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8《数与形》(课件)

解决的问题很多,只要灵活运
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这 节 课 你 的 收 获?
2
1+3+5+7=4
形
数
数
形
2
7
11
1
2+4+6+8+10+12= B
(
2
A. 6
2
B. 6 + 6
2
C. 7
)
9
1
7
1
1
5
3
1
1
1
忆旧固新
举例说说在之前的学习中,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例子
如: 1.分数乘法
×
2.小明
小时走了2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1小时走?km
小时走了2km
3.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锯多少次? 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形结合
81
1=
1+3=
1+3+5=
1+3+5+7=
1+3+5+7+9=
......
从1开始nபைடு நூலகம்连续奇数相加的和等于
2
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3+5+7+9+11+13+15=(
82 )
1+3+5+7+9+11+13+15+17+19=( 102 )
任务二:解决以下问题
2 + 42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数
与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8.2运用数形结合计算(18张ppt)

( )
( )
( )
( )
( )
( )
1
2
3
4
3
5
7
9
4.用小棒按下面的方法摆图形
…
(1)拼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所用的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用小棒根数等于三角形个数的2倍加1
4.用小棒按下?
10×2+1=21(根)
答:第10个图形用了21根小棒。
运用数形结合计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数学广角—数与形
课堂练习
情境导入
?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
…
=
分子都是1
……
一个一个加下去,我发现,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于1。
与1相差
与1相差
与1相差
方法一
用一个圆表示“1”
方法一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练习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
所用小棒根数等于三角形个数的2倍加1
5.请将一根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的绳子中间再对折,这样连续对折5次,最后用剪刀沿对折5次后的绳子的中间将绳子剪断,此时绳子将被剪成多少段?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使许多问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
…
=1
…
…
方法二 用一条线段表示“1”
…
=
1
1.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1
……
所以原式的结果是1
课堂练习
2.找规律填空
2
2
( )
( )
( )
( )
( )
1
2
3
4
3
5
7
9
4.用小棒按下面的方法摆图形
…
(1)拼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所用的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用小棒根数等于三角形个数的2倍加1
4.用小棒按下?
10×2+1=21(根)
答:第10个图形用了21根小棒。
运用数形结合计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数学广角—数与形
课堂练习
情境导入
?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
…
=
分子都是1
……
一个一个加下去,我发现,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于1。
与1相差
与1相差
与1相差
方法一
用一个圆表示“1”
方法一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练习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
所用小棒根数等于三角形个数的2倍加1
5.请将一根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的绳子中间再对折,这样连续对折5次,最后用剪刀沿对折5次后的绳子的中间将绳子剪断,此时绳子将被剪成多少段?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使许多问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
…
=1
…
…
方法二 用一条线段表示“1”
…
=
1
1.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1
……
所以原式的结果是1
课堂练习
2.找规律填空
2
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徐长青ppt课件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十位 个位
(3 6)
36是由 (3 )个十和(6) 个一组成的。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数与形, 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做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 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1+3+5+7+9+11+13+15+17 =9 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运用知识
2. 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25 )
可以看成两部分:1+3+5+7=42 5+3+1= 32 42+ 32 =25
关于分数的学习:
1 ×3 24
=
3 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十位 个位
(3 6)
36是由 (3 )个十和(6) 个一组成的。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数与形, 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做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 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1+3+5+7+9+11+13+15+17 =9 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运用知识
2. 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25 )
可以看成两部分:1+3+5+7=42 5+3+1= 32 42+ 32 =25
关于分数的学习:
1 ×3 24
=
3 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8-2数与形(例2)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本数学思想。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算一算
情景导学
算一算
1+1= 3 24 4
1+1+1= 7 248 8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得数=1-最后一个加数
探索发现
计算 1 + 1 + 1 + 1 + 1 + 1 +…。 2 4 8 16 32 64
1+1= 3 24 4
小兰
妈妈
爸爸
学以致用 3. (6/P109)小林、小强、小丽、 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 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 盘,小强下了3盘,小丽下了2盘, 小兵下了1盘。小刚一共下了几盘? 分别和谁下的?
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小林、小强下的。
学以致用
4. (7/P109)我国宋代数学家杨 辉在1261年撰写了《详解九章算 法》,他在这本著作中画了一个 由数构成的三角形图,我们把它 称为“杨辉三角”。你能发现右 面“杨辉三角”图中各数之间的 关系吗?你能按照发现的规律把这 个三角形图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每个数字是上一行的左右两个
(200÷1)×2=400(m) 答:一共跑了400m。
学以致用
2. (5/P108)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 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 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 爸爸是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下面哪个图是描述妈妈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 关系的?哪个是描述爸爸的?哪个是描述小兰的?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算一算
情景导学
算一算
1+1= 3 24 4
1+1+1= 7 248 8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得数=1-最后一个加数
探索发现
计算 1 + 1 + 1 + 1 + 1 + 1 +…。 2 4 8 16 32 64
1+1= 3 24 4
小兰
妈妈
爸爸
学以致用 3. (6/P109)小林、小强、小丽、 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 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 盘,小强下了3盘,小丽下了2盘, 小兵下了1盘。小刚一共下了几盘? 分别和谁下的?
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小林、小强下的。
学以致用
4. (7/P109)我国宋代数学家杨 辉在1261年撰写了《详解九章算 法》,他在这本著作中画了一个 由数构成的三角形图,我们把它 称为“杨辉三角”。你能发现右 面“杨辉三角”图中各数之间的 关系吗?你能按照发现的规律把这 个三角形图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每个数字是上一行的左右两个
(200÷1)×2=400(m) 答:一共跑了400m。
学以致用
2. (5/P108)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 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 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 爸爸是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下面哪个图是描述妈妈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 关系的?哪个是描述爸爸的?哪个是描述小兰的?
数与形(课件)- 数学六年级上册

能发现什么关系?
7
22-12 =( 3 ) 32 -22=( 5 )
42 -32=( 7 )
=2×2-1
=3×2-1
=4×2-1
算式里的结果都是奇数。
被减数是几的平方,差就是第几个奇数。
结果就是几×2-1。 8
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92-82 =9×2-1=17 1002 -992 =100×2-1=199 1782 -1772 =178×2-1=355
黄飞
李明
张军
24
数形结合: 数与图形的结合,找规律推导出 图形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数与形
难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武汉市光谷第七小学 虢小鹏
总人数=桌子数×4+4=4n+4(人) 答:可以坐(4n+4)人。
(3)像这样,多少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64人?
总人数=桌子数×4+4
即4n+4=64
n=15
答:15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64人.
18
例4:观察下面由若干个梯形组成的图形。
(1)填写下表。
图形数 1
2
3
4
5 ...... n
图形周长 7
10
1 1(- 16)
计算:1 1 1 1 1
2 4 8 16
256
1 1
256
10
255
256
例2:下图是一个点阵。
(1)观察上面的图形,完成下表。
点阵序数
计算方法
点数
1
1
1
2
1+2
3
3
1+2+3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与形(2)》精品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
学习理解
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 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 的联系,寻找规律,发 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 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 问题。
学习重点
应用实践
让学生经历猜想与 验证的过程,体会 数形结合、归纳推 理、极限等基本数 学思想。的问题。
学习重点
迁移创新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 程中,体会和掌握数 形结合、归纳推理等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1 2
你有什么发现?
计算 1 + 1 + 1 + 1 + 1 + 1 + …。 2 4 8 16 32 64
1 2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不断 加下去,总和就是1。
1 + 1 + 1 + 1 + 1 + 1 + ... = 1 2 4 8 16 32 64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通过复
间的关系,并能够制运您的文用本后这,在些此框知中选择识粘贴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 形也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 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 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 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11 1 1 1 2 4 8 16 32 64
1 2
1
4
1
8
1
64 11 16 32
可以画个图来帮助思考。用一 个圆或一条线段来表示“1”。
1
1
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与形》课件(28张ppt)

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 即是几的平方。
2
运用知识
运用知识
1. 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 1+3+5+7=( 4²) 1+3+5+7+9+11+13 =( 7²) 1+3+5+7+9+11+13+15+17
=9²
1+3+5+7+9+…=(n 2 )
n个
从1开始的n个连 续奇数相加,和就 是n的平方。
11 4+8
11 +16 1+32
1 + 64
+……=。1
32 …
1 2
+
1 4
=
3 4
3 4
+
1 8
=
7 8
7 8
1 + 16
= 1156
1 11133611562126628437
8 7 81
31 42
4
15 1 16 + 32
=
31 32
…
二、探究新知
计算。
1 2
+
1 4
+
1 8
+1 16
+1 32
结合图形讨论,等号两边的算式之间 它们有什么关系?
1=1² 1+3=2² 1+3+5=3²
观如察果继等续号这两样摆边下的去数,第,4个它、们第5有个什大正么特点? 左方右形各两需边要的几个数小有正什方么形?关系?
1=1² 1+3=2² 1+3+5=3²
1+3+5+ 7 =42
1+3+5+7+9 =52
1
3
6
照这样画下去,第10个图形下面的数字是多少?
10
15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课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结合图形,观察左边的算式和答案
2、3还与算式 中的加数个数 有什么关系?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 = 加数个数的平方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1+3+5+7+9+11+13+15=
这些加法算式有什 么共同的特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如何快速计算每个 大正方形中小正方 形的总个数?
1岁
2岁
3岁
4岁
小太阳 1
2
3
4
8 红色正方形
10
12
14
照这样接着数下去
①6岁时,腰带上有多少个小太阳?10岁呢?
②6岁时,腰带上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10岁呢?
请列出算式解答!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下面每个图案中各有多少个小太阳和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
1岁
2岁
3岁
4岁
小太阳:
红色:
红色个数 = 小太阳个数 × 2 + 6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