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保健程序

合集下载

小猪保健方案

小猪保健方案

小猪保健方案猪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需要特殊照料的动物。

通过提供适当的饲料和保健方案,我们可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小猪的保健方案,帮助养殖户们提高养猪效益。

饲料的调配小猪的饲料配比对其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猪是杂食动物,它们需要合理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需要根据小猪的年龄、体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搭配。

对于刚断奶的小猪,应该提供易消化的饲料,如乳糜、乳酸发酵食物等,以满足其高营养需求。

随着小猪的生长,饲喂的比例应逐渐调整,添加适量的粗饲料,如玉米、大豆饼等,以促进肠道消化能力的提高。

此外,还应根据小猪的疫苗接种情况,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其免疫力。

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小猪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是防止疾病传播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户们应与兽医合作,制定健康检查的计划,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小猪的早期生长阶段,应特别注重对传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的预防。

通过定期接种必要的疫苗,如猪瘟、猪流感和口蹄疫等,可以避免意外发生,保证小猪的健康和生长,同时减少经济损失。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合适的环境卫生对小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滋生。

每天清理猪舍的粪便,保持空气流通,并定期消毒猪舍,以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此外,为了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还可以提供合适的垫料和床铺,以保持小猪的舒适度和卫生。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预防疾病,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定期体重测量和生长监测通过定期体重测量和生长监测,养殖户可以了解小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养殖户可以使用专用的体重计定期测量小猪的重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其生长情况。

当小猪的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或疾病感染等。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应及时与兽医咨询,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小猪的健康发育和生产能力。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模板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模板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猪配套免疫程序注:什么是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

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

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第1篇保育猪的保健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保育猪健康成长,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本方案针对保育猪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保健方案。

二、目标1. 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2. 降低保育猪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3. 提高猪只成活率,保障猪场生产稳定。

三、方案内容1. 饲养管理(1)合理分群:根据保育猪的体重、日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每群规模控制在10-15头。

(2)饲养密度:保育猪的饲养密度控制在0.8-1.2平方米/头,避免过度拥挤。

(3)温度控制:保育舍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4)通风换气: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

(5)光照管理: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自然光照,有利于猪只生长发育。

2. 饲料营养(1)选用优质饲料: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保育猪饲料,确保饲料质量。

(2)营养均衡:根据保育猪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营养水平,促进猪只健康成长。

(3)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菌等,提高饲料利用率。

3. 疾病预防(1)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及时为保育猪接种疫苗,提高猪只免疫力。

(2)定期消毒:定期对猪舍、饲料、饮水等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药物预防: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发病率。

(4)生物安全: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品等流动,防止疫病传播。

4. 日常监测(1)生长发育监测:定期对保育猪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了解猪只生长状况。

(2)饲料消耗监测:记录饲料消耗情况,分析饲料利用率,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3)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猪场疫情动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四、实施与评估1. 实施责任人:明确各环节责任人,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2. 培训与指导:对饲养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养猪保健方案

养猪保健方案

养猪保健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保健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动物朋友,特别是农场中的生活伙伴,比如猪。

猪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动物,它们的健康问题不仅与农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更与人们的饮食安全息息相关。

因此,养猪保健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对于确保猪的健康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是养猪保健的基本措施之一。

疫苗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保证猪的身体健康。

养殖场应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接种。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疫苗的质量和保存,避免因疫苗问题导致疾病传播的风险。

其次,饲料的选择与管理也是养猪保健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提高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殖场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选用适宜的饲料类型和配方,并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

在饲喂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控制好饲料的摄取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猪只肥胖,增加疾病的风险。

此外,饲料的储存和保管也要注意,避免受潮发霉,影响猪只的食欲和健康。

第三,生态环境的管理对于养猪保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猪只需要一个干净、舒适、有良好空气流通的环境,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因此,养殖场应该加强对猪舍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确保环境的卫生干净。

此外,猪舍的通风和温度控制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猪只的生长需要,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避免因环境问题引发疾病的发生。

最后,定期的健康检查是养猪保健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养殖场应该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体检和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养殖人员也要加强观察,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减少对其他猪只的传播。

在进行健康检查时,也要注意对养殖场的隔离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养猪保健必须从疫苗接种、饲料管理、生态环境、健康检查等多个环节综合考虑。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重要措施的重要性,才能为猪只的健康提供高质量的保障。

最新母猪保健方案

最新母猪保健方案
2.营养调控
-能量与蛋白质:根据母猪体重、繁殖阶段及环境条件调整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满足其生理需求。
-矿物质与维生素:合理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增强母猪免疫力和繁殖性能。
-膳食纤维:适当增加膳食纤维,促进母猪肠道健康。
3.疾病预防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并执行疫苗接种程序,提高母猪免疫力。
(2)药物保健:针对母猪易发病症,定期添加合法合规的药物,预防疾病发生。
(3)环境卫生: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病原菌传播风险。
4.环境优化
(1)温度和湿度:保持猪舍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极端气候影响母猪健康。
(2)通风和光照:保证猪舍通风良好,合理设置光照时间,提高母猪舒适度。
(3)猪舍布局:优化猪舍布局,减少应激因素,降低噪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
-药物预防:针对母猪常见病,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降低疾病发生率。
-环境卫生: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4.环境优化
-温湿度控制: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气候影响母猪健康。
-通风与光照:确保猪舍通风良好,合理设置光照时间,提高母猪舒适度。
-布局调整:优化猪舍布局,减少应激源,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监控指标:设立繁殖性能、发病率、饲料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定期评估方案效果。
-调整与优化: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调整方案内容,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五、结论
本方案从多方面为母猪提供了全面的保健措施,旨在提升母猪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率。通过严格的实施与监控,本方案将为养猪业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3.改善母猪生活条件,提升猪场综合管理水平。
三、具体措施
1.饲养管理

保育猪保健方案

保育猪保健方案

保育猪保健方案猪是人类的重要畜牧动物之一,保健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养猪户提供一份保育猪保健方案,以帮助他们高效养殖和保障猪群的健康。

一、饲养环境管理1. 猪舍设计与改善为了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隔离和隔尿功能。

合理设计和改善猪舍的结构,确保猪群的养殖环境符合卫生、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2. 床材管理床材是猪舍环境管理中的关键要素。

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干燥程度,定期更换床材,确保猪群的睡眠质量和健康。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制定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保证猪群获得均衡、科学的营养。

2. 喂食管理合理的喂食管理有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猪的生长性能。

确定适宜的喂食量和频率,并为猪群提供洁净的饮水和饲料,确保猪的饲养水平和生产效益。

三、疫病防治1. 疫苗接种根据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程序,合理安排猪的疫苗接种。

定期检查猪群的免疫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免疫方案,确保猪群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2. 疫病监测与防控建立科学的疫病监测与防控系统,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止疫病的蔓延。

对于出现疫情的猪群,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疫病的扩散。

四、环境卫生管理1. 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猪舍、饮水设备和饲喂器具,消除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源。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消毒,确保猪舍的卫生状况。

2. 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猪舍的粪便和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和病原菌传播。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粪便处理,如利用肥料和生物气体化处理等,确保猪场的环境保洁。

五、行为管理1.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引发的行为异常和疾病。

保证猪的活动空间和舒适度,提高猪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性能。

2. 人工繁殖管理对于人工繁殖的猪群,合理安排交配时间和方法,控制繁殖的合理性和数量,确保猪的繁殖能力和后代的质量。

猪预防保健方案

猪预防保健方案

吃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引起),关节肿大、跛脚(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腹泻、发烧(附红细胞体、感冒为主),以上疾病的发生,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或者变成僵猪。

针对乳猪的发病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的养好乳猪基础关。

方案如下:1天、3 天、7 天:初生1 天乳猪灌服开口药新宝康1 ml/头,3 天、7 天,灌服10%呼诺玢口服液1ml/头(与三针保健同时使用);2-3 天:铁糖1.5 ml/天(肌注);3 天、7 天、断奶前1 天(三针保健):大北农黄金搭档产品,德利先+泰诺康(按1 :1 量混合使用),分别肌注1 ml 、1.5ml 、2 ml/头。

备注:两个关键点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产房产前需要清洗干净,并用1:200 倍的农喜福彻底消毒和杀灭病原体。

2、做好乳猪的保温工作,按乳猪的温度需要原则提供合理的保温,这点及关重要。

断奶小猪因断奶后的多种应激 (如母仔分开、营养变化、气候、环境变化、转栏、运输、免疫和发病打针等应激)和母源抗体逐步降低的原因,往往诱发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如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拉稀、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由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黏膜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针对断奶小猪因以上原因导致发病率高,且病情非常的复杂化,普通都比较难管理的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养好断奶小猪的最关键的一关 (这关对断奶小猪和以后阶段的疾病控制特别重要)。

方案如下:断奶至断奶10 天:每1000 斤料添加温和丰利1000 克+速补康800 克,连续饲喂。

猪场最全免疫程序

猪场最全免疫程序

猪场最全免疫程序一、猪场免疫程序1. 7日龄注射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冻干疫苗(该病已净化的猪用);2. 15日龄肌注2毫升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3. 20日龄肌注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4. 30日龄注射蓝耳病(PRRS)灭活苗(阳性猪场使用)(按说明书使用)5. 35日龄选做口蹄疫灭活疫苗.(按说明书使用)6. 40日龄必需做副伤寒苗(猪霍乱沙门氏C500弱毒菌株活疫苗)肌肉注射一头份或口服4头份。

7. 56日龄肌肉注射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

(加强苗)8. 60日龄皮下注射1头份或口服4头份猪链球菌弱毒株冻干活疫苗.说明:1.受到口蹄疫威胁的地区应用O型口蹄疫油乳剂灭活苗.50公斤以上猪注射三毫升;25-50公斤猪注2毫升;10-25公斤猪注射一毫升。

2.每年10月份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或弱毒苗。

注意事项:1..疫苗使用前后应注意所用药物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免疫抑制性药物及对菌苗有杀伤抑制作用的抗微生物药物要特别注意。

2.出现过敏情况时,皮下或肌内注射02-1毫升肾上腺素/头,如静脉注射需稀释10倍;3.疫苗免疫通常应在猪只健康状态下进行,免疫程序常受到猪群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而调整。

调整免疫程序请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猪瘟和口蹄疫应该是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可直接到当地兽防站领取或要求他们来人免费注射。

4. 为了使疫苗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降低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 上述免疫程序只是一个指导,各场要根据各自猪场的疾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来进行选取。

6. 哺乳期间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减少仔猪被母猪感染的机会,可采用隔离早期断奶或药物早期断奶技术,在4周以内断奶。

7. 该指导内容较全面详细,但不是每一个猪场或养猪户都必须遵循。

二.猪场保健程序1. 1-3日龄.注射或者口服止痢金针1毫升/头和瘟热康1毫升/头.一次即可。

2. 7-10日龄:用“艾乐消”或“清瘟败毒散”(可按0.2-0.4%的比例添加在饲料中)添加到乳猪开食料中以诱食3. 12-14日龄:口服或注射止痢金针2毫升/头,一次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免疫程序
(仅供参考)
一、仔猪:
1、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苗, 2头份/头
2、27日龄肌肉注射蓝耳病弱毒苗 1头份/头
3、35日龄伪狂犬疫苗 2头份/头
4、42日龄肌肉注射口蹄疫高价苗 1-2毫升/头
5、55日龄肌肉注射猪瘟苗 4头份/头
6、65日龄肌肉注射口蹄疫高价苗 2-3毫升/头
一、后备母猪
配种前2月按顺序间隔一周完成
蓝耳苗肌肉注射 1头份/头
口蹄疫高价苗肌肉注射 3毫升/头
细小病毒苗肌肉注射 1头份/头
伪狂犬苗肌肉注射 1头份/头
蓝耳苗肌肉注射 1头份/头
猪瘟苗肌肉注射 4头份/头
(如果细小苗注射后2个月还未发情的应再注射细小苗一次)
二、经产母猪
1、产前42天后海穴注射口蹄疫高效苗 2毫升/头
2、产前35天肌肉注射伪狂犬苗 1头份/头
3、产前30天用虫克星驱虫。

4、产前25天后海穴注射腹泻TP二联苗 4毫升/头(夏季可不免)
5、产前15-20天肌肉注射大肠杆菌苗按产品说明
6、产后8小时肌肉注射一次长效土霉素 3-4支(分点注射)
注射新产后康二次。

(明显降低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仔猪腹泻的发生。


7、产后20天肌肉注射猪瘟苗 4头份/头
8、产后27天肌肉注射蓝耳病弱毒苗 2头份/头
(要做肺疫、丹毒苗的可在断奶后配种前进行)
大北农(扶余)养猪服务站 2013年4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