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禾C. 日D. 月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三思而行C. 一日千里D. 不耻下问3.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 )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大小5. 下列哪个句子是被动句?( )A. 我吃了一个苹果。

B. 苹果被我吃了。

二、判断题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 )2. “山”字的笔画数是3画。

( )3. “春暖花开”是形容春天的成语。

( )4. “他”和“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 )5. “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三、填空题1. 《______》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2. “______”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3. “______”是形容秋天的成语。

4. “______”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5. “______”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比喻”的修辞手法。

3. 请解释“拟人”的修辞手法。

4. 请解释“夸张”的修辞手法。

5. 请解释“对偶”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1. 请用“因为……所以……”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

3.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不仅……而且……”造一个句子。

5. 请用“要么……要么……”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2.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2. 设计一份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手抄报。

3. 设计一个以“科学探究”为主题的小实验。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绯红(fěi)不逊(xùn).瞥见(piē).诘责(jié)B 摹画(mó).抽屉(dì)掷钱(zì)嬉戏(xí)C幽默(yōu).凄惨(chǎn.崇敬(chónɡ)惩罚(chénɡ)D.敦实(dūn)颔首(hàn)乡绅(shēn)长髯(rán)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2分) ( )A.嬉戏野蛮托辞匿名B.枪毙温厚心慰禁锢C.粗劣酒肆貂皮敦实D.争执脾气激荡枝桠3、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不变的一项是(2分)()A.“清国留学生”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还有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D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云雀通宵达旦的啼唱,却从来不知疲倦。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2分)(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诗,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在准备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时,我们通常会涵盖课文理解、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以及文学常识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诘责(jié)C. 应届(yīng)D. 恣意(zì)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

D. 他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玩得非常高兴。

答案:D二、填空题1.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根据所学文言文,翻译以下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习了之后,时常复习它,不是很高兴吗?”三、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现代文段落,回答下列问题:“秋天的落叶,像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它们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1. 这段文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答案:秋天。

2. 文中将落叶比喻成什么?答案:金黄色的蝴蝶。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完成练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孔子。

2.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案: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五、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提示: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为什么。

(作文部分由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在批改时会根据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流畅性以及逻辑的严密性来评分。

)结束语:希望这份测试题能够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初二上册的语文知识。

在实际的考试中,同学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合理分配时间,以确保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江D. 林2. 下列哪个词属于叠词?A. 喜悦B. 轻快C. 喋喋D. 欢乐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诗经》只有风、雅两部分C. 《诗经》是唐代的作品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散文集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学而不厌C. 不耻下问D. 三人行,必有我师5.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籍。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3.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部分。

()4.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5.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书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2. “______,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

4. “______,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5.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______书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的三个部分及其特点。

2. 简述“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诗人。

3. 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4. 简述杜甫的诗歌特点。

5. 简述《史记》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

2. 请写出《登鹳雀楼》的全文。

3.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4. 请写出《诗经》中的一篇诗歌。

5. 请写出《史记》中的一个故事。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咄咄逼人(duō)B. 颠沛流离(diān)C. 莫衷一是(mò)D. 沧海桑田(cāng)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仗义执言C. 暴殄天物D. 哀声载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我昨天去了一趟图书馆,结果发现里面很安静。

D. 他学习很努力,所以他的成绩一定很好。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B.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C.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D.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最近总是唉声叹气,让人感到很担心。

B. 她的表演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待工作总是马马虎虎,让人很不满意。

D. 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最近总是唉声叹气,让人感到很担心。

B. 她的表演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待工作总是马马虎虎,让人很不满意。

D. 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船,在人生的海洋中漂泊。

B.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他的声音像一首美妙的歌曲,让人陶醉其中。

D. 他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温暖了周围的人。

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风景如画B. 景色优美C. 山清水秀D. 花团锦簇2.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 高山流水B. 阴晴圆缺C. 雪中送炭D. 南辕北辙3. 下列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 明亮
B. 课程
C. 动物
D. 难题
答案:B
2. 请按要求作答:(5分)
将下列名著与其作者进行正确匹配:
| 名著 | 作者 |
答案: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水浒传 - 施耐庵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1. 阅读理解(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
问题:短文中的小明是哪个班级的学生?答案:小明是5班的学生。

...
第三部分写作题(共40分)
1. 作文(30分)
假设你是班长,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倡议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校园文化节活动,并说明参加此活动的好处。

...
答案:(写作内容)
2. 说明文(10分)
根据下图和提示写一篇说明文。

...
答案:(写作内容)
答案解析请参考附件中的答案示范文档。

感谢参加本次考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的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谢谢!。

八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cuó tuó)B. 震耳欲聋(yùn)C.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神采奕奕(y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的。

B.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C.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团队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愤怒、气愤B. 谦虚、虚心C. 高兴、愉快D. 坚强、刚毅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塔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C. 那朵花真美,像一幅画。

D. 他讲得生动有趣,像一部小说。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是一部描写孙悟空取经的故事。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它是一部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

C.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它是一部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小说。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它是一部描写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历史小说。

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 指鹿为马B. 三顾茅庐C. 画龙点睛D. 螳臂当车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B. 这个问题这么简单,你肯定能答对。

C. 他的成绩这么差,怎么能考上大学呢?D. 这样的天气,你居然还出去玩了。

初中八上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中八上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中八上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èng) 玷污(diàn) 倔强(juè) 称心如意(chèn)B. 应和(hè) 踌躇(chóu) 恣意(zì) 锲而不舍(qiè)C. 蹒跚(pán) 瞠目结舌(chēng) 缄默(jiān) 怏怏不乐(yàng)D. 踌躇满志(chóu) 蹑手蹑脚(niè) 瞠目结舌(chēng) 怏怏不乐(y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才把它读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敏捷地穿过了森林。

B. 她的声音如同夜莺般悦耳动听。

C. 他的心像被重锤击中,疼痛难忍。

D. 以上都是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他乐于助人,他诚实守信。

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痛。

D. 以上都是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不觉得他很帅吗?D. 以上都是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晚回家?难道他不知道家人在担心吗?B.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C.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件事?D. 以上都是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4题(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ì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
3.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A.⑤①③②④
B.④⑤③①②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③①⑤
4.填空(10分)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2)《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3)《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化钟神秀,。

(5)国破山河在,。

(6)《长歌行》中表示珍惜时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早寒江上有怀》中的思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0)《黄鹤楼》中的思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5—12题(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5.翻译句子。

(4分)
(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

(用原文回答)(1分)
7.“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试概括为三点。

(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成语。

现在意思是。

(2分)
9.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断3处)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赵普(6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⑵普明日复奏其人( )
⑶及为相( ) ⑷卒用其人( )
11.翻译下边句子。

(2分)
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12.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2分)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13——27题(共36分)
(一)(11分)俄外长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1)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14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进行电话交谈时表示,俄罗斯反对动用武力解决与伊拉克武器核查有关的.问题。

(2)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外交部发言人涅斯捷鲁什金的话报道,双方在交谈中强调了
伊拉克同负责武器核查工作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合作的重要性。

(3)普里马科夫同时重申,由此产生的问题用武力解决是不能接受的。

(4)涅斯捷鲁什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切问题均应通过对话解决。

俄罗斯主张
武器核查小组的人员组成应当更加平衡。

13.这则消息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俄外长表示”称作引标;主标是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消息的导语是第________段,主体是第_______段。

(3分)
14.“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是这则消息的,它表明了消息发出的和,它显示了消息的和。

(5分)
15.这一则消息的语言十分简明。

以第2段划横线的句子为例,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表明:伊拉克当局应当“合作”的对象是,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_______ ___,它要销毁的是:。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