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的那段青春岁月

合集下载

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重新起步:说说我的英语学习经历

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重新起步:说说我的英语学习经历

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重新起步:说说我的英语学习经历一、初中:初次接触那时在小县城上学的我们都是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

一开始我对这门课程完全无感,机缘巧合的是英语老师正好和我妈认识,于是我就被选为英语科代表。

自此我就背负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学习,毕竟科代表的成绩总得要过得去吧。

当时班里规定晨读一天读语文、一天读英语,读语文的时候我基本是在课本里夹着故事会度过的,但读英语我可都是认认真真的。

因为是科代表,难免会有人找你问问题什么的,回答不出来就尴尬了。

那会儿成绩基本都能保持在班上一二名,不过放眼整个年段,跟一些大神相比并不算突出。

但至少慢慢产生了些兴趣,也多了点自信。

初中毕业的暑假,同学邀我一起去找外教学口语,那时外教在我们这地方还是很新鲜的。

一个随妻子留在中国的老美,一个暑假1对6的学习才800元,现在看来真是便宜到爆。

也是那时,才知道学校里老师的口语很多都是Chinglish,在英语学习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也算对口语有了些认识和长进。

二、高中:日益精进高中依然是英语科代表,高一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几个学科的奥赛班,我被选入英语奥赛班,是利用晚自习的时候上课,教授的内容都是新概念,那时真的是把每篇文章都背下来了,因为下一堂课老师会抽查。

现在回头看,新概念确实是编得不错。

高一下学期分文理科的时候,来了个新的英语老师,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明显教学经验不足,带的两个班成绩直线下滑到年段倒数一二,记得那会我考过史上最差成绩,150分的卷子才得99分,看到成绩我满脸发烫,也一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深表怀疑。

好在后来这名老师被大家弹劾走了,换了个年轻貌美的女老师,又重新燃起了我的学习热情,每次成绩出来被宣布班上最高分的时候真是爽得不行。

记得有次老师还拿了份英文报纸说在征文,让我去尝试一下,当时随便写了一篇邮寄过去,也就得了个优秀奖好像,算是一种鼓励吧。

后来,学校引进了外教,正好就是初中毕业教过我口语的那位。

有次布置了个作业,说让我们发挥想象提交一份作业,也没定主题,到时他挑选最优秀的一篇进行奖励。

作文《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作文《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我的英语学习历程篇一我的英语学习历程要说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啊,那可真是比西游记还精彩,充满了九九八十一难,当然也有不少让人捧腹大笑的“奇遇”。

小学的时候,英语老师是个身材娇小的姑娘,声音像黄莺一样清脆,教我们唱ABC song,当时觉得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学英语变得像玩游戏一样简单。

记得当时班上有个特别搞笑的同学,叫小胖,他总是把“good morning”说成“good mooning”,老师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也跟着哄堂大笑。

这段时间我的英语学习,基本就是靠模仿老师的语音和听着小胖的“好月亮”度过的,进步嘛,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篇二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初中英语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老师开始教语法了。

我记得当时学到过去完成时的时候,真是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

那个语法点,在我脑子里就好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为了攻克这个难关,我可是用了各种办法。

我尝试过背诵语法规则,结果背了就忘,忘了又背,简直是恶性循环。

我还尝试过做大量的练习题,结果发现题目千奇百怪,我常常对着答案抓耳挠腮,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最后,我灵机一动,跑去求助我表哥,他大学英语专业毕业。

这哥们儿人挺好,耐心地给我讲解,他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想象你早上起床发现床单都被你睡皱了,这就是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之前已经发生的事情,它对之后发生的事情有影响。

他举的例子特别生动形象,比枯燥的语法规则好理解多了,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从那以后,我算是对过去完成时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总算闯过了一关。

篇三我的英语学习历程高中英语,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词汇量考试。

单词书就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为了应付考试,我每天晚上都拿着单词书,对着台灯,背到眼睛都花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背到一个单词“ubiquitous”,意思是在任何地方都存在。

当时我脑子里就浮现出这个词的画面:一个穿着绿色紧身衣的超人,无处不在,一会儿在学校,一会儿在菜市场,一会儿又飞到天空中…… 我为了记住这个词,还特意画了一幅画,画上是满天飞翔的穿着绿色紧身衣的超人,真是记忆深刻。

我的英语学习之旅:成长与转变

我的英语学习之旅:成长与转变

我的英语学习之旅:成长与转变一、引言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对于我来说,它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工具。

回顾我过去的英语学习经历,我经历了从对英语感到困惑到逐渐掌握英语的转变。

本文将分享我的英语学习之旅,探讨我的成长与进步,并展望未来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二、我的英语学习之旅起步:我接触英语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初中我才开始正式学习英语。

那时,我对于英语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入门,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因此,我的起步阶段相对困难。

探索:进入高中后,我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英语。

我阅读了大量的英语教材和参考书,参加了各种英语培训班和讲座,尝试了各种学习策略。

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来说,效果并不理想。

突破:大学期间,我意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交流工具。

我开始注重实际应用,参加了英语角和语言交流活动,积极与英语母语者交流。

此外,我还尝试了各种英语学习应用程序和在线资源,这些资源对我提高英语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三、我的成长与进步语言技能的提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的英语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可以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

我的听力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可以更加轻松地听懂各种英语口音和语速的英语。

学习方法的转变:过去,我过于依赖教材和参考书,对于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也过于死板。

现在,我更注重实际应用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练习和口语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文化理解的增加:学习英语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语电影和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我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逐渐加深,也更加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自信心的增强:现在,我已经可以比较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同时,在参加英语角和语言交流活动时,我也更加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这种自信心的增强也让我在其他方面更加积极和勇敢。

四、未来的学习计划与目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虽然我已经可以比较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我还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三年英语学习心路历程

大学三年英语学习心路历程

大学三年英语学习心路历程
在大学三年的英语学习历程中,我像一棵年轻的树苗,从种下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我的成长之旅。

起初,我的根系浅浅地触及泥土,摸索着土壤的质地和湿润程度,就像我对英语的了解一样初涉浅薄。

在第一年,我接触到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像是一阵春雨,滋润着我刚刚发芽的心灵。

教授们是我的园丁,为我解惑,为我灌溉,让我懂得了字母的意义,句子的构成,仿佛根系在土壤中扎根生长。

到了第二年,我开始发出嫩芽,那时的我已经能够勉强用英语表达一些简单的观点和感受。

我学会了更多的词汇和语法,就像在茁壮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长高,树枝开始展开,触及到更广阔的天空。

阅读成了我的习惯,每一本英文书籍都是我生长的养料,每一篇英文文章都是我茁壮的力量源泉。

而到了第三年,我仿佛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我的英语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我表达思想的桥梁。

在写作中,我可以自由驰骋,用丰富的词汇和流畅的语句组织出自己的观点。

口语交流中,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大学三年的英语学习历程如同我成长的见证。

每一次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我心智的淬炼和升华。

每一次的听说训练,都是我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而今,站在英语学习的三年路口,我虽然依旧年轻,但内心却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未来的道路上,我愿意继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用英语这把钥匙,打开更广阔的世界大门。

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岁月

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岁月

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岁月2023年,我回忆起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岁月,不禁感慨万千。

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也是最令我骄傲的经历。

当初我选择从事英语教育,并不是因为它的流行或者赚钱好,而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它。

我喜欢使用一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我喜欢教孩子们这门有趣而又实用的技能。

我的英语学习从小学开始。

当我还是个小学生时,父母就为我请来了一位外教,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外教非常有耐心,让我从音标学起,逐渐让我了解了英语的基础语法,从简单的单词开始,到逐渐学习短语和句子。

我的英语进步非常快,我也逐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

在我的小学教育生涯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非常好的英语老师,他们不仅教授了我知识,还在我身上为我树立了榜样。

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发现英语语言中的美妙之处,并引导我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在我进入英语教学领域之后,我对我的学生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

我试图让我的学生了解,即使是最简单的英语单词和短语都能带来巨大的力量,以及帮助他们培养一种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更好地教授英语,我尝试了很多方法。

我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我经常使用图片和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感受英语的美妙之处。

此外,我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当我看到我的学生们乐于学习英语,试图在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英语时,我感到十分满足和充实。

我也意识到,只有将事情讲得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孩子们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有些学生并没有那么容易地接受英语,有的甚至对它感到厌烦。

我不过是不断地尝试,细心听取他们的想法,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让他们慢慢地对英语产生兴趣。

我相信,只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英语。

现在,回顾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岁月,我深深感到这段时光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过教授英语,我不仅帮助了许多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这门语言的魅力。

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 - 英语 - 未来北大人社区

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 - 英语 - 未来北大人社区

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 - 英语 - 未来北大人社区| 首页 | 招生信息 | 北大纵览 | 院系介绍 | 求学北大 | 北大人物| 网上报名 | 咨询论坛 | 燕园生活 |联系招办 | 排行!jamesdavid 退出短消息搜索标签我的控制面板道具帮助未来北大人社区 » 英语 » 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收藏订阅推荐打印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stanford状元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1# 大中小发表于 2005-8-13 17:06 只看该作者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作者: Crest日期: 2005-01-31--------------------------------------------------------------------------------My Path on English Study我是大学毕业以后,在舌头长硬了以后才来美国的,所以和开复这样从小来美国的不能比。

开复的英语是土生土长,我们只能亦步亦趋地模仿。

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中,和其他学问一样,良师最重要。

我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学英语的。

我的英语学习中碰到了四个良师。

第一个良师是我的初中同桌。

当时英语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小文章。

我每天一早就把写好的小文章拿给我的同桌看(他当时在英语上通过自学很领先),让他改。

这个收获很不小。

所以今天我依然鼓励同学们写一些小文章让英语好的人改。

开复论坛的英语教是个很好的场所。

由于工作繁忙,我每天不能改很多文章,但是我会坚持每天首先光顾英语角,至少回一贴或改一篇文章。

第二个良师是我的初中英语老师。

她在我们学习音标的时候,让每一位同学到她那里纠正发音,直到每一个音标都念准为止。

由于她的发音很准,这是我终身受益。

第三个良师是我妻子。

她是英文科班出生,经常取笑我英语的蹩脚,尤其是在写上面。

作文《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作文《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我的英语学习历程篇一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唉,说起来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啊,那真是比西天取经还曲折。

小学的时候,英语老师是个超级温柔的大姐姐,课上讲故事,课下唱儿歌,我那会儿觉得英语就是个好玩的游戏,学起来轻松得很。

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唱字母歌,我学得特别快,结果在班里表演的时候,我唱着唱着,突然卡壳了,愣是把“Q”唱成了“K”,那画面太美,我至今都不敢回想。

全班都笑疯了,我当时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再也不要在字母歌上翻车了。

篇二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初中那会儿,英语学习难度蹭蹭往上涨,语法啊、单词啊,就跟拦路虎似的。

尤其是动词时态,简直把我绕晕了。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My weekend”。

我辛辛苦苦写了一大篇,描绘了我周末睡懒觉、打游戏、吃零食的快乐生活。

结果,老师批改完后,给我打了个C,说我的时态乱七八糟,现在进行时、过去完成时,用得跟炒菜放调料似的,满篇都是错的。

我当时就懵了,心想:我好好写了一篇作文,怎么就变成“菜”了呢?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把时态搞明白,那种感觉,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瞬间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那之后,我更加努力学习语法,再也没敢乱用时态了。

篇三我的英语学习历程高中三年,英语学习就更精进了,单词量飞速增长,阅读速度也提升了不少。

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三那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很难,阅读理解的文章都是些长篇大论,看得我头都大了。

其中有一篇,讲的是一个探险家在亚马逊雨林探险的故事,文章很长,细节也很多,我读了好几遍才勉强理解了大概意思。

当时做完阅读理解,时间已经不够了,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

后来,成绩出来后,我发现阅读理解居然全对了,那种感觉,真是比中了彩票还激动! 从此,我彻底相信,只要坚持努力,英语学习一定会有回报。

现在想起来,小学那次在字母歌上翻车,初中时态搞错,都成了我英语学习路上的一个个小插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能流利运用英语的时光。

总而言之,学习英语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到达终点。

作文《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作文《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我的英语学习历程篇一我的英语学习历程要说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啊,那可真是够曲折的,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了,说是学习,不如说是被迫接受。

那时候英语老师是个戴着大眼镜笑起来很慈祥,但讲课声音小的像蚊子哼哼的老太太,她教我们的第一个单词是“apple”,我到现在还记得她拿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用她那细弱的声音说“apple, apple, this is an apple!” 那感觉,就像在听天书。

我当时就觉得,学英语真难,远不如吃苹果来的痛快。

篇二我的英语学习历程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基本就是背单词,做练习,考试。

我那会儿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英语成绩经常垫底。

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卷子上有个听力题,是问一个男孩的梦想是什么。

录音里那个男孩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大堆,我一句都没听懂,最后只能瞎蒙了个“astronaut”,结果当然是错的。

后来老师公布答案,正确答案是“architect”,我当时就傻眼了,心想,这英语也太难了吧,连个单词都听不清,还学啥啊!但这回考试倒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意识到听力有多重要,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顾着背单词了。

篇三我的英语学习历程这几年我的英语水平多少有点提高,这主要归功于我高二那年的一件事。

我为了准备一场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准备了整整一个月,为了练习口语,我每天都对着镜子练习,对着家里的猫练习,甚至对着路边的树练习。

那段时间,我简直是英语痴迷者,晚上睡觉前还在脑子里默念演讲稿,生怕第二天忘词。

比赛那天,我心里紧张极了,手心全是汗,还好演讲很顺利,我竟然脱稿完成了!虽然最终没拿到奖,但我收获了很多,那就是克服了害怕英语表达的恐惧,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原来把英语说出来,其实挺爽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成了我英语学习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以前我总是觉得英语枯燥乏味,现在我知道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也能变得轻松有趣。

从“apple”到演讲比赛,我的英语学习之路虽然漫长而曲折,但充满挑战和惊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英语的那段青春岁月很荣幸收到《新东方英语》杂志社约稿,诚惶诚恐,谨将自己年少时学习英语的孤陋所得聊记于下,贻笑于大方之家。

英语启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我出生并成长于农村小镇,父母均不识英文,自幼缺乏学习英文的土壤。

邻居小伙伴的父亲为英语教师,那个小伙伴在幼儿园之前即可熟背英文字母歌,我当时颇为羡慕,惊为天人。

当时小学并未开设英语课,我在中学之前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很是惭愧。

1984年我进入镇上的一所普通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

启蒙老师是我当时的班主任张文彦先生。

先生毕业于一所中专的中文专业,并未学过英文。

分配到镇上时,镇上不缺中文教师,缺英文教师。

先生遂开始一边自学英文,一边教授学生。

印象中先生教学比较活泼,所以大家并不讨厌英文课。

当时流行一部台湾电影《搭错车》,其中由苏芮演唱的主题歌《酒干倘卖无》红遍大江南北。

一次课上,忘记何故先生竟然唱起此歌,引得全班瞠目,至今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自此以后,大气飞扬、高亢入云的苏芮一直成为我最爱的女歌手,无人能出其右。

初二结束的暑假,南开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的二哥带我去看了一部美国电影《罗马假日》,电影里那世外桃源般的纯真爱情故事让我艳羡不已。

于是,这部电影成为我终生最爱的电影,影片里英俊潇洒的格列高里?派克与天使下凡的奥黛丽?赫本成为一生最爱的男女演员,无人可以取代。

这部电影也开启了我最大的一个业余爱好:看英语电影,并使我间接对英语开始有了一些好感。

我始终坚信:一切方法皆是可有可无的天际浮云,发自肺腑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1987年初中毕业,由于我成绩较好,考入当年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1990年我参加高考时该校排名全省第二。

进入全市重点,我才见识到人外有人!高一时我在全校成绩最差的四班,高一结业时我在全班60人中排名第26位,数学仅55分,物理才57分,感觉自己前途渺茫。

当时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异常严重,沉迷唐诗宋词中无法自拔,厌学情绪高涨。

高二的12月,有一晚实在忍无可忍,我找到父亲,明确要求退学。

“退学之后做什么?”“读唐诗!”“唐诗不能当饭吃啊!”之后父亲说了一段至今刻骨铭心的话:“孩子,咱们家一没有钱,二没有关系。

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只能去当个工人!”面对冷冰冰的现实,我选择跑到外面的街上嚎啕大哭。

至今记得那个1988年12月寒意彻骨的冬夜,一条深夜的小街,一盏昏黄的灯光,年少的我在无人的街头痛哭,没有人能帮我。

第二天,我选择奋起直追!英语是我认为最简单的一门课,花的时间也最少。

每天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几乎从来不学英文,只是每天早自习七点半到八点时坚持晨读,背熟了高中三年全部六本英文教材。

我坚持每天复习昨天背过的文章,每周一复习上周背过文章,期末复习半年背过的所有文章。

英语考试也成为最轻松的游戏,完全按照语感做题,不需思考,正确率极高。

总成绩也从全班第26名跃升至全年级前5名。

高中时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李白一样的诗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高考前,班主任建议我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被我断然拒绝,我给出了一个年少轻狂的理由:“如果那样,20世纪的中国就没有诗人了!”当时我决意要报考自小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不过最终被我的偶像二哥劝止。

二哥认为我高中已经读完《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参考资料》等几乎全部中文系本科教材,重学无益。

应该读英语系,博览英美文学原著,“双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读宇宙文章”。

年轻气盛的我颇为心动,转而改考英语系。

1990年高考题目很难,满分为640分,一本线为444分,重点线为461分。

我一举估分515,估分为全校第一。

本想报考北大英文专业,但全省只招四人,本校就有四人报考,风险颇大。

一时冲动,我决定改报当年分数要求更高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分数下来,自己多估了30分,实际考了489分。

英语得了89分(满分为100分)。

当年河北省文科类及外语类总分状元也在我们学校,总分535分,但英语考了77分,最后该同学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

高中学习英语的经历使我至今坚信:背诵是提高英语实力和考试分数最好的方法。

北外生涯:英语学习者的天堂北外的学习生涯是我人生中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北外英语系1990级共120人,46位男生,74位女生,我才真正见识了“天外有天”。

我的同学中有当时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的弟弟、莎士比亚作品的最牛中译者朱生豪先生的唯一嫡孙、北外教授子弟以及各地高考状元。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同学中有几十位杭州、南京、长春、武汉等外国语学校以及北京四中等全国名校的保送高才生,从小精研英语听说读写,进入大学时的英语水平就相当于英语系大二学生水平,令我们来自这些普通中学的学生望洋兴叹。

当时的北外,大师云集,灿若星河。

北外的三大英语泰斗——语言学泰斗许国璋、英国文学泰斗王佐良、美国文学泰斗周珏良如三足鼎立,遗憾的是三位泰斗当时已经不给本科生上课了。

数十年来,《许国璋英语》风行全国,妇孺皆知。

学校曾经组织全校学生在大礼堂聆听许先生的讲座,讲座内容我已经几乎全部淡忘,只记得先生登台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提了一下裤子,感觉煞是亲民。

我还曾在窗外偷窥过王佐良先生给研究生上课。

我在校园中也常偶遇陈琳、张道真、薄冰等语言、语法界泰斗。

当时的北外不愧为英语爱好者的天堂!给本科生授课的教师也是群星璀璨。

文坛泰斗冰心先生的两位女儿吴冰与吴青两位先生教授美国社会课程,英文写作权威熊德倪先生教授写作课程,当时北外英语系主任、《新概念英语》中文合著者、美国双博士何其莘先生教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名宿钱青先生教授美国文学,主持人杨澜女士的父亲杨鑫楠等先生教授英语精读。

而当时的青年教师现在已经成为北外的资深教授,如侯毅凌老师、申雨平老师、李又文老师、王一虹老师。

20年之后,对于这些老师我仍然记忆深刻。

当时的北外名闻遐迩。

1990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次主持人大赛,1986级北外大四学生杨澜一举拿下一等奖,1988级北外大二学生、后来的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荣获三等奖,在全国引起一阵轰动。

我入学时,杨澜已经毕业,校园中倒是常常可以见到许戈辉的身影。

1992年,现在蜚声国内的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何炅进入北外阿语系,住在我的楼下。

每天傍晚吃饭的路上总是能听到校广播站主持人何炅独特的声音。

上学期间,央视举办了一次全国小品大赛,何炅拿了大奖,闻名全国。

听说读写:英语全攻略当时规定,英语系学生如果不能以60分通过专业四级考试,将无法拿到学士学位,而且只有大二一次考试机会。

谁也不知道专四会有多难,所以我们的大学前两年都学得废寝忘食,异常刻苦。

大学期间,我学习了听力、口语、精读、泛读、写作、口译、笔译、语音、语法、视听说、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美国社会等众多英语课程,还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西方经济学等各类选修课程。

印象最深的是,大一上半学期开设了语音课,当时教授我们的是吴一安教授,宿舍一位同学的姨母、后来的全国考研英语命题组组长。

由于自己在上大学前没有专门学习过语音,天赋也欠佳,我的语音不是很好。

吴教授从全班20位同学中选出四位语音欠佳的同学下课单独辅导,我“荣”列其一。

每天下课后我反复跟读模仿张冠林先生的《语音入门》,屡屡模仿却不能过关,自己心里颇为焦急。

经过半年的训练,考试才得以合格。

只是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语音阴影,此后我一直认为自己语音总是有问题。

听力也是印象最深的课程之一。

有一门听力课程每周两次课,每次课的时间为两小时,要求学生全文听写正常语速的BBC、VOA新闻。

由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这门课对我是个极大的挑战。

于是,我课下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语音教室,那里有浩如烟海的英文磁带,我与大家争相借阅聆听,训练自己的听力水平。

那时,一位叫做梁艳的年轻听力老师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梁老师教学风格异常活泼,大家都非常喜欢。

很多时候当我们愁眉苦脸地进入听力教室时,梁老师会兴奋地告诉我们:“孩子们,今天咱们不听写新闻了,看美国电影!”这是我们最喜欢听到的消息。

有一节课,梁老师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班上两位女生谈论的是当时穷困潦倒、其貌不扬、一无所长、无比叛逆的王江涛,而我用英文介绍的是古往今来我最爱的朋友——庄子。

虽然小时候,我的一只耳朵被小朋友顽皮地掏坏过,但由于对梁老师的喜爱,听力课程成了我大学期间成绩最好的一门课,5分制中,我常常可以获得5或5-的成绩。

大学时,口语是我学得最差的一门课之一。

当时学校规定,从大一到大四,每位学生每天必须和同班的一位异性练习一小时口语,全班所有男生和女生每天轮换,地点不限。

现在想来,这倒是谈恋爱的好机会。

可惜当时女生们似乎都瞧不上我们这些土得掉渣的男生,而男生也看不上那些趾高气扬的女生,恋爱的人并不是很多。

多年之后,当我们重新聚首,却感觉男生人人英俊潇洒,女生个个性感漂亮,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比较而言,英语精读是大家普遍不太喜欢的课程,每周五都要进行一次小测验,计入期末总成绩,每次测验前我都如临大敌。

当时我上这门课时经常趴在桌上睡觉或默写唐诗宋词,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后悔。

如果当时知道自己以后会以英语教学为生,我应该会学得异常刻苦。

当时北外每班只有20人,小班教学,班上有人睡觉,老师应该是一目了然。

但现在想来惭愧的是,没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课上睡觉批评过任何一位学生。

这一点我望尘莫及,如今在新东方教学十年有余的我,即使看到500人的班上有人睡觉或玩手机,仍然心中不爽。

相反,英语泛读课是很多同学喜爱的课程。

大学前两年我们不分专业,重在夯实英语基础,大三分为英美文学、翻译、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等几个专业方向。

我自然选择了英美文学专业,每周泛读的书目就是英美文学名著,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呼啸山庄》、《双城记》等。

我们课下泛读,课上讨论,最后还有期末考试。

由于老师多是女教师,泛读书目多为爱情文学,令我们这些“清高”的男生很是痛苦。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毕业论文要求全英文,5000词以上,题目不限。

我拟定的题目是自己当时的最爱——《道教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影响》。

系里的传统是论文题目贴在系办墙外,有兴趣辅导的老师将自己的名字写在题目旁边。

不幸的是,我的题目在在墙上贴了一个月,也无人问津。

最后,当时国内的英文写作泰斗丁往道教授将我纳入麾下。

记得我们当时中小学英语教材全国通用,审订者即丁教授。

丁教授主编的《英语写作手册》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各大英文系的写作指定教材。

当年丁教授包办了三篇无人问津的英语论文,主题分别涉及李白、杜牧和陶渊明。

我辛苦创作了两个月,交给丁老师初稿,一周之后丁老师返回初稿,里面全是红笔批改的写作错误,至今仍然感动于丁老师的认真务实精神。

如今,大学生涯已随风而逝,但那些梦魂萦绕的学英语的青春时光将铭记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