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政策
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

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建档立卡户是指经过严格审核认定的贫困家庭,他们享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补助标准。
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医疗补助和教育补助三个方面。
生活补助是指国家根据建档立卡户家庭实际生活困难情况,提供的经济资助。
具体标准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而定,一般包括生活补助金和过渡性补助金。
生活补助金是根据家庭人口、收入、财产等情况确定的固定金额,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过渡性补助金是指在特殊困难时期,国家提供的临时性资助,以帮助建档立卡户渡过难关。
其次,医疗补助是指建档立卡户在医疗保障方面享有的特殊政策。
国家对建档立卡户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障,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
此外,国家还会对建档立卡户的特殊疾病、慢性病等提供额外的医疗补助,以减轻其医疗负担。
最后,教育补助是指建档立卡户子女在教育方面享有的特殊政策。
国家对建档立卡户子女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包括学杂费、教材费、住宿费等。
同时,国家还会对建档立卡户子女的学习成绩、奖学金、助学金等提供额外的教育补助,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综上所述,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摆脱困境,改善生活条件而提供的特殊政策。
这些补助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建档立卡户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医疗保障和教育水平,从而促进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建议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确保补助标准的公平公正,切实惠及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家庭。
2024年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参考

2024年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参考引言:扶贫建档立卡是中国长期推行的一项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为基础的精准扶贫政策。
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识别,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旨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以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展开。
以下是2024年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的参考。
一、优化贫困人口识别机制1. 提升精准识别技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健全全国贫困人口信息库,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通过多维度数据的分析与比对,确保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2. 完善贫困线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和修订贫困线标准,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定期的贫困人口评估,与政府自行核查相结合,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扶贫措施1. 针对贫困人口分级施策: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对于特困人口,加大直接救助力度;对于能够发展生产的贫困人口,加强产业扶持和就业培训;对于有发展潜力的贫困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2. 加强教育扶贫力度:提供免费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
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
3. 深化健康扶贫工作:加大对贫困人口健康保障的投入,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
4.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通过农产品优质品牌打造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等措施,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政策宣传和督导1. 加强政策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通过新闻报道、微博、微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传达扶贫建档立卡的政策意图和实施成效。
2. 加强扶贫工作督导:设立专门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督导机构,对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健康扶贫政策解读1、国家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国卫财务发〔2017〕19号大病救治一批;慢病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大病救治一批:扩大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覆盖面,确定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专门的救治医院,对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7种(9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
慢病管理一批:持续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巩固落实“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政策,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负担,兜牢贫困患者网底。
2、四川健康扶贫“五大行动”(1)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
(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①完善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能一次性治愈的,第二类是重病需要住院治疗的,第三类是一般慢性病需要长期居家门诊治疗的。
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常住人口签约100%)③优先落实“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
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结算。
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
确保这些群众的医疗费用中个人支付占比小于10%。
⑤精准实施分级诊疗。
⑥有效控制费用。
(乡镇卫生院禁止使用自费药械和贵重耗材)(2)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
(让贫困人口“少得病”)①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②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卫生监测。
③加强慢病规范管理。
④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五进五讲、五洗五不做、三适量、三加热、三勤做)(3)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①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能力提升。
②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二级水平。
达标卫生院、达标卫生室。
③促进优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贫困地区。
(城乡对口支援、大病集中治疗、远程医疗、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
)④基层卫生履职尽责:技术大练兵、设备使用率提升、健康管理全覆盖。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时患有大病和慢性病的人员名单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时患有大病和慢性病的人员名单
注:1.大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25种专项救治大病病种(病种随国家要求调整)的认定其患有大病。
(25种大病病种: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白内障、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结核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艾滋病机会感染等)
2.慢性病:符合桂人社〔2017〕1号文件规定的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范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各种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帕金森氏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肝炎治疗巩固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免疫调剂治疗、银屑病、甲亢、精神病(限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活动期、肾病综合征、癫痫、脑瘫、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政策

一、参保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政府 全额资助,免交个人参保资金。
二、待遇享受
(一)第一层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 政策的基础上提高保障待遇。
1.住院报销: 1.1.起付线标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降
低50%。 报销比例:参保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政策内合规费用报
线为6000元,门诊大病封顶线为20万元); 4、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 5、提高大病保险最高封顶线(无封顶线); 6、提高医疗救助待遇。
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统筹报销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门诊包 干费用使用完之后,方可实行门诊统筹报销。
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本村定点卫生室或 本乡镇卫生院门诊就医所发生的门诊费用,合 规医疗费用按规定享受门诊统筹医保待遇。
销比例为90%。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普通住院待遇列表说明:
1.2.办理流程:
1.2.1.保定市域内实行即时结算报销,实行一站式报销。
1.2.2.转往保定市域外定点医疗机构的,在市域外能够实 现即时结报的,需进行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备案后,凭社保卡在 就治定点医疗机构实现 “一站式报销”。
1.2.3.在市域外不能实现即时结报的,应于出院后向定兴 县城乡医保中心提交社保卡、身份证或户口簿、转诊单、住院 发票、医疗费用清单、住院病历等材料,实现 “一站式报 销”。。
★★★普通门诊慢性病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 为75%,封顶线单个病种6000元/年。凡达到认定标 准的有几种认定几种,不同门诊慢性病病种对应相 应病种限额分别享受待遇。适当延长农村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门诊取药量至2个月量。
2.2.门诊大病(4种):全省确定的门诊重大慢 性病病种包括:恶性肿瘤放化疗、白血病、终末期 肾病和重症精神病。
2024年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

2024年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仍有一部分贫困人口面临着生活困境。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以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
此实施方案的目标如下:1.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能纳入扶贫政策的范围。
2. 提供全面的扶贫政策,包括教育、就业、健康和住房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贫困人口能够持续脱贫。
二、实施措施1.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全国范围内的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排查。
通过分析个人收入、居住条件、教育水平等多个指标,确定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
(2)建立扶贫建档立卡数据库,记录每位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和帮助措施,并实施动态管理,随时更新贫困人口的情况和需求。
2. 教育扶贫(1)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质量。
确保每个贫困地区都有足够的学校和教师资源。
(2)提供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奖励政策,包括助学金、免费午餐和奖学金等。
确保贫困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3. 就业扶贫(1)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
开展各种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贫困人口掌握实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2)扩大就业机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和农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在本地就业。
4. 健康扶贫(1)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投入,改善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
建设更多的乡村诊所和医院,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2)提供贫困人口的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
确保贫困人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减轻其负担。
5. 住房扶贫(1)改善贫困地区的住房条件,提供基本的住房设施。
修建或改造危房,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2)提供低收入贫困人群的住房补贴和贷款政策。
帮助贫困人口购房或租房,减轻其住房负担。
三、实施机制1. 建立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和任务。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认定及报销实施方案(最新)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认定及报销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保障待遇,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省、市城乡居民医保规定42种门诊慢性病的基础上,特为贫困人口新增18种门诊慢性病,使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病种达到60种。
为确保程序简化、便捷报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县增加18种慢性病病种及报销限额1.糖尿病(尚未合并严重并发症)、高血压(尚未合并严重并发症)、溶血性贫血,报销限额2000元/年。
2.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慢性肾炎、痛风、过敏性紫癜、慢性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布病、抑郁症、脑瘫、高位截瘫,报销限额3000元/年。
3. 结蹄组织病、恶性肿瘤(非放、化疗)、肝硬化(代偿期),报销限额5000元/年。
二、城乡居民医保规定42种慢性病病种及报销限额(一)普通慢性病病种(35种)1.重症精神疾病、急性脑血管后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有心、脑、肾、眼并发症之一)、脉管炎、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非隐匿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心脏换瓣膜术后、癫痫病、帕金森氏病、支气管哮喘、肾功能不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结核病(免费项目除外)、白癜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统一核定报销限额5000元/年。
2.肾病综合症、肝硬化失代偿期、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中度及重度症病毒性肝炎,统一核定报销限额8000元/年。
3. 重症肌无力、特发性紫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股骨头坏死、血管支架植入术后、终末期肾病,统一核定报销限额10000元/年。
(二)特殊慢性病病种(7种)1.肺结核全监治疗,报销限额5000元/年。
2.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放射性药物治疗,报销限额10000元/年。
健康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健康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1. 健康扶贫是什么?健康扶贫是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手段,让贫困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2. 健康扶贫要为贫困户做什么由镇村医务人员与所有贫困户签订协议,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家庭成员重点帮扶。
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根据所患疾病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意见。
总的来说就是指导贫困户没有病如何防病,得病了到哪里治疗,治疗后如何报销,得病后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3. 享受健康扶贫优惠政策的人群有哪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均可享受健康扶贫优惠政策。
4. 如何界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疾病,年度医疗费用支出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超出家庭的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贫困线家庭标准的人口。
5. 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是什么卫生计生部门对贫困户患11种大病的进行集中救治一批,患慢性病的由镇村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一批,患重大疾病的由政府兜底保障一批,通过三个一批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贫困户顺利脱贫。
6. 健康扶贫“四个100%”是什么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100%,参加大病保险100%,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100%,“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100%。
7. 什么是“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是指按照“保险在先、救助在后”的原则,参保患者在县域内住院时,完成基本医保报销后,符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标准的,各类医保政策顺次衔接、同步结算。
8. 分级诊疗是什么参合群众得病后先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如果乡镇卫生院看不了就应当给患者开转诊单,转往县级医院,县级医院看不了开转诊单转往市级或省级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如果已办理慢性病卡,看病拿药、费用报销怎么办?
答: 已办理慢性病卡人员,可以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定点医院、 保定市定点医院就医购药,享受慢性病即时结算报销政策。村卫 生室、大药房、非定点医疗机构不予报销。
因行动不方便,由家庭签约医生给予帮助,实行医疗服务代办 制度。
五、如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有慢性病,但未达到慢性病鉴 定标准的,可以享受哪些报销政策?
六、如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有慢性病,但没有达到鉴定标 准,如病情变化进一步得到诊疗后达到了鉴定标准,能不能 办理慢性病卡?
答: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诊疗,县、乡、村三级定点医 疗机构协助提供申请鉴定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所需信息 和病史资料等申报材料,可以随时申请办理慢性病卡,实行代 办制度。
普通门诊慢性病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75%,封顶线单个病 种6000元/年。凡达到认定标准的有几种认定几种,不同门诊慢 性病病种对应相应病种限额分别享受待遇。适当延长农村建档立 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门诊取药量至2个月量。
(2)门诊大病(4种):全省确定的门诊重大慢性病病种包括: 恶性肿瘤放化疗、白血病、终末期肾病和重症精神病。 不设起付线,封顶线20万元/年,报销比例为90%。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慢性病政策
一、通常所说的慢性病与医疗保障的慢性病有什么区别?
答:通常所说的慢性病是临床医学层面上的,是指具有长期
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总称。 医疗保障层面上的慢性病是指根据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规定,对常见的18种普通 慢性病和4种重大慢性病通过鉴定办理慢性病卡,其门诊医疗 费按规定给予报销待遇。
三、如何办理慢性病卡,需要什么资料?
答:申报时间及流程:随时申报、每月鉴定,实行代办,村卫生 室收集资料按时上报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汇总资料按时上报 县城乡医保中心,按月组织专家鉴定,并及时将鉴定成功慢性病 患者信息录入医保系统,保障慢病患者及时享受待遇。当月25日 前申报并鉴定通过的,次月1日起保障待遇;当月25日后申报的, 参加次月的评审鉴定,保障待遇时间推后一个月。
答: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慢性病政策的宣传解读,对 未在18+4种范围内或未达到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在诊疗服务、家 庭签约医生服务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并引导其在 门诊统筹年度限额内进行报销。使未达到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的 贫困人口,通过门诊统筹报销制度,降低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本村定点卫生室或本乡镇卫生院门诊就医 所发生的门诊费用,合规医疗费用按规定享受门诊统筹医保待遇。 门诊统筹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70%,年度内医保基金最高支 付限额为450元/人。
申报资料:根据《保定市人社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 困人口门诊特殊病鉴定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降低农村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诊断医疗机构门槛,可凭在乡镇卫 生院住院记录、慢性病诊疗及购药记录予以认定。
保定市域内门诊慢性病购药直接在定点医院即时结算,村卫 生室、大药房、非定点医的病种都有哪些?报销
有什么样的政策?
答:(1)18种门诊普通病种:全省确定的门诊普通慢性病病种
包括:高血压病(合并严重并发症)、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 性心脏病、心肌梗塞、慢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后遗症(有严重 功能障碍)、慢性中重度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糖尿 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有 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癫痫病、精神障碍、活 动性结核病、帕金森氏病、器官移植术后治疗(仅限于使用抗排 斥免疫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