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浙江省公务员行测c类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行测c类试题及答案浙江省公务员行测C类试题及答案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 题目: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形容人性格刚直不阿的?A. 刚正不阿B. 刚愎自用C. 刚柔并济D. 刚毅果断答案:A2. 题目:根据题目中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成语使用?A.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顾他人意见。
B.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没有主见。
C. 他做事总是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D. 他做事总是一心二用,效率低下。
答案:C二、数量关系1. 题目:一个工厂有120名员工,如果每10名员工组成一个小组,那么工厂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A. 12B. 10C. 15D. 14答案:A2. 题目: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那么班级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A. 8B. 7C. 6D. 5答案:A三、判断推理1. 题目: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而水果不是蔬菜,那么苹果不是蔬菜。
这个推理是:A. 正确B. 错误C. 不确定D. 无法判断答案:A2. 题目:如果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都有毛发,那么没有毛发的动物不是猫。
这个推理是:A. 正确B. 错误C. 不确定D. 无法判断答案:A四、资料分析1. 题目:根据以下表格,2019年与2020年相比,哪个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10%?| 年份 | 产品A | 产品B |||-|-|| 2019 | 100 | 200 || 2020 | 110 | 220 |答案:产品B2. 题目:根据以下表格,2019年与2020年相比,哪个产品的销售额下降了?| 年份 | 产品C | 产品D |||-|-|| 2019 | 50 | 150 || 2020 | 45 | 140 |答案:产品C结束语:本套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考生熟悉浙江省公务员行测C类的题型和难度,希望考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笔试考试真题

选择题浙江省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行政效率B. 增加政府收入C. 限制公民权利D. 扩大政府规模下列关于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 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忽略农村B. 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减少农村人口C.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D. 限制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在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提到的“两山”理论是指什么?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C. 山区开发与海洋保护相结合D. 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相协调下列哪项不属于浙江省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B. 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 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甘于奉献D. 忠于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浙江省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减少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投入B. 忽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C. 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D. 限制公民对政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关于浙江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 仅适用于大城市,与农村无关B. 仅提供线上服务,不设线下窗口C. 旨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便捷性D. 无需考虑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简答题简述浙江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描述浙江省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分析浙江省在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的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
请简述浙江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
谈谈浙江省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实践经验。
描述浙江省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其意义。
填空题浙江省政府致力于构建____、____、____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浙江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注重____和____的协调发展。
浙江省坚持____优先、____恢复、____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浙江省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高政务服务____和____。
202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2023年word版)

2023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题号123总分核分人得分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地"作答要求"作答。
3.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地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第一、第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第一页准考证号地信息。
4.看清答题卡题号位置,每题都要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地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地一律无效。
5.第二题分为2小题,有(1)、(2)小题号。
二、给定材料(本材料地人物和场景为虚拟)时间:2023年1月1日地点:浙江电视台演播室栏目:阳光会客厅主持人:浙江文化频道小文嘉宾:浙江省文化研究中心王主任浙江省文化厅文化发展处张处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李教授[小文]各位观众好,欢迎收看新年地第一期阳光会客厅节目。
现在各地"风起云涌"地"文化热",引起了人们特别关注。
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一起来聊聊文化地话题。
近些年以来,我省地影视音像制品、图书出版、文艺演出、境内外休闲旅游等市场都呈现出一片兴旺地景象。
像杭州宋城集团6000万元精心打造地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每年演出800场,观众达100万人次,2023年前5个月观众人数增长了30%。
这台歌舞精品已经成为杭州文化休闲旅游地一张"金名片"了。
李教授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地?[李教授]随着经济地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消费倾向必然转向对精神消费地追求。
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低下时期,人们地消费需求往往局限于生存所必需地基本生活资料,而精神文化需求通常被压抑在一个非常次要地位置上。
2023年浙江地人均GDP为3400美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3000美元门槛"地省份,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4年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24年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推理
1. 真题问题1
- 答案:A
-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和陈述,可以推断出选项A是正确的。
2. 真题问题2
- 答案:B
-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和陈述,可以推断出选项B是正确的。
二、数量关系
1. 真题问题1
- 答案:C
- 解析:通过计算和推理,可以得出选项C是正确的。
2. 真题问题2
- 答案:A
- 解析:通过计算和推理,可以得出选项A是正确的。
三、资料分析
1. 真题问题1
- 答案:D
- 解析:根据资料中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得出选项D是正确的。
2. 真题问题2
- 答案:B
- 解析:根据资料中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得出选项B是正确的。
四、常识判断
1. 真题问题1
- 答案:A
- 解析:根据常识和题干中的描述,可以得出选项A是正确的。
2. 真题问题2
- 答案:C
- 解析:根据常识和题干中的描述,可以得出选项C是正确的。
以上为2024年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的完整版。
注意:本文档中的所有答案均根据独立判断和推理得出,并未
寻求用户的帮助。
请自行参考并核实相关内容。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理查德•比特纳把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描述为“信用状况一塌糊涂,收入微薄工作时有时无,没有租房史,也没有储蓄维持生活”。
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
但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或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以上文字的主旨最可能是:A.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B.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引起的C.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把钱借给了大量没有还贷能力的穷人D.美国政府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监管不够1.【答案】A。
解析:材料中先是用理查德•比特纳的话对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做了一个描述,然后作者简单地评论,“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作者紧接着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个“但”字,强调了作者的真正想法,那就是: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
作者最想表达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因此A是正确选项。
2.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
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A.现实与理论的关系B.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C.时代与学术的关系D.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2.【答案】C。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政治理论部分1. 下列哪个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重要原则?答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自己的路。
2.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意味着坚持什么?答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法律法规部分1. 下列哪个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权益与保障?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2. 以下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答案: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依法定的程度、范围和方式予以相应的处罚。
三、经济知识部分1. 下列哪个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答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增值税是指以企业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并根据一定比例征收税款的税种。
以下哪项属于增值税的征税方式?答案:按照增值税税率计征增值税。
四、科技与环境部分1. 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答案:环境污染是由人为活动产生的,与自然因素无关。
2. 以下哪个措施旨在保护水资源?答案: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节约利用。
五、时事政治部分1.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几个国庆节?答案:70个国庆节。
2. 2020年在我国发生的一场重大疫情是?答案:新冠肺炎疫情。
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试题涵盖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知识、科技与环境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并提高综合素质。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备考有所收获。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制C. 一国两制D. 多党合作制答案:A2. 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哪一个?A. 杭州B. 宁波C. 温州D. 绍兴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名城?A. 杭州B. 宁波C. 苏州D. 绍兴答案:C4. 浙江省的地理特点是?A. 多山少水B. 多水少山C. 平原为主D. 海洋为主答案:B5.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A. 农业B. 工业C. 服务业D. 旅游业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15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下列哪些属于浙江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A. 杭州丝绸B. 宁波木雕C. 温州瓯绣D. 绍兴黄酒答案:ABCD22. 浙江省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8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 浙江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众多的民营企业。
答案:正确32. 浙江省的省花是牡丹。
答案:错误33. 浙江省的海岸线是中国最长的。
答案:错误...(此处省略其他7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41. 简述浙江省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浙江省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三是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42. 浙江省在文化传承方面有哪些特色?答案:浙江省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以下特色:一是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地方特色鲜明,如杭州的丝绸文化、绍兴的黄酒文化等;三是注重文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51. 某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工业污染问题,如何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答案: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解决方案可以包括:首先,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其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再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最后,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参与度。
浙江省公务员b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b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A. 杭州B. 宁波C. 温州D. 嘉兴答案:A2. 浙江省位于中国的哪个区域?A. 东北B. 华东C. 西南D. 西北答案:B3. 浙江省的简称是什么?A. 浙B. 苏C. 闽D. 鲁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浙江省的著名景点?A. 西湖B. 乌镇C. 黄山D. 普陀山5. 浙江省的省花是什么?A. 牡丹B. 桂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浙江省的主要河流?A. 钱塘江B. 长江C. 瓯江D. 甬江答案:B7. 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杭州,以下哪个不是其别称?A. 临安B. 钱塘C. 江城D. 杭城答案:C8. 浙江省的省树是什么?A. 松树B. 樟树C. 柳树D. 银杏答案:B9. 浙江省的省鸟是什么?B. 画眉C. 黄鹂D. 杜鹃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名城?A. 杭州B. 宁波C. 绍兴D. 苏州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浙江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以下哪些?A. 千岛湖B. 西湖C. 黄山D. 普陀山答案:ABD2.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制造业发达B. 农业基础雄厚C. 旅游业兴旺D. 矿产资源丰富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浙江省的著名高校?A. 浙江大学B. 浙江工业大学C. 浙江师范大学D. 南京大学答案:ABC4. 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哪些?A. 杭州丝绸B. 宁波木雕C. 温州瓯绣D. 苏州刺绣答案:ABC5. 浙江省的气候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四季分明B. 雨量充沛C. 夏季炎热D. 冬季寒冷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
(对)2. 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宁波。
(错)3. 浙江省的简称是“浙”。
(对)4. 浙江省的省花是桂花。
(对)5. 浙江省的省树是樟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理查德•比特纳把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描述为“信用状况一塌糊涂,收入微薄工作时有时无,没有租房史,也没有储蓄维持生活”。
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
但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或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以上文字的主旨最可能是:A.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B.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引起的C.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把钱借给了大量没有还贷能力的穷人D.美国政府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监管不够1.【答案】A。
解析:材料中先是用理查德•比特纳的话对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做了一个描述,然后作者简单地评论,“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作者紧接着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个“但”字,强调了作者的真正想法,那就是: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
作者最想表达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因此A是正确选项。
2.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
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A.现实与理论的关系B.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C.时代与学术的关系D.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2.【答案】C。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那么哪种答案才能被人接受呢?那就是适合中国人的趣味的才是正确的,这个“趣味”由谁决定呢?那就是由时代和民族决定,具体到中国的学术,那就是由不同的时代决定,由下文所举的胡适和学衡派的例子可知。
因此,该文段是在阐述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C。
3.卡尔•波兰尼说,如果听任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及其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的数量和用途的唯一指导者,那将导致对社会的破坏。
就以商品而言,劳动力不可能被任意驱使、利用甚或舍弃而不影响刚好是这一特殊商品承担者的个人。
也就是说,在处置一个人的劳动力时,制度总是面对着“人”那个称号下身体、心理和道德的统一体。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无管制的市场会破坏社会 B.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C.无管制的市场缺乏道德属性 D.劳动力不能被商品化3.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首先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如果市场机制成为唯一的指导者,那将破坏社会。
意思就是说,市场需要有管制才能正常运作,而不能不加管制,否则会破坏社会。
正确答案是A。
4.社会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充当了促使敌对双方社会化的代理人。
此外,冲突重新肯定了潜伏着的规范,从而强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
作为规范改进和形成的激发器,冲突使得调整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
但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整合 B.社会冲突的整合功能是需要条件的C.社会冲突是社会化不充分的表现 D.社会冲突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4.【答案】B。
解析:材料谈论了社会冲突的作用以及条件。
首先说社会冲突的作用是激发,改进和调整,然后笔锋一转,“但是”,引出了作者谈论的重点,那就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社会冲突是否能起到有利的作用,是有条件限制的,B选项的表述正合题意。
A论述了社会冲突有利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
C选项,文中没有提到社会化充分不充分,属于无中生有。
D选项,文中也没有提到社会冲突与“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不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5.香格里拉,本是佛陀的理想王国。
其魅力在于那是一个可以贮放人类梦幻但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堂。
我们既然将一种美妙的梦幻当作了实有的存在,并将神性的香格里拉,变成了世俗的香格里拉,还认定了它的所在地,那么,我们就应该以藏胞对大自然那种宗教般的意志、虔诚和敬畏,殚精竭虑地去维护它的高洁与神圣。
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现在一篇散文中的哪个部分,起什么作用?A.文头埋下伏笔 B.文中浓墨渲染C.文中扩展联想 D.文末咏叹收笔5.【答案】D。
解析:本段材料主要意思是:香格里拉曾经是人类梦幻中的天堂的,既然被人们发现了,那么我们就应该还把它当做理想一样,虔诚地保护起来,不让它受到污染。
由此引出结论:我们要保护我们开发出来的净土,保护我们理想的家园。
再结合文段的语气,有些高屋建瓴,气势不凡,由此我们推测是文末的收尾,而且是高昂的咏叹调。
因此正确答案是D。
6.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
现在一想,这个见解实在是大谬。
为什么?因为不抵抗主义面子上是消极,骨底里有最经济的积极。
我们要办事有成效,假使不实行这主义,就不免消费精神于无用之地。
我们要保存精神,在正当的地方用,就不得不在可以不必的地方节省些。
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没有消极,就没有积极。
以上文字主要告诉我们:A.我赞成不抵抗主义的理由B.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C.积极与消极其实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哲学词汇而已D.要成功必须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做最重要的事情6.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谈论不抵抗主义与抵抗主义。
首先是否定了不抵抗主义,是因为它有些消极,然后用“这个见解实在是大谬”否定了这一说法,接着肯定了不抵抗主义实际上是最经济的积极,然后是对这一看法的解释,没有消极就没有积极。
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就是B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
B是正确答案。
A,作者没有一开始就赞成不抵抗主义,而是进行了反复的论证,最后得出“不抵抗主义实际上就是积极”结论,因此A不正确。
C积极与消极其实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哲学词汇而已,作者没有谈到二者的相对意义,也不涉及哲学词汇,因此C不正确。
D要成功必须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做最重要的事情,这句话是上述世界观指导下的方法论,文中没有提及方法论的层面,也不选。
本题正确答案是B。
7.“全球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辩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的与地方的不再是作为文化的两极而存在,而是作为并联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原则而存在。
这些过程不仅仅包括跨边界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将内在于民族国家社会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加以转化。
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全球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辩证的过程B.世界化意味着内在的全球化,意味着发自民族国家社会内部的全球化C.“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的和地方的文化是相互关联的D.世界化包括跨边界的联系和民族国家内部的联系7.【答案】B。
解析:在文段中,作者是先谈到了“全球化”这一概念,然后引出作者所理解的“世界化”的概念。
作者要谈的主要观点是关于“世界化的”,从最后一句话“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可以得知。
再看世界化的定义,“不仅仅包括跨边界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将内在于民族国家社会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加以转化”,B选项是最合适的。
AC是关于“全球化”的叙述,不选。
D不是“世界化”的本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8.在一个成熟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学教育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必须更面对现实,经济政策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
但是,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的学科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经济学理论不面对现实,就不能制定出积极的经济政策B.作为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不能根据经济学家的角色而制定C.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要以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为基础D.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8.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给定了一些预设:“经济学理论必须更面对现实,经济政策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的学科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选项ABC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依据,D“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和文中论点不一致。
因此正确答案是D。
9.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
人类的行为不仅被先天的生物本能所决定,而且也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不管你是否能意识到。
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
浏览网页,你可能被华丽的页面吸引。
如果从浏览器的菜单中查看源代码,你会发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人类的行为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B.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C.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D.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谢谢很难听9. 【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首先说人作为一种文化动物,有爱美之心,然后,一个“然而”,引出了作者真正要谈论的内容,那就是“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下面是举了谎言和实话,页面和源代码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因此这段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C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
AB谈论的关于人的行为或者人是一种文化动物只是一个引子,D只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
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
而当你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你就会发觉,得到有味,失去也有味;富有有味,清贫也自有味;成功有味,失败也有味;热恋有味,失恋也有味;青春有味,衰老也有味……这时候,你才会恍然明白,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路途上的遭遇正有你所寻觅的东西。
舍此之外,你还要寻求什么呢?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赶路的人是指那些为成功而舍弃沿途风景的人B.我们不应该为远方的目标而苦苦追寻C.也许梦想就藏在你匆匆赶路时的沿途风景中D.给人生留一些空闲的时间,而不是匆匆赶路10. 【答案】B。
解析:材料说的是“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文中侧重心态转变,而非放弃目标。
选项AC都能在文中找到依据,D是换一种表达方式,只有B的观点在文中没有提到。
因此正确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