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2 ——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2 ——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2 ——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是高考中的常见图之一。

它主要以城市规划图和城市要素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及原
情况图,回答(1)~(2)题。

【判读流程】
图表信息获取
【尝试解答】(1)B (2)D
(2021·任丘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经过论证,该城市在⑤处布局了一个大型仓储区,主要理由是该处( )
A.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B.环境优美,污染较轻
C.地形平坦,工程量小
D.方便职工上下班
解析:第1题,化工厂布局在城市郊区,河流下游,对城区污染较小,①合理;科技园区布局在风景区附近,城市郊区,②合理;食品厂布局在城区中人口密集处,③合理;长途客运总站占地面积大,而城市中心地区地租成本高,应选择交通便利的郊区,④不合理。

故选D。

第2题,⑤处位于高速公路和铁路相交处,交通便利,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A正确;⑤处靠近铁路,环境较差,B错误;⑤处地形平坦,但工程量不是建设仓储区主要考虑的问题,C错误;⑤处在城区外围,不方便职工上下班,D错误。

故选A。

答案:1.D 2.A。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地图的判读技巧专题讲解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地图的判读技巧专题讲解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地图的判读技巧专题讲解一、专题讲解一幅标准的地图可按如下程序进行判读:(1)读图名。

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内容来表示,它通常位于图幅的正下方,我们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图所在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2)定方向。

常用规范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经纬网的依据经纬网、有指向标的依据指向标。

(3)定位置。

根据经纬度、轮廓形状等信息判定地理位置。

(4)巧计算。

利用经纬网、比例尺等信息进行相关计算。

(5)明分布。

分析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

分布状况说明主要分布地区。

(6)析特征。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人文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方面分析。

二、同步训练敦格铁路北起敦煌火车站,南至青海省的格尔木火车站,全长约616.79千米, 2019年通车。

下图中的虚线为敦格铁路。

读图回答1~2题。

1.敦格铁路正线全长约509千米,由此可推知,上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A.1∶30万 B.1∶30 000万C.1∶2 500万 D.1∶200万2.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敦煌和格尔木两地相距约2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509千米,故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1∶2 500万。

第2题,图中的实线、虚线都是图例;图中的文字是注记;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但该图既没有经纬线、也没有指向标,故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答案 1.C 2.D3.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要想宣传“险、奇”效果,应使海报中的陡崖坡度加大,故应在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高考地理专题2.2 区域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2.2 区域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区域图的判读[知识点拨]七大洲和四大洋构成了整个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区域。

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和原理是高考永恒不变的主题。

区域地图是展示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地图,一般由图名、地理位置、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图例、注记构成,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技巧是正确回答问题的第一步。

1.根据经纬网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图中显示该区域大体经度为70°E~90°E,纬度介于10°N~20°N,确定为印度区域。

2.根据面状事物轮廓形状特征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轮廓,也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从图中陆地和岛屿轮廓可确定为南亚次大陆(印度)。

3.判断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图中A处为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种植棉花和小麦,棉纺织工业发达。

B处位于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钢铁工业、麻纺织工业发达;C处是班加罗尔地区,科技发达,交通便利,是高新技术工业区。

4.综合分析区域相关事物特征通过图中相关地理事物,进一步分析其相关的事物特征,如图中相邻地区的地理特征。

[典题示例]【典例1】[2017·课标全国Ⅰ,36(2)、(3),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一、专题讲解1.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1)确定南北半球(2)确定海陆位置①确定大洋a.依据四大洋周围的大洲。

b.依据特殊经线:如0°~20°W经线大致穿过大西洋,90°E经线大致穿过印度洋,160°E、180°经线大致穿过太平洋(图示海域为太平洋)。

②确定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a.根据海陆分布来确定(图示海域位于大陆东岸)。

b.根据洋流性质来确定:如中低纬大洋环流中,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大洋东岸)。

(3)确定具体洋流流向与性质图示海域甲处洋流自南向北流,为(日本)暖流;丁处洋流自北向南流,为(千岛)寒流。

(4)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海域甲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丁洋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甲、丁两洋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P处的污染物,在甲、乙洋流的影响下,会被带至丙处。

2.表层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1)影响因素在海洋中,把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相等的点连成线,即为海水等温线。

如下图所示:由图一、图二可归纳出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①海水等温线较陆地平直——海洋性质均一。

②海水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

③海水等温线偏离纬线弯曲——洋流。

(2)判读方法①根据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②根据海水等温线凸向判断洋流流向。

海水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即“凸向即流向”。

③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一般来说,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二、同步训练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原理及规律,是学好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区域图是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像,主要有宏观区域图和微观区域图,都侧重考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自然灾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图1 某国位置示意图图2 “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图3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读图名,明确图示内容一幅图的图名往往反映出该图的内容,能体现出图示的主要地理事象。

如图2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由此可知本图内容是“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穿过的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物及轮廓、重要标记和图例等信息,可以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如图3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该图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地区。

3.区域特征分析(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可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

(3)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措施。

4.区域差异比较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出两区域的差异。

【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思维过程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根据材料“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甲地有森林,便于隐蔽。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一、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1)摸背景:即区域定位,利用经纬度、海洋、陆地轮廓、典型的地理事物进行定位。

区域定位的基本要求:一是确定地理坐标(绝对位置),山此判断区域所在的半球、温度带;二是确定海陆、政治、经济、交通等相对位置,对于陌生的小的区域还要看位于哪一个大洲或大的区域。

(2)找图例:在读区域图时先要找到图例,依照图例依次读图,这样就把复朵的区域图分解成要素图,山繁变简。

(3)寻特征:结合图中要素的分布,概括特征。

如根据等高线、海岸线判断地形特征;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等。

(4)究联系:依据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探究要素的时空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

二、同步训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LJ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

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

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

图一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二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7l W r(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岀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 距离近)O(2) 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 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 求大。

(3) 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 水平高;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O(4) 保健园黑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 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区域经纬网图的判读

区域经纬网图的判读

区域经纬网图判读技巧区域经纬网图主要是通过对世界或某区域地图标注经纬网,或加注经纬度来反映区域位置或区域间相对位置的地图。

高考中考查内容一般是通过区域经纬度确定其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纬度位置(低、中、高纬度),所处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海陆位置及邻区(邻国、邻省等)位置,从而确定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常考图示][判读技巧]这类图考查的基础能力就是根据经纬网确定并综合分析区域地理位置,包括分析任意地点的位置及任意地点间的相对位置,如方向、距离等。

主要判读技巧如下:1.根据经纬网确定某地或某区域的位置如图1中要先判断图中经线和纬线是东经还是西经,北纬还是南纬。

根据图中的大陆轮廓判断,极点所在区域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包围,则该极点为北极点,由此可知地球自转方向,进而可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确定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位置。

2.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若两地不在同一纬线上,也不在同一经线上,则一般是先判别南北方向,靠近北极者为北,如图1中南苏丹首都与北京均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数大于南苏丹首都,故北京在北面;然后根据经度的东西和差值的大小判别东西方向,南苏丹首都在32°E附近,北京位于120°E附近,同为东经度,则度数增大的方向为东,即北京在南苏丹首都的东面。

因此北京在南苏丹首都的东北方向。

同理可得出图1中①地在②地东面。

3.根据位置及范围描述区域地理特征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其中描述地理位置时应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内陆、沿海还是岛屿上,什么大陆的什么方位)、邻区(国)位置等方面去考虑。

[应用体验]1.(2010·北京高考节选)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 C.8° D.10°[解析]1.由图名“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可知图中经线为东经,纬线为北纬。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

专题五 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近年来,随着高考对考生力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高考试题中,区域地图、地理示意图、景观图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地图。

同学的读图技巧将直接影响高考的成果。

因此,在复习备考期间,把握这些常考地理热图的判读方法,对于提高地理成果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系构建名师点拨1.在复习每一个区域相关学问后,可拿一张相关的空白地图,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将各种地理事物进行叠加,形成学问小结。

2.分析地理示意图时要留意,依据题目要求全面猎取图上信息;挖掘图中地理事物与地理环境,所学学问之间的内在关系。

3.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发掘区域图和景观图之间的联系,细心观看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依据题意明确读图分析的目的和对象,把握其基本特征,如把握地理事物及要素的分布特点、进展演化过程、空间结构等。

类型一 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 [典例剖析]【典例1】 (2022·大纲文综,4~5)下图中K 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逝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争辩,百年之内该岛上的自然 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 岛自然 植被类型属于(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恢复快速的独特条件是( ) A .海拔高 B .种源丰富 C .火山灰深厚 D .光照充分 [读图指导]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解析 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推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

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 岛自然 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第(2)题,据材料可知,K 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 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一、专题讲解区域图的判读方法(1)摸背景:即区域定位,利用经纬度、海洋、陆地轮廓、典型的地理事物进行定位。

区域定位的基本要求:一是确定地理坐标(绝对位置),由此判断区域所在的半球、温度带;二是确定海陆、政治、经济、交通等相对位置,对于陌生的小的区域还要看位于哪一个大洲或大的区域。

(2)找图例:在读区域图时先要找到图例,依照图例依次读图,这样就把复杂的区域图分解成要素图,由繁变简。

(3)寻特征:结合图中要素的分布,概括特征。

如根据等高线、海岸线判断地形特征;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等。

(4)究联系:依据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探究要素的时空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

二、同步训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

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

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

图一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二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答案] (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开始,由西向东流转为向南流,一直到与渭河交汇的地方——潼关,流域内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

在这个河段当中有个地方叫龙门镇(也叫禹门口),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被称为大北干流。

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全长132.5 km。

黄河出龙门镇后骤然放宽,两岸分布有大量滩地,经小北干流后在潼关河道收缩,折向东流。

材料二小北干流属于淤积性游荡型河道,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下图为潼关位置图。

(1)试述小北干流多滩地的原因。

(2)分析小北干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的原因。

(3)小北干流宽阔的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此处湿地的作用。

(4)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治理的难点地区,推测加固堤防工程的施工季节并说明依据。

答案(1)大北干流段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众多支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干流位于峡谷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出龙门后的小北干流河段河道放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比较严重,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河面较低,形成众多滩地。

(2)小北干流河段地势平坦开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发育弯曲,洪水期会促进河流截弯取直,使河道频繁变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3)调节气候,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减少了泥沙在三门峡水库的淤积;湿地面积广阔,在洪水期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

(4)春季、秋季。

因为每年夏季是黄河的主汛期,不宜安排施工;冬季寒冷,施工难度大。

解析第(1)题,从其上游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上游来水大、流经黄土高原,河流泥沙含量大、该河段河道放宽、流速减慢等方面分析。

第(2)题,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易发育弯曲,汛期会促进河流截弯取直,致使河道频繁变迁。

第(3)题,湿地的作用有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等。

第(4)题,加固堤防工程要避开洪水期与低温冻结期。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

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

短命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新疆植物区系中一类独特的浅根系草本植物。

图甲为新疆伊犁地区地形图,图乙为伊宁市附近一气象观测站多年的气温和降水观测情况示意图。

(1)伊宁市附近的伊犁河谷是新疆一年生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8分)(2)简述伊犁河谷4~5月份短命植物生长旺盛的原因。

(8分)(3)简要说明伊犁河谷短命植物的资源价值。

(6分)(4)推测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6分)答案(1)北天山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气温较高;西面敞口,接纳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

(2)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多;冬季因降雪多,地表有大量积雪,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的积雪融水;4~5月份气温条件和降水状况较好,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3)春季牧场的主要牧草;短命植物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有些植物还是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4)短命植物一般分布在降水稀少、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严寒但冬春有一定雨雪的干旱区。

解析第(1)题,伊犁河谷北部山脉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气温较高,西面敞口,接纳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

因而这里是新疆一年生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第(2)题,根据气温和降水图,可知伊犁河谷春季4~5月气温回升快,降水多,地表有大量积雪在春季融化,因而4~5月份气温条件和降水状况较好,故伊犁河谷4~5月份短命植物生长旺盛。

第(3)题,伊犁河谷短命植物的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牧草、观赏、药材等方面的价值。

第(4)题,短命植物其生长的时间短,说明该植物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其生长的时段短,结合材料伊犁河谷的气候条件,可以推测短命植物一般分布在降水稀少、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严寒但冬春有一定雨雪的干旱区。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材料一2018年11月,APEC峰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及其他城市举行。

峰会的举行将为这个世界上较不发达的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南太平洋西部岛国、大洋洲第二人口大国,由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岛屿组成。

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占该国经济的32%。

下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周边区域简图。

材料三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我国在1976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近年来,我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投资、援助项目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电力开发供应等方面建设了众多工程。

目前最大的工程是拉穆河上拉穆Ⅱ期水电站项目,该工程将于2022年竣工,其装机容量占现有装机量的36%。

目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有20多家中资企业。

(1)从地质角度说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位置特点,并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的地质灾害。

(12分)(2)简要评价巴布亚新几内亚水电开发的条件。

(10分)(3)我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互补性较强,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资企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的主要资源型企业。

(6分)答案(1)位置特点: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地质灾害:①地震和火山喷发灾害: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

②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地震,岩石较破碎;山地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位于赤道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2)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较丰富;但河流较短小;人口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大;经济落后,开发资金不足且技术落后。

(3)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广布,而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不足,投资林业是一个重要方向;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金属矿产资源,投资矿业是一个方向;渔业资源丰富,且以热带种类为主,投资渔业也是一个方向。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易出现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赤道附近,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岩石较破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第(2)题,应注意评价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展开,具体包括水能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市场等。

第(3)题,中资企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的资源型企业应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资源优势方面分析。

板块边界附近多岩浆活动,多金属矿产资源;热带地区,多山地,多森林资源;另外,巴布亚新几内亚多热带农业资源,其中渔业资源丰富,因而矿业、林业、渔业是中资企业的主要投资方向。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8分)汤孙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

汤孙湖流域属于中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

汤孙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使汤孙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武汉市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善汤孙湖水系与大东湖水系、梁子湖水系的水力联系,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通,将“死水”变“活水”,恢复汤孙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

下图为汤孙湖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

(1)简述汤孙湖对武汉的作用。

(8分)(2)分析汤孙湖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孙湖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

(6分)(4)除连通工程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汤孙湖生态环境。

(8分)答案(1)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提供城市用水。

(2)城市发展,用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缩小,水系割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位于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过多;水产养殖业发展,湖泊营养物质过剩。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孙湖与外界水体交换增加,流动性增强,水质变好,适宜生物生存;连通工程增强了汤孙湖与其他湖体的联系,使得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联系起来,更适宜生物繁衍生息。

(4)限制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处理后再排放;加强对湖水水质、污水排放等的监测;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解析第(1)题,汤孙湖流域具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的作用;湿地能够改善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能够提供城市用水。

第(2)题,汤孙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汤孙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