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研究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研究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研究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输出渠道,其质量的评价一直被广泛关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数字化、开放式期刊成为了新的趋势。

如何从海量的期刊中快速、准确地评价出优秀的期刊,是当前学术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展开讨论。

一、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期刊影响因子、h因子、ESI、SCI、SSCI、CPCI等指标。

其中,期刊影响因子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其公式是:期刊影响因子 = 影响期刊的文章数 ÷影响期刊的文章所在期刊的总篇数。

期刊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所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也越多,期刊的作用越大。

然而,期刊影响因子并不是评价期刊质量的唯一指标。

二、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虽然期刊影响因子被广泛应用于期刊评价,并成为学术出版社、作者和读者选择期刊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1.选择性问题。

由于影响因子只计算近两年内被引用的论文,所以长期影响力强但引用次数少的文章可能被忽视。

2.学科特殊性问题。

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差异很大,同一个影响因子并不能说明两个期刊的质量相当。

3.作者行为问题。

一些作者在发表文章时可能会有意选择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或者将自己的文章分散在多个期刊中以增加论文数量,从而提高影响因子。

4.引用次数问题。

影响因子只是依靠引用次数来评价期刊质量,却忽略了文献阅读量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综合上述问题,影响因子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评价指标,需要辅以其他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

三、其他评价指标1.h因子。

h因子是指某位作者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h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又称Hirsch指数。

h因子具有较好的学科适用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研究贡献和影响力。

2.学科影响力指数。

学科影响力指数是以学科为单位对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进行整合评价的方法,能够体现学科领域内期刊的重要性和地位。

湖北省十大有影响力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刊标准

湖北省十大有影响力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刊标准

湖北十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估标准(试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科技期刊质量,增强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成期刊强省,我省将每三年开展一次“湖北十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评选活动。

根据科技期刊的功能和特点,结合我省科技期刊的现状,制定本标准。

评估标准包括政治标准、学术质量标准和编辑出版标准。

一、政治标准参评期刊办刊方针正确,遵守期刊出版的政策和法规,近三年内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

如发现参评期刊有违法违规现象,即取消参评资格。

二、学术质量标准学术质量标准指标包括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即年指标、期刊获奖、基金论文比、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发行量(Web下载量供参考)、调整因素(学科排名、学科影响力)。

影响因子指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占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

总被引频次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以显示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他引率指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物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即年指标指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占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用以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

期刊获奖情况,指期刊近三年获省、部级以上期刊奖的等级、数量和年份。

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被国际国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主要指期刊被SCI、EI光盘版等重要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情况,以测度期刊在文献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发行量(web下载量供参考)包括订阅、赠送及交换的刊物份数。

三、编辑出版质量标准编辑出版质量标准包括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

1、编辑质量重点考查执行国家标准情况和编辑加工及校对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封页、目次页和版权页;(2)编排格式(包括题名、作者、收稿日期、摘要、主题词、标题层次、注释、转页、连载、附录、总索引等);(3)名词术语;(4)量和单位;(5)汉字和标点符号;(6)数字和字符(包括数字、外文和汉语拼音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黑白体及上下角标等);(7)插图、表格和公式;(8)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学术期刊评价与选择

论文中的学术期刊评价与选择

论文中的学术期刊评价与选择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研究人员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术期刊是确保论文发表和学术声誉建立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讨论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进行选择。

一、学术期刊评价标准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标准: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重要性的一种指标,通常是根据过去两年内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来计算的。

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通常被认为是研究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但也要根据具体学科领域来考量。

2. 被引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被引频次是指一篇文章被其他文章引用的次数,通过统计被引频次可以了解一篇文章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被引频次高的期刊可能更受学界关注。

3. 编辑委员会(Editorial Board):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由一些权威的学者和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审查和选择发表的文章。

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的资质和声誉可以作为评价其学术水平的指标之一。

4. 出版周期(Publication Cycle):出版周期是指学术期刊从收到论文到发表论文所需要的时间周期。

出版周期短的期刊通常更受研究人员的青睐,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可以更快地被广泛传播。

二、学术期刊的选择1. 目标读者群体:学术期刊通常会明确其发表范围和目标读者群体,所以在选择学术期刊时需要确保自己的研究内容与期刊的主题和读者需求相匹配。

2. 影响力与声誉:选择在自己领域影响力较大且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术期刊可以增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咨询导师和同行学者来了解学术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

3. 评估评价标准: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和目标,比较不同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选择对自己研究成果评价较为严谨和重视的学术期刊。

4. 审稿时间和发表周期:审稿时间和发表周期长的学术期刊可能会让你的研究成果被推后,影响你的学术进展。

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

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从21个方面来说明:分别是: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国际著者论文数、SCI、CSCI、标准规范化、论文平均发表周期、编校质量、装帧印制质量、人才培养、间接经济效益、现代化建设、优秀期刊获奖情况和发行量平均增长率。

具体如下:1.期刊被引频次(cited numbher of journal)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

该项指标从历史的角度,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定义:自期刊创刊以来全部论文在某一年被引用的总次数(绝对数量指标)。

2.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可测度近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该项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定义:期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占前2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公式: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3.平均引文率(mean citing rate)可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引证文献)水平,考察期刊论文吸收他人学术思想的水平。

平均引文率通常可以反映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定义: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相对数量指标)期刊参考文献总数公式;平均引文率=————————期刊论文总数4.反应速率(Anm3lacy index)可测度期刊论文被利用的速度以及期刊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的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程度。

定义: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次数占前1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某刊前西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用次数公式:反应速率=———————————————————该刊前1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5.期刊他引率(nonnon——selfself——cited rate)可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评价科技期刊的常用指标

评价科技期刊的常用指标

评价科技期刊的常用指标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 E. 加菲尔德于 1972 年提出的。

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引用刊数: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范围。

扩散因子:这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

具体意义为该期刊当年每被引 100 次所涉及的期刊数。

学科扩散指标: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

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

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文献选出率:按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文献数之比。

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平均引文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平均作者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 31 个省、市和自治区计(不含港、澳、台地区)。

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引言科技期刊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而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科技期刊的各方面发展,增强期刊间的竞争力,成为高水平科技期刊的基石。

第一章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述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是以期刊全文文献引用为基础、覆盖期刊相关领域的评价体系,它是以一定的评价指标为依据,对期刊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排名的体系。

在中国,常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有CS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SCI(科学引文索引)两种。

其中,CSCD是专门针对中国国内的科技期刊的,而SCI则是全球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代表。

第二章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1.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要素。

包括期刊文章的质量、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学术观点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等方面。

2.影响力:影响力是表现科技期刊地位与重要性的评价指标,是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

包括期刊引用率、期刊抗拒率、期刊论文下载量等方面。

3.可持续性:科技期刊的可持续性是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的衡量标准。

包括期刊样稿的质量、稿费、出版周期等方面。

第三章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典型案例1.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由美国研究公司柯蒂斯国际投资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开发的一种评价科技期刊的指标体系,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之一。

SCI的影响因子(IF)指标,已成为全球科技期刊权威性和引领力的基础之一。

2. 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JCR是由美国研究公司柯蒂斯国际投资公司开发的评价科技期刊的指标体系之一。

JCR通常利用SCI的影响因子(IF)指标,判定期刊的影响力大小。

期刊评价的有关指标简介

期刊评价的有关指标简介

期刊评价的有关指标简介期刊评价的有关指标简介游苏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广大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不仅可以投向国内的科技期刊,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向国外的高水平期刊,这一现象本身无可厚非。

但近年来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和许多医务人员在对期刊及其所刊登论文的评价中,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不够全面,从而导致了在对期刊评价和职称评定中的错误导向[1]。

为了帮助本刊读者正确地理解期刊的评价指标,现将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1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1955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所长Garfield博士首次提出建立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构想。

1961年,ISI创建了综合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旨在通过论文间的相互引用关系来描述期刊信息。

当时收录有613种期刊和140万条引文;自1975年开始,ISI在SCI的基础上每年发行上一年度世界范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从此,作为SCI附属产品的JCR逐渐成为期刊定量评价的重要工具。

JCR2000版光盘中报道了5 683种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SCI不仅具备文献检索功能,还有以下方面的应用:(1)用于比较不同国家的科研能力及全面评价某个国家的科研状况。

(2)作为图书馆管理员进行期刊订购和剔旧的参考:ISI每年发布的JCR将每个领域的期刊按影响因子的大小排序,从而使得不同学科的图书馆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订阅相对重要的刊物。

据推算,大约500种期刊即可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综合性图书馆的基本需要。

(3)帮助科研人员选择专业性期刊进行阅读和投稿。

科研人员可根据这些引证指标来有效地选择自己用来收藏和经常阅读的期刊,以确保及时地了解所从事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科研成果评价指标

科研成果评价指标

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科研成果评价指标是衡量科研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的相关内容。

一、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以被引频次为基础,衡量某一学术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从而反映了该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越高,表示该期刊的文章被引用的频次越高,其影响力也就越大。

二、 H指数(H-index)H指数是衡量一个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指标,它综合了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

具体来说,某个科研人员的H指数为h,表示在其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h次。

H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深度和广度。

三、论文被引频次(Citation Count)论文被引频次是指特定时间段内一个论文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

论文被引频次较高的科研成果通常可以被看作是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成果。

同时,学术界也普遍认为,以被引频次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该成果在学术界的认可和应用情况。

四、专利成果数量(Patent Count)专利成果数量是衡量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专利成果数量较高,意味着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在特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此外,具有一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成果也能为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带来经济效益。

五、基金项目(Funding Projects)科研基金项目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所获得的专项资金支持。

获得较多的基金项目显示出科研工作者在学术界的认可和资助机构对其研究项目的认可。

基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可以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学术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学术国际合作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科研成果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可以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期刊评价指标
[[作者(Email):不详] [发布时间:2007-12-5] [类型:无] [来源:本站] [关键字:]] [点击:10074] [评论:0] [录入:SuperUser Account]
内容简介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 年提出的。

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
年被引用的情况。

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引用刊数: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范围。

扩散因子:这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

具体意义为该期刊当年每被引100 次所涉及的期刊数。

学科扩散指标: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

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

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文献选出率:按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文献数之比。

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平均引文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平均作者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31 个省、市和自治区计(不含港、澳、台地区)。

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机构分布数: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

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

海外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这是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引用半衰期:指该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作者利用文献的新颖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