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研究

的多头指挥到平台系统的高效服务,为车队在出勤管理、统计结费、车辆注册等提升管理效能。

场站方面形成良好的集疏港作业环境,所有车辆统一标准模式参与作业。

提升了作业效率,避免因码头机械繁忙,火车进出时间,道路拥堵的情况产生的压车等待。

减少场站管理成本,平台系统的应用,减少场站调度的工作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安全形势好转,通过属地管理平台系统、图形化系统对车辆实时监控,定时推送违章信息并配合考培标准,让违章无处遁形。

4.2提高作业效率提高管理效能平台模式下,网络货运平台汇集了大量社会流动车源和运输业务,并可依靠智能调度平台系统、统计对账平台系统、图形化数字监控、线上合同等技术,实现快速精准对接,加速了车、船、货的周转。

减少人为干预,使得系统直接面向管控车辆成为可能,有利于培养核心运力,加速劣质运力的出清与淘汰,为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高效、绿色环保优质的物流服务。

4.3带动汽车后市场板块发展加入网络货运平台的车辆,视同网络货运企业自有车辆管理。

以码头集疏港业务为切入点,可以采取团购模式,将轮胎、燃油、维修、金融贷款、广告、整车销售、保险等纳入平台内的商业化运行机制,产生规模效应,实现后市场业务规模效益的扩张[]。

5.网络货运经营者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5.1市场定位问题前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有近350多家企业成为了无车承运人,同时交通运输部计划在2020年至少培育出50家无车承运人的头牌企业,市场集中化程度加强。

随着市场进入者的增多,网络货运平台市场的竞争也将会很惨烈,精准的市场定位很重要,企业首先要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实际情况找准自身的定位,以精准的定位来撬动未来企业市场的发展[]。

网络货运平台做到差异化竞争,聚焦一定的区域或者行业。

例如满帮,以小微专线承运商车货匹配A P P切入点,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后,成为车货匹配的独角兽企业。

5.2盈利模式风险分析网络货运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搭建网络货运信息平台,整合运力和货源,实现货主、网络货运企业、单车、后市场商户四大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引言港口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港口和物流相关产业有机结合,通过集聚资源和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物流效率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并探讨其优势和发展潜力。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优势港口物流园区一般位于港口周边地区,具备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这使得园区能够直接连接港口,便于货物的进出口,同时也方便与其他地区进行物流运输,实现多式联运。

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物流园区通常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码头、仓储设施、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将为物流运营提供便利,提高整体效率。

产业集聚效应港口物流园区通过吸引物流相关产业进驻,实现产业集聚效应。

园区内的企业可以互相合作,形成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力。

同时,园区还可以提供一系列支持服务,如仓储、报关、物流金融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

优质服务提供港口物流园区通常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包括货物运输、仓储管理、报关报检等。

这样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园区还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如物流信息查询、供应链管理等,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港口物流园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和发展潜力:提高物流效率港口物流园区可以实现港口和物流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货物周转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产出。

推动物流行业升级港口物流园区通过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和支持,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升级。

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将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结论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通过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和优质服务提供,能够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物流行业升级。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讲义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讲义
第三节 港口物流组织模式
一、 港口物流主体、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 二、 我国港口管理体制 三、 港口物流组织模式分类
一、 港口物流主体、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
1. 港口物流的主体 港口物流的主体是直接参与或专门从事区域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包括港口企业、航运公司、货主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储运企业等。 2. 港口物流的客体 港口物流的客体即物流对象,是一切在物流主体之间进行定向循环运动的物质实体。
(3) 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服务业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的更大发展。 (4)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推进企业改革和改组,特别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5) 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3. 港口物流的载体 港口物流的载体是保证港口物流活动有效、协调进行的基础条件。
二、 我国港口管理体制
1. 一港一企模式 一港一企模式即一政一企模式,也就是目前通行的一座城市一个港口、一个港口管理当局,并对应一家主要的港口企业。 如: 上海港务公司 青岛港务公司 连云港港口集团
3. 多城共港、多城多港和一企多港模式 多城共港模式是指多座城市、多个区域共同拥有某个港口。 连云港,由内陆省区出资建设 厦门和漳州,共同拥有厦门港和漳州港 宁波和舟山,共同拥有宁波—舟山港
三、 港口物流组织模式分类 (优缺点)
1. 直线制组织结构 2. 职能制组织结构 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4.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5. 矩阵制组织结构 6. 扁平型组织结构 7. 网络组织结构 8. 柔性组织结构
(3) 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地连接。 (4) 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港口式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港口式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港口式物流的概念和特点港口式物流是指以港口为核心,将港口作为货物集散、转运、分拨的节点,依托港口建立起来的物流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集装箱化。

港口式物流借助集装箱技术,实现了货物的标准化包装和集约化转运,提高了货物的装卸效率和运输效率。

集装箱化使得港口可以方便地进行货物的整合和分拨,实现快速、高效的物流运作。

二是多式联运。

港口式物流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输网络,将各种运输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通过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作,港口式物流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物流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是国际化。

由于港口一般位于沿海地区,它与国际贸易联系密切,提供国际物流服务的能力强。

在港口式物流中,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门户,承担着国内外货物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清关、码头操作等一系列任务,使得港口成为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

四是信息化。

港口式物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高效传递。

通过物流信息平台,港口和物流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货物的运行状态、仓储信息、国内外市场动态等重要信息,以便及时做出决策,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是产业链延伸。

港口式物流在港口周边形成了以物流仓储、加工制造、配送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将港口与周边的产业深度融合。

通过建立港口物流园区、临港工业区等,港口式物流促进了区域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以港口为引擎的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是专业化服务。

港口式物流在港口周边形成了一大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在物流操作、货物配送、仓储管理等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这些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形成了一条条高效的物流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七是绿色环保。

港口式物流在运作过程中,能够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污染,保护环境。

例如,港口可以利用电动起重机进行货物的装卸,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通过优化仓储、运输方案,减少物流环节的空驶和重复运输,减少能源浪费。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许多地区纷纷建设港口物流园区,而要保证物流园的盈利水平,运营模式的设计是关键。

运营模式是借助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物流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经营活动,以提升园区的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

但从一些地方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现状来看,由针对运营模式缺少整体规划,物流园建成后运营困难,因此研究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港口;物流园;运营模式当前国内的物流产业正处快速发展中,许多地方发挥临港优势,掀起了兴建港口物流园区的圈地热潮。

但是许多地方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主要是没有科学选择运营模式,没有结合实际研究运营模式。

一些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缺少新意,照搬外地园区的经验并直接使用。

物流园区要保证盈利水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明确发展方向,合理选择运营模式。

1.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内涵港口物流园区是港口区域发展物流业的产物,也是物流设施与企业加以集中的区域。

物流园区需要有物流管理技术与组织方式作为基础,以建立运营模式。

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是实现专业化经营的基础,可以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效益的实现。

物流园区作为服务性组织,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实现效益是借助园区内的企业经营,保证园区内企业的收益水平是运营模式建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包括运营管理模式、入园企业选择模式、运营盈利模式。

2.港口物流园区运营要解决问题2.1针对运营管理部分港口物流园区由于发展的特殊性,存在管理政企不分问题,园区组织机构不合理,人员配置不科学,园区的经营工作受到影响。

园区内存在较多的管理部门,但是服务部门少,并且经营模式不固定。

部分政府主导的物流园区,园区的管理部门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角色存在“错位”、“缺位”问题,过多干预园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政府部门与园区管理难以有效协调。

由于园区规划不完善,物流建设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物流保障、部门协调存在问题,导致物流供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园区的物流需求。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配送 中心
物流 中心
物流园区
精品资料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增强 港口对腹地物流吸引力,建立方便快捷的物 流供应链。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对港口资 源、临港物流园区进行重新整合规划,促使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实现功能多元化、布局合 理化、管理(guǎnlǐ)现代化、运行高效化, 以全面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精品资料
二、港口物流外向型发展模式
1、国际航运中心模式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以港口为依托,以航运为纽带,具有航线稠
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yìnɡ jiàn)设施, 能提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服务的港口城市。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为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 港等。
在我国,截止2011年,国务院共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 (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
精品资料
(1)国际航运中心(zhōngxīn)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发达的 国际航 运市场
充沛的 集装箱
物流
自然条 件和基 础设施
国际航 运中心
政策体 制条件
精品资料
后方集 疏运系

强大的 经济腹

(2)发展(fāzhǎn)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模式:
以市场交 易和提供 航运服务
为主
• 代表港口:伦敦
心,规范服务(fúwù),提高服务(fúwù)质量,增强服 务(fúwù)特色,树立起品牌形象。
精品资料
3、发展港口第三方物流 将港口物流的自理物流业务剥离出来,集中起
来形成一个物流部门,并逐渐转变为完全独立的第 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例如,港口可以针对目前的船 代和货代业务,围绕自身集疏运的主要(zhǔyào)货 种,组建专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以完善港口 的物流网络。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过程中,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对于港口整体发展的推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对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析。

二、港口物流运营模式概述(一)模式分类港口物流运营模式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传统物流运营模式和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

1.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此类模式集中在港口物流线的集装箱运输环节,其管理重点在于箱子的集装、装卸、中转和堆存等方面。

2.传统物流运营模式相对于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传统物流运营模式更为泛化,涵盖得更全面。

其运营重点除了集装箱运输环节之外,还包括船运、空运、陆运、集装箱运输保险及相关仓储服务等,是一种相对较为全面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

3.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是最新涌现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突破了以往港口物流运营仅限于运输存储等单一管理模式,将港口物流系统优化升级为集海、陆、空、电子于一体的立体化平台。

(二)模式分析不同类型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各有其优缺点。

1.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在当前物流环境下,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已迅速占领市场,以其速度快、运输成本低、管理便捷等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众多商家和政府的热门选择。

然而,由于其管理重点只是集装箱运输环节,对于其他环节的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

2.传统物流运营模式相对于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而言,传统物流运营模式更为全面,涵盖面广。

然而,由于其范围过于广泛,在运营时可能会因为管理量过多和工作繁琐而存在一定的弊端。

3.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在整个港口物流运营市场中铸就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和创新的运营理念已受到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

然而,其实际落地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善,在保证各项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降低运营成本。

三、港口物流运营模式下问题探讨(一)质量管理问题1.质量监督港口物流运营模式下,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是每一个参与港口物流的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香港港我们组主要讲的是香港港的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的分析。

一、港口的经营模式1.私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私人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经营管理市场化,效率高,由私人投资,举例:以葵涌码头为例,该码头的19个集装箱泊位分别由和记黄埔、美国海陆、韩国现代和中远(与和记黄埔合营)四家公司经营,港口私营企业的业务经营也极少受到政府干涉,完全实行市场化,自主定价2.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香港港物流企业将码头装卸、堆场、仓储、运输、包装等各环节的单一经济活动集中为“一条龙”经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3.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香港港独创的物流运作模式:由港口企业自行组建专业化物流中心,利用港口的设施、人力和上下游业务关系开展物流业务。

这种发展模式由香港港创造并发展,所以亦称为香港港物流运作模式。

即:这种模式注重建立港与港、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通常是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使其从单一的装卸运输及仓储等分段服务,向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全程的物流服务转变,同时通过加强港口货代、船代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建立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完善的服务网络。

目前香港也在大力发展网络型物流中心,即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并发展成电子物流中心,形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

另外,鉴于物流设施与港口发展的关系密切,香港港口及航运局在《如何加强香港作为全球及区域首选的亚洲区运输及物流枢纽地位研究》中提出,在机场或港口后方规划建设“增值物流园”。

增值物流园不仅提供一般的仓储服务,而且提供各种物流增值服务、时间必须准确的货物处理服务及电子商贸服务。

二、组织结构香港港是由香港港口物流发展局负责。

香港物流发展局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副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常任秘书长(运输)成员:Mr. Anders DOMMESTRUP Mr. Jerry GARRETT许汉忠先生, J.P. 谷大伟先生刘健仪议员, G.B.S., J.P.梁启元博士梁刚锐先生, B.B.S., J.P.梁砺锋先生梁铭添先生马荣楷先生马德富博士苗学礼先生, S.B.S.董建成先生, S.B.S., J.P.Mr. Mark WHITEHEAD王良心先生叶海京先生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协会(朱国梁先生代表)香港运输物流学会(何永钊博士代表)香港物流商会(罗煌枫先生, J.P.代表)香港货品编码协会(林洁贻女士代表)粤港船运商会有限公司(洪潭源先生代表)香港货运物流业协会有限公司(徐翰恩博士代表)香港货柜码头商会有限公司(李耀光先生代表)香港定期班轮协会(施敏夫先生代表)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林宣武先生, S.B.S., J.P.代表)香港贸易发展局(林天福先生, J.P.代表)资讯及软件业商会(王志强先生代表)香港物资采购与供销学会(吴惠群博士代表)香港海关关长或代表秘书运输及房屋局副秘书长(运输)三、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一:私人企业资本规模与港口投资经营所需资本规模存在巨大差距解答:通过执行自由港政策,建设大型的专业化物流中心以及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在港区建设物流或配送中心等问题二:港口经营单方面化解答:积极转向多方共同管理模式,即港口民营化的趋势:多方共同管理模式能使政府对港口的权力控制与私人企业的经营能力高效结合,兼顾社会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克服公有公营和私人企业经营的种种弊端和限制问题三:港口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9/22
绪论
10
(2)基础设施建设良好。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 港口,其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起点 高,先进的港口设备堪称世界一流,其物流运作 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首屈一指。 (3)政府扶持,创造优越的发展软环境。香港政 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 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香港成立 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 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健全法律制度, 提供金融与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快捷 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等。
2019/9/22
绪论
5
安特卫普港模式
位于比利时北部斯海尔德河下游,距北海约 80km处,是欧洲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港口 接近于欧洲主要生产和消费中心,吞吐量的一半为 转口贸易,是欧洲汽车、纸张、新鲜水果等产品的 分拨中心,运输量几乎100%是国际运输。其港口 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1)完善的交通网 络。安特卫普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了贸易关系,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 多个港口相连,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 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2019/9/22
绪论
8
香港港模式
香港位于我国广东省南端, 处于珠江出口之东,临 南海, 香港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繁忙货柜港的美 誉,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其港口物流发 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发挥自身特点,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香港 以中国内地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 发挥自身特点,依托中国大陆,连接欧美,面向 东南亚,重点做好占其港口吞吐量83%以上的转 口贸易中的中转货运物流,把香港建设成为虚拟 供应链控制中心,使香港物流业的覆盖面遍及整 个内地。
2019/9/22
绪论
13
另一方面,注重技术改造,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来提 高生产力。2002年3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进行了一项试验性计划,在新加坡海港采用自动识 别系统,避免船舶相撞并提高港口航行的安全。其 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1)政府支持 "一条龙"发展物流。1997年7月,新加坡物流倡导 委员会制定发展纲领,同年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联合 13个政府机构,展开“1997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 划”,先后推出了“1999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 ”以及“2001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成功地 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条龙"服 务。
2019/9/22
绪论
4
(4)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 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其主要 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 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 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 服务。 (5)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 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 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 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专 家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2019/9/22
绪论
7
(2)良好的硬件设施。安特卫普港拥有汽车、钢材 、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 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 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 开发区。 (3)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 EDI信息控制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用“安特卫 普信息控制系统(APICS)”。私营行业还建立了“安 特卫普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SEAGHA)”,并与 海关使用的“SADMEL系统”以及比利时铁路公 司使用的“中央电脑系统”等其它电子数据交换 网相连。
2019/9/22
绪论
11
(4)重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香港与大 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操 作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建立全球公认的公务 员廉洁制度,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全员素 质,从而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2019/9/22
绪论
12
新加坡港模式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 口处的航行要道。(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洲地区的 重要海运通道,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 新加坡不仅有优良的深水港,还兴建了4个集装箱码 头,每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上第 二大集装箱枢纽港。新加坡的远景目标是把该国发 展成为集海、陆、空、仓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物 流枢纽中心。 新加坡港口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实现这一目标:一 方面,调整港口管理策略并制定新措施,准备开放 港口允许船舶公司以合资方式拥有自营码头,并欢 迎国际上的港口经营集团到新加坡投资发展码头。
2019/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 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 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 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 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 沿河工业带。 (3)现代化的港口建设。鹿特丹港以新航道为主轴 ,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 设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液货及原油等专用和多 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构成由港口铁路 、公路、内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及机场连接的集 疏运系统。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世界四大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代 (1) 传统物流阶段 (2) 配送物流阶段 (3) 综合物流阶段 (4) 港口供应链阶段
2019/9/22
绪论
2
鹿特丹港模式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 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 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目前,该港 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 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 与模式分析如下:(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鹿 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 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 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 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