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军事力量详表

合集下载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变化统计。(单位:万人)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俄国
116.2
128.5
135.2
法国
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
),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
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
资2.5万吨。这是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
输。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
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军的 新武器 :火焰 喷射器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4)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 汽车……
经济上:后起之秀德国的
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15.7 %,居欧洲第一位。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1914年美国人口9800万,国民收入是英国的 13倍多。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国民收入总 和与美国旗鼓相当。美国海军世界第三,仅次于英、
德两国。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5.1917年战局变化: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1917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918苏俄退出了一战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5.1917年战局变化: ③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派出十几万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政党
波黑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民主行动党(Stranka Demokratske Akcije):1990年5月成立。主席巴基尔·伊泽特贝戈维奇。 (2)独立社会民主人士联盟(Savez Nezavisnih Socijaldemokrata):1996年3月成立。主席米洛拉 德·多迪克。 (3)波黑克罗地亚族民主共同体(Hrvatska Demokratska Zajednica BiH):1990年8月成立。主席德 拉甘·乔维奇。 (4)民主阵线党(Demokratska Fronta):2013年4月成立。主席热利科·科姆希奇。 (5)社会民主党(Socijaldemokratska partija BiH):1992年12月成立。主席内尔明·尼克希奇 (Nermin NIKŠIĆ)。 (6)人民与正义党(Narod i Pravda):2018年3月成立。主席埃尔梅丁·科纳科维奇。
宪法
1995年11月,波黑根据代顿协议制定宪法。宪法规定:波黑正式名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什 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3个民族为主体民族;波黑由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2个实体组成;波黑设3 人主席团,由3个主体民族代表各1人组成,主席团成员分别由2个实体直接选举产生。
议会
波黑议会由代表院和民族院组成,任期4年。2022年10月,波黑举行全国大选。新一届议会代表院于2022年 12月成立。代表院由3个民族的42名代表组成,其中28名来自波黑联邦,14名来自塞族共和国。代表院议员按比 例制产生,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分属3族。主席一职由本院主席团3名成员轮流担任,每8个月轮换一次。本 届主席团成员为戴尼斯·兹维兹迪奇(Denis ZVIZDIĆ,波族)、马林科·查瓦拉(Marinko ČAVALA,克族) 和内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Nebojša RADMANOVIĆ,塞族)。新一届民族院于2023年2月成立。民族院设15个 席位,由波黑联邦的10名代表(波族、克族各5名)和塞族共和国的5名代表组成。民族院议员由波黑联邦议会民 族院和塞族共和国人民议会根据主体民族比例和大选结果推选产生。主席、副主席轮值方式与代表院相同。本届 主席团成员为尼科拉·什皮里奇(Nikola ŠPIRIĆ,塞族)、凯马尔·阿戴莫维奇(KemalADEMOVIĆ,波族)、 德拉甘·乔维奇(Dragan ČOVIĆ,克族)。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哪些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哪些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冷战是二战后全球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长期对峙和冲突,但没有直接爆发全面战争。

然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终止美国的战争行动。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继续在世界各地进行军事干预和战争行动,以下是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的一些例子。

海湾战争(1990年-1991年)海湾战争是冷战后美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这场战争于1990年8月开始,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

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吞并科威特并控制其石油资源。

科威特寻求国际援助,联合国通过了决议,授权使用军事力量击败伊拉克。

美国组织了多国联军,以联合国决议为依据,在1991年1月发动了空袭行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地面战斗。

不到100小时,多国联军就迅速击败了伊拉克军队,并在1991年二月宣布停战。

这场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并标志着美国在冷战后的军事行动的开始。

巴尔干战争(1990年代)在冷战结束后的上个世纪90年代,巴尔干地区爆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冲突。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波斯尼亚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是一场在南斯拉夫解体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爆发的民族冲突。

塞族、克罗地亚族和波斯尼亚族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了大规模的暴力和种族清洗。

美国领导的北约在1995年对塞族进行了军事行动,最终迫使双方在达沃市签署和平协议。

科索沃战争(1998年-1999年)则是南斯拉夫解体后科索沃地区爆发的一场冲突。

科索沃地方领导人试图在南斯拉夫中自行独立。

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军事干预,进行了长时间的空袭行动,并最终迫使南斯拉夫退出科索沃。

阿富汗战争(2001年至今)2001年,美国发动了一场阿富汗战争,此时的阿富汗成为恐怖主义活动家本·拉登和其组织基地组织的庇护所。

九一一袭击事件后,美国寻求消灭恐怖主义势力并推翻塔利班政权,塔利班一直被指责为支持并庇护基地组织。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1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转自历史吧)
1. 美国 21.乌克兰 41.刚果 61.苏里南81.波黑
2. 俄罗斯22.委内瑞拉42.扎伊尔 62.沙特 82.厄瓜多尔
3. 英国 23.比利时 43.匈牙利 63.爱尔兰 83.巴拉圭
4. 法国 24.伊拉克 44.丹麦 64.乍得 84.多米尼加
5. 中国 25.南非 45.中国台北65.缅甸 85.苏丹
6. *** 26.白俄罗斯46.马来西亚66.老挝 86.文莱
7. 德国 27.巴基斯坦 47.越南 67.巴布亚87.加蓬
8. 印度 28.朝鲜 48.古巴 68.泰国 88.马里
9. 意大利 29.哈萨克斯坦49阿尔及里亚69.冰岛89.立陶宛
10. 巴西 30.印尼 50.埃塞俄比亚70.乌拉圭90.阿塞拜疆
11. 西班牙 31.菲律宾 51.芬兰 71.利比里亚91.冈比亚
12. 加拿大 32.智利 52.保加利亚72海地 92.马达加斯加
13. 荷兰 33.墨西哥 53.葡萄牙 73.肯尼亚 93.几内亚
14. 阿根廷 34.乌兹别克斯坦54.捷克 74.土耳其 94.卢旺达
15. 埃及 35南斯拉夫 55.塔吉克斯坦75.赞比亚95.毛里求斯
16. 以色列 36.波兰 56.玻利维亚 76.柬埔寨 96.孟加拉国
17. 韩国 37.奥地利 57.叙利亚 77.格鲁吉亚97.黎巴嫩
18. 瑞典 38.挪威 58.秘鲁 78.突尼斯 98.新加坡
19. 澳大利亚39.新西兰 59.斯洛伐克 79.瑞士 99.多哥
20. 伊朗 40.哥伦比亚 60.希腊 80.阿尔巴尼亚100.贝宁。

近年来的战争资料3篇

近年来的战争资料3篇

近年来的战争资料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近年来的战争资料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3月中旬,巴格达的一次艺术展上,一件件抽象雕塑使参观者驻足流连。

其中一尊雕塑展示的是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

只见这位母亲面目全非,胸口似乎被掏了一个窟窿。

抚摸着自己的作品,刚刚获得伊拉克文化部创意大奖的哈萨吉说:“我们的国土就像一位圣洁的母亲,但这位母亲却在为近几年来所发生的事情而心痛。

”美国两年前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已近22个月,但伊拉克并没有得到和平,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2500万伊拉克人继续经受着战争余火的煎熬。

当年,美国总统布什曾信誓旦旦地说,他将把伊拉克变成中东地区的天堂;而法国总统希拉克则发出警告,战争只会打开伊拉克通向地狱之门。

现在伊拉克的现状不幸被希拉克所言中。

如今漫步在这个国家,所见所闻仍是一片战后的凄怆,即使在巴格达也到处是残垣断壁,战争创伤俯仰皆是。

社会治安混乱,杀人放火、抢劫绑架等刑事案件不断,针对美军和与美军合作者的爆炸及暗杀更是屡屡发生。

战争并没有把伊拉克变成天堂,反而使其显示出地狱的种种迹象。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自从伊战开始以来,在伊拉克死亡的美军已超过1510人。

另据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去年10月发表的文章,伊战以来有10万伊拉克国民死亡,200多名外国人在伊境内遭绑架,至少30余名人质遇害。

难怪伊拉克人常说,如果哪一天不发生诸如袭击、爆炸等暴力事件,那就不像是在伊拉克。

2000年1月18日清晨,俄军对格罗兹尼的总攻打响了!在警察部队和车臣民兵的配合下,俄军从三个方向攻进了市中心的广场。

车臣叛军依托雷区、地面地下工事、楼与楼之间的地下通道,与俄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在攻打罐头食品厂时,叛军用砖块砌死了窗口,布臵了大量的狙击手,在一个个难以发现的射击孔后面向俄军疯狂地射击,并在炸断的楼梯通道里蹿上跳下,拼死顽抗。

经过一场血战,俄军终于打下了罐头厂和公路桥,彻底切断了河两岸叛军的联系。

二战 时间表

二战 时间表

两次世界大战时间表1879德奥缔结“同盟条约”,明显反俄性质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核心1908奥匈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12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1914.6.28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原因:①20世纪世界已经基本形成一个整体②工业革命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③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1914.8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1914.8俄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开始被迫两线作战1914.9.5马恩河战役。

一战规模最大的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政策破产。

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1915德奥进攻重点在东线。

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战斗。

但计划落空1916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逐渐转向协约国一方1916.2德发动凡尔登战役。

法元帅霞飞率军顽强抵抗,随后反攻,收复大部分失地。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1916.2德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1916.6英法联军为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发动索姆河战役。

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但仍未能决出胜负。

1916英德海军上规模最大的交锋—日德兰海战1917.4美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作战。

协约国集团经济军事实力大增1917北洋政府想同盟国宣战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缔结不各地不赔款合约1918.3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合约》,推出帝国主义战争1918,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同盟国物资供应和兵源补充不足1918协约国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来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

法元帅福熙为西线联军总司令1918.7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1918.9-10协约国军队突破德“兴登堡防线”1918.10月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1918.11.9“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推诿1918.11.11巴黎郊外一节火车车厢签署停战协议。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三个阶段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三个阶段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1906年12月19日出生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

他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安葬在列宁墓后。

美苏争霸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9年代初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

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

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

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

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

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欧洲的军事与战争史

欧洲的军事与战争史

欧洲的军事与战争史欧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陆,其军事与战争史承载着无数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耀与悲壮。

从古至今,欧洲大陆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与征战,塑造了欧洲的历史格局。

本文将从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概述欧洲的军事与战争史。

一、古代战争古代欧洲的战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

希腊古战争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典范的代表是波斯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波斯帝国试图征服希腊城邦,但希腊以其英勇抵抗和国家团结的力量最终击败了波斯。

古罗马也是古代欧洲战争的重要力量,曾建立起庞大的罗马帝国,通过征服、战争扩张了其领土。

中世纪是欧洲军事与战争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和维京海盗等事件成为了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

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基督教国家为了收回圣地耶路撒冷而进行的远征,在中东地区发动多次战争。

百年战争则是英法两国之间持续了116年的战争,是中世纪欧洲最为持久和规模庞大的战争之一。

维京海盗则是北欧维京人在中世纪中频繁进行的海上劫掠活动,对整个欧洲海域形成威胁。

二、近代战争近代战争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较古代战争有了巨大的飞跃,在欧洲军事与战争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大陆经历了一系列的王朝战争和拿破仑战争。

这些战争主要由欧洲各大国家之间为争夺领土、势力范围和权力而爆发,波及范围广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引发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动荡和血腥冲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各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纷纷加入,形成了盟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最终以盟国的胜利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为具有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纳粹德国的入侵和侵略行为引发了整个欧洲范围内的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盟国为首的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在长时间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三、现代战争二战结束后,欧洲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冷战时期,欧洲东西两个阵营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对抗与紧张,但没有正面战争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军事力量详表
概况|简史|规模|国防政策|相关的国防立法,军队节日|陆军|海军|空军|组织结构|指挥体制|国防教育结构
概况波黑战争爆发后,境内三大民族均有自己的武装。

1995年,波黑政府军有7万兵力,塞尔维亚族约有6万兵力,克罗地亚族约有3.5万兵力。

1996年6月,波黑、克罗地亚和南斯拉夫三方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签署军控协议,规定波黑联邦同塞族共和国的军力比例为2:1。

根据波黑共同防御政策,2002年底波黑军队减至1.98万。

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为6个月。

2003年12月,波黑通过《国防法》,设立统一的国防部。

2004年3月,尼科拉·拉多瓦诺维奇(Nikola RADOVANOVI,塞族)出任波黑首任国防部长。

西费特·波季奇准将(Sifet PODZI,波族)出任波黑武装力量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波黑联邦军队由陆、空军组成,现拥有兵力1.3万人,其中波什尼亚克族军0.9万人,克族军0.4万人。

联邦军队联合军事指挥部司令哈伊鲁丁·格拉博维察(Hajrudin GRABOVICA,波族),联邦国防部长米洛斯拉夫·尼科利奇(Miloslav NIKOLI)。

塞族共和国军队由陆、空军组成,现有兵力6600人。

国防部长米洛万·斯坦科维奇(Milovan STANKOVI)。

总参谋长德拉甘·武科维奇(Dragan VUKOVI)。

2005年,波黑两实体国防预算共2.74亿可兑马克,约合1.74亿美元,占GDP总额的1.9%。

2006年,波黑两实体国防部被取消,波黑国防预算为2.78亿可兑马克,约合1.77亿美元。

简史
规模波黑联邦军队由陆、空军组成,现拥有兵力1.3万人,其中波什尼亚克族军0.9万人,克族军0.4万人。

联邦军队联合军事指挥部司令哈伊鲁丁·格拉博维察(Hajrudin GRABOVICA,波族),联邦国防部长米洛斯拉夫·尼科利奇(Miloslav NIKOLI)。

塞族共和国军队由陆、空军组成,现有兵力6600人。

国防部长米洛万·斯坦科维奇(Milovan STANKOVI)。

总参谋长德拉甘·武科维奇(Dragan VUKOVI)。

2005年,波黑两实体国防预算共2.74亿可兑马克,约合1.74亿美元,占GDP总额的1.9%。

2006年,波黑两实体国防部被取消,波黑国防预算为2.78亿可兑马克,约合1.77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