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各种题型分析解答)

合集下载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本文将对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进行答案解析。

以下是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的详细内容。

一、判断推理题问题:某公司需要为新员工干部进行培训,会议地点只能在A、B、C三个城市之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参加培训的员工绝大多数来自D地,因此应选定的培训地点最可能在D地。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判断推理题,要求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调查结果,参加培训的员工绝大多数来自D地,因此可以推断最可能的培训地点在D地。

二、信息匹配题问题:李雷、韩梅梅、张三、李四、王五五个人参加了一次会议,根据调查结果,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张三和李四是同一领域的专家。

B. 王五是新加入的成员。

C. 李雷是会议主持人。

D. 韩梅梅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中提到的五个人参加了一次会议,根据下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判断。

根据给定的信息,无法判断张三和李四是否是同一领域的专家;题目中没有提到王五是新加入的成员;题目中没有提到李雷是会议主持人;题目中没有提到韩梅梅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因此,以上四个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三、综合分析题问题:某公司在管理层中推行“员工自主管理”制度,根据调查结果,以下哪个观点是支持这一制度的?A. 管理层的权力得到增强,提高了决策效率。

B. 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

C. 员工的自由度受到限制,降低了工作动力。

D. 员工之间的合作性加强,提高了团队效能。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要求根据给定的调查结果,找出支持“员工自主管理”制度的观点。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总结:本文对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进行了答案解析,涉及了判断推理题、信息匹配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1. ⼀些⼈会⽤简单的加法机计算,⼀些⼈会⽤复杂的计算机计算。

⽤计算机⽐⽤加法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

假设⽤这两种机器的价钱相同,那么,使⽤计算机的⼈⼀般来说要⽐使⽤加法机的⼈每⼩时挣钱多。

以下哪项是使上述论证的结论合乎逻辑的假设?() A.⼀般说来,会计是根据他们所作的计算数量以及他们所挣的钱数的不同⽽有区别的 B.⼀个会计花在⼯作上的时间越多,挣的钱越多 C.⼀个会计完成的计算量越多,挣的钱越多 D.⼀个会计进⾏的计算越准确,每⼩时的要价就越⾼ 参考答案:C 【查看本题解析】 2. 以下诸项结论都是根据1998年度西单飞⾈商厦各个职能部门收到的雇员报销单据综合得出的。

在此项综合统计作出后,有的职能部门⼜收到了雇员补交上来的报销单据。

以下哪项结论不可能被补交报销单据这⼀新的事实所*?() A.超级市场部仅有14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报销了⾄少8700元 B.公关部最多只有3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总额不多于2600元 C.后勤部⾄少有8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报销总额为5234元 D.会计部⾄少有4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报销了⾄少2500元 参考答案:D 【查看本题解析】 3. A国有40%的家庭的男主⼈认为,只要家⾥有学龄前⼉童,妻⼦就不应该出外⼯作,⽽应留在家⾥照顾⼩孩。

B国有80%的家庭的男主⼈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妻⼦出外⼯作体现了男⼈对⼥权的尊重。

据调查,A国每两个家庭中就有⼀个家中有学龄前⼉童;B国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两个家中有学龄前⼉童。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A.A国的⼉童⼈数多于B国 B.题⼲中缺乏⾜够的条件,对A国和B国的丈夫们对⾃⼰有学龄前⼉童的妻⼦出外⼯作的⽀持率进⾏确定性的⽐较 C.A国的丈夫们对⾃⼰有学龄前⼉童的妻⼦出外⼯作的⽀持率低于B国的丈夫们 D.B国的丈夫们对⾃⼰有学龄前⼉童的妻⼦出外⼯作的⽀持率低于A国的丈夫们 参考答案:B 【查看本题解析】 4. 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导致⽣态恶化,但不可能有不阻碍经济发展的⽣态恶化。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目录:类比推理误区判断推理模块考点预测图形推理难点预测三大技巧解逻辑判断判断推理解题四项基本原则类比推理误区第一,切忌:草草一看就匆忙作答。

【例题1】南京∶金陵A. 昆明∶春城B. 广州∶穗C. 太原∶晋D. 北京∶蓟【答案】D。

解析:本题中,从题干部分很明显可以得出两个词之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的逻辑关系,但仅有此关系无法在备选项中选出答案,因为A、B、D都符合要求。

再仔细分析题干部分可以发现金陵是南京历史上有过的名称,而A中春城是昆明的别称,B中广州的简称为穗。

只有D项中蓟是北京古代的名称。

也就是说,在本题中若要得到正确结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找出类比推理对象之间的共有属性,这样才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第二,注意: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顺序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绝不能忽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例题1】水果:苹果A.香梨:黄梨B.树木:树枝C.家具:桌子D.天山:高山【答案】C解析:这是2002年下半年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一道类比推理题。

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A.安徽:黄山:合肥B.陕西:华山:西安C.君山:湖北:武汉D.衡山:湖南:长沙【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

君山在湖南省。

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第三,不要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在运用类比推理时,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

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

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

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推理判断真题答案解析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推理判断真题答案解析

2015国考地市级⾏测推理判断真题答案解析 2015国考地市级⾏测推理判断真题答案解析 【答案与解析】 71.【解析】D.圆圈每次逆时针移动两格,线条的端点在中间的四个⽅格中每次顺时针移动⼀格。

按照这种变化规律应选择D. 72.【解析】B.每组第⼆个和第三个图形组合构成第⼀个图形。

第⼆组中第⼆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应该凹凸相合,观察对⽐,应选择B. 73.【解析】D.从每⾏来看,第⼀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与第⼆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按照这种变化规律应选择D. 74.【解析】A.B项中右侧⾯上的阴影三⾓形与顶⾯的阴影不相接;C项中正⾯的三⾓形应位于该⾯右下⾓;D项右侧⾯阴影三⾓形⽅位错误。

A可由题⼲图形折叠⽽成。

75.【解析】C.A、B、D均可得到,如下图所⽰。

76.【解析】B.①④⑤图形都有封闭区域;②③⑥图形都没有封闭区域。

77.【解析】A.①③④中圆圈都靠近图形的最长边;②⑤⑥中圆圈都靠近图形的最短边。

78.【解析】C.①②⑥图形都可两笔画成;③④⑤图形都可⼀笔画成。

79.【解析】D.①②⑤图形都有三条对称轴;③④⑥图形都只有⼀条对称轴。

80.【解析】B.①③④中阴影都是直⾓三⾓形;②⑤⑥中阴影都是锐⾓三⾓形。

81.【解析】A。

垂直绿化的定义要点是:①利⽤攀援植物向空中⽣长进⾏纵向绿化;②在有限⾯积内最⼤限度的提⾼绿化的效率。

符合这两项定义的只有A项,BCD均不符合定义①②,故正确答案选A。

82.【解析】D。

⽐的关键信息是:类⽐。

⼿和柔荑,⽪肤和凝脂,领(脖⼦)和蝤蛴,齿和瓠犀都是在两种事物间进⾏类⽐。

因此运⽤了“⽐”的是答案D。

83.【解析】B。

顶尖效应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发展不平衡,效率较⾼组织对效率较低组织的存在构成破坏或抑制。

A选项属于顶尖效应,但题⼲所问是避免顶尖效应,排除;C选项不存在效率⾼组织对效率低组织的破坏或抑制,排除;D选项也不符合定义,排除;B选项对中⼩企业的扶持和对垄断企业的调控属于避免顶尖效应的⼿段,故答案选择B。

2015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2015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2015国考⾏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2015国考⾏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78.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个填⼊问号处。

使之呈现⼀定规律性: 78.【答案】B。

【解析】每组第⼆个和第三个图形组合构成第⼀个图形。

第⼆组中第⼆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应该凹凸相合,观察对⽐,应选择B。

79.⼀正⽅体如下图所⽰切掉了上半部分的 。

现在从任意⾯剖开,下⾯哪⼀项不可能是该多⾯体的截⾯? 79.【答案】C。

解析:A、B、D均可得到,如下图所⽰。

82.把下⾯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类图形都有各⾃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82.【答案】B。

①④⑤,②③⑥ 【解析】①④⑤图形都有封闭区域;②③⑥图形都没有封闭区域。

85.把下⾯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类图形都有各⾃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⑤⑥,②③④ 85.【答案】B。

①③④,②⑤⑥ 【解析】①③④中阴影都是直⾓三⾓形;②⑤⑥中阴影都是锐⾓三⾓形。

106.在防治癌症⽅⾯,橙汁有多种潜在的积极作⽤,尤其由于它富含橙⽪素和柚苷素等类黄酮抗氧化剂。

研究证据已经表明,橙汁可以减少⼉童患⽩⾎病的风险,并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肝癌和结肠癌。

根据研究结果,橙汁的⽣物效应在很⼤种度上受到其成分的影响,⽽其成分的变化⼜依赖于⽓候、⼟壤、⽔果成熟度以及采摘后的存储⽅法等条件。

由此可以推出: A.并⾮所有的橙汁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 B.过度饮⽤橙汁会给⾝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C.相对于健康⼉童⽽⾔,⽩⾎病患⼉的橙汁饮⽤量较⼩ D.⽣长于良好的⽓候⼟壤条件下,成熟并避光保存的橙⼦最有功效 106.【答案】A。

并⾮所有的橙汁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 【解析】B项“过度饮⽤橙汁”、C项“⽩⾎病患⼉的橙汁饮⽤量⼩”、D项“成熟并避光保存的橙⼦最有功效”在题⼲中都找不到依据;由题⼲可知橙汁的⽣物效应取决于⽓候、⼟壤等因素,则橙汁的功效并不是⼀样的,可推出A项。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辅导班精品笔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辅导班精品笔记

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一.出题形式1)33型(历年1次):两套图形,根据第一套图形的变化规律,推出第二套图形的第三个图形。

——变化规律的相似性2)九宫格型(历年16次):三组9个具有一定规律的图形整合在一起,选出?的图形,使他们呈现一定规律。

横行或竖行或S型推理路线或O型或对角线推理路线。

(3个一组,3+3)九宫格关注的是每个格内的图形即可,无需关注框框。

3)4+1或5+1型(历年9次):每道题左边给出4-5个图形,这些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根据前几个变化,得出?的图形5+1——推理路线:或135246,或123456,或123/45转化为3+3型4)4-1或5-1型(无):给出一组图形(4个或5个),其中有一个图形与其他图形规律不同,要求将这个图形选出。

5)立体图形推理(折叠,拆分)——(历年4次)折叠:左边给出一个平面图,右边给出个四个立体图,选出符合的一项。

拆分:左边给出一个立体图,右边给出四个平面图,要求选出符合的一项。

二.考查规律1)数量变化类(历年9次)可以是图形种类,本身,某一部分的变化,也可以是构成元素(边,点,角,笔画等)的变化。

2)位置变化类(历年5次)可以是图形本身,也可以是组成元素的旋转,翻转,移动。

3)运算类(历年7次)叠加(叠加或叠加后求同和求异)拆分(图形拆分为组成部分)运算(图形组成元素的运算规则,如阴影+阴影=空白,箭头+直线=箭头等)4)求同类(历年7次)图形间具有相同的因素(包括相同元素,相同性质,相同的排列方式)5)立体类(立体的拆分和平面的折叠)——(历年4次)三.题型的详解1数量变化类(元素很复杂)分整体数和局部数(整体和上下左右里外比例),分单独数和重叠数。

1)点线角数量变化(具体元素的数量)点:交点(两条无线长的直接或曲线的交点,线段不能称为交点,称为端点,只能称角度)线:直线,线段,曲线(弯曲的线),封闭图形的边角:一般算内角(图形内的角)的个数和角度。

2015国考行测答案

2015国考行测答案

2015国考行测答案一、判断推理1.A2.B3.A4.C5.A解析:对于第一题,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A选项是正确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第二至第五题,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推断,最终得出B、A、C、A选项分别是正确的。

二、数量关系1.C2.A3.B4.C5.D解析:数量关系题主要考察候选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对于第一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出C选项是正确的。

同样地,对于第二至第五题,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条件进行计算,最终得出A、B、C、D选项分别是正确的。

三、判断推理1.B2.C3.A4.B5.C解析:判断推理题主要考察逻辑推理和推断能力。

对于第一题,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出B选项是正确的。

类似地,对于第二至第五题,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最终得出C、A、B、C选项分别是正确的。

四、资料分析1.C2.D3.B4.A5.C解析:资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对表格、图表等资料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对于第一题,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C选项是正确的。

同样地,对于第二至第五题,我们可以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推理,最终得出D、B、A、C选项分别是正确的。

五、判断推理1.B2.A3.C4.C5.B解析:判断推理题主要考察逻辑推理和推断能力。

对于第一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可以得出B选项是正确的。

类似地,对于第二至第五题,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最终得出A、C、C、B选项分别是正确的。

六、资料分析1.A2.D3.C4.B5.A解析:资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对表格、图表等资料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对于第一题,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A选项是正确的。

同样地,对于第二至第五题,我们可以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推理,最终得出D、C、B、A选项分别是正确的。

以上是给出的2015国考行测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的答案为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务必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 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 ①③④②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5.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6.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A.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7.《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命题方式图形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一类非常重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其特点呈现为零基础,见效快。

因此我们需要深度把握图形推理的出题形式以及题型分类,才能真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图形推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律推理,一类是重构推理。

下面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规律推理题目的常见命题方式以及解题技巧。

1.一条式题干中包含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

针对此类出题形式,我们可以按照顺序、逆序以及第1、3或2、4格子的顺序来找规律。

通常来说难度较小。

2.两段式题干中包含两组图形,这两组图形具备某种相似性。

针对此类出题形式,我们一般从第一段中找规律,第二段中用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在于第二段。

因为第二段的规律肯能和第一段相同,也可能只是和第一段相似,因此不能找过第一段规律后直接套用,掉以轻心酿成错误。

3.九宫格题干中给出八幅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要求填入一幅图,延续这一规律,变化更为复杂。

针对此种题目,找规律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横着看、竖着看、S型看、O型看,米字型看等等,因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分组分类题干中给出六幅图,每幅都有不同的特征,要求将他们分成两组,使得每一组都具有最大的相似性。

这种题目的实质是聚类分析,难度一般不大,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图形属性并结合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最终结果,出题数量相对较少。

以上就是图形推理类题目中最为常见的几类命题方式,针对这类题目来说,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命题规律即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字母推理随着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题目的形式也是变化多端,。

如果考生能够从历年真题当中总结共性的话,复习起来将会是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近年来的图形推理题目中不时出现字母的图形推理,即题干给定几个字母构成的图形,要求考生从给定图形当中观察规律,进而推选一个正确选项。

将近年的字母题目的考点进行汇总如下:一、考查图形曲直性。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A【解析】本题出题形式为两段式的。

第一组图形的三个图形中均有一条曲线。

第二组应该继承第一组的规律,正确答案的图形中应该只有一条曲线。

答案只有A选项。

二、考查图形的对称性。

【例2】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B【解析】本题出题形式为一段式的。

第一幅图形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二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三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前三幅图形的共性就是都有对称轴,因此正确选项应该是轴对称图形,观察选项发现,A、C、D选项都是中心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因此正确选项为B。

三、考查一笔画图形。

【例3】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D【解析】出题形式为一段式的。

题干给定图形均是一笔画图形。

所谓一笔画图形指该图形从一点出发能够一笔完成整个图形。

因此正确答案为D。

四、考查图形的线段个数。

【例4】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D【解析】出题形式为两段式。

第一组的三幅图形均有三条线段构成,第二组三幅图形均由四条线段构成。

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五、考查字母排序。

【例5】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B【解析】出题形式为两段式。

第一组:B与E按照字母排序中间间隔了C和D;E与H按照字母排序中间间隔了F和G。

第二组:I与L按照字母排序中间间隔了J和K。

L按照字母排序间隔两个后面的字母应该是O。

因此正确答案为B。

黑与白的考题随着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题目的形式也是变化多端,。

如果考生能够从历年真题当中总结共性的话,复习起来将会是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近年来的图形推理题目中不时出现有关小黑块的图形推理,要求考生从给定图形当中观察规律,进而推选一个正确选项。

将近年的有关小黑块的题目考点进行汇总如下:一、考查黑块的位置变化--平移。

平移时需要注意两大问题: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步数。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D【解析】本题出题形式为两段式的。

第一组的三幅图形中:标记1的黑块向下移动一格,标记2的黑块向左移动一格,标价3的黑块始终不动。

第二组应该继承第一组的规律,正确答案为D。

此题我们是分别观察每一个黑块的位置变化找规律。

【例1拓展】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A【解析】本题出题形式为一段式的。

此题观察每一个黑块的位置变化规律为:标记为1的小黑块顺时针方向依次移动2格、3格、4格、?格;标价为2的小黑块顺时针方向依次移动2格、3格、4格、?格;因此正确答案为A。

本题还可以把两个黑块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观察,两个黑块之间的隔着一个白色的方格不变,之间选择答案A。

二、考查黑白运算。

黑白运算的题目特征有四个:第一,图形有两种元素。

通常为一黑一白。

第二,图行的对应位置关系明显。

第三,相同位置图形做运算得第三个。

第四,有运算空间。

【例2】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C【解析】本题出题形式为两段式的。

根据观察符合黑白运算的题目特征。

运算得到以下式子:黑+白=黑;白+黑=黑;黑+黑=白;白+白=白;以上式子在第二组进行运用,得到答案为C.三、考查黑块的个数。

【例3】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B【解析】出题形式为九宫格。

题干给定图形中的黑块个数分别为2 4 44 4 66 2 ?规律为均是偶数个黑块,因此正确答案为B。

逻辑判断四大常用解题方法一、假设法假设法就是在题目有两种可能的时候经常用到,就像走到一个分岔路口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继续走下去,那么我们就先假设这条路是可以通向成功的,先走走试试,如果一次就走的成功了,那么将为做题争取不少的时间,如果遇到障碍或者走到与真理相悖时,那么一定是假设错了,那么另外一条道路就一定是对的,这也费不了太长时间,毕竟我们总是要往下做题的。

二、排除法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提问方式是:“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三、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

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并没有导致矛盾,是不是就说明该选项一定能成立呢?这很难说。

因为有时可能出现不只一个选项如果成立而不会导致矛盾的情况。

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四、列表法有时题干中所涉及或所列出的事物情况比较多,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表列特征,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迅速寻找到答案。

做此类题时,如果不列表而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头绪。

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有:以下正确的是、以下错误的是、以下一定为真的是、以下一定为假的是,除了上述常见的提问方式之外,也有这样一种特殊问法的:以下不能确定真假的是、以下能确定真假的是,例如: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

如果以上论述为真,则下列命题能判断真假的有几个?(1)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2)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3)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4)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A.1个B.2个C.3个D.4个这种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直言命题间的两种关系——矛盾关系和推出关系。

如果选项中的命题和题干是矛盾关系,那么题干为真,此选项为假;如果题干的命题可以推出选项中的命题,那么题干的命题为真,选项的命题也为真,除此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都是无法确定的。

下面,我们就以上面这道例题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题干“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非(1)“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是,它和题干既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推出关系,所以这一项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2)“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非,它和题干的命题形式一样,所以题干为真,此项也为真,此项的真假性可以判断。

(3)“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所有……是,它和题干是矛盾命题关系,所以题干为真,此项为假,这一项的真假性也可以判断。

(4)“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所有……非,它和题干不是矛盾关系,由题干也推不出这一项,所以这一项和题干既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推出关系,所以这一项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因此,这四个选项只有2个可以判断真假,故本题选择B项。

这种类型的题目已经出现在一些省份的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因此备考当中考生也要对这类题予以重视,希望上述的解题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类比推理常考的三种题型一、概念关系题型透析: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称谓。

例如,“河北∶冀”、“马铃薯∶土豆”、“夫妻∶伉俪”、“蛐蛐∶蟋蟀”等等。

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逻辑关系的一种。

同一事物具有两个不同称谓的构成原因主要有:口语与书面语、全称与简称、历史传统与习惯等。

例题:桂圆∶龙眼A. 桔∶柚B. 桂皮∶陈皮C. 芒果∶荔枝D. 大料∶八角解析:本题中,桂圆和龙眼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两个名词都代表同一事物。

选项中A、B、C都是指不同的事物,只有D项中大料和八角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都是一种烹饪常用的调味品,故正确答案应选D。

典型练习:1.公孙树∶银杏A. 白杨树∶香蕉B. 天敌∶敌人C. 红苕∶甘薯D. 汉奸∶叛徒【答案】 C【解析】公孙树就是银杏,红苕就是甘薯,故选C。

2.桂冠∶冠军A. 衮服∶礼服B. 红豆∶相思子C. 贵妃∶皇后D. 季风∶风洞【答案】 B【解析】桂冠和冠军都是指第一名,相思子就是红豆,故选B。

衮服是皇帝的礼服,贵妃和皇后不具有题干要求的联系。

风洞是一种装置,季风是一种大气现象中.公教育版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