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
公务员的判断推理题技巧

公务员的判断推理题技巧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追逐的梦想,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判断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一、审清题目要求在解答判断推理题之前,首先要仔细审清题目要求。
判断推理题通常要求考生通过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可以通过分析题干,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和线索,并确定题目所要求的判断关系或结论。
只有弄清楚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掌握常见的判断推理题类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需要考生熟悉并掌握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判断推理题类型:1. 归纳判断归纳判断题要求考生通过已知事实或观点,推断出一个更为全面或更细致的结论。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重对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建立逻辑推理链条,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判断真伪判断真伪题是要求考生通过所给的陈述或推理,判断其真实性或虚假性。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细致入微的分析,找出矛盾之处或缺乏依据的地方。
3. 推理判断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仔细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可能的推论,并选取最符合逻辑的选项。
三、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在解答判断推理题时,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1. 假设法假设法是通过假设一种情况,进而推断其他事物或结论的方法。
在解答判断推理题时,可以先假设一个合理的条件,再根据这个条件进行推理判断。
2. 逆向推理法逆向推理法是通过假设结论为真,再从这个结论出发,找出可以确证这个结论的条件或理由。
逆向推理法常用于解决否定性问题或逻辑上的矛盾问题。
3. 消除干扰项法消除干扰项法是在解答选择题时常用的方法。
通过排除干扰选项,找出符合条件和逻辑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四、多练习、多总结判断推理题是需要不断练习和总结的题型,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和答题速度。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重要的考点。
掌握这两种推理的技巧,对于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一、演绎推理技巧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结论具有必然性。
常见的演绎推理形式有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等。
1、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要熟练掌握“所有”“有的”“某个”等关键词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例如,“所有的 S都是P”和“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
在解题时,可以通过矛盾关系来快速判断真假。
2、联言命题联言命题表示几个情况同时存在。
其形式为“A 且B”。
要记住“全真则真,一假则假”的原则。
对于联言命题的推理,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否定肯定式推理。
3、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包括相容选言命题(A 或B)和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A,要么 B)。
相容选言命题中,只要有一个支命题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中,只有一个支命题为真。
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两种选言命题,并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推理。
4、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行测演绎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常见的假言命题有“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对于假言命题,要明确其逻辑关系,掌握推理规则。
例如,“如果 A 那么B”,其逆否命题“非 B 则非A”与原命题等价。
在做演绎推理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命题形式和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代入法等解题技巧,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二、归纳推理技巧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1、样本代表性在归纳推理中,所选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如果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不准确。
例如,在调查某个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时,如果只选取高收入人群作为样本,就不能反映出整个城市居民的真实收入水平。
2、逻辑一致性归纳的过程要保持逻辑的一致性。
不能出现前后矛盾或者逻辑混乱的情况。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之图形推理高分技巧(自我总结)

第二篇判断推理之图形推理一、图形推理(1)平移:先看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线)、再看步数(恒定、递增-无递减)重点难点:16宫格判定-先看黑块数量、再判方向;看中间四格黑块数量-a•中间颜色数量相同,优先考虑内外圈分开看;b•中间颜色数量不同,优先考虑直线(竖向或横向)走。
(2)旋转、翻转旋转:顺时针、逆时针;45°、90°、180°翻转:左右翻左右变、上下翻上下变、180°全都变(1)遍历:元素重复出现(缺啥补啥);九宫格以横向或纵向作为一组来考虑判别,横向五六个图形分成内外框来判别(内外框图案形状、内外框颜色)(2)加减同异:相同线条重复出现难点总结:相同线条出现时,考虑加减同异;直接运算不行/选项相同(不能找到唯一解)时,说明结合旋转考察,可先运算再旋转(或先旋转再运算)(3)黑白运算: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内部颜色不同做题技巧:从问号处着手解题更快,边找边验证。
秒杀技巧:适用于部分题,优先找大面积相同色块运算。
(1)对称性(☆☆☆☆☆)对称性考点:a•区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b・对称轴的方向和And:轴对称:“等腰”图形中心对称:平行四边形、S、N、Z变形图,相同图形反着放轴对称+中心对称: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对称轴(2)曲直性:出现明显的圆、弧等全曲线图,优先考虑曲直性;全曲线、全直线、曲+直(3)开闭性:出现生活化或黑粗线条图形,考虑开闭性;全封闭、全开放、半开半闭(1)图形间关系:题干中多幅图都出现两个或多个封闭图形连在一起;a.相离;b•相交(相交于点;相交于线-相交边的数量,相交边的数量、样式-长/短;相交于面-相交面的形状);c•相切(内切相交于面,外切相交于点)2020-12-25(1)数面(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面的细化:“窟窿”较多,数面无唯一答案,可以考虑面的细化,先考虑a•所有面的形状、b•相同面的数量、c・最大面曰“字及捉靈形图工产目HT 宇我貝芟彤閏e3囱出英|古O+區r 相切我相交©<3o ;'C>誓®县0宰端点圏 *M1圧条軒 的形状。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示例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示例在近几年国考的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中的前提型题目是出场率较高的题目,而此类题型又有很多同学觉得不好做,没有抓手。
殊不知,此类题目其实是有解题技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示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示例认识题型对于前提型题目,大家可以通过提问方式来进行判断。
常见问法有:“题干隐含的假设是”“下列选项中哪个作为前提可以使结论成立”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问法,就可以确定是前提型题目,需要求题干所缺的前提。
解题方法搭桥法:前提型题目论据和结论之间往往存在跳跃的概念,在跳跃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就是题干所缺的前提。
举个例子:论据:王明和李玉牵手了。
结论:王明和李玉恋爱了。
这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到“牵手”和“恋爱”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缺的前提。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道例题深入理解下该如何运用搭桥法解题:【例】某镇组织部姚科长在接受当地记者的采访时说:“近年来刚进入机关的干部对下基层锻炼的兴趣普遍比以前强多了。
我镇的机关干部对于下基层的报名十分踊跃。
”姚科长的结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A. 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对当地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B. 对待下基层的态度是衡量是否有下基层兴趣的重要标准C. 近年来进入该镇的干部较前几年的比起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D. 该镇机关干部对下基层锻炼产生兴趣,是由于基层待遇提高【解析】分析题干论证主线论据:机关干部对于下基层的报名十分踊跃,结论:机关干部对于下基层的兴趣比以前强。
可知论据“报名踊跃”和结论“下基层兴趣强”之间出现了跳跃,需要我们运用搭桥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即对待下基层的态度是衡量是否有下基层兴趣的重要标准。
故本题选B。
”拓展:行测备考推理题分析一、含义实践论证是指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拟采取的行动方案(方法、建议、计划),是一种从目标到实现该目标所需要的行动的论证。
此类论证重点关注目标和拟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务员如何提高判断推理题的解题速度

公务员如何提高判断推理题的解题速度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判断推理题的解题速度成为了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公务员考生在解答判断推理题时提高解题速度。
一、熟悉题型特点判断推理题往往通过一些陈述判断、条件假设等方式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应该仔细研究历年的公务员考试真题,了解题目的出题规律和常见思路。
熟悉题型特点有助于提前预判答案和整理解题思路,从而减少解题过程中的迷茫和耗时。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题的解题速度与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息息相关。
为了提高解题速度,考生可以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可以通过阅读逻辑类书籍、做逻辑题,或者参加逻辑推理培训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
只有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才能够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判断推理题。
三、注意题目的关键词解答判断推理题时,关键词是理解题意和把握答案的重要线索。
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辨认题干中的关键词,如“必然”、“可能”、“如果”等,这些关键词会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判断。
同时,还要留意题目中的否定词、修饰词等,它们往往会改变题目的意义。
对于题目的关键词有充分的把握,可以帮助考生更快找到正确答案,提高解题速度。
四、运用排除法判断推理题常常涉及多个选项,考生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排除法。
通过逐个排除明显错误或与题干不符的选项,可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解题速度。
在排除选项时,考生可以利用题目的关键词、逻辑推理和常识判断等方法进行筛选,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五、练习模拟考试提高解题速度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公务员考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做模拟试卷时,要严格控制做题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培养自己在有限时间内高效解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模拟考试,逐渐提高解题速度,增强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总结起来,要提高判断推理题的解题速度,公务员考生可以从熟悉题型特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关注题目的关键词、灵活运用排除法和通过模拟考试等方面入手。
行测中的判断推理题解题方法

行测中的判断推理题解题方法一、引言判断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判断推理题往往以文字材料为基础,通过对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求解出正确答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答判断推理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二、方法一:逐句分析法逐句分析法是解答判断推理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题干,确定所要判断的具体内容。
然后,逐句阅读材料,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画线、圈出关键词语,以帮助理清思路。
最后,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推理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方法二: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适用于材料比较长、信息比较复杂的判断推理题。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然后,逐段归纳总结每段的关键信息和主旨观点。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图表、列表等形式,以帮助整理和记忆。
最后,根据归纳总结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正确答案。
四、方法三:排除法排除法是解答判断推理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内容,确定选项的范围和可能性。
然后,逐个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直至找出符合条件的唯一答案。
在进行排除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和自己的常识进行判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排除法需要谨慎,确保每个选项都经过了充分的分析和思考。
五、方法四: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解答判断推理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分析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找出其中的前因后果、因果关系、充分必要条件等逻辑关系。
然后,运用逻辑推理的原理和方法,对这些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求解出正确答案。
在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中,需要严谨地思考,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六、方法五:利用常识和背景知识在解答判断推理题时,考生还可以运用自己的常识和背景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
有时,材料中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或有误导性的,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进行修正和补充。
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常识和背景知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的本身特点,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影响判断结果。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而其中的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更是关键的考点。
掌握好这两种推理的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得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演绎推理技巧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1、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在解题时,要牢记直言命题的六种关系: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
同时,要熟练掌握对当关系,即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例如,“所有的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命题的真假。
2、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例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不相容选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存在,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对于联言命题,只有当所有联言支都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对于选言命题,要根据其类型来判断真假。
3、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常见的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湿”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在解题时,要明确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逆否命题来进行推理。
4、三段论推理三段论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
比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在运用三段论时,要注意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以及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等规则。
二、归纳推理技巧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对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进行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重要的题型,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种推理的技巧。
一、演绎推理技巧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1、明确题目类型首先,要能准确判断题目属于何种演绎推理类型,如直言命题、复言命题、模态命题等。
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方法和思路有所不同。
2、掌握推理规则对于直言命题,要熟悉“所有”“有的”等关键词的逻辑关系以及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对于复言命题,如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那么……”、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才……”等,要牢记其推理规则。
例如,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中,“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
3、善于运用逻辑符号将题目中的语言表述转化为逻辑符号,能够更清晰地分析题目结构,避免被复杂的文字表述所干扰。
比如,“所有 A 都是B”可以表示为“A→B”。
4、排除干扰选项在选项中,有些可能是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或者与题干推理无关的。
通过仔细分析题干和选项的逻辑关系,排除这些干扰项。
5、进行推理验证对于复杂的题目,可以采用代入法或者逆向推理等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所选答案的正确性。
二、归纳推理技巧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1、关注题干细节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每一个信息,注意细节和特殊情况,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2、排除绝对化表述选项中如果出现过于绝对的表述,如“所有……都……”“一定……”等,要谨慎选择,因为归纳推理往往是基于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比较选项差异对各个选项进行比较,选择最符合题干意思、概括最全面准确的选项。
4、注意逻辑漏洞有些选项可能存在逻辑漏洞,比如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等,要能够识别并排除。
5、结合常识判断在不违背题干意思的前提下,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和一般规律进行判断,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常识而忽略了题干的具体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公务员考试断推理题解答方法逻辑判断逻辑判断,也叫逻辑推理,是判断推理中的测试内容之一。
10 道(或15 道)试题由题干、提问和备选项组成。
题干或是给出一段论述、或是给定一些条件,然后根据提问,在A.B.C.D 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答案。
逻辑推理蕴涵普通逻辑的基础常识。
这些常识,在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其他内容的测试中,都有广泛应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容忽视。
当然,不了解这些常识,也可以做一般性的分析和断定,但往往出错。
原因是,不同的试题,都针对着不同的知识点,也就是考点。
这些考点的考核方法和出题思路是有规律的。
离开这些规律,就无从把握考点,有可能导出“我认为”的思路,而失去了正确解答的机会。
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
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
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经验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对应关系杂具体有疑问可能不推“必” 选项要证据强弱相比较概念有内涵分析必弄清发现联结词真假好分辨排除做首选果断选宏观部分不推“全” 直观是答案选最才保险当心被偷换论据和论点规则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部分解说:1. 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 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
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
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B.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 解析]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
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2)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答案D。
试题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 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12 人都会使用。
B.12 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仅有一人会使用。
[ 解析]1)假设条件③真,那么条件②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显然③必假,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那么“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是真话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①,剩余的条件“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必然假,推出: 12 人都会使用是真的。
答案 A 。
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 A 是答案,但,这样的方 法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 。
快读: 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快解: 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矛盾分析, 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 亦有广泛应用。
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 的量,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
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矛盾律、 排中律综合 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
9. 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联结词如:如果 ... 那么,只有 .... 才,或者 .... 或者 ... , .... 并且 ...等。
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 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 但语义是不规范的。
甚至会出 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公务员考试中, 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 范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
所以在阅读分析中, 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 观依据。
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
如:前件 后件提高生产率 并且实现目标 常简约成: 提高生产率 就能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 才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 或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 也实现目标分析上面命题, 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
因此, 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
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
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 则,这是重要考点。
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1) 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 、B 、p 、q …指代相关事物;2) 逗号:,读: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人”相同)3) 右箭头:f 读:贝9。
表示“如果…那么”4) 对号: V 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5) 双箭头:=> 读:所以。
是推出符号。
(也可用替代)6) 负号: - 读:非。
表达否定。
(与旧符号“ ? ”相同)1. 充分条件推理规贝: 句型:如果A,那么Bo 符号: A f B (读 A 贝 B )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o 符号:A f B ,A => B (分离规则)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 。
符号:A - B , -B => -A (逆否规则)传递规则:A — B , B — C => A — C2. 必要条件推理:句型:只有A ,才B 。
如果提高生产率, 只有提高生产率, 或者提高生产率, 那么就能实现目标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实现目标。
符号:A-B (读A才B)规则:(从略)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 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 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
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 =如果A则B。
符号:B - A = A - B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句型:或者A,或者B。
符号:A V B (读A或B)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
符号:A V B , -A => B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
符号:A V B , -B => A 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
请看试题。
,试题1 :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
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A.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
B.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
C.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
D.在以后两年内,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20%的目标。
[ 解析]1.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那么,否、贝『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
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
2.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提高10% - 提高20%,逆否推理:- 提高20% -- 提高10%传递推理:- 提高20% -- 提高10%,- 提高10%-破产=> - 提高20% - 破产结论是:不提高20%就破产。
答案A。
3.解析中使用了充分条件逆否规则、传递规则。
面对这样简单的试题,如果熟悉规则,十几秒钟之内可以找到答案。
如果不熟悉规则,可能要费些时间。
但是,下面这样的试题不使用规则会有些麻烦。
试题2:一个热力站有个5 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气。
使用这些筏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则:(1)如果开启1 号阀,那么必须同时打开2 号阀并且关闭5 号阀。
(2)如果开启2 号阀或者5 号阀,则要关闭4 号阀。
(3)不能同时关闭3 号阀和4 号阀。
(4)现在要打开1 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
A.2 号阀和4 号阀。
B.2 号阀和3 号阀。
C.3 号阀和5 号阀。
D.4 号阀和5 号阀。
[ 解析]1.这样的试题,每个条件都是用联结词确定了逻辑关系,必须运用推理规则解析。
这类题叫做正则演绎推理。
2.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用符号表示,即简明又清晰,方便推理)1)1-(2, -5 )(其中1表示开启1号阀,-5表示关闭5号阀)2)(2 V 5 )—-43)-(-3,-4)4)1 (必须打开1 号)演绎推理:据条件1)4),用分离规则:1-(2,-5),1 => 2,-5(断定开2,关5)据断定(2,-5 ),结合条件2):=> -4 (断定关4 号)据断定-4 ,结合条件(3):=> 3 (断定开3 号)累计断定项是:2,-5,-4,3对照选项:答案B。
即: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2号阀和3号阀。
试题3: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
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