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学第九章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PPT
《现代汉语》9语法

由时间、处所状语充当,更多用主语充当。话题与主语的不同,还表现在语用方面,话题往往 带有强调的口气。
谓语的构成材料
1.谓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某些条件下可以用名词性词语充当。在一个句子中,认清谓 语中心以及前后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非常重要。 2.用作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通常都是句法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
3.谓语的语义类型——主要看谓语对主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1)着重于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这主要由动词性词语充当, 因此,有人把有叙述性的句子叫叙述句。 (2)着重于描写,即描写主语的性状,这主要由形容词性词语(这里包括形容词性的主谓 短语)充当,有人把有描写性的句子叫描写句。 (3)着重于判断说明,即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如“鲁迅是浙江人”,这种句子可叫 判断句。
3.动词一般不单独作谓语,动词单独作谓语,常常要在前面或后面带上别的成分(修饰补充 或动态语气等成分)。
4.动词(形容词)单独作谓语有以下条件: (1)对话里,例如“你看!” (2)复句的分句里,特别是在先行句和后续句里,例如“你来,我就走!” (3)对比、排比句里,例如“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4)要加上一定的语气词或动态助词,例如“春天来了。” 5.特殊词语或者短语做谓语: (1)主谓短语作谓语 eg:他头脑冷静。 (2)名词性词语 eg:明天中秋节。 (3)数量短语 eg:她的体温36度。
《现代汉语》
内容
01 主语、谓语 02 动语、宾语 03 定语、状语、补语 04 中心语、独立语 05 句法成分小结
PART
01
主语、谓语
主语的构成材料
1.句法成分之间具有配对性和应对性 2.主语分为名词性主语+谓词性主语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概说

多层状语 • 和多层定语一样从左到右的 进行切分。 • 69页
补语
• 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 词短语充当,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 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可 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说明事物 的状态等。 • 汉语比较有特点的结构
看下面一段话: • 我走累了,就回家洗衣服, 衣服洗干净了。我把黑板擦 干净了,趴在桌子上睡觉, 睡得很香。别人热得头上直 冒汗,他们走出教室了。
指示代词“这”“那”或“指示 代词+量词”的词组充任的定语。 • 这红的 红的是她的。 红的 • 我要那蓝的 蓝的。 蓝的 • 那个男的 男的好像是广东人。 男的
“五四”以后,由于受西方语 言的影响,人称代词也开始带 定语,不过所带的定语也都得 带上“的”。 • 火车最终还是走了,泪眼模 糊中,我向站在月台上的她 她 挥着手。 • 他气冲冲地走了,留下气冲 冲的我。 我
当事宾语-中性宾语 • 不是施事不是受事的宾语 • 又可以具体的分成许多小类。 • 请同学们看书中62页。
动词的分类:根据宾语的不同 • 名宾动词---63页 • 谓宾动词:真谓宾动词、准 谓宾动词、真准谓宾动词 • 名谓宾动词:名真谓宾动词、 名准谓宾动词、名真准谓宾 动词。
宾语的无定性 • 关于汉语里的宾语,还需要 了解一点,那就是汉语里边 有一种倾向,主语所指的人 或物往往是有定的(即已知 的、确定的),而宾语所指 的人或物往往是无定的(即 未知的、不确定的)。
• A、B两组的例子都称为偏正词 组。这是就这些词组前后两部分 的语法关系来说的,因为不管具 体意义如何,这些词组的前一部 分都是修饰、限制后一部分的, 所以称前一部分为修饰语,称后 一部分为中心语。
定语
• 能当定语的词语 • 名词都能当定语。例如: • 脏(的)衣服 两件衣服 他 衣服 衣服 的衣服 衣服 • 猪(的)尾巴 老虎(的)皮 尾巴 皮 狂怒的狮子 狮子 • 干净的水 甜甜的牛奶 好的饮料 水 牛奶 饮料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分类类型摘要: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词和词相搭配构成短语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句法结构。
句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和框架,也是现代汉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汉语构词成句固定性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相关例子的枚举和分析,浅要探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法结构搭配分类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
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
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
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
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一.基本句法结构的分类1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中鲜花为主语,盛开为谓语,两个词之前呈现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等。
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上车”中动词“上”支配名词“车”,新城动宾结构。
因此,“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等结构都属于动宾结构。
3偏正结构偏正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帅哥”中形容词“帅”修饰名词“哥”,两个成分构成偏正结构。
与之属于同类的还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等。
以上所叙述的是偏正结构中"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
除此之外偏正结构中还有一种情况,例如:“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这些属于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4补充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等,以补语补充中心语(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PPT课件

动词和形容词单独做谓语的条件
(2)名词性谓语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
今天星期六。 鲁迅浙江人。 她20岁。
3.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
(1)施事主语 (2)受事主语 (3)中性主语
例如: 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钝刀‖割肉。 汤里‖搁 上点肉松。 明天‖国庆节。 屋顶上‖飘着一面国旗。
判断动词“是” 、没、如同、等于、证明、表明、说明、体现、会、可能、 改变、产生、引起
竞争引起社会进步。 改革产生了很多问题。 她带我们去采访会好一些。 让他参加比赛很合适。
2、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词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1)谓词性词语包括谓词和谓词性短语。
春天终于来了。 他的眼睛很大。 她头脑聪明。 我胃疼。
(3)判断说明 我是中国人。 我今年30岁了。 今天星期三。
1.下列句子中主谓关系切分正确的是____。 A、他非常‖有眼光。 B、开出租‖是个苦差事。 C、门口矗立着‖一尊高大雕像。 D、村支书‖带我们去采访可能要顺利些。 2.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的是____。 A、学校靠近湖边。 B、拖拉机撞上了行人。 C、那位老师不是本地人。 D、这辆车只能坐五个人。 3.下列句子中由谓词性词语作谓语的是____。 A、昨日北方的天气异常干燥。 B、屋里一股刺鼻的中药味。 C、他挺机灵的脑子。 D、那桶水二十多斤。
定名的根据就是两个单位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八大句法成分 +独立语
主语 谓语 动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中心语
补语
构成材料 语义类型
一 主语 谓语
1. 主语的构成 2. 谓语的构成 3.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
1、主语的构成材料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章-第八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PPT课件

小花猫逮住了一只大老鼠。 他把书拿走了。
3.系事
指连系动词连接的主体。
他是学生。 陈伟成了一名画家
4.等事
指连系动词连接的对象。
他是学生。
陈伟成了一- 名画家。
7
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也可用介词“给”引进。
他们送母校一幅油画。 他还给我一支笔。
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陈小玉去了师大。 我住在二楼。
10.时间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他回家乡过春节。
我的课请排在星期-五。
9
11.目的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可用介词“为”(为了)引进。
他在筹备展览会。 刘玲为考大学在复习。
12.原因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也可用介词“因为”引进。
他在外待了一个月避避风头。 他爷爷因为肺病住了院。
原因:A组(坐):【+静态附着】【-动态进行】 B组(唱):- 【-静态附着】【+动态进28行】
【2】可以解释某些同形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例如:
A
倒了一杯水
→倒1掉一杯水 →倒2上一杯水
B
烧了一车炭
→烧1掉一车炭 →烧2出一车炭
原因:动词语义特征具有多样性 倒1 烧1:【+去除】 倒2 烧2:【+获得】
-
29
谢
谢
-
30
13.材料 指动作行为所使用的材料,也可用介词“用”引进。
他在给青菜浇水。 地板用油漆涂了一层。
-
10
14.致使 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也可用介词“使”引进。
学习态度 环境
15.对象 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对”(向)介词引进。
现代语法专题9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当做、认做
• 用于教育的投资到底多少才算合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2主谓 3-4主谓 5-6状中 7-8定中 • 9-10状中 11-12动宾 13-14中补 • 15介词短语
3.层次分析的基本精神
•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有层次性 • (2)每一次分析都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 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 (3)在分析中,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 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也不管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 结构关系。 • 如:张三喝啤酒
• (2)定性:解决直接组成成分间的关系
分析
• 1.我们厂最近试制成功了一项新产品 • 2.她母亲刚从上海带回来的新式呢子大衣的确漂 亮 • 3.用于教育的投资到底多少才算合适 • 4.烛光照着小明端出的盘子 • 5.烛光照着小明张开的嘴 • 6.他打了个电话让他姐姐来他这儿住几天 • 7.对他的意见,我们都已经在昨天谈了不少了 • 8.革命战争年代的火热生活
优点:可以让人一下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 络。
• 局限性: • 1.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 原来句子的意思了。例如: • (1)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 (2)我们学习好的品德。 • (3)我们便宜他了。 • (4) 他贪图安逸
• 2.离了枝叶,主干虽然成立或站得住,但是 意义完全变了。例如: • (1)我们都听不懂。——我们听 • (2)他死了爷爷。——他死 • (3)这些举措方便了群众。——举措方便 • (4)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党员清除
• 前面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如果改用层次 分析法就不复存在。 • (1)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 (2)我们学习好的品德。 • (3)我们便宜他了。 • (4) 他贪图安逸 • (5)我们都听不懂。——我们听 • (6)他死了爷爷。——他死 • (7)这些举措方便了群众。——举措方便 • (8)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党员清除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 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 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 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 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 一个句法结构s, 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 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 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 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同模。
②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 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5.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6、区别词: 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 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 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7、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8、异类同构: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 ①核心的功能相同;②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9、语义属性: 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所表示的语义, 这是以名词为主体而确定的语义性质, 包括形态属性、质料属性、数量属性、来源属性等等。
10、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 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其类别。
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答:①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 词同句子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②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 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 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汉语句法分析PPT课件

•2、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咬死了猎人的狗。 •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照片放大了一点。
第28页/共79页
•(六)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第29页/共79页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 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 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 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鸡
第4页/共79页
•开车的司机 •开车的工具
第5页/共79页
•从句法角度来解释和说明种种语言现象,这就 是句法分析。
第6页/共79页
•一、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 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原则:
第7页/共79页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定一个句子有六大句子成分。 •3、作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主 语和述语(即谓语),让其他成分分 别依附于它们。
•2、指向句内成分,还是指向句外成分 •别喝醉了。 •我喝醉了。
第76页/共79页
•(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1、可以进一步帮助分化歧义形式。 •老张有一个女儿,很骄傲。
第77页/共79页
•语义指向分析法为分化歧义句式又提供了一 种新的方法。如果是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 法是属于形式方面的分析方法,那么语义指 向分析法则是属于意义方面的分析法,二者 互为补充。
第14页/共79页
•二、层次分析法 •在分析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 法构造的层析性考虑进来,并按 照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 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 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第15页/共79页
•(一)层次分析法的合理性 •从表面上看,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是词的 线性序列,其实句子或句法结构里词与词之 间结合的松紧度是不一样的,词和词的组合 有着层次的透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补语的二重性
姚明的球打得棒极了。 大刘把小偷打死了。 他讲得眉飞色舞。。 敌人狼狈地退下去。
这件衣服穿旧了。 李逵一个人杀死了四只老虎。 小兰把衣服洗干净了。
三、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1、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语法 关系和语义关系;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只 有语义关系。
2、结构关系不同。语法结构成分之间的 结构关系是主谓、述宾、述补、定中、状中、 联合、连谓、同位等;而语义结构成分之间的 结构关系是施事-动作、动作-受事、动作-结果、 动作-处所,等等。语法关系基本上是在主-谓 的框架内确定,而语义结构关系则是以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行为为中心而确定。
二、句法成分的二重性
当一个实词进入一定的句法结构时, 总是扮演着两种角色:语法成分和语义成 分。这一点称为“句法成分的二重性。
(一)主语的二重性
主席团坐在台上。——施事主语 这家伙不好对付。——受事主语 这篇论文写好了。——结果主语 每人发一套教材。——与事主语 凉水洗不掉油。——工具主语 这款花布做裙子。——材料主语 台上坐着主席团。——处所主语 春节到了。——时间主语
(二)宾语的二重性
张三打了李四。——受事宾语 那边来了一个人。——施事宾语 这封信寄给小王。——与事宾语 韩雪写了一篇小说。——结பைடு நூலகம்宾语 洗手要打肥皂。——工具宾语 肖磊去了上海。——处所宾语 王大妈在愁儿子的婚事。——原因宾语 他们在打双打。——方式宾语
(三)谓语(或述语)的二重性
老王喝了一杯茶。——表示动作 战士们守卫这边疆。——表示行为 老李讨厌奉承。——表示态度 小梅感到很委屈。——表示感知 苹果红通通的。——表示状态 萝卜六毛。——表示数量 群山之间一块盆地。——表示处所 今天星期天。——表示时间
第九章 语法结构 和语义结构
一、语义结构不同于语法结构
在由实词和实词组合的句法结构中, 总是并存着两种结构和两种结构关系: 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语法结构关系和 语义结构关系。
• 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区别:
1、构成不同。语法结构的构成成分是语 法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 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等等;而语义 结构的构成成分是语义成分,这些成分包括动 作行为、施事、受事、结果、与事、工具、材 料、方式、原因、目的、时间、处所等等。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四)定语的二重性
优秀的学生 飞奔的列车 修车的工具 三斤大米 祖国的领土 学术上的问题 捡到的东西 西去的列车 桌子上的书 星期一的课程
他的篮球打得好。 你必须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球队的团结是胜利的保证
(五)状语的二重性 警察们悄悄地逼近了歹徒。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大卫在我们班是数学尖子。 武松用拳头打死了老虎。 大家互相帮助。 部队沿着大渡河前进。 部队在凌晨到达目的地。
2、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是可变的, 而语义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
3、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一 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