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透镜随堂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1.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50厘米3.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产生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折射而失去光泽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5.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6.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7.用____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8..凸透镜有________个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同一个凸透镜两侧的焦距________,焦距短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________(选填“强”或“弱”).9.把一个凸透镜正对阳光,在镜下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这点叫________,陶器同学在测该透镜的焦距f时,用太阳光垂直照射该透镜,另一侧白纸上出现一个较大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距离是L,他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他的判断___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10.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我们能闻到阵阵花香.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11.完成下列光路图1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答案1-6. B A B D C A7.凸;焦点8.两;焦距;相等;强9.焦点;不正确10.会聚;靠近11.略12.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课3练”: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课3练”: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含答案)第1节透镜课前预习1.透镜按形状可以分为透镜和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透镜.2.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的传播方向,这个点叫做透镜的 .3.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凸透镜又叫做透镜,凹透镜又叫做透镜.4.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用字母表示.5.凸透镜有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 .随堂练习1.在如图1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图12.同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不同的镜上变成不同的光束,如图2所示.其中A是镜,B是镜,C是镜,D是镜.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图23.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镜,它使太阳光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B.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C.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焦点上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在图3上完成光路图.图3达标练习6.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红用喷壶给阳台上的绿色植物浇水,下午放学回来后,她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上出现了枯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7.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 、b 、c 、d 、e 五块,其截面如图4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8.如图5,夜晚,把桌子放在电 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9.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处.1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1.一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离透镜中心3cm 处形成一个极小亮点.该透镜是_________透镜,它的焦距为__________.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表面越凸,焦距越____________,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__.12.如图6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A.仍然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确定13.如图7所示,一塑料薄膜 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体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14.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24题图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有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16.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1,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2,让两透镜同时正对着太阳光,经过同样长的一段时间,在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处()A.F1点比F2点的温度高B.F1点比F2点的温度低C.都是焦点处,温度一样高D.无法确定F1与F2哪一点温度高17.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8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则,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L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LD.可能等于L18.如图9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点S处,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在点S1处,则该透镜应该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9.根据下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类型的透镜.20.如图10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1.拿一个凹透镜(或近视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你在白纸上看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你们能说出两种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或是凹透镜的方法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透镜随堂练习1.ABD 中间厚边缘薄 CD 中间薄中间厚2.平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 BC3.凸透会聚于一点4.D5.略达标练习6.叶子上的水滴相当于小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灼伤了植物叶片,于是出现了枯点.7.e8.大小9.焦点 10.11.00 11.凸 3厘米短强 12.C 13.A 14.C 15.A 16.A 17.C 18.D 19.略 20.红三棱镜(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21.中间暗四周亮的圆形光斑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是凹透镜(2)拿一透镜至于太阳和地面之间,调整透镜到地面间的距离,地面上出现亮斑,若亮斑中间亮四周暗,则是凸透镜;若中间暗四周亮,则是凹透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知识梳理:1.透镜分类: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概念:(1)光心O:透镜的,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的传播方向__ __.(2)主光轴:通过和两个球面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透镜对光的作用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 __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也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到的距离.二、练习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_ 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 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_.知识点2透镜对光的作用2.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3.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_ 透镜.(填“凹”或“凸”)5.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文明祭祀,要求人们不要在野外随手丢弃垃圾,特别是矿泉水瓶,是因为盛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镜,对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6.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和同学们猜想凹透镜不能点燃火柴.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具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知识点3焦点和焦距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8.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9.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0.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1.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1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它的焦距是cm.13.(常州中考)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14.请补充通过凹透镜的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15.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m.16.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透镜分类: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凸透镜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凹透镜__.概念:(1)光心O:透镜的__中心__,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的传播方向__不变__.(2)主光轴:通过__光心__和两个球面__球心__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透镜对光的作用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发散__作用.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__平行__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会聚__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__反向延长线__也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__焦点__到__光心__的距离.二、练习1.透镜是利用光的__折射_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ACDE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B__.2.解:3.解:4.__凹__ ,__凸__透镜.5.__凸透__ ,__会聚__ .6.有__发散__ .7.__8__cm,__不能__ .8.A9.C10.D11.__会聚__ ;__小于__ .12.__会聚__,__10.0__ 13.解:14.解:15.__0.6__ ,_0.2__ . 16.C。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同步练习.docx

第1节透镜
基础导练
1.透镜可以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_______透镜,它对光线有 ________作用 .
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_____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从焦点到光心
的距离叫 _________.不同透镜的焦距可以不同,同一个透镜有 _____个焦点 .
3. 如图所示, O点为凸透镜的,F点为凸透镜的,OF为.
能力提升
1.将一个发光的电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
( )
A.变为发散光线 B.会聚在焦点上
C.变为平行光线 D.方向不变
2.图中光路图错误的是 ( )
3.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
参考答案
基础导练
1.凸会聚凹发散
2.会聚焦距 2
3.光心焦点焦距
能力提升
1.C
2.D
3.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一、选择1. 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选项是〔〕2. 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D.对不平行的光有发散作用3.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下图。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间隔,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间隔 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4. 如下图,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d B.d/2 C.3d/2 D.2d/35. 如下图,A是一只程度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程度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行且相隔一定间隔的光斑。
假设选取与圆孔B一样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三个光学器件中的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光斑C比圆孔B大,那么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A.只能是凹透镜 B.只能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二、填空6.凸透镜中央局部比边缘局部________,凹透镜中央局部比边缘局部________。
7. 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
8. 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这个点叫________,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9. 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各折射光线发散而不会聚于一点,这些折射光线的________的会聚点称为“虚焦点〞。
10. 如下图,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那么该透镜起到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测试题

课前预习1.透镜按形状能够分为透镜和透镜 , 中间厚边沿薄的是透镜,中间薄边沿厚的是透镜 .2.经过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上有个特别的点,经过这个点的光的流传方向,这个点叫做透镜的.3.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凸面镜又叫做透镜,凹面镜又叫做透镜 .4.凸面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面镜的,用字母表示 .5.凸面镜有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
凸面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越.随堂练习1.在如图 1 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面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色是;属于凹面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色是.. 同一束平行光芒射到不一样的镜上变为不一样的光束,如图 2 所示 . 此中 A 是镜,B是镜, C 是镜,D是镜.此中对光芒起发散作用的是.2019-2020 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测试题3.在丛林里旅客假如随处抛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惹起丛林火灾,这是由于饮料瓶相当于镜,它使太阳光.4.对于透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凸面镜只有一个焦点B.凹面镜有两个实焦点C.光芒经过凸面镜后必定汇聚在焦点上D.凹面镜对光芒有发散作用5. 在图 3 上达成光路图 .图 3达标练习6.一个阳光明朗的正午,小红用喷壶给露台上的绿色植物浇水,下午下学回来后,她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上出现了枯点,出现这类状况的原由是.7.把一个透明且平均的玻璃球切成a、b、c、d、e 五块,其截面如图 4 所示,此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8.如图 5,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边,在桌面放一张白纸,而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 . 当渐渐向上挪动凹面镜时,能够察看到:经过凹面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跟着凹面镜挪动而渐渐变,光斑的亮度则渐渐变(所有选填“大”、“小”).9.用凸面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把小灯泡放在凸面镜的处.1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以以下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面镜主光的光芒经过凸面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该凸面镜的焦距是cm.24 题图11.一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离透镜中心 3cm 处形成一个极小亮点 . 该透镜是 _________透镜,它的焦距为 __________. 凸面镜焦距的大小反应了凸面镜汇聚作用的强弱,表面越凸,焦距越 ____________ ,对光的汇聚作用越 _______.12.如图 6 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经过玻璃砖后,光芒将会()A. 仍旧平行B.汇聚C. 发散D.没法确立13. 如图 7 所示,一塑料薄膜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季的雨后,阳光穿过膜上的积水,照耀到干草上,对于以下议论,正确的选项是()A.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面镜,假如其焦点恰幸亏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焚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体构成的,液体不可以起凸面镜作用C.起凸面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面镜作用14.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面镜折射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必定是平行光束B.必定是汇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本来的光束汇聚一些D.必定是发散光束15.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无论是凸面镜仍是凹面镜,经过光心的光芒方向不改变B.无论是凸面镜仍是凹面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有光芒透过时,在双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C.凸面镜对光芒有汇聚作用,因此经过凸面镜的光芒必定订交于一点D.凹面镜对光芒有发散作用,因此经过凹面镜的光芒必定是发散开的16.一凸面镜的焦点为 F1,一凹面镜的焦点为 F2,让两透镜同时正对着太阳光,经过相同长的一段时间,在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处()A. F1点比F2点的温度高B. F点比F点的温度低12C. 都是焦点处 , 温度相同高D. 没法确立F1与F2哪一点温度高17.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面镜的焦距,方法如图8 所示 . 他注意到让凸面镜正对阳光,但没有认真调理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其实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面镜中心的距离L 则,凸面镜的实质焦距()A.必定小于LB.必定大L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LD.可能等于L18.如图 9 所示,一束光芒射向 O处的光学元件后汇聚于主光轴上点S 处,去掉光学元件后,光芒汇聚在点1) S 处,则该透镜应当是 (A. 凸面镜B. 凹面镜C.凸面镜D. 凹面镜19. 依据以下图中光的流传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适合种类的透镜.20.如图 10 所示,冬冬在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由进行了思虑. 受此启迪,在测量凸面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假如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面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面镜的焦距能否不一样呢?请写出你的推测:___________色光对凸面镜的焦距大,你推测的原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1.拿一个凹面镜(或近视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往返挪动,你在白纸上看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了然什么?.小组议论沟通:你们能说出两种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面镜或是凹面镜的方法吗?(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透镜随堂练习中间厚边沿薄CD中间薄中间厚 2.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面镜BC3.凸透汇聚于一点4.D5. 略达标练习6.叶子上的水滴相当于小凸面镜,使太阳光汇聚,灼伤了植物叶片,于是出现了枯点8. 大小9.焦点10.11.00 11.凸3厘米短强17.C 18.D 19.略20.红三棱镜(凸面镜)对光的偏折程度最小21.中间暗周围亮的圆形光斑凹面镜对光芒有发散作用(1)用手摸,中间厚边沿薄的是凸面镜,边沿厚中间薄的是凹面镜( 2)拿一透镜至于太阳和地面之间,调整透镜到地面间的距离,地面上出现亮斑,若亮斑中间亮周围暗,则是凸面镜;若中间暗周围亮,则是凹面镜.。
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三一透镜同步探究
[课题]三棱镜对光的作用.
[内容]平行于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向哪边偏折?凸透镜与凹透镜能否由棱镜组成?
[过程]提出咨询题后同学们观看棱镜、相互讨论、大胆推测,找出解决咨询题的突破口.
[师]要想解决咨询题我们能够通过作图和实验得出结论,要弄清如下咨询题:
第一,光通过棱镜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到达第二界面上,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第二,做实验时,用激光演示器照棱镜,另一侧竖直放张纸、水平放纸张、水平纸上有光斑,竖直纸上无光斑.
[结果]通过学生们作图和实验都讲明光向底边偏折的结果.
学生们用棱镜和玻璃块组合凸透镜和凹透镜并作图,画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进一步加深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的明白得.。
第1节透镜(巩固训练)(人教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巩固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的中央厚,边缘薄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C.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解析】解:A、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故A错误;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B错误;C、物距小于焦距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即u=f时,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故C错误;D、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故D正确;【答案】D。
2.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作用【解析】解:A、由图知过O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为该凸透镜的光心,故A错误;B、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会聚在焦点F,故B错误;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仍然有光线透过凸透镜,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路可逆知小灯泡发出的关系会平行于主光轴,此时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比原来更靠近主光轴,因此凸透镜对光线仍起会聚作用,故D错误。
【答案】C。
3.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C.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应用子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解析】解: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并会聚起来,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一)
一.基础训练
1.透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厚 薄的,叫做 镜,它能使光线 ,所以又叫做 透镜;另一类是 薄 厚的,叫做 镜,它能使光线 ,所以又叫做 透镜.
2.老花眼镜(远视眼镜)是 镜,近视眼镜是 镜.3.凸透镜有 个 焦点. 4.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光路的可逆行原理可知: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②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其方向 ;③ 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 .
5.小华用 透镜会聚太阳光,在 处可以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 处,通过凸透镜后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6.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甲和乙,已知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则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 7.一束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 )
A .一定是平行光束
B .一定是会聚光束
C .一定是发散光束
D .一定你原来靠近主光轴 8.“用冰取火”时,首先要把冰块磨成(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D .凸面镜 9.完成图3-1-8所示光路图
二.能力训练
10.一天,小雨在百货商店里发现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他非常感兴趣.这种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3-1-9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 .使用这种灯泡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即 ,灯丝应处于 .
11.夏令营活动中,小华和他的同伴们经过森林公园,刚走进园内,一幅醒目的告示
牌出现在他们眼前,“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请不要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小华
沉思了片刻,立即明白了:一旦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 ,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易燃物着火.
1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
B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于焦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通过凹透镜的光束一定是发散光束 13.如图3-1-10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太阳光,将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 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
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3-1-8 图3-1-9 图3-1-11
图3-1-10
14.如图3-1-11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该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15.如图3-1-12所示中的方框内只有一个光学元件,方框外单箭头、双箭头光线分别相互对应,表示了射入方框和射出方框的光线,试判断方框内所用的是什么元件,并填到适当的位置上,完成光路图.
图3-1-12
16.如何用简单的方法粗略地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写出你所需要的器材和实验探究的步骤.
三.应用创新
17.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在荒岛上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他们身边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怎么办?小明灵机一动,利用近视眼镜的镜片取火.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一、透镜(二)
一、填空题
1.透镜有两类:中央厚边缘薄的叫_________,又叫_________透镜,因为它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___,又叫_________透镜,因为它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2.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点,则该镜一定是()
A.凸镜 B.凹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O处的光学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则O处的光学元件()
A.只能是平面镜B.只能是凸透镜C.只能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可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三、作图题
6.在下列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
7.画出图中光的大致传播方向,(已知水面与凸透镜主轴重合)
8、图5中两个凸透镜的焦点重合在一起,作出入射光线AB 通过两个凸透镜的光路图。
四、简答题
9.如何用较简单的办法粗略地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作图题
1.完成下面光路图。
2.完成下列关于透镜路。
3.如图画出了
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4.下列两透镜组合中都有一个焦距是重合的,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
F F F F F F
5.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参考答案(一)
1.中间边缘凸透会聚会聚中间边缘凹透发散发散2.凸透凹透3.2 实4.①焦点②不变③平行于主光轴5.凸焦点焦点6.乙7.D 8.A 9.略10.凸透镜凹镜焦点上11.凸透镜会聚12.A 13.C 14.A、D 15.略
16.器材:凸透镜刻度尺白纸太阳光或其他平行光源步骤:(1)在阳光下固定一个凸透镜,让阳光垂直照射凸透镜(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张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为止,固定白纸位置(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17.把近视的眼睛的镜片装装水,变成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取火
参考答案:(二)
一、1.凸透镜.会聚,会聚;凹透镜,发散,发散;2.凸面镜、凹透镜
二、3.答:D
点拨:由题图可知,会聚点S和都在元件O的同侧,由此可知,此元件为透镜,故应排除面镜A和B,
有元件时,会聚于S点,无元件时,会聚于且.由此可知,无元件时,原光线的“会聚程度”大,这说明元件对光起了发散作用(只是没有发散开),由此可知,此元件是发散透镜,应是凹透镜.4.答:D
三、5.点拨: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是一种功能.而会聚光束和发散光束是一种结果.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都是相对入射光束而言的.会聚作用指后来的光线相对原来的光线“靠拢些”,即在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内侧;发散作用指后来的光线相对原来的光线“发散”些,即在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外侧.图甲中的折射光线虽会聚于一点,但较入射光线的“会聚程度”小一些,说明此方框中元件对光起了发散作用(只是没有发散开),应填凹透镜,图乙中的折射光线虽是发散的,但“发散程度”不如原来大.元件对光起会聚作用.应填凸透镜.同理丙填凸透镜,丁图填凹透镜.
答:如图所示.
6.答:如图所示
四、
7.答:(1)在阳光下固定一凸透镜,让阳光垂直照射凸透镜;(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白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为止固定白纸位置;(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作图题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