环抑制 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抗惊厥,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 (ICP),降低脑氧代谢率(CMRO2)的作用;停药后清醒 快,利于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 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右美托咪定为代表的非苯二氮卓类药 物相比苯二氮卓类镇静药,能明显缩短重症患者机械通气 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ICU费用,并减少ICU谵妄的发 生。
•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ICU镇静不只是单凭药物调整便能 顺理成章完成的事情。相比依据指南盲从简单的停用某种 药物,建立完整的疼痛、躁动、谵妄评估系统,制定个体 化镇静计划,保证机械通气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