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梁 设计
常见井字梁楼盖起梁系布置方案有井字梁楼盖在设计中的应用

常见井字梁楼盖起梁系布置方案有井字梁楼盖在设计中的应用一想到井字梁楼盖,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些整齐划一、交错排列的梁柱,仿佛是一幅精心设计的几何图案。
这种结构在现代建筑中非常常见,它的稳定性、美观性和实用性让人眼前一亮。
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井字梁楼盖的起梁系布置方案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1.确定井字梁楼盖的尺寸和形状。
这个尺寸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和设计风格来决定,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是圆形。
2.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尺寸要根据梁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来决定,一般有圆形、方形和矩形等。
3.布置井字梁。
在确定好梁的尺寸和形状后,将梁按照井字形的布局排列,形成网格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梁与梁之间的间距,以及梁与柱子的连接方式。
4.考虑梁的支撑体系。
井字梁楼盖的支撑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梁与柱子的直接连接,另一种是通过设置支撑梁来实现。
在选择支撑体系时,要考虑梁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井字梁楼盖在设计中的应用。
1.空间划分。
井字梁楼盖可以有效地划分空间,形成一种规律的布局。
这种布局不仅美观大方,还能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建筑物内部空间更加灵活多变。
2.结构稳定。
井字梁楼盖的网格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等场所。
3.节省材料。
井字梁楼盖的梁柱布局合理,可以节省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
4.造型美观。
井字梁楼盖的网格结构富有节奏感,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美感,适用于各种建筑风格。
5.适用于各种功能区域。
井字梁楼盖可以应用于各种功能区域,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等,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
1.梁与梁、梁与柱子的连接方式要合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梁的承载能力,避免因荷载过大导致结构破坏。
3.井字梁楼盖的梁柱布局要符合建筑物的整体设计风格,使建筑物更具美感。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井字梁楼盖的起梁系布置方案在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井字梁结构设计的原则

井字梁结构设计的原则井字梁结构(X型框架)是一种结构形式,它能够在建筑、机械和桥梁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井字梁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井字梁结构的原则1. 原则一:魄力兼备井字梁结构的设计需要兼顾美观与强度。
设计者应该不断思考如何将两者兼备。
设想一个建筑结构,它看起来漂亮,但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无力承受,只会增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反之亦然。
因此,魄力兼备,是井字梁结构设计的第一原则。
2. 原则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是井字梁结构设计的重点。
设计师应该密切关注结构的每个部分,并利用结构的优势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优化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减少材料消耗、增强结构的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 原则三:精细计算精细计算是井字梁结构设计的基础。
它是通过计算来确定结构的每个部分的负荷和应力,并通过这些数据来设计每个部分的尺寸和材料厚度。
精细计算应该综合考虑每个部分的负荷和应力,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原则四:完善测试完善测试是确保井字梁结构设计质量的关键。
测试可以通过计算检查、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来完成。
这可以在正式使用结构之前体现出问题,并且可以在必要时对结构进行改进。
测试需要对负荷能力、应力容许值和其他因素进行评估。
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井字梁结构的设计细节1. 材料选择在设计井字梁结构之前,需要考虑所用材料的适用性。
材料的选用应该考虑环境因素,例如气候、地震、风暴和使用的场合。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混凝土和木材。
外形应该考虑材质的连接方式来提高强度。
2. 加固措施如果井字梁结构的强度不足以满足需要,可以考虑采取加固措施来提高其强度。
加固措施经常包括向结构元素加臂或向紧固件加厚度。
3. 优化连接连接方式需要优化,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固定螺栓、钻孔和拼接。
选择连接方式的时候,需要考虑结构的大小和形状,网格中网格的位置,以及使用条件。
井字梁结构设计简要分析

井字梁结构设计简要分析【摘要】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本文从井字梁的截面尺寸选择、计算以及构造等方面对井字梁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希望能对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井字梁;结构布置;计算与配筋Brief 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well shaped beam StructureSun Qing-lin【Abstract】The beam is the beam is not divided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the height of the beam,with the intersection,was a font.Cross beam or lattice beam.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 ofthe beam is summarized and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election,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ection of the beam.【Keywords】Steel beam; Structural arrangement; Calculation and reinforcement【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006-021.采用井字梁结构的条件井字梁跨度一般不大于20m,用于建筑需要大空间且结构高度受限制或者建筑外观有该要求的情况,且两个方的向跨度应相等或相近。
如果两个方向的跨度不相等,则一般需控制其长短跨度之比≤1.5,如>1.5且≤2,那就需要在长向跨度中部设大梁,从而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向布置的井字梁,斜向布置的井字梁可严格遵守45°对角线原则。
关于井字梁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要的投标技巧,从而确定工程投标报价。
不管中标与否都要进行总结,分析成败原因,对企业定额中不合理之处进行适当调整,为以后的投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开工前的成本管理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要组织造价管理部门和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认真核对施工预算或中标预算,运用企业定额编制目标责任成本。
为了使控制成本具有具体目标,应把目标成本分解为劳材机等具体内容,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据和对象。
有了目标成本,还必须建立严格的目标成本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参建人员,实行必要的奖惩考核制度。
3.3.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在施工中,项目造价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并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看两者是否基本吻合。
如有偏差,特别是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时,一定要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及时准确查明原因。
如人工费偏差,要查明是工资单价高了还是存在窝工现象;材料费偏差,是材料浪费还是采购价格偏高;分项工程费用偏差,是政策性亏损还是工程量发生了变化。
项目部要采取措施,控制费用支出减少材料浪费,及时办理有关签证,预防亏损;项目管理人员要善于对比企业定额中所标定的各项消耗标准,出现偏差时,造价管理人员要收集有关资料及时分析,适时调整企业定额。
4.结论:企业定额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产物,也可以说它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部分。
对企本身来说能促进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作为建筑市场主体之一的施工企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抓紧企业定额的制定,以不低于成本价的合理报价参与市场的竞争。
参考文献[1]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2005.5[2]曾西芬.建立和完善企业定额重要性浅谈.中州建设.2005.11[3]黄晓红、邱世勋.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企业定额的编制.建筑企业管理.2004.5[4]王俊林.论企业定额的编制与应用.工程造价管理.2005.4[5]张宝红.在清单计缴模式中企业定额的地位、作用及编制.中国建设信息.2005.9[6]田松花.论企业定额的编制与应用.山西建筑.2005.2[7]甘裕新.企业定额的完善与应用管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1[8]高宪梅.工程量清单模式下企业定额编制.福建建筑.2006.2[9]席江桥.试论企业定额的编制与管理.工程造价管理.2006.6[10]叶亮晖.浅析企业定额的重要性及其编制方法.知识经济.2006.5曾少如汕头市建筑设计院[摘要]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当代建筑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本人结合设计实践对井字梁设计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广大某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井字什么结构建筑结构井字设计分析

井字什么结构建筑结构井字设计分析建筑结构井字设计分析一。
井字梁的平面布置1、斜交井字梁斜交井字梁一般应用于建筑楼盖的长短边之比大于1、5的情况,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斜交井字梁的承载能力要强于正交井字梁。
如果楼盖平面上长边与短边的尺寸较为接近,则平面死角井字梁会因为长度较短,而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作为中部长井字梁的弹性支撑。
为了方便计算,在对斜交井字梁进行布置时,一般会沿对称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分布,交角可以为90。
也可以为45。
因此对于不规则楼盖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2、三向井字梁三向布置的井字梁,一般用于楼盖呈三角形或者六边形的情况,其具备良好的空间作用,自身受力情况良好,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在降低建筑高度的同时,扩大建筑的净空间3、特殊井字梁包括设有内柱的井字梁和设有外伸部分的井字梁。
前置可以使得主梁沿柱网进行双向布置,次梁分布在主梁形成的网格内,可以灵活应对主梁和次梁高度不一的情况;后者则是为了减少井字梁自身的跨中弯矩和挠度,保证梁内弯矩分布的均匀性和平缓性二。
井字梁的构造与设计1、楼盖构造()l在采用井字梁结构对建筑楼盖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其平面结构的跨度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以8一24m为宜,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合采用井字梁结构,且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尽量减少长短边跨度的差距,将其长短跨的比例限制在1一1、5之间如果由于特殊原因,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可以通过在长向跨度的中间位置,设置大梁,对其进行分割,形成两个相互连接的井字梁体系,又或者使用斜交井字梁进行施工(2)为了保证井字梁的承载能力,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水泥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标准,而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水泥强度也不能过高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可以使用C20,如果建筑结构的跨度较大,可以使用C30(3)在井字梁或其支承边梁与柱体连接时,可以将其作为框架梁,并对其在地震条件下的抗弯、抗剪和坑扭性能进行验算,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如果梁的截面尺寸无法满足计算要求,则可以在保持高度不变的同时,对梁的宽度进行适当的增加(4)要使用铰接节点,实现井字梁与支承边梁的连接,同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保证边梁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当连接为刚性节点时,需要对边梁进行抗扭验算,确保其强度和刚度符合标准,要保证边梁界面高出井字梁20%一30%2井字梁的计算与设计()l确定井字梁截面假设两个方向的井字梁高度相同,则当建筑楼盖所承受的平均荷载为6一lokN、m2时,井字梁的高度可以取两个方向中跨度较小值的0。
井字梁布置原则

1、井字梁初步设计1.1井字梁的布置应尽量调整井字梁的间距,使井字梁避开与框架柱连接。
若井字梁与框架柱相连,在荷载作用下,由于两者的刚度相差悬殊,梁柱节点容易成为受力的薄弱点而导致首先破坏。
当无法避开,或结构空间较大时,也可以把与框架柱相连的井字梁设计成大井字梁,其余小井字梁套在其中,形成大小井字梁相嵌的结构形式,楼面荷载从小井字梁传到大井字梁,再从大井字梁传到框架柱。
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的跨度比一般要求不大于1.5,当大于1.5时,宜将楼盖设计成大小井字梁相嵌的形式。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如果不等,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应满足1.0~2.0。
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受力的要求,井字梁间距取值在2m~3m较为经济,不宜超过3.5m。
1.2井字梁的截面尺寸两个方向的井字梁高度应相等,一般取为短跨跨度的1/20~1/15。
井字梁宽度一般取为梁高的1/4~1/3,且不小于120mm。
由边主梁支撑的井字梁楼盖,井字梁与边梁的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
边梁按框架梁考虑,必须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边梁的截面高度按单跨梁的规定执行,取跨度的1/12~1/8。
井字梁楼板按双向板计算,不考虑井字梁的变形,假定双向板支撑在不动支座上,最小厚度为80mm,且应大于等于较小边长的1/40。
井字梁、边梁及楼板的截面尺寸确定以后,就可以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对所选截面进行调整。
2、井字梁配筋构造要求井字梁上、下部纵筋均短跨在下,长跨在上;短跨梁箍筋在两个方向梁相交范围内通常设置;相交处两侧各附加3道箍筋,间距50mm,箍筋直径和根数同梁内箍筋。
两个方向梁相交的格点处是梁的弹性支座,每边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不能在格点处断开,应直通两端支座。
当钢筋不够长时,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n/4范围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浅谈井字梁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浅谈井字梁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摘要:钢筋混凝土井字梁具有为建筑提供更大空间的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试就钢筋混凝土井字梁设计中井字梁楼盖的构造、荷载计算、配筋设计等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井字梁;配筋;构造前言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双向板是曼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
但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一般都不考虑它起作用,受拉主要靠下部钢筋承担。
因此,在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
这样双向板就变成在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这两个方向的梁通常是等高的,不分主次梁,一般称这种双向梁为井字梁(或网格梁)。
井字梁的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经常遇到且又必须掌握的内容。
下面就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1 楼盖构造1.1采用井字梁楼盖的平面结构跨度宜为8~24m,两向跨度应相等或相近,对于正交井字梁楼盖,长向跨度与短向跨度的比值应大于1.5,否则应在长向上加设大梁而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交网格的井字梁体系。
1.2井字梁楼盖中区格尺寸的取值应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受力的要求,一般为1.2~3m较为经济,且a/b≈1。
1.3井字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为了避免和减小楼盖混凝土收缩裂缝,其强度不宜过高,跨度较大时一般宜采用C30。
1.4井字梁和支承边梁的相交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边梁刚度应足够大,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若采用刚接节点,则边梁需进行抗扭强度和刚度计算,边梁截面高度宜比井字梁高出20%~30%。
1.5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按框架考虑,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若梁截面不足,则梁高不变,适当增大梁宽。
1.6井字梁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挠度值不宜过大,设计时应控制在L/300~L/400(L为短向跨度)以内。
当楼盖跨度较大时,施工时可预先起拱,以减小其挠度。
井字梁模板设计(完整版)

目录1.工程概况1.1东莞电力生产调度大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为5.0m,局部区域(大厅)层高9.0m;二层~五层层高4.0m。
承重架采用门字形组合钢管架和Φ48钢管搭设。
其中层高为9.0m的部位采用Φ48钢管搭设,其余部位均采用门字形组合钢管架搭救设。
梁侧模、底模、顶板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木板辅以20mm厚杂木板及50*50mm木枋拼装、加固而成。
1.2由于首层地面为15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当三层楼板结构施工时,首层楼台板结构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毕22天以上,按照目前平均30℃左右的气温,届时首层楼板混凝土已经达到100%设计强度,作为三层大跨度井字梁承重架地基。
2.荷载计算2.1首层楼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该层除自重外所能承受的活荷载为3.0KN/m2(设计院提供)。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根据计算上层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架料施工荷载等为10.6KN/m2(见下计算),2.1.1荷载分析根据分析,考虑上层混凝土重量、模板架料重量、施工荷载等通过承重架全部传递于首层楼板。
因此,此部分梁板为最危险点,对此部分荷载的计算如下:(按15m*24m跨计算)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取0.5KN/m2)15×24×0.5=180KN支架:3240m×38.4N/m =124.4KN钢筋混凝土自重:126.27m3×25KN/m3=3156.75KN施工荷载:1KN/m2×15×24=360KN总计 180+124.4+3156.75+360=3821.15KN每平方米荷载为:3821.15÷15÷24=10.6KN/m22.1.2荷载验算首层大厅部分承重架采用Φ48钢管搭设。
首层架高最大处9000mm 作为荷载验算单位。
承重架未拆除前,脚手架承受荷载均作用于首层楼板上。
钢管满堂红脚手架水平间距为1000mm ×1000mm ,沿高度方向从地面以上300mm 扣结第一层水平系杆,以上每1500mm 高度扣结一层水平系杆,共计6层,立杆顶端最大悬臂长度为1200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1.1东莞电力生产调度大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为5.0m,局部区域(大厅)层高9.0m;二层~五层层高4.0m。
承重架采用门字
形组合钢管架和Φ48钢管搭设。
其中层高为9.0m的部位采用Φ48钢管搭设,其余部位均采用门字形组合钢管架搭救设。
梁侧模、底模、顶板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木板辅以20mm厚杂木板及50*50mm木枋拼装、加固而成。
1.2由于首层地面为15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当三层楼板结构施工时,首层楼台板结构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毕22天以上,按照目前平均30℃左右的气温,届时首层楼板混凝土已经达到100%设计强度,作为三层大跨度井字梁承重架地基。
2.荷载计算
2.1首层楼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该层除自重外所能承受的活荷载为
3.0KN/m2(设计院提供)。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根据计算上层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架料施工荷载等为10.6KN/m2(见下计算),
2.1.1荷载分析
根据分析,考虑上层混凝土重量、模板架料重量、施工荷载等通过承重架全部传递于首层楼板。
因此,此部分梁板为最危险点,对此部分荷载的计算如下:(按15m*24m跨计算)
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取0.5KN/m2)15×24×0.5=180KN 支架:3240m×38.4N/m =124.4KN
钢筋混凝土自重:126.27m3×25KN/m3=3156.75KN
施工荷载:1KN/m2×15×24=360KN
总计 180+124.4+3156.75+360=3821.15KN 每平方米荷载为:3821.15÷15÷24=10.6KN/m 2 2.1.2荷载验算
首层大厅部分承重架采用Φ48钢管搭设。
首层架高最大处9000mm 作为荷载验算单位。
承重架未拆除前,脚手架承受荷载均作用于首层楼板上。
钢管满堂红脚手架水平间距为1000mm ×1000mm ,沿高度方向从地面以上300mm 扣结第一层水平系杆,以上每1500mm 高度扣结一层水平系杆,共计6层,立杆顶端最大悬臂长度为1200mm 。
则单根最大受荷载N =10.6 KN 钢管截面积为: A=489mm 2
钢管回转半径为:i=14 d 2+d12 =1
4 482+412 =15.8mm
(1) 按强度验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
б=N/A=10.6·103N/489mm 2=21.68N/ mm 2<[f]=160 N/ mm 2 (2) 按稳定性验算:
悬臂端长细比λ=L 0/ i=2×1200/15.8=151.9 轴心受压稳定计算系数ф=0.45
支柱受压应力N/ф·A=10600N/0.45·489mm 2=48.17 N/ mm 2<f c /r ’m =205 N/1.325 mm 2=154.72 N/ mm 2
中间跨长细比λ=L 0/ i=1500mm/15.8mm=94.94 轴心受压稳定计算系数ф=0.6
支柱受压应力N/ф·A=10600N/0.6·489mm 2=36.12 N/ mm 2<f c /r ’m =205 N/1.325 mm 2=154.72 N/ mm 2
因此脚手架钢管单根承载力(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在满堂红架时模板支撑体系满足要求。
3.承重架模板及施工
3.1材料要求
钢管承重架采用φ48的普通脚手架用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25mm,进场钢管必须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变形等现象,否则不得使用。
扣件应经劳动安全部门批准的厂家生产的合格扣件。
垫层板使用200mm×200mm×20mm木板或100mm×100mm×5mm钢板。
根据现场放线定位后搭设。
3.2扣件式钢管承重架构造形式
3.2.1立杆:
该部位主梁3KL19a-1(400*1100)和3KL8-2(350*1100)分布在四周,次梁3L23、3L24、3L25、3L26、3L27、3L28、3L29(300*900)在中部相互交叉,形成“井”字形式。
次梁跨度分别为2500mm、2600mm、2650mm、2700mm和2800mm(详见附图1)。
根据主次梁的平面位置,在首层地面上弹出立杆定位轴线,再摆放垫板,后搭立杆及水平系杆。
先布置次梁、顶板立杆,间距为900~1000mm,主梁两侧沿梁长方向立杆间距为次梁、顶板处立杆间距的1/2且不大于600mm。
3.2.2横杆:
在模板支撑系统中,横杆起连系立杆、增强支撑系统整体刚度和单根立杆稳定性的作用,不容忽视。
横杆自首层地面以上300mm做每一道,往上按1500mm间距搭设,共计六道。
最顶上根据梁和板底模高度不同另外增加一道横杆,作为模板木方的托架。
3.2.3剪刀撑:
为防止支撑系统的整体扭曲、变形,必须在适当部位加剪刀撑,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四周主梁下和内部每隔两排立杆设通高剪刀撑,纵横向布置。
3.4承重架搭设及拆除要求:
3.4.1基底处理:
由于现场地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平整、坚实。
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必须清理干净地面,防止积水腐蚀垫板和钢管。
3.4.2立杆: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近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横杆间应用直角扣件扣紧,严禁用旋转扣件代替直角扣件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400。
3.4.3横杆:
上下横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架总长的1/300。
3.4.4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或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与立杆或横杆相交点设置不少于2个联结点。
3.4.5扣件:
严格按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扣件,不得用旋转扣件代替直角扣件螺栓,拧紧要适度,不得过松或过紧。
3.4.6木方:
板下木方应铺平,间距300~350mm,木方顶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标高符合要求,梁下木方的支设应排列均匀,注意满足梁、板的起拱要求。
3.4.7支撑及模板搭设及拆除顺序:
由于首层楼面设计活荷载为3KN/m2,远小于承重架传递到首层楼面上的10.6 KN/m2。
为了防止承重架对首层楼面造成破坏,要求○4~○7*○B ~○F区域内负二、负一层的梁板支撑只能在三层井字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7天后方可拆除,但是后浇带所在跨的支撑系统不得拆除。
以使荷载传递到基础底板上。
另外,在六层的○4~○7*○D~○F区域内也有大跨度井字梁结构,因此要求首层的满堂红钢管脚手架只能在六层井字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7天后方可拆除。
按照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程序。
考虑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值,独立支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且上一层混凝土浇注完毕强度达到50%后方可拆除。
支模顺序:模板支架—主梁模板—次梁模板—楼板模板。
梁底模—梁侧模—板模—板面预留洞模。
由于层高较高,在拆除模板前,应先在横杆上铺设脚手板,遵循后支先拆的原则,逐层逐段拆除,拆下的杆件不得碰撞未拆除部分的杆件。
4.架子验收
1.脚手架搭设验收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1)2.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距应用扭力扳手检查,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5.安全技术要求
5.1搭设、拆除时,设置围栏悬挂前方工作区警告标志,并设专人看护,操作面以下除搭设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穿行。
5.2严格遵守搭拆顺序,不得在中部随意抽取横、立杆件。
5.3搭拆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注意力集中。
5.4材料、工具要用滑轮和绳索运送,不得乱扔,以防砸伤操作工人及杆件弯曲、模板摔裂、破坏等。
5.5搭设人员必须为经考试合格的持证架子工。
5.6所有操作人员佩带齐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
5.7大风、雨后要对架子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排除基础范围内的积水。
5.8现场钢管、扣件、架料应当分类,码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5.9拆架子时应当作到工完场清,严禁在现场操作面内堆放。
6.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