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畜禽水产·养殖绒山羊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养管理技术要点保护水平。

五是集中驱虫要落实。

选择的牛只进入发酵床养殖前要进行一次集中驱虫,以减少寄生虫为害。

六是日常观察要细心。

在饲养管理中,要细心观察牛只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诊断治疗。

2.注意日粮搭配。

根据所饲喂牛只生长阶段、生产状况、营养需求的差异,科学搭配日粮。

应用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来设计饲料配方,合理配制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并适当添加一些促进消化吸收的益生菌类等,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这样既满足了牛只生长需要,又减少了饲料浪费,还减少了臭气、臭味的产生。

3.注意适时跟进。

要配备必要的工具,随时留心观察,对排泄物集中的要及时人工疏散,对板结的垫料要及时疏松,对湿度过大的垫料要及时更换和添加干料,尽量使垫料的温湿度符合发酵床菌种的要求。

4.注意还田结合。

发酵床养牛,并非一些商家宣传的零排放、无污染。

所谓的“零排放、无污染”,实际上是转换成了“零存整取、集中排放”的形式。

一批牛出栏后,其垫料必须彻底清除和合理处理,否则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按照饲养安排,根据垫料厚度、圈舍面积等,准备好相应的土地面积与合适的处理方式、方法,确保符合环保要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来源:吾谷新闻)绒山羊是一类以产山羊绒为主的山羊品种,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畜种资源,它是世界上产绒量高、绒纤维品质较好的品种。

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及管理方法的差异,绒山羊饲养过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给养殖户带来问题与困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羊舍选址羊舍建址要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和通风良好之处。

舍址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及畜产品加工厂。

建舍材料可用木、石、钢、砖等,圈舍分布合理,总体应当符合冬暖夏凉的要求。

场内圈舍应包括明、暗两个部分,暗圈供羊群夜间栖息及遮挡风雨,明圈为羊群运动和采食之所。

两处可分开建造,也可连接在一起。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绒山羊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山地动物,通常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因此对其饲养管理技术有着特殊的要求。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对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饲养场地:绒山羊生长在高寒地区,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

饲养场地应选择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气温稳定的地区,同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污染物的积聚。

2.建设适宜的圈舍:绒山羊对圈舍的要求较低,但需要保证干燥、通风,同时要避免温差过大以及寒冷的风雪侵袭。

在圈舍内还要保证饮水和饲料的供应,避免出现供水不足和饲料污染等问题。

3.合理设置饲养设施:为了方便管理和保护绒山羊的生长,可以适当设置舒适的卧床、活动场地和饮水设施,同时要对日常的饲料供给和清洁卫生进行严格管理。

二、饲料管理1.科学配方饲料:绒山羊的饲料要求不高,但以干草和谷物为主食,以及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为辅助,可以合理搭配饲料来保证绒山羊的营养需求。

2.定量喂养和定时喂养:饲养者需要根据绒山羊的生长发育状况,合理地控制饲料的供给量和供给时间,避免浪费和饥饿现象的发生。

3.保证饮水需求:干燥环境和高寒气温会导致绒山羊的水分流失,因此需要保证水的供应充足,避免出现脱水现象。

4.注意饲料卫生和新鲜度:饲料管理要坚持不添加有害物质,保障饲料的新鲜和质量安全,避免绒山羊受到卫生问题的伤害。

三、疾病防治1.加强疫病防治:绒山羊易患疟疾、马拉硫、口蹄疫等疾病,饲养者需要定期对绒山羊进行疫病防治,保证绒山羊的免疫力。

2.定期清洁卫生:绒山羊圈舍和饲料设施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3.及时处理伤病羊:一旦发现绒山羊有异常情况或者感染疾病,需要及时分离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选择和管理、饲料管理的合理化、以及对疾病的防治和控制。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呵护,才能保证绒山羊的健康生长和高效养殖。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摘要】绒山羊是一种常见的饲养动物,其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饲料管理技术要点方面,需注意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保证绒山羊的健康生长。

在饮水管理技术要点方面,要确保干净、新鲜的饮水供应,以满足绒山羊的日常需求。

舍建管理技术要点涉及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通风良好、保暖防寒等方面的设计。

疾病防控技术要点包括定期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绒山羊疾病。

繁殖管理技术要点则包括正确的配种选择和关注母羊的孕期保健等方面。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帮助养殖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为养殖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饲料管理、饮水管理、舍建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总结。

1. 引言1.1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概述绒山羊是一种适应力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的优质畜种,在中国的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绒山羊的生长速度、繁殖率和免疫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中,饲料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和定量供应可以保障绒山羊的营养需求,并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饮水管理技术也同样重要,保证绒山羊充足的清洁饮水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生长。

舍建管理技术也是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设计的舍建可以保证绒山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全面掌握和科学运用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绒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增长。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详细分析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各个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饲料管理技术要点绒山羊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饲料管理技术对于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饲养绒山羊

科学饲养绒山羊

科学饲养绒山羊绒山羊是以产绒为主的山羊品种,其被毛由2层组成,外层毛粗而长称为粗毛,内层毛细而短称为绒毛即羊绒。

羊绒不同于羊毛,它具有纤维细、轻柔、保暖、美观、手感好等优点,被人们誉为“软黄金”。

绒山羊分布在世界上20几个国家和地区,约有40个品种,其中85%以上分布在亚洲地区。

我国列入品种态的绒山羊品种有3个,分别是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和河西绒山羊。

一、饲养管理绒山羊抗病力强,饲料来源广泛,适合山区及农牧区饲养。

(1)圈舍绒山羊耐寒冷,忌潮湿,怕闷热,因而需建冬暖夏凉的圈舍。

圈舍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水源清洁、接近放牧地或饲草料地的地方。

圈舍的建筑最好选择砂石砖瓦结构,坐北朝南方向,北部建平舍,南部建敞圈。

平舍面积50平方米左右,北部后墙留通风窗,南部敞开与敞圈相连。

敞圈面积为平舍面积的2倍~3倍。

冬季寒冷时可在敞圈上搭玉米秸或盖塑料布等防寒;夏季炎热时,可以敞圈上搭树枝、草帘遮荫。

b、饲养绒山羊饲料来源极为丰富,如农作物秸秆、茎叶、嫩枝叶、饲草均可作为饲料,故绒山羊的饲养可以常年放牧为主,每50只左右为一群,公母羊分群放牧。

春季羊只较瘦弱,母羊亦在怀孕后期或临产期,因而放牧要慢,不可让羊因贪吃青草而“跑青”,过多消耗体力。

夏季气温较高,放牧要早出晚归,中午卧晌休息。

如遇雨天,应在羊毛晾干后才能进圈。

秋季气温适宜,牧草营养价值高,要延长放牧时间,抓好秋膘。

此期间早晨露水较大,可晚出晚归,中午少卧晌或不卧。

冬季天气寒冷,要减少放牧时间。

对怀孕母羊、种公羊、瘦弱羊要补喂玉米、豆粕、麸皮等精料和饲草、青贮饲料。

在绒山羊的饲养过程中,还要注意饮水和啖盐,夏季每天饮水3次~4次,啖盐1次,每次8克~10克;冬季每天饮水1次~2次,啖盐每周2次。

二、繁殖绒山羊5月龄~6月龄性成熟,1岁半初配。

一般在秋季发情配种,配种方法可选择自由交配、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

自由交配是在母羊群中按1:30放入种公羊,让其自由交配。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绒山羊是一种养殖价值较高的家畜,由于其毛发柔软细腻,深受市场欢迎。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尝试养殖绒山羊,但是养殖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难题。

本文将从绒山羊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种群繁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养殖技术指导。

一、绒山羊的饲养管理1.饲料配制:绒山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以草料为主食,同时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浓缩饲料。

通常情况下,可将玉米、豆饼、麦麸等当地常见的饲料原料按比例混合,配制成绒山羊适宜的饲料。

应根据绒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求,调整饲料的配比,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2.饮水管理:足够的清洁饮水是绒山羊健康生长的前提。

饮水设施应设置在便于绒山羊取水的地方,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绒山羊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

3.舍房管理:绒山羊的舍房应保持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在冬季应加强保暖措施,避免绒山羊受寒生病。

4.日常观察:饲养者应定期对绒山羊的情况进行观察,如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二、绒山羊的疾病防治1. 寄生虫防治:绒山羊常见的寄生虫有疥螨、绦虫等,应定期为绒山羊进行驱虫,并注意保持饲料、饮水的卫生。

2. 疫病防治:绒山羊易患口蹄疫、肺炎、疫霉病等传染病,应建立健全的免疫管理制度,定期为绒山羊进行疫病预防接种,减少疫病的发生。

3.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绒山羊的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种群繁殖技术1. 选择良种:在养殖过程中应选择优良的绒山羊种源,提高品种的选择性繁殖能力,以获得优质的后代。

2. 繁殖管理:在种群繁殖过程中,应根据绒山羊的生理周期和生育特点,合理安排配种时间,确保种羊的繁殖效率。

3. 仔羊饲养:新生仔羊需要保暖、清洁、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也应留意母羊的产后恢复及乳量情况,对母羊进行适当的补饲,保证仔羊的良好生长发育。

四、绒山羊的市场前景绒山羊因其毛发优质,价格高昂,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绒山羊养殖管理制度

绒山羊养殖管理制度

绒山羊养殖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一、背景绒山羊是一种优质的家畜,以其肉质鲜嫩、产肉多、快速生长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绒山羊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提高绒山羊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加强养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绒山羊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品质,确保养殖过程的合法合规。

第二章绒山羊养殖基地的选择一、环境要求1. 绒山羊适应高寒地区气候,因此养殖基地应选择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

2. 养殖基地周围应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以保证绒山羊的饲料供应。

3. 养殖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确保绒山羊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二、基地选址1. 养殖基地选址应考虑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

2. 养殖基地应选址在山坡或山地,便于绒山羊的放牧和活动。

第三章绒山羊品种选取一、品种选择1. 绒山羊品种应选择生长快、抗病性强、繁殖力强的优质品种。

2. 优质绒山羊种羊最好是经过认证的种公羊和母羊。

二、保障种群数量1. 绒山羊种羊的数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2. 绒山羊种羊的数量应保证足够,以防因繁殖不畅导致生产受阻。

第四章绒山羊养殖设施建设一、厂房和栏舍1. 养殖场应建设有适合绒山羊生长的厂房和栏舍。

2. 厂房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绒山羊的生长环境舒适。

二、饲料储藏室1. 养殖场应建设有饲料储藏室,存放绒山羊所需的饲料。

2. 饲料储藏室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饲料霉变。

第五章绒山羊养殖管理一、科学喂养1. 根据绒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

2. 定时定量喂养,保证绒山羊的营养均衡。

二、疾病预防1. 定期对绒山羊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对处于患病状态的绒山羊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三、定期检查1. 每月定期对绒山羊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和水源质量,确保绒山羊的健康成长。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一、绒山羊的生态习性绒山羊是我国特有的山地民间经济动物,又称滇缅山羊。

土生土长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山区。

绒山羊食性广泛,适应性强,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忍受饥寒,属于中等体形的草食性羊类,羊毛柔软光滑,其绒状绸毛甚至细于蚕丝的品质受到国内外市场重视。

饲养绒山羊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养殖业项目。

二、饲养绒山羊的选址1. 地理环境绒山羊是高山地区的独特品种,适应于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的寒冷高山地带,适应性更强的地方海拔可高达4000米。

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地形明峭,山势险峻的地方,坡度适中、朝阳面广、水源丰富的山区地带。

2. 地质环境绒山羊饲养需要选址在洞壑隆起,地势起伏,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云母花岗岩等的冬暖夏凉的地方。

这种环境比较适应绒山羊,成本较低,获得的盈利较高。

三、绒山羊的日常饲养1. 圈舍建设圈舍应在太阳较为充足,风口朝南或东南的地方。

绒山羊是群居动物,圈舍建议采用集中式一厅多舍设计,羊栏的大小根据羊群规模和羊的喜好进行设计,通风良好、空气流通。

圈舍内铺上厚厚的稻草等垫料,以便羊群的生活和活动。

2. 饲料搭配绒山羊食欲旺盛,而且耐饥饿,一般来讲,无论是在草地上还是在圈舍中,绒山羊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自由进食。

一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的量应该是绒山羊消耗量的1.5-2倍左右,以保持身体健康。

对于饲料的搭配,应该根据绒山羊的生长阶段和营养成分需要进行配置。

一般来讲,幼崽期(出生-2个月)应该以奶粉为主要饲料;断奶后(2-5个月)可适量添加玉米或豆饼等高能饲料,配合粉料饲料和草类饲料,三者配比以高能为主。

3. 疾病预防绒山羊疾病少见,但是作为养殖者仍然应该保持每天的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灭杀。

绒山羊在湿热环境中容易生病。

养殖绒山羊,日常要注意消毒、防疫,清洁圈舍,细心观察绒山羊病情。

四、绒山羊的产业化发展随着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绒山羊养殖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业链,绒山羊肉和羊绒均是高价值的商品,因此目前一些长期养殖绒山羊的农户获取了不少经济效益。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绒山羊,是一种珍贵的经济动物,其毛皮细腻柔软,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绒山羊的养殖技术要求较高,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科学的养殖技术对于提高绒山羊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从绒山羊的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一、绒山羊的品种选育绒山羊的品种选育是绒山羊养殖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品种不仅能够提高绒山羊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在品种选育方面,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羊进行配种,力求产生优良后代。

要注重对母羊的选育,选择优良母羊,提高母羊的繁殖力和产仔率。

要注重对绒山羊的外形和体型进行研究,力求产生外形匀称、体型良好的优良品种。

二、绒山羊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绒山羊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绒山羊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饲养管理方面,首先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的平衡,确保绒山羊获得充足的营养。

要注意粪便的清理和栏舍的卫生,保持绒山羊舒适的生活环境。

要定期给绒山羊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要注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给予绒山羊不同的饲养管理,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绒山羊的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绒山羊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疾病防控能够减少疾病对绒山羊的危害,保障绒山羊的生产和生活。

在疾病防控方面,首先要加强对绒山羊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

要定期对绒山羊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对疾病进行治疗。

要注意栏舍的卫生和绒山羊的生活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要加强对绒山羊的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因饲料质量问题引发疾病。

四、绒山羊的毛皮加工绒山羊的毛皮加工是绒山羊养殖的最终环节。

良好的毛皮加工能够提高毛皮的质量和价值,增加绒山羊养殖的收益。

在毛皮加工方面,首先要对绒山羊的毛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储藏,保持毛皮的柔软和光泽。

要选择合适的毛皮加工工具和设备,进行毛皮的剪裁和缝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
1羊舍的构建
绒山羊具有耐寒、不喜潮湿和高温、好动、喜欢攀爬等习性,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因此羊舍要选择建设在地势高燥的地方,且环境比较安静,配备换气装置,背风向阳,尽量是坐北朝南,使其接受足够的光照,更好的促使其生长繁殖。

羊舍较适宜的高度在3m左右,如果是较为寒冷的地区,则可适当增加至3.5m左右。

羊舍内设有足够的饲槽,其高度由羊群的平均高度确定,一般为30~50cm,宽度在20cm左右,根据具体需要确定饲槽长度,槽深一般为20cm,以便于不同高度的绒山羊进行采食。

2饲料种类
绒山羊的饲料主要可分为青绿饲料、粗饲料、精饲料。

青饲料种类很多,包括各种杂草、能被利用的灌木树枝、各种果树和乔木树叶、青绿牧草等。

粗饲料是绒山羊冬、春季节的主要食物,包括各种青干草、树叶、作物秸杆等,其特点是容积大、水分少、粗纤维多、可消化营养物质少等。

精饲料主要是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籽实以及粮油加工副产品。

3日常饲养管理
繁殖母羊的管理。

繁殖母羊必须常年保持饲养管理条件良好,同时完成各种生产性能任务,如配种、妊娠、哺乳和提高产绒量等。

母羊空怀期的主要任务使其体况得到良好的恢复,并在配种前进行短期的优饲,以促进发情,每只每天可酌情补饲0.2~0.3kg左右的混合精料。

母羊妊娠前期,一般持续3 个月,每天饲喂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同时根据膘情适当补饲;妊娠后期,持续2个月,一般每天补饲0.3~0.6kg的混合精料,禁止饲喂冰冻和发霉变质的饲料。

日常管理中不惊扰母羊,确保饮水清洁卫生,禁止饮用冰冻水,防止发生流产。

母羊哺乳期一般持续3~4个月,前2个月为哺乳前期,后2 个月为哺乳后期。

哺乳前期,羔羊的主要营养来源于母乳,为此应保证母羊进行全价饲养,主要饲喂优质青草和干草,适量喂给多汁饲料和精饲料,以提高其泌乳量;哺乳后期,母羊喂给的优质干草为体重1.0%~1.5%,适量的精料,还要尽可能增喂适量的青贮、青草和块根茎类饲料。

一般产单羔的母羊,每天补饲0.3~0.4kg的配合精料;产双羔的母羊,每天需要补饲0.5~0.6kg的配合精料。

羔羊的管理。

羔羊出生后要确保其尽早吃到初乳;10日龄开始进行采食草料的训练,并做到定时定量,每只每天补饲50~100g精饲料;1~2月龄以后,使其逐渐转变为以采食为主,适量哺乳,每天2次饲喂,补饲150g精饲料;3~4月龄,每天2~3次饲喂,补饲200g精饲料;4月龄前进行断奶,将母仔分开饲养。

羔羊出生后,一般在第三天开始补硒,肌肉注射1mL 0.1%亚硒酸钠溶液,15d后再注射1mL。

羔羊不宜饲喂水分过多或体积过大的饲料。

育成羊的管理。

5~10月龄的育成羊生长发育速度快、生长强度大,饲喂的日粮要以精饲料为主,每只每天饲喂精料0.1~0.2kg,同时喂给优质青贮饲料、青干草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11~18月龄生长强度逐渐降低,瘤胃消化机能基本完善,可开始饲喂大量牧草和其他粗饲料,适当补饲少量精饲料。

配种期管理。

种公羊配种期,主要饲喂优质的豆科和禾本科混合的鲜青草和干草,同时补饲混合精饲料。

精饲料中可通过添加豆饼、豌豆来补充蛋白质,玉米添加量不可过多。

绒山羊一般在5~6月龄达到性成熟,1岁半进行初配。

通常在秋季发情配种,可选择人工授精、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

人工授精要根据育种需要,利用采集的新鲜精液或保存的冷冻精液进行配种,该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自由交配则是在母羊群中按1∶30的比例放入种公羊,使其自由交配。

人工辅助交配是将公、母羊分群饲养,在配种期将1只试情公羊放入母羊群中,发现发情母羊后,则使用指定的种公羊进行配种。

4抓绒
绒山羊在每年5月份左右开始脱落绒毛,当发现其头部、眼圈周围、耳根处的绒毛出现松动时即可进行抓绒。

抓绒时,先捆住绒山羊两前肢和一后肢,然后放在干净的木板或席子上,先用齿距2cm的稀铁梳按照颈、肩、胸、背、腰及股的顺序顺毛梳理,将羊身上沾有的脏物、碎草轻轻梳掉;之后用齿距0.5~1.0cm的密梳按照股、腰、背、胸及肩部的顺序逆毛梳绒。

梳绒时用力要均匀,梳齿尽量贴近皮肤,但要避免抓破皮肤。

绒山羊第一次抓绒后,间隔10~15d进行第二次抓绒,抓绒完成后剪去长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