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的营养搭配与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绒山羊育肥要点

绒山羊育肥要点绒山羊是一种重要的畜禽兼用动物,肉质嫩滑,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为了增加绒山羊的肉量,养殖者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以下是绒山羊育肥的几个关键要点。
1. 合理的饲养方式:绒山羊的饲养方式应该科学合理。
可以采用集中饲养的方式,确保每只山羊都能够得到充足的饲料和水源。
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定期清理饲料槽和喂食器。
2. 优质的饲料配方:绒山羊育肥需要优质的饲料来提供足够的营养。
饲料中需要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可以采用混合饲料的方式,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麦麸、玉米、豆粕、鱼粉等资源来制作饲料。
3. 合理的饲养管理:绒山羊的饲养管理要做到细致入微。
首先要注意山羊的居住环境,保持饲养场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且防止感染疾病。
要合理安排饲料的供给和投喂时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还要保证山羊充足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加肌肉的发达程度。
4. 定期的体重监测:绒山羊的育肥过程需要定期监测体重。
可以每周或每两周称一次体重,了解山羊的生长情况。
通过体重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饲料的供给量,确保山羊能够适度的增长。
5. 疾病防控:在育肥过程中,绒山羊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养殖者需要定期给山羊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预防工作。
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山羊出现异常的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蔓延。
6. 剪毛处理:绒山羊毛量较多,在育肥前需要对山羊进行剪毛处理,以减少体温调节的难度。
剪毛可以使山羊更好地利用饲料,提高肉类的产量。
7. 适度运动:绒山羊的育肥过程需要适度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山羊的食欲,增加食量。
运动可以增加山羊的肌肉量,使肉类更加肥美。
8. 良好的水源:绒山羊育肥需要充足的水源。
水是山羊生长所需的必要物质,对于饲养者来说,确保山羊有足够的水源是非常重要的。
育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饲养者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合理的饲养方式、优质的饲料配方、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绒山羊的育肥效果,增加肉量的产出。
绒山羊饲料营养搭配及饲养管理要点深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0.035绒山羊是辽宁地区养殖中常见的山羊品种,在饲养管理中,需要做好营养搭配,把控好饲养管理要点,从而为绒山羊健康成长、适时配种、科学繁育提供充足保障。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的主要影响,并阐述了绒山羊饲料营养搭配要点,而后分别针对母羊、羔羊、育成羊、种公羊展开饲养管理要点逐一分析,旨在为养羊场科学饲养绒山羊提供借鉴与参照。
维持绒山羊健康生长与高效繁殖的关键在于确保充足的营养供给。
根据营养需求的目的,绒山羊所需的营养分为生产需求类和维持需求类。
生产需求是指在生长、繁殖、产绒和产毛等生产条件下所需的营养。
而维持需求则是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和基本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
因此,在饲养绒山羊时,需要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和精细的饲养管理,确保这些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
这有助于推动绒山羊在辽宁地区的养殖产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的主要影响1、对繁殖期绒山羊繁殖能力的影响营养水平大量研究表明,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绒山羊的繁殖能力。
如果绒山羊的营养摄入不足,其繁殖力会明显下降,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发情期延迟、排卵数量减少以及受胎率降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绒山羊的繁殖效率,也进一步突显了保证绒山羊营养水平的重要性。
在繁殖期,绒山羊母羊和公羊对粗蛋白的需求量较高,并且要求蛋白质具有高品质的特性。
如果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导致公羊的精液质量下降、性欲减退等问题,而母羊则会出现子宫、胎盘等处黏膜角质化问题。
这不仅会降低母羊的怀孕几率,同时可能导致流产现象,甚至引发生殖系统疾病,从而降低其繁育能力。
此外,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不足也会增加母羊患上繁殖疾病的几率。
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的繁殖器官发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繁殖期间,生殖器官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其正常的发育和生理功能。
如果营养不足,可能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和机能减退,对其成年后的繁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绒山羊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山地动物,通常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因此对其饲养管理技术有着特殊的要求。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对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饲养场地:绒山羊生长在高寒地区,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
饲养场地应选择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气温稳定的地区,同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污染物的积聚。
2.建设适宜的圈舍:绒山羊对圈舍的要求较低,但需要保证干燥、通风,同时要避免温差过大以及寒冷的风雪侵袭。
在圈舍内还要保证饮水和饲料的供应,避免出现供水不足和饲料污染等问题。
3.合理设置饲养设施:为了方便管理和保护绒山羊的生长,可以适当设置舒适的卧床、活动场地和饮水设施,同时要对日常的饲料供给和清洁卫生进行严格管理。
二、饲料管理1.科学配方饲料:绒山羊的饲料要求不高,但以干草和谷物为主食,以及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为辅助,可以合理搭配饲料来保证绒山羊的营养需求。
2.定量喂养和定时喂养:饲养者需要根据绒山羊的生长发育状况,合理地控制饲料的供给量和供给时间,避免浪费和饥饿现象的发生。
3.保证饮水需求:干燥环境和高寒气温会导致绒山羊的水分流失,因此需要保证水的供应充足,避免出现脱水现象。
4.注意饲料卫生和新鲜度:饲料管理要坚持不添加有害物质,保障饲料的新鲜和质量安全,避免绒山羊受到卫生问题的伤害。
三、疾病防治1.加强疫病防治:绒山羊易患疟疾、马拉硫、口蹄疫等疾病,饲养者需要定期对绒山羊进行疫病防治,保证绒山羊的免疫力。
2.定期清洁卫生:绒山羊圈舍和饲料设施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3.及时处理伤病羊:一旦发现绒山羊有异常情况或者感染疾病,需要及时分离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选择和管理、饲料管理的合理化、以及对疾病的防治和控制。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呵护,才能保证绒山羊的健康生长和高效养殖。
绒山羊育肥要点

绒山羊育肥要点绒山羊是一种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经济型家畜。
绒山羊育肥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管理,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成熟的体型并获得较高的肉质。
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绒山羊育肥的要点。
一、选择优良品种在绒山羊育肥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品种,比如阿纳扎羊、南非绒山羊等,这些品种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适合进行育肥。
二、科学饲养管理1. 合理的饲料配方。
绒山羊的育肥饲料要选择优质的玉米、豆粕、麦麸等,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其获得充分的营养。
2. 定量定时喂养。
在喂养绒山羊时,要根据它们的生长特点和饲料的需求,进行定量定时的喂养,一般每天喂养2-3次,确保其获得充足的饲料和营养。
3. 保持饮水。
绒山羊在育肥期间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每天要保证1-2次的饮水,以维持其新陈代谢和健康状况。
4. 温馨的生活环境。
为了确保绒山羊的育肥效果,需要给予其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饲舍的清洁和温度适宜。
三、定期健康检查在绒山羊育肥过程中,要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它们没有患上疾病或寄生虫等问题。
如若发现有相关问题,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保障其身体健康。
四、合理的运动锻炼为了使绒山羊获得更好的肌肉发育和肉质,适当的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适当的增加其放牧时间,保证其有充足的运动量,以促进其身体生长和肌肉发育。
五、科学的屠宰处理当绒山羊达到适宜的育肥体重后,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屠宰处理。
在屠宰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屠宰设备和方法,保证其不受伤害并且肉质的新鲜和优质。
绒山羊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型家畜,其育肥要点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绒山羊的养殖质量。
通过上述的要点,相信大家对绒山羊育肥要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能为绒山羊的育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摘要】绒山羊是一种常见的饲养动物,其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饲料管理技术要点方面,需注意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保证绒山羊的健康生长。
在饮水管理技术要点方面,要确保干净、新鲜的饮水供应,以满足绒山羊的日常需求。
舍建管理技术要点涉及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通风良好、保暖防寒等方面的设计。
疾病防控技术要点包括定期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绒山羊疾病。
繁殖管理技术要点则包括正确的配种选择和关注母羊的孕期保健等方面。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帮助养殖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为养殖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饲料管理、饮水管理、舍建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总结。
1. 引言1.1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概述绒山羊是一种适应力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的优质畜种,在中国的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绒山羊的生长速度、繁殖率和免疫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中,饲料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和定量供应可以保障绒山羊的营养需求,并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饮水管理技术也同样重要,保证绒山羊充足的清洁饮水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生长。
舍建管理技术也是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设计的舍建可以保证绒山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全面掌握和科学运用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绒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增长。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详细分析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各个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饲料管理技术要点绒山羊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饲料管理技术对于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绒山羊育肥要点

绒山羊育肥要点绒山羊育肥是指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使山羊增加体重,达到增强肉质和促进肉质发育的目的。
下面是关于绒山羊育肥的一些要点。
1. 饲养环境:绒山羊育肥的饲养环境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饲养区域的清洁,定期清理粪便,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羊只感染疾病。
饲养场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山羊不会受到过热或过冷的影响。
饲养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积聚过多的氨气和二氧化碳,保证山羊的呼吸畅通。
2. 饲料选择:绒山羊育肥需要提供高蛋白、高能源的饲料。
常用的饲料包括玉米、豆饼、鱼粉、米糠等。
玉米是绒山羊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能量。
豆饼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绒山羊育肥的重要饲料。
鱼粉富含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可以提高绒山羊的生长速度。
米糠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水分,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排泄。
3. 饲料搭配:在选择饲料的要进行适当的搭配和配比,以提供均衡的营养。
常见的饲料比例是:玉米60%、豆饼20%、鱼粉10%和米糠10%。
还可以添加适量的骨粉和钙制剂,以补充山羊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4. 饮水管理:绒山羊育肥期间饮水管理也很重要。
要保证山羊随时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以满足其新陈代谢和消化需求。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避免脏水引发疾病。
5. 饲养技术:绒山羊育肥时,饲养管理者还需注意一些技术细节,如合理的喂养次数和量,适当的口腔清洁和胃部按摩,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定期检查山羊的体重和体型变化,及时调整饲养计划和饲料配比,确保山羊能够稳定增重。
6. 疾病防治:绒山羊育肥期间,要密切注意山羊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常见疾病包括肠道感染、口蹄疫等。
如发现山羊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7. 市场需求:在进行绒山羊育肥之前,要先研究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对绒山羊的需求量和价格。
只有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时间,才能确保养殖收益的最大化。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绒山羊是一种养殖价值较高的家畜,由于其毛发柔软细腻,深受市场欢迎。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尝试养殖绒山羊,但是养殖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难题。
本文将从绒山羊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种群繁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养殖技术指导。
一、绒山羊的饲养管理1.饲料配制:绒山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以草料为主食,同时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浓缩饲料。
通常情况下,可将玉米、豆饼、麦麸等当地常见的饲料原料按比例混合,配制成绒山羊适宜的饲料。
应根据绒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求,调整饲料的配比,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2.饮水管理:足够的清洁饮水是绒山羊健康生长的前提。
饮水设施应设置在便于绒山羊取水的地方,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绒山羊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
3.舍房管理:绒山羊的舍房应保持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在冬季应加强保暖措施,避免绒山羊受寒生病。
4.日常观察:饲养者应定期对绒山羊的情况进行观察,如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二、绒山羊的疾病防治1. 寄生虫防治:绒山羊常见的寄生虫有疥螨、绦虫等,应定期为绒山羊进行驱虫,并注意保持饲料、饮水的卫生。
2. 疫病防治:绒山羊易患口蹄疫、肺炎、疫霉病等传染病,应建立健全的免疫管理制度,定期为绒山羊进行疫病预防接种,减少疫病的发生。
3.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绒山羊的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种群繁殖技术1. 选择良种:在养殖过程中应选择优良的绒山羊种源,提高品种的选择性繁殖能力,以获得优质的后代。
2. 繁殖管理:在种群繁殖过程中,应根据绒山羊的生理周期和生育特点,合理安排配种时间,确保种羊的繁殖效率。
3. 仔羊饲养:新生仔羊需要保暖、清洁、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也应留意母羊的产后恢复及乳量情况,对母羊进行适当的补饲,保证仔羊的良好生长发育。
四、绒山羊的市场前景绒山羊因其毛发优质,价格高昂,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一、绒山羊的生态习性绒山羊是我国特有的山地民间经济动物,又称滇缅山羊。
土生土长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山区。
绒山羊食性广泛,适应性强,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忍受饥寒,属于中等体形的草食性羊类,羊毛柔软光滑,其绒状绸毛甚至细于蚕丝的品质受到国内外市场重视。
饲养绒山羊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养殖业项目。
二、饲养绒山羊的选址1. 地理环境绒山羊是高山地区的独特品种,适应于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的寒冷高山地带,适应性更强的地方海拔可高达4000米。
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地形明峭,山势险峻的地方,坡度适中、朝阳面广、水源丰富的山区地带。
2. 地质环境绒山羊饲养需要选址在洞壑隆起,地势起伏,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云母花岗岩等的冬暖夏凉的地方。
这种环境比较适应绒山羊,成本较低,获得的盈利较高。
三、绒山羊的日常饲养1. 圈舍建设圈舍应在太阳较为充足,风口朝南或东南的地方。
绒山羊是群居动物,圈舍建议采用集中式一厅多舍设计,羊栏的大小根据羊群规模和羊的喜好进行设计,通风良好、空气流通。
圈舍内铺上厚厚的稻草等垫料,以便羊群的生活和活动。
2. 饲料搭配绒山羊食欲旺盛,而且耐饥饿,一般来讲,无论是在草地上还是在圈舍中,绒山羊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自由进食。
一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的量应该是绒山羊消耗量的1.5-2倍左右,以保持身体健康。
对于饲料的搭配,应该根据绒山羊的生长阶段和营养成分需要进行配置。
一般来讲,幼崽期(出生-2个月)应该以奶粉为主要饲料;断奶后(2-5个月)可适量添加玉米或豆饼等高能饲料,配合粉料饲料和草类饲料,三者配比以高能为主。
3. 疾病预防绒山羊疾病少见,但是作为养殖者仍然应该保持每天的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灭杀。
绒山羊在湿热环境中容易生病。
养殖绒山羊,日常要注意消毒、防疫,清洁圈舍,细心观察绒山羊病情。
四、绒山羊的产业化发展随着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绒山羊养殖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业链,绒山羊肉和羊绒均是高价值的商品,因此目前一些长期养殖绒山羊的农户获取了不少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绒山羊的营养搭配与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根据营养需要的目的可分为生产需要和维持(营养)需要两大部分:生产需要主要包括繁殖、生长等方面的需要;维持(营养)需要则是指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羊需要的热能与其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活动程度大需热能高。
维持水平的饲养过程中,蛋白质占有重要地位。
体内各种酶、内分泌活动、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更新均需要蛋白质。
VA、VD 及钙、磷等矿物质元素都是必需的,缺少这些物质,羊就不能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
绒山羊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饲养较多的山羊品种,其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方面基本上和普通山羊相似,不同之处是身上长有绒毛,冬季可以保温御寒,比普通山羊更耐寒,更适应我国北方寒冷气候。
笔者就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的影响、绒山羊饲养标准、日粮配合原则及日常饲养管理方面对绒山羊的营养搭配与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1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的影响
1.1对繁殖期的影响
绒山羊公羊和母羊在繁殖期需要足够的粗蛋白,并且要保证蛋白质的品质较高。
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导致公羊精液品质变差,性欲不强;母羊阴道、子宫、胎盘的黏膜角质化,影响受胎,早期容易流产,对生殖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同时,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
也会引起繁殖疾病。
1.2对妊娠期母羊及胎儿的影响
母羊的妊娠期为150d(5个月),在妊娠后2个月,胎儿生长迅速,此期胎儿占出生重的90%。
羊在妊娠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妊娠期营养不足会造成早期流产或胎儿被吸收,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较多,对钙、磷、VA及VD的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缺乏补饲条件,则胎儿发育不良,母羊产后缺奶,羔羊成活率低。
1.3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羔羊在出生1个月内主要靠母乳生活,1个月后,逐渐转变为以采食为主,4个月前断奶,转为育成羊,并完全独立生活。
羔羊从出生到配种,其生长发育过程经过哺乳阶段和育肥阶段,该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不仅要求数量,而且要保证质量。
因此,在育成期一定要保证优质蛋白质、钙、磷和VA、VD等的供应,以满足体躯发育和骨骼迅速生长的需要。
1.4对绒山羊产绒量的影响
羊毛是由皮肤上的毛囊中生长出来的,主要依靠毛囊来提供营养,若羊只的营养状况差,会直接影响羊绒的质量。
2绒山羊饲养标准
根据畜禽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等条件,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所制订的畜禽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称之为饲养标准。
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羊的日粮配合,可以保证羊只健康高速地生长、生产和繁殖,并且最节约饲料。
但饲
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要随着羊的品种、生产性能和改良程度等而变化。
对于绒山羊来说,每只绒山羊冬季所需各种饲草料用量大约为:饲草250-350kg;成年羊精饲料25kg,育成羊15kg,羔羊10kg;饲料盐4.0-4.5kg;骨粉4.5kg。
3绒山羊日粮的配合原则
根据绒山羊的营养需要及其消化生理特点,并考虑饲料经济效益、适口性及营养价值等方面因素,日粮应以采食青草和干草为主,饲养标准不足的部分则用精饲料给予补足。
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使制定饲料配方的灵活性较大,在满足粗饲料需要量的前提下,参考相应的饲料标准和典型配方,其原则是:
①符合机体在各个时期的生理需要,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和不同生理状况的绒山羊应选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和饲养标准,并结合饲养经验拟定饲料配方。
②饲料种类要多样化,适口性要好。
在饲料搭配中,饲料种类越多越好,饲料质量(营养价值)要保持相对稳定,考虑采食量与饲料体积的关系,适当搭配精粗料,不能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③日粮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既要有一定体积,又要保证干物质含量丰富。
④选用饲料可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同时也要考虑饲料的价格,以降低饲养成本。
4绒山羊的日常饲养管理
4.1繁殖母羊的管理
对繁殖母羊,要求常年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完成配种、妊娠、哺乳和提高产绒量等生产性能任务。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3个阶段。
4.1.1空怀期:该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恢复母羊体况,空怀母羊在配种前应实行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每只每天可酌情补饲混合精料0.2-0.3kg左右。
4.1.2妊娠期:母羊妊娠期一般分前期(3个月)和后期(2个月)。
妊娠前期,每天饲喂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母羊可按膘情酌情补饲;妊娠后期,一般日补调制的混合精料0.3-0.6kg,禁喂发霉变质和冰冻饲料。
管理上要做到不打不惊,饮水时应注意饮用清洁水,忌饮冰冻水,以防流产。
4.1.3哺乳期:母羊哺乳期一般为3-4个月,可分为哺乳前期(1.5-2个月)和哺乳后期(1.5-2个月)。
哺乳前期,母乳是羔羊主要的营养来源,母羊应保证全价饲养,以提高泌乳量,应以优质干草和青草为主,适量喂给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哺乳后期,羔羊虽然能够采食草料,但还需要补料。
对于母羊除了喂给相当于体重1.0%-1.5%的优质干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外,尽量多喂青草、青贮和块根茎类饲料;产单羔的羊,每天补饲调制的配合精料0.3-0.4kg;产双羔的羊,每天应补充调制的配合精料0.5-0.6kg。
4.2羔羊的管理
对于羔羊,不宜饲喂体积过大或水分过多的饲料。
羔羊出生后要人工帮助羔羊及早吃到初乳;10日龄开始训练采食草料,要做到定
时定量,每只日补饲精饲料50-100g;1月龄以后,羔羊逐渐转变为以采食为主,除哺乳外,应补给一定量的饲草和饲料;1-2月龄每天喂2次,补饲精料150g;3-4月龄,每天喂2-3次,补饲调制的精料200g;4月龄前断奶,母仔分开。
一般羔羊出生后3d开始补硒,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1mL,15d后再第2次注射1mL。
4.3育成羊的管理
育成羊前期(5-10个月龄)生长发育快,生长强度大,日粮应以调制的精料为主,每天每只0.1-0.2kg精料,同时补给优质青干草、青贮饲料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育成羊后期(11-18个月龄)生长强度逐渐下降,瘤胃消化机能基本完善,可采食大量牧草和其他粗料,适当补饲少量调制的精料。
后期催肥,可参考育成前期的饲养标准。
4.4配种期管理
对于配种期种公羊,应以优质禾本科和豆科混合干草和鲜青草为主。
配种时应补喂混合精料。
精料中可用豌豆、豆饼、麸皮、黄豆等来进行蛋白质的补充,玉米则不可多用。
配种盛期,可适当增喂奶、鸡蛋或鱼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根据营养需要的目的可分为生产需要和维持(营养)需要两大部分:生产需要主要包括繁殖、生长等方面的需要;维持(营养)需要则是指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羊需要的热能与其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活动程度大需热能高。
维持水平的饲养过程中,蛋白质占有重要地位。
体内
各种酶、内分泌活动、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更新均需要蛋白质。
VA、VD 及钙、磷等矿物质元素都是必需的,缺少这些物质,羊就不能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
绒山羊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饲养较多的山羊品种,其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方面基本上和普通山羊相似,不同之处是身上长有绒毛,冬季可以保温御寒,比普通山羊更耐寒,更适应我国北方寒冷气候。
笔者就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的影响、绒山羊饲养标准、日粮配合原则及日常饲养管理方面对绒山羊的营养搭配与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1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的影响
1.1对繁殖期的影响
绒山羊公羊和母羊在繁殖期需要足够的粗蛋白,并且要保证蛋白质的品质较高。
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导致公羊精液品质变差,性欲不强;母羊阴道、子宫、胎盘的黏膜角质化,影响受胎,早期容易流产,对生殖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同时,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会引起繁殖疾病。
1.2对妊娠期母羊及胎儿的影响
母羊的妊娠期为150d(5个月),在妊娠后2个月,胎儿生长迅速,此期胎儿占出生重的90%。
羊在妊娠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妊娠期营养不足会造成早期流产或胎儿被吸收,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较多,对钙、磷、VA及VD的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缺乏补饲条件,则胎儿发育不良,母羊产后缺奶,羔羊成活率低。
1.3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羔羊在出生1个月内主要靠母乳生活,1个月后,逐渐转变为以采食为主,4个月前断奶,转为育成羊,并完全独立生活。
羔羊从出生到配种,其生长发育过程经过哺乳阶段和育肥阶段,该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不仅要求数量,而且要保证质量。
因此,在育成期一定要保证优质蛋白质、钙、磷和VA、VD等的供应,以满足体躯发育和骨骼迅速生长的需要。
1.4对绒山羊产绒量的影响
羊毛是由皮肤上的毛囊中生长出来的,主要依靠毛囊来提供营养,若羊只的营养状况差,会直接影响羊绒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