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

同时,通过区域合作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区域合作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展示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2.收集一些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卡片、实物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让学生了解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区域合作案例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国际合作的意义、世界贸易、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等内容。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国际合作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的基本职能和作用,认识到其对全球贸易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2.世界贸易的基本职能和作用3.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和分析。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准备与合作相关的实践活动,以便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国际合作的案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等,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国际合作的意义,以及世界贸易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世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援助与合作、区域合作、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等。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以及国际援助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国际的作用。

2.教学难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援助与合作、区域合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分析合作的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本章主要内容的PPT,插入相关图片、案例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教学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3.教学视频:准备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引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持续发展概念: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3.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国际合作的概念,掌握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机制。
2.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
过程:
讲解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原则和目标。
详细介绍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我国发展与合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 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等。
8. 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的挑战:了解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
9. 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中的角色:认识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中的责任和使命,培养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软件,展示地理数据和空间分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4. 互动平台: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在线问答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模拟游施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国际合作等内容。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树立全球观念、提高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地理格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学生对于国际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世界发展趋势,掌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观念,提高国际视野,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国际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相关地理图片、地图、案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图、案例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本章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理格局,引出本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国际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4.巩固(10分钟)提问环节: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发展。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国际合作与发展的理解尚浅。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国际形势的了解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际事务,热爱和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合作案例,使学生掌握国际合作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课件:制作与发展与合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案例:收集相关的国际合作案例,以供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际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国际合作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国际合作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国际形势,让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问题。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与冲突。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世界各国的基本地理信息,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发展与合作这一抽象的概念,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2.使学生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合作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世界地图和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通过PPT或板书,简要介绍每个知识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请你说说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明国际合作对各国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因素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理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

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

能够分析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形式。

难点分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一组不同国家的图片,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问学生:“这些国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讲解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 GDP 等。

展示不同国家的经济数据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分析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如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布区域。

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如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学生讨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等。

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如贸易往来、技术合作、跨国投资等。

结合案例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如“一带一路”倡议等。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形式。

强调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鼓励学生关注国际经济合作动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教案设计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二、学程和导学活动
1、知识积累与疏导: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熟悉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其特点。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3、智能提高与训导: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4、情意修炼与开导:正确认识国情,激发学生学好知识与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5、观念确认与引导:能够科学地表述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四、学程和导学活动
教师准备:世界政区图
学生准备:收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料。

引入新课:(小组竞赛1)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国家多?(每个小组自己写出所知道的国家和地区,比一比哪个小组多?)第一课时(一)国家和地区
(生活动)读世界政区图,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

找出世界上
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同时指图说出自己熟悉的国家和地区。

(生活动)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师讲解)世界各国除了面积大小不同,人口多少也不同,政治制度也不一样。

(小组竞赛2)请各小组写出你们知道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名称。

(比一比谁写的正确和多)
(师讲解)我国一贯主张的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

(小组竞赛3)你知道哪些国家地跨两洲?(比一比谁写的正确和多)
(生活动)读世界政区图完成书本表格,找出地跨两洲的埃及、土耳其、俄罗斯三个国家,地跨哪两洲?
(师提问)国界是怎样划分的?
(生活动)仔细观察书本图5.3说出这几幅图中的国界各是以什么为主要划分依据的?
(师讲解)以人文要素来划分的国界类型。

(师讲解)领土的概念。

(生讨论)飞行英雄王伟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英勇捐躯。

为什么说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课时(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生活动)读书本插图5.4和5.5,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们生活状况的差异。

(生活动)读表分析比较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绘制柱状图。

(师指导学生绘图)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国家
(生讨论)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师展示)一组2003年中国杨利伟在太空中的照片,印度软件工业、巴西飞机制造工业等经济发展图片,出示中国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使学生认识到许多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课外拓展)调查了解南通20年前、10年前和现在饮食、居住、交通状况、着装等方面的资料。

第三课时(三)国际合作
学生准备:收集国际合作方面的资料。

(生活动)读图5.9,知道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比一比)谁最了解联合国?
(师讲解)联合国的作用,我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生交流)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国家和地区
1、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国家之间有差异面积大小不同:俄罗斯最大,中国第三人口多少不同:中国最多,印度第二
政治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3、地位都平等
4、国界和领土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发展水平差异及原因
2、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3、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各国需要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2、联合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一)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为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二)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悍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翻了伊拉克的政权。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强权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所以他可以肆意践踏国际法,而且美国不需要同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名单略
八、反思与点评
地理课程重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节内容设计注重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水平的差异,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等均力求体现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