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制作全过程..( 组图)
新闻联播发展史

七、《新闻联播》发展史创办之初的《新闻联播》和播音员李娟1958年5月1日19时整,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中国自己的电视播出信号第一次出现在首都北京的天空上,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由此开始了。
电视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自1936年英国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起,电视便成为了20世纪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传播媒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着手发展电视。
195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要办电视。
1955年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的电视台的计划。
周恩来总理2月12日批示将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
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办电视的经验,中央广播事业局派罗东和孟启予组成电视代表团,于1957年12月赴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考察,1958年3月返回北京,为建立电视台进行了业务上的准备。
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原广播大楼西侧四层楼上的一个6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改建成为简陋的导演控制室,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
当晚,在北京仅有的几十台电视接收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楼模型作为背景图案,上书“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
新华通讯社为此发出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在5月1日开始实验广播。
”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了。
创办之初北京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能力很低,主要依靠电影厂和文艺演出单位的支持。
当时,除纪录、科教影片以外,其他节目全是直播。
试验广播期间,每周播出两次节目,每次二至三小时。
包括新闻性节目、社会教育节目和文艺节目等。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
正式播出的电视节目由每周两次增至每周四次(星期二、四、六、日各播一次),同时试办了五期《电视广播节目报》周刊。
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后,事业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从1960年1月1日起,北京电视台试行新的固定节目时间表,每周播出八次,星期日上午增加一次节目。
设置了十几个固定栏目,既有面对广大观众的栏目,又有特定对象栏目;既有新闻性栏目,又有知识性、娱乐性栏目。
新闻联播主持词开场白及基本流程

0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和补充。
05
节目内容策划与呈现方式
新闻报道选题策略
01
重要性原则
优先选择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 会议、重大政策等具有重大新闻 价值的选题。
时效性原则
02
03
贴近性原则
紧跟时事热点,及时报道最新发 生的事件和新闻,满足观众的知 情权。
关注民生问题,选择与人民群众 切身利益相关的选题,提高新闻 的贴近性和亲和力。
结束语
主持人用简短的话语总结本次新闻联 播的内容,感谢观众的收看,并预告 下次节目的时间和主题。
01
02
新闻播报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依次播报国 内外重要新闻,包括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03
嘉宾访谈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 进行访谈,深入解读新闻背景和意义 。
05
04
观众互动环节
预告下期内发观众的期待和关 注。
04
主持人角色定位与职责
主持人形象塑造要求
穿着整洁、大方、得体,符合新闻节目的形象要 求。
面部表情自然,微笑亲切,展现出自信、专业的 形象。
身体语言得体,站姿端正,手势自然,不夸张。
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培养
01
具备清晰、准确、流畅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01
创新表达方式
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 法来设计开场白,如使用比喻、排比等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02
03
突出节目特色
可以根据节目的定位和特色来设计开 场白,如强调节目的深度、广度或独 特视角等,塑造节目的品牌形象。
03
基本流程梳理与解读
前期准备工作安排
解析新闻联播的结构安排 如何构建一个有条理的新闻节目

解析新闻联播的结构安排如何构建一个有条理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间播出的重点新闻节目,其结构安排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节目内容的组织和观众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新闻联播的结构安排入手,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有条理的新闻节目。
一、新闻联播的结构安排新闻联播的结构安排一般分为开场、新闻报道、时政报道、重大新闻专题、国际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要闻快讯、天气预报和收官等部分。
这种结构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全面、有序地呈现当天的重要新闻内容,给观众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新闻信息。
二、构建一个有条理的新闻节目1. 开场:开场是新闻联播的引子,目的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可以选择一个热门或引人关注的新闻话题作为开场,同时可以配以醒目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背景音乐,以提高观众的观看欲望。
2. 新闻报道:这是新闻联播的核心部分,需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
可以按照重要性、紧迫性、时效性等因素来决定新闻报道的顺序,同时注意做好衔接和过渡,使节目内容更连贯流畅。
3. 时政报道:时政报道是新闻联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政府部门工作报告、重要会议和活动的宣传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要闻等。
时政报道需要结合背景资料和专家评论,以加深观众对时事的理解和认知。
4. 专题报道:重大新闻专题是新闻联播的亮点之一,可以通过深度报道、采访等方式对重大事件进行全面解析和讲述。
专题报道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形式多样,如纪实性报道、对话性报道、短片报道等,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给观众。
5. 国际新闻:国际新闻通常包括涉及中国自身利益的国际动态、重大国际事件和重要历史纪念日等。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可以加入相关专家的评论,以提供更加客观和多元化的视角。
6. 军事、社会、体育、经济、科技、文化新闻:这些板块是新闻联播的常规内容,需要按照重要性和时效性进行排列,以满足观众对多方面新闻信息的需求。
7. 要闻快讯:要闻快讯是新闻联播中的一个短板块,通常用于播放一些短小的、重要的新闻信息,目的是迅速告知观众当天的焦点事件。
新闻生产的工序揭密——新闻传播过程

第三讲 新闻生产的流程揭密 ——新闻传播过程
一、可消费的新闻纸,看不见的新闻生产 二、符号学及其结构与功能 三、中国新闻选择的“双重标准”——新 闻价 值与新闻政策 四、新闻生产的一般流程——从信源到 “新闻超市” 五、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接受
一、可消费的新闻纸,看不见的 新闻生产
比较:香港传媒的数量精准与内地传媒的模糊策略
知人老只及据媒□ 。冷总有真的发中 暖一报相策行国 谁 人 知 自个社,略数传
2008年全球报纸百大排行榜之前十
1. 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 日本﹐1002.1万份 2 朝日新闻 (Asahi Shimbun)﹐日本﹐ 805.4万份 3 每日新闻 (Mainichi Shimbun)﹐日本﹐ 391.2万份 4 图片报 (Bild)﹐德国﹐ 354.8万份 5 参考消息﹐中国﹐318.3万份 6 印度时报 (The Times of India)﹐印度﹐314.6万份 7 日本经济新闻 (Nikkei)﹐日本﹐ 305.4万份 8 太阳报 (The Sun )﹐英国﹐298.6万份 9 人民日报﹐中国﹐280.8万份 10 中日新闻 (Chunichi Shimbun)﹐日本﹐ 275.5万份
2、符号与信号的区别(P86)
信号:动物所具备的、只局限于固定的时空 场合、用声音、动作、物象、颜色等代替某 种条件激励以引起动物的反射。 符号:人所特有的,是人为自己所构建的时 空联系的意义世界,有提示意义的功能,其 重要性在于它能进入到人类的意义世界,并 具有功能的价值。
中央电视台编目通则

中央电视台视频节目编目细则第一部分总则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北京捷成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1 总则 (1)1.1说明 (1)1.2著录原则 (1)1.2.1忠实著录原则 (1)1.2.2规范著录原则 (1)1.2.3实用著录原则 (1)1.3著录用文字 (1)1.3.1标点符号的位置 (1)1.3.2数字用法 (2)2 视频节目编目原则 (3)2.1著录对象 (3)2.2编目层次 (3)3 视频节目编目细则 (3)3.1节目层著录项 (3)3.1.1题名项 (3)3.1.2主题项 (5)3.1.3主要人物 (6)3.1.4描述项 (6)3.1.5日期项 (7)3.1.6类型项 (8)3.1.7格式项 (8)3.1.8语种项 (8)3.1.9版权项 (9)1总则1.1 说明视频节目编目以《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为基本标准,著录/标引的基本元数据要反映央视国际视频节目的特点,方便该类节目的检索和再利用。
1.2 著录原则1.2.1忠实著录原则所谓著录/标引就是对视音频数据的形式和内容特征进行信息分析、归纳、记录并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
在著录/标引时一定要遵循忠实著录的原则,记录和描述视音频数据的所有形式和内容特征信息,客观、全面地向使用者展现视音频数据的基本信息,以便使用者能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视音频数据。
1.2.2规范著录原则在著录/标引时要遵循编目数据的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著录用文字要规范,要采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颁布的简化字;2、著录用名词术语要规范,人名、地名、机构名、会议名等应尽量采用全称;3、著录的主题标引、分类标引要规范,应采用标准的主题词表和分类表;4、数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要规范,应该遵循《语言文字规范手册》中的规定进行著录。
1.2.3实用著录原则在著录编目数据时,要依据实用性原则。
尤其是在进行主题标引时,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分析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检索角度,以便于标引出的数据很容易被检索者掌握,并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所需要的视音频数据。
三十五年,《新闻联播》这样炼成

三十五年,《新闻联播》这样炼成作者:游免津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2年第03期比央视历史还要长警车开道,一直开进了中央电视台。
从上面下来的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而是新闻胶片。
洗印工人已经做好准备,胶片迅速被洗印出来,“然后由编辑一点一点地把它剪接起来,同时文稿编辑就写稿子,然后马上就播出。
”据原央视主持人赵忠祥介绍,《新闻联播》刚开办的那几年,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一开始,它还不叫《新闻联播》,而是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1976年7月1日开播。
新闻片由全国各地电视台提供。
当时由于技术落后,新闻片由胶片拍摄,运送新闻片都是通过飞机或者火车进行,“加上洗印编录,有的要几天后才能与全国观众见面。
”赵忠祥说。
经过近两年的试播,1978年《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原来冗长的名字被弃用。
当天的头条新闻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
在串联稿上,这条新闻本来排在中间的位置,后来被一条长长的箭头勾到了第一条,原位置上的“河北马万水工程队勇夺新高峰”被安排到了第二条。
当时还没有中央电视台,这档节目是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新闻联播》正式开播三个多月后,1978年4月18日,据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办公室下发的第001号文件,北京电视台才“经华主席、党中央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外简称CCTV。
《新闻联播》不是中央电视台的当时的《新闻联播》并没有受到今天这般重视。
据《南方周末》报道,最初几年,国家领导人到哪个省去,都不愿意让《新闻联播》的人跟随报道,因为觉得可能不太重要。
情况在1980年11月发生了变化。
《新闻联播》陆续播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报道,一时万人空巷,创造了《新闻联播》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视高峰。
亿万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共同目睹了国家重大时政事件,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开始为国人瞩目。
第二年四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新闻联播流程

新闻联播流程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一档重要新闻节目,是中国人民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的重要渠道。
新闻联播的制作流程经过精心设计,保证了节目的质量和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新闻联播的制作流程。
首先,新闻联播的制作流程通常从新闻收集开始。
新闻联播的编辑团队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重要的新闻资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闻。
他们会浏览各大新闻网站、阅读报纸杂志、观看新闻节目,以确保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接下来,编辑团队会对收集到的新闻进行筛选和整理。
他们会根据新闻的重要性、时效性和客观性,选择出最具代表性和价值的新闻报道。
然后,他们会对新闻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方面的整合,以便后续的制作和播出。
在新闻整理完成后,编辑团队会进行新闻报道的编排和排版工作。
他们会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确定新闻的播放顺序和时长。
同时,他们还需要考虑到新闻报道的多样性,确保各个领域的新闻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随后,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和解说员会对新闻报道进行准备和排练。
他们需要熟悉每条新闻的内容和背景,以确保在播报时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解说和报道。
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新闻内容。
最后,新闻联播的制作团队会进行节目的录制和后期制作。
他们会根据节目的整体要求和时间安排,进行现场录制和后期剪辑工作。
同时,他们还需要对节目的画面、音效等进行调整和处理,以确保整个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新闻联播的制作流程经过了严格的筛选、整理、编排、准备和制作等多个环节,以确保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档内容丰富、准确客观的新闻节目。
这也正是新闻联播能够成为国内外观众信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Flash新闻联播片头

Flash新闻联播⽚头新闻联播⽚头本实例模仿“新闻联播”的⽚头制作了⼀个动画,⾸先我们利⽤蒙板制作了⼀个旋转的世界地图作为背景,然后分别为“新闻联播”4个字设置动画,创建天外飞字效果,使⽚头动画更具活⼒。
(1) 启动Flash,建⽴⼀个新⽂件。
在Properties⾯板中将场景颜⾊设置为淡蓝⾊(RGB:0、204、205),然后双击矩形⼯具按钮,打开Rectamgle Settings 对话框,如图9-205所⽰。
在其中设置Corner为10,单击OK按钮完成矩形⼯具的设置。
(2) 使⽤矩形⼯具在场景中绘制⼀个圆⾓矩形,在Info⾯板中设置矩形的⾼度和宽度为239,矩形变成了正⽅形,然后对正⽅形进⾏由蓝⾊到⿊⾊的辐射渐变填充,并将轮廓删除,效果如图9-206所⽰。
接着按下F8键将正⽅形转换为图形符号,命名为beijng。
图9-205 Rectamgle Settings对话框图9-206 绘制圆⾓正⽅形(3) 导⼊⼀幅地图图⽚,将其转换为⽮量图,再对其进⾏复制,将两个地图⽔平排列在⼀起,如图9-207所⽰,然后全选地图,将其颜⾊更改为50%的灰⾊,再按下F8键将地图转换为图形符号,命名为ditu。
图9-207 创建ditu符号(4) 按下Ctrl+F8组合键新建⼀个电影夹符号,命名为xuanzhuan,从Library⾯板中拖动beijing符号到新建符号中,在第40帧按下F5键创建⼀个普通帧,如图9-208所⽰。
(5) 新建图层2,将ditu符号拖动到新建图层中,如图9-209所⽰调整地图的位置,使其左端与正⽅形有⼀段重叠。
图9-208 将beijing符号添加到xuanzhuan符号中图9-209 加⼊ditu符号(6) 在图层2的第40帧创建关键帧,如图9-210所⽰调整地图的位置,使其右端与正⽅形有⼀段重叠,注意,⼀定要使在该帧中重叠的部分与第1帧中相同,否则在后⾯⽣成动画后会有跳帧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想知道新闻联播是怎样制作的吗?今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借此向搏友介绍几张照片,看看怎样播出的。
每当你坐在沙发上,喝着茶,舒舒服服看新闻联播时,你可想到,在现场有多少人为这半小时的直播付出了多大阿!每当前方记者拍完新闻回到台里,就急急忙忙赶到编辑机房进行剪编、配音,作字幕,然后领导审查,如果还得再编、配音、检查,直到每条新闻都完成好了,才能送到导播室去串联节目。
播音员配完音、化好妆,就得音台上,摄像师需调整画面、灯光师需布好光、技术人员需要调机……等到7点开始播出,为这半小时,要由五场紧张工作。
在播出中,任何人都不会随便说话和走动的,各工种默契配合、专心志致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有时候,联播正在进行中,又有记者刚拍完一条重要新闻要在联播中播出,他们回来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赶快步送到导播台上,播音员就会念到“下面是本台刚刚收到的信息...”,这条新闻就急忙插播了。
每天的新闻联播就秒必争、认真负责、安全顺利地完成的。
真是时间就是新闻,新闻就是政治任务。
02.jpg(19.78 KB, 下载次数: 48)
记者采访急忙归来
03.jpg(22.89 KB, 下载次数: 18)
马上到机房进行编辑
04.jpg(21.88 KB, 下载次数: 21)在录音室配音
05.jpg(22.05 KB, 下载次数: 14)在审看间审片
06.jpg(27.4 KB, 下载次数: 12)化妆师给播音员化妆
07.jpg(23.03 KB, 下载次数: 13)播音员走进播出区
08.jpg(28.36 KB, 下载次数: 12)摄像人员与灯光师迅速取景和布光
09.jpg(24.14 KB, 下载次数: 49)美术作片头和上字幕
010.jpg(24.62 KB, 下载次数: 23)技术人员调机和对画面
011.jpg(27.19 KB, 下载次数: 12)导播室工作人员作精心播出准备
012.jpg(25.14 KB, 下载次数: 14)紧急新闻边走边对稿
013.jpg(19.42 KB, 下载次数: 14)快跑赶快送稿件
014.jpg(18.96 KB, 下载次数: 15)领导在播出现场审看
015.jpg(26.88 KB, 下载次数: 14)新闻联播直播开始了
preview1203509009553_439275.jpg(22.98 KB, 下载次数: 18)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