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移动通信与卫星宽带通信发展及现状

合集下载

国内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国内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0引言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卫星时代。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战争形态已由摩托化、机械化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尤其是太空和网络空间领域,已成为世界大国之间战略博弈的新焦点。

不论是局部战争,还是国际维和、抢险救灾、海上护航等,都离不开太空和网络空间的支援。

所以,构建天基通信系统和天地一体化网络,掌握制天权和制网权,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综合国力上的重要体现,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天基通信的重要手段,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1国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继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后在1958年12月,美国又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斯科尔,正式拉开美苏太空通信领域的装备竞赛,英国、法国、北约等国家和组织也陆续加入到通信卫星的研发当中。

目前,全世界在轨通信卫星大约700余颗,其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200多颗。

绕地球运行的军事通信卫星约110颗,其中约一半的军事通信卫星为美国所拥有。

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通信卫星均为军民合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属于通信卫星的一种,它是传统的卫星固定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交叉结合的产物,主要以商业运营为主,战时卫星资源可被军方征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器,实现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和地面固网、蜂窝网或其他专网用户之间通信的系统,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的有效补充。

按照在轨高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分为GEO(静止轨道)卫星系统、MEO(中轨道)卫星系统和LEO(低轨道)卫星系统三种。

其中,GEO卫星系统运行在赤道上方高度35 8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般采用大型多波束天线、高功率等成熟技术,投资少、技术复杂度低,但传播时延大,不能实现两极覆盖,典型代表是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经营的Inmarsat系统、阿联酋的Thuraya 系统。

国内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与思考

国内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与思考

国内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与思考一、卫星通信业务及主要运营商目前,国内经营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有中国卫星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中宇卫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的下属公司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

近年来,国内主要经营或正在试验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包括:海事卫星(Inmarsat)、铱星(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和亚洲蜂窝卫星(AceS)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近年来开展卫星国际专线业务的电信运营公司主要有中国卫星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中国广播卫星通信公司等单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也在根据电信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经营着此类电信业务,如中国电信上海卫星通信公司和南方卫星通信公司等。

目前,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主要的国内经营者有:中国卫星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子公司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国内VSAT通信业务是一种按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

因此,从事此类电信业务的运营企业在数量上就比前几种卫星通信业务要多一些。

2005年度持有此类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39家,其中开通业务的约有33-35家。

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事此类电信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总数的50%以上,其总部和主站主要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和昆明等城市。

二、国内卫星通信业务发展概况由于地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网络和移动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成本降低,资费下降,近几年来,国内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地面通信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

1.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目前我国民用通信卫星资源十分有限,国内商用通信卫星转发器资源,无论在规模、性能、容量上与境外商用通信卫星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卫星转发器出租市场的需求,已由以C频段为主,逐步转向以Ku 频段为主,Ku频段转发器的需求量逐年递增。

总的发展趋势是C频段出租率在逐步下降,而Ku频段出租率在迅速上升。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第一点:卫星移动通信的概述卫星移动通信是一种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来实现移动通信的技术。

它主要由卫星、地球站、移动终端和传输链路等组成。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覆盖,尤其适合海洋、沙漠、极地等偏远地区的通信需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卫星电话系统和卫星宽带系统。

卫星电话系统主要提供语音通信服务,而卫星宽带系统则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种通信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的优点在于其覆盖范围广泛,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通信质量。

然而,卫星移动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传输延迟较大、信号传输衰减较大等。

第二点: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卫星移动通信可以根据卫星类型、频段、传输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卫星类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GEO)和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LEO)。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具有较高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但建设成本较高。

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建设成本较低,但覆盖范围较小,通信质量相对较差。

按照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L频段、C频段、X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等。

不同频段的通信能力、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按照传输方式,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两种。

单向传输系统只能实现从一个地球站向多个移动终端的通信,而双向传输系统则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如民用、军事、航空航天等。

不同应用领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要求、通信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总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种分类方式,不同类型的系统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建设成本等方面有所差异。

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点:卫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现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卫星通信技术、多址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

卫星通信技术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卫星传输链路的设计与优化、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编码与解码等。

卫星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早期的电报、电话到现在的互联网、移动通信,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随着地面通信技术的日益饱和,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天空——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低轨道卫星星座的建设成为了卫星通信技术的新趋势。

相比于传统的高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具有更低的传输延迟、更高的信号质量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目前,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亚马逊公司的“柯伊伯”计划等都在积极推进低轨道卫星星座的建设。

这些计划旨在通过数千颗甚至数万颗卫星组成的庞大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高速、低延迟的宽带接入。

其次,高频段通信技术的应用也为卫星通信带来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卫星通信主要依赖于C、Ku等低频段,但随着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高频段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例如,Ka频段具有更宽的带宽、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更强的抗雨衰性能,可以满足未来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高速率业务的需求。

此外,Q、V等更高频段的开发也在逐步推进,为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再次,激光通信技术的兴起为卫星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束作为载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极低的功耗。

近年来,随着激光器、光学天线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激光通信在卫星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

例如,欧洲航天局的EDRS系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LUCAS系统等都已经实现了卫星间的激光通信试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激光通信有望成为卫星通信的主流方式。

当然,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卫星宽带与卫星移动

卫星宽带与卫星移动
天地一体化融合系统-卫星与WIFI集成应用
基于热点服务的星地融合系统
WIFI ATC 基站使用和卫星不同的频段; 主要解决卫星用户的室内以及密集城市的覆盖问题,用于增强卫星系统的覆盖范围; 部分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已推出了卫星链路间接提供WiFi 服务的产品和服务。如Thuraya
系统的 SatSleeve 卫星网络适配器,铱系统的“Iridium Go !”以及 Globalstar系统的 “Sat-Fi” 卫星热点设备产品,可通过卫星连接提供地面热点,支持多个终端接入。
相应管理权限;
(4)行业应用:新闻采访、数据采集应用
应急应用 行业应用:新闻采访 企业应用
一、中星16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2、系统应用场景
一、中星16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星16 号 Ka 宽带卫星具有26 个用户波束、3 个馈电波束,在北京、成都和喀什三地设 置了三个关口站。与目前国际先进的卫星相比,中星16 号 Ka 宽带卫星的系统容量、区域覆盖等还相对有限,随后建 设的中星18 号Ka 宽带卫星将对此进行全面的补充和完善。 届时,除了我国陆地、北海、东海、南海都可以全部覆盖 之外,还有几个海洋移动波束可以用于机动应用。这将为 我国应急通信提供大范围、全时空的系统保障。
低速终端
低速采集终端用于低速、稀疏数据采集,小体积、低功耗、 内置天线和电池、无需外接供电。
主要指标
◆ 传输速率:1.2 kbps~9.6kbps; ◆ 最大功耗:<2W; ◆ 供电:采用电池供电,使用寿命3年以上; ◆ 环境适应性:温度(-40℃~55℃)、三防、跌落等 ;
四、终端介绍
背夹终端
背夹终端作为卫星通信的接入热点、其它终端通过近距离 无线(WiFi/蓝牙)连接到背夹终端,经由背夹实现卫星通信。 终端采用三防设计,可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通信卫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通信卫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是一个 3 P包交换和 电路交换 的网络 . GP 兼容第三代 (G) 3 手机 系统 其所 有提供 的服务都 基于 U S技术。美 国 MT 的移动 卫星通信 提供 商 S y er ( MS kT r 前 a V)移动 卫星通
信 系 统 移 动 终 端 的 射 频 部 分 在 L波 段 上 ,该 系 统 不 仅 集
天线 技术是卫星通信的关键 技术。 多波束天线 ( A. MB
Mut l B a A t n ) 于 能 够 同 时 产 生 多个 子 波 束 ( lpe em ne a 由 i n 点
为了适应多媒体 业务的需求,人们把 目光放在 了更高 的波段。 目前已发射或计划发射的 K 波段通信卫星有 : a 美 国的 国际通信卫星公 司 ( tlt I e a)的 G 8 ( n s 2 原名 为 I _); A8


卫 星 通 信 频 段 不 断扩 展
呈 移动业务在更低频段发展 一
近 年 来 , 卫 星 移 动 业 务 取 得 了 长 足 的 进 步 。 国 际 移
动 卫 星 公 司 ( mast 、 铱 卫 星 公 司 ( iim aele I r ) n a Id r u Stlt i
国内卫星 ,如印度 越南 、 鲜,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朝
印度尼 西亚 等 ,而且 日本 、韩 国 、印度尼西 亚 的移 动卫 星通信 系统 以及 日本 、泰 国的宽带卫 星通信 系统都 具有 技术领先优 势。 北 方研究 所 ( R)是一 家专 营于卫 星和 无线 技术 NS 应 用 的著 名 国际市场研 究和 咨询机 构 ,据其研 究报 告预
测 2 0 0 9年 至 2 1 0 4年 间 的 C 频 段 和 Ku频 段 转 发 器 业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项技术在传输信息、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跟踪人员和物品、以及监测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卫星通信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60 年代初期,当时美国和苏联开始发射通信卫星。

这些早期的卫星主要用于传输电话和电报。

不过,它们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 世纪 70 年代末,人造卫星可以轻松完成数字通信,用于传输数据和文件,这为现代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在 1990 年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GPS)开始开发。

GPS 让人们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定位自己的位置,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者其他应用传输数据。

此外,GPS 还提供了准确的时间标准,这使得各个行业和应用领域也能受益。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速度、传输质量、连接数和覆盖范围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

无论是在海上、山间、森林、沙漠或其他偏远地区,卫星通信技术都能为人们提供可靠的信号和服务。

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1. 通信卫星通信技术最显而易见的应用是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

这项技术可以让人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短信、视频聊天和数据传输等方式来进行远程通信。

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在平原、山谷和海洋等地方提供信号,以及在灾难和紧急情况下提供重要的信息传输。

卫星通信技术还可以为航空和航海等行业提供高度可靠的通信服务。

它可以监测天气和航空器的飞行情况,并保持空中交通的高效和安全。

同时,它还可以为海洋监测、搜救和渔业管理等行业提供服务。

2. 互联网服务卫星通信技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为偏远地区或没有可靠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的方式之一。

卫星互联网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地面基础设施的支持提供网络连接,从而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相关技术,探讨了当前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索面领的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应用;让后再当前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卫星抗干扰技术及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卫星通信;宽带卫星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空间卫星通信;通信卫星;抗干扰;卫星通信技术今后的趋势1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它是微波通信与航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微波频段(300MHz~300GHz,即波段lm~1min)。

这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则称为卫星通信系统,而把用于现实通信目的的人造卫星称为通信卫星,其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因此,可以认为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继承与发展,是微波接力通向太空的延伸。

空间无线电通信有3种形式。

1 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通信;2 空间站之间的通信;3 通过空间站的转发或反射来进行的地球站相互间的通信, 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卫星通信,卫星就是一种空间站。

实际上,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结合为一个大系统,因为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以及空间站之间的通信也常常需要通过通信卫星的转发或中继来进行,并与地面基础设施相联系,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前二者也是一种广义的卫星通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卫星通信迅速发展,在军事与民事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七八十年代达到顶峰。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光纤通信以及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卫星通信逐渐由传统通信领域逐渐转向其他方向。

近几年来,卫星通信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实现了产业化与国际化年收入达900 多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3%。

与此同时,在军事应用中卫星通信仍然是其主要的通信手段是其他通信手段所不能取代的;在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中卫星通信不仅有效地补充了其他通信手段的不足或不能(如海事、远程航空的通信等),而且作为大众传媒如视频与音频广播“最后一公里到户”的接入,防灾、救灾、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等均大有作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