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货币供求试题及答案

货币供求试题及答案

货币供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货币需求是指()。

A. 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愿望B. 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量C. 人们愿意借出的货币量D. 人们愿意投资的货币量答案:A2. 货币供给是指()。

A. 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B. 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C. 政府发行的货币量D. 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

A. 交易动机B. 预防动机C. 投机动机D. 投资动机答案:ABC2. 货币供给的来源包括()。

A. 基础货币B. 商业银行存款C. 政府债券D. 现金答案:ABD三、判断题1. 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答案:正确2. 货币供给的增加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答案: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便利而持有货币;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支出而持有货币;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投资而持有货币。

2. 货币供给的增加对经济有何影响?答案: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供给增加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增加,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但货币供给增加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它可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五、论述题1. 论述货币供求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或衰退。

当货币供给超过需求时,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投资和消费过度,造成经济过热。

相反,当货币需求超过供给时,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降,投资和消费减少,造成经济衰退。

因此,保持货币供求的平衡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第四章_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四章_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四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1、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T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M之中。

()F13、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T4、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F5、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F6、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T7、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含义是,当货币量增加10%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10%。

()T8、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但实际国内生产总是不变。

()T9、如果货币数量为500亿,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4。

()F10、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就越少。

()T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T12、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将引起利率下降。

()F二、选择题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 D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D )A、库存现金;B、贷款;C、证券投资;D、活期存款。

3、货币的经济学定义是:( C )M;A、通货和活期存款;B、1C、所有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计量单位的东西;D、A和B。

4、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A )。

A、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B、作为价值贮藏手段;C、作为商品计价单位;D、作为延期支付手段。

5、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货币( A )。

A、支票存款;B、银行的支票;C、信用卡;D、大额定期存款。

6、法定通货是指:。

(D )A、由黄金作保证;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作为货币制造的;C、包括货币和在银行保险库储藏的黄金;D、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一种货币。

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A、接受储蓄存款;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第十一章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第十一章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货币需求一、填空1.流通速度2.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水平3.资产4.现金交易现金余额5.利率6.预防动机投机动机7.收入利率8.预防性货币需求9.恒久性收入10.物价变动11.机会成本12.保值生利13.规模机会成本二、判断1.错2.对3.对4.错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三、单选1.C 2.A四、多选1.ABD 2.BCD 3.AD 4.BCD 5.ABC6.ABCD 7.AB四、问答1.阐明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答:首先,马克思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他的论证是:(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来实现它;(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金却留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从而一定数量的金,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

因此,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三个因素。

马克思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即在该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藏:流通中需要较多的黄金,金从贮藏中流出,流通中有一些黄金不需要了,多余的金退出流通,转化为贮藏。

也正是由于假设存在这样一个调节器,所以流通需要多少货币,就有多少货币存在于流通之中。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不一定必然存在这样的假设条件。

其次,马克思进而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生来的。

纸币所以能流通,是由于国家的强力支持。

同时,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币的代表。

如果说,流通中可以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那么流通中无论有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要求的金量。

也就是说,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一部分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 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 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 ),它包括( )和( )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 )、( )、( )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 )、通货比率和( )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 )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的变动。

资料:第七章 货币需求000

资料:第七章 货币需求000

第七章 货币需求一、概念题2.流动性陷阱(人大1999研):凯恩斯提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会增加,然而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到临界程度时,即债券价格上升到足够高度时,人们购买生息的债券会面临亏损的极大风险,这时,人们估计,如此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再上升,于是他们就会不肯再买债券,而宁肯保留货币在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再向下降低,因为人们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再也不肯去买债券,从而使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即利率不会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经济正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这时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就对利率和投资从而对就业和产出不会有效果。

4. 货币交易需求(南开1999研):指为满足日常交易活动所要求持有的货币余额。

它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货币交易需求主要决定于人们的收支水平和收支时距。

假定支出水平是收入的稳定函数,则货币交易需求也就是总收入的正相关函数,通常与收入水平呈相同方向变化。

收支时距也是影响货币交易需求的重要因素。

从本质上讲,货币交易需求来自收支时差,如果收入与支出是同步的,人们也将不会存在交易需求。

所以,在收入既定时,收支时距越长,货币交易需求越大;相反,收支时距越短,货币交易需求越小。

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增函数。

同时,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取决于收入,而同利率无关。

早在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 ·H ·Hansen )在《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一书中,就对凯恩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指出,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时,货币的交易余额也会具有利率弹性。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illiam Ballmol )发表了《现金的交易需求——存货的理论分析》一文,第一次深入地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定律”(The Square root Formula ),这一定律也称为鲍莫尔模型,交易性货币需求可写为ibT M C d 22==(式中T 表示某一时期可预见的交易支出,C 表示每次出售证券而获得的货币量,b 表示每次出售证券获取现金所需支出的手续费,i 表示市场利率),它表明:(1)货币的交易需求,并不与交易(收入)总量依同一比例变化,而是与交易总量的平方根依同一方向变化,这称为“平方根定律”;(2)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有关,这就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b,所以就需要持有一定货币。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新版-第8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1节货币需求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新版-第8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1节货币需求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新版-第8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1节货币需求[单选题]1.费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与剑桥方程式存在差异,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

A.储藏手段(江南博哥)功能B.交易手段功能C.资产功能D.价值尺度功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之一就是: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侧重于商品交易量对货币的需求;而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侧重于收入的需求。

[单选题]5.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应为()。

A.基础货币B.超额储备C.货币供应量D.利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内容。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选择上有分歧,凯恩斯主义认为应该是利率,货币主义坚持是货币供应量。

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影响,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单选题]6.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A.B.C.D.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选项A为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单选题]7.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的影响。

A.利率不确定性B.收入不稳定性C.证券行市不稳定性D.国家政策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相关内容。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

[单选题]8.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动机不包括()。

A.交易动机B.投机动机C.预防动机D.消费动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往往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决定的。

[单选题]9.凯恩斯主义把用于储存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与()。

A.股票B.债券C.存款D.不动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凯恩斯主义把用于储存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与债券,认为货币是不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收入的资产。

金融学(货币需求)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货币需求)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费雪交易方程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强调即期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B.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和交易数量T短期内不变C. 首次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视角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研究D. 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正确答案:B2、剑桥方程式Md=kPY中的k表示的是()。

A. 金融资产收益率B. 利率C. 货币流通速度D. 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凯恩斯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受利率的影响,是利率的递减函数B. 主要受收入的影响,是收入的递减函数C. 主要受收入的影响,是收入的递增函数D. 主要受利率的影响,是利率的递增函数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时,往往从微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B. 人们对货币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也是无限的C. “货币需求”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D.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仅指对现金的需求正确答案:C5、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剔除了汇率变动的影响B.是否剔除了资产收益率变动的影响C.是否剔除了利率变动的影响D.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正确答案:D6、若一国货币一年周转4次,该年该国共生产商品10000亿元,物价不变,则该国当年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为()。

A.2000亿元B.2500亿元C.40000亿元D.5000亿元正确答案:B7、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社会化改革主要引起下列哪类货币需求的增加()?A. 资产性货币需求B. 预防性货币需求C. 增值性货币需求D. 投机性货币需求正确答案:B8、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的是( )。

A.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基本原理B. 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决定性作用C. 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决定性作用D. 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A9、现金余额说又被称为()。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习题与答案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习题与答案

A.通讯条件B运输条件C社会信用制度
D人口密度E人们的支付习惯
7、影响人们实际持币量的因素( )。
A总财富B财富构成C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D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E宏观变量
8、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受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
A财政收支状况B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行为
9、恒久收入——恒久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各种财富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可观察到的长期平均收入。也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
4、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5、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八章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流通中的商品量 货币的流通速度3、交易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4、马歇尔 庇古
5、持币动机 持币行为
6、收入状况 价格水平 利率 信用的发达程度
7、流通中的现金 银行体系准备金 8、公开市场
A多B少C不受影响D不变E等比变化
4、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有( )。
A收入水平B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C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D市场利率E保值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 )。
A交易动机B盈利动机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E持币动机
6、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 )。
3、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4、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货币需求
(二)填空
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___商品流通__________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2.剑桥方程式是从____________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3.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特点是认为_____________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4.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_____________负相关。

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具有_利率_____弹性。

6.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___________作为代表性指标。

7.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__________的分析。

8.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__________的影响。

9.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_________的需求。

(六)计算
我国2000年的M2为137543.6亿元,名义GDP为89404亿元,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七)简答
1.在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上,凯恩斯的理论与平方根定律的分析有何不同?
2.简述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有何不同?
4.为什么既要从微观角度,又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两者应如何结合?
(八)论述
试分析马克思与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借鉴意义。

答案
(二)填空
1.商品流通
2.微观
3.利率
4.利率水平
5.利率
6.恒久收入
7.动机
8.物价
9.存款货币
(六)计算
1.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可由名义GDP来表示PT。

V=GDP/M=89404÷137543.6=0.65
(七)简答
1.在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上,凯恩斯的理论与平方根定律的分析有何不同?
(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基于交易性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就是交易性货币需求。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只与收入水平有关,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而与利率等其它变量无关。

(3)鲍莫尔提出的平方根定律对交易性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时,引入了存货理论,认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同样具有利率弹性。

鲍莫尔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收入的取得与支用之间存在着时间差,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把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生息资产的形式,需用时再转变为现金,只要利息收入超过变现的成本花费(主要是手续费)就有利可图。

所以说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样具有利率弹性。

2.简述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虽然从形式上看,剑桥方程式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没有太大区别,K只不过是V 的倒数,但事实上,在理论尤其是分析方法上,二者有很大区别:(1)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剑桥方程式则强调其资产功能。

(2)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资产存量占收入的比重;(3)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认为货币需求主要由利率等多项因素决定。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有何不同?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有如下不同:(1)二者认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认为货币需求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十分敏感。

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恒久收入的影响,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差,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2)二者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看法不同。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不仅不稳定,而且具有不可预测性,货币需求量与总支出没有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货币政策机制中,应该以利率而不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决定于恒久收入,与利率无关,以为恒久收入是稳定的,因而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4.为什么既要从微观角度,又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两者应如何结合?
(1)微观角度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来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

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都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是引入机会成本变量;(2)宏观角度是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而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交易方程式分析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

这些模型不考虑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也不考察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是从收入、市场供给等指标的变动状况来进行考察。

(3)把货币需求的分析分为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只是说明分析的角度和着力点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可以厚此薄彼或相互替代。

在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宏观与微观的货币需求分析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有机联系,宏观货币需求分析不能脱离微观货币需求,而微观货币需求分析中也包含了宏观因素的作用。

另一方面,因为货币需求既属于宏观领域,又涉及到微观范畴,单独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都有所缺憾。

(七)论述
试分析马克思与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借鉴意义。

(1)各种货币需求学说的主要特点:①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金币流通下的货币需要量。

重在反映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②交易方程式理论也是从宏观角度入手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费雪认为物价水平是随着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地变动,在货币数量和物价的关系上,物价是一个被决定的因素。

这一理论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来分析。

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入手来研究货币需求。

他将人们的持币动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

从每种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来分析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这一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强调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和利率影响的重要性。

(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进行分析,强调恒久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同时认为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由于恒久收入是稳定的,从而导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2)各种学说对我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借鉴意义:①各种学说为我国的货币需求研究提供了多种分析角度。

对我国的货币需求的分析,可以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与物价、经济总量等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分析经济微观主体的行为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

既可以借鉴凯恩斯从持币动机入手分析,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

也可以从资产组合角度来分析。

②在对我国的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可以借鉴各种学说的研究方法。

既可以运用逻辑抽象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如可运用实证方法研究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我国货币需求函数是否稳定等。

③马克思及西方各种货币理论均是在一定的经济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在金币流通条件下对货币需求的分析。

凯恩斯在分析交易动机时未考虑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这与当时金融市场不发达,人们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有关。

所有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研究我国的货币需求。

现阶段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分析研究我国的货币需求时关注各种条件的变化,考虑发展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