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拓精赏】徐浩楷书《李岘妻独孤峻墓志》
北周《独孤信墓志》

北周《独孤信墓志》版本二:【铭文】周故柱国大将军雍州刺史河内戾公墓志」曾祖有居斤。
」曾祖母贺兰氏。
」祖初豆伐。
」祖母达奚氏。
」父者,使持节司空公冀州刺史。
」母费连氏,长乐郡君。
」公姓独孤,讳信,字期弥头,河南洛阳人。
以周」之元年岁维星纪三月己酉薨於长安。
时年」五十四。
谥曰戾。
四月壬申葬於石安之北原。
惧陵谷之贸迁,故刊石而志焉。
」妻如罗氏,广阳郡君。
」长息善,字弩引,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河州刺史长城郡开国公。
」第二息藏,字拔臣,武平县开国公。
」第三息震,字毗贺周。
独孤信家族墓志铭:【独孤藏】(独孤信之子)【志盖】大周金州刺史武平公独孤使君之墓志【志文】周大都督武平公金州刺史独孤使君墓志公讳藏,字达磨,朔州人也。
周明皇帝敬后同母弟。
本姓刘,汉景帝之裔,赤眉之乱,流寓陇阴,因改为独孤氏。
祖俟尼伐,魏室名臣,位登三吏,器量详深,识度雄举。
父信,太祖文皇帝造周之始,同心创业,高欢鵄据燕城,孤鸣赵地,权火每逢,干戈日寻,乃张绛宫之术,设黄石之妙。
战剧阪泉,□逾丹浦,克定祸难,策勋第一。
授柱国大将军、大宗伯、大司马、雍州牧、河内郡开国公,食邑八千户。
名播八荒,威震四表,具诸简策,可略而言。
公即河内公之宠子也。
幼而秀异,神情颖脱。
朝阳擢干,即闻威风之声;崐山孕宝,便散长虹之色。
为孝为慈,遵斯二树;乃文乃武,洞此三端。
年八岁,以父功封武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九百户。
高祖孝武皇帝第七弟齐王,初启盛府,选择名贤,辟为上佐。
公风华独俊,日下无双。
居帝戚之重,卑以自牧;处公子之豪,每存廉让。
寄情文酒,留神风月。
恒以优游自退,不以州郡劳心。
俄授都督,非心所愿。
帝第十弟谯王,作牧庸蜀,崇重英贤,纳诸益友,雅相钦敬。
以公治大都督,出为隆山太守。
山夫狼戾,野民倔强,一人不刑,九里增润。
蒲鞭止讼,麦穗兴哥,威而不猛,柔而且断,清同水镜,俨若神明。
罢郡之日,吏民流涕。
昔在母忧,居丧过礼,遂感旧疾,昊天不吊,歼此良人。
以宣政元年八月四日,薨于长安大司马坊第,春秋卅五。
墨涯徐浩隶书《嵩阳观记》拓本二种

墨涯徐浩⾪书《嵩阳观记》拓本⼆种《嵩阳观记》全称《⼤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李林甫撰⽂,裴迥篆额,徐浩书。
唐天宝三《嵩阳观记》年(公元744年)⼆⽉刻,碑⾼9⽶,宽2.04⽶,厚1.03⽶。
⾪书25⾏,⾏53字。
碑今在河南登封嵩阳书院,碑阴刻有宋熙宁⾟亥张琬等名家题名。
【原⽂】⼤唐嵩陽觀紀聖徳感應頌: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右相吏部尚書崇⽞舘⼤學⼠集賢院學⼠朔⽅節度等,副⼤使修國史上柱國晋國公⾂林甫,上太中⼤夫守河南尹河南⽔陸運使上柱國賜紫⾦⿂袋兼東京留守判留司尚書省事⾂裴迥題額,域中之⼤,有四道为之⾸,⽽王者统焉;⽅外⼈,有五神为之⾸,⽽圣者⽤焉。
⾮道也⽆以致圣。
⾃灾师⽔⽟轩访峒⼭, 藐汾阳,徘徊河上,且犹私⼀⼰之利,屈万乘之尊。
或得之⽽不存,或求之⽽不及。
则未有宏⼼六合,元化被於海隅;涤览九重,异⼈臻於阙下。
密传仙契,潜役神功,端拱紫庭,坐进⾦⿍,如我开元天宝圣⽂神武皇帝之⾄感也。
盖德迈者其业崇,道宏者其化博。
上初戡巨难,纂睿图,以为唐虞盛理,教⼈⽽已矣。
乃昭礼物,考经志,於是乎帝典王纲,罔不毕备,及夫⼀戎夏,致雍熙,⼜以为轩昊上德,恭已⽽已矣。
乃敦清净,复淳朴,於是乎?偃甲垂⾐,⽰於⽆欲。
故载历三纪,功包九皇。
乃时有真⼈⽅⼠,不召⽽⾄者,俨然⽽进⽈:「⾂闻昔者太初之先也,尝有受命握符,⼀君千岁。
後代圣⼈,顺其外为封禅,修其中为导养。
故⽟检有不死之名,⾦丹为长⽣之要。
五三以降,兹道蔑闻。
陛下承紫⽓之真宗,接黄神之远运,⽟检之⽂已备,⾦丹之验未彰。
天将授之,其在今矣!」上览其议,⽽告之⾔:「朕闻神丹者,有琅 雪霜,三化五转。
太⼄得之为上帝之伯,元君得之为下教之尊。
必将假⽆为之功,任⾃然之⼒,乃可就矣。
」於是考灵迹,求福庭,以为嵩阳观者,神岳之宅真,仙都之标胜。
直天中晷影之正,记烈祖巡游之所。
抱汝含颍,风交⾬会,阴阳之所 液, 之所往还。
丹灶琳堂,往往⽽在。
乃命道⼠孙太冲亲承密诏,对授真诀,⼀之⽇披图於天府,⼆之⽇陈醮於⼭坛。
《李誉墓志》字帖赏析

关键词:欧体字 书法 墓志字帖 赏析
《欧体书风小楷墓志集萃》采取胶装 加线装的装订方式,共计 50页,8开大小, 汇集了欧阳询撰写的墓志 6篇,是除《九 成宫》外,欧阳询最为精华的楷书书法集 萃之一。《李誉墓志》出自《欧体书风小楷 墓志集萃》第二集,据说是欧阳询生前的 最后一篇墓志。80多岁时,欧阳询的书 法已臻化境。《李誉墓志》展现其书法的精 髓和情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更是人们 学习和仿效的重要参照。笔者通过对《欧 体书风小楷墓志集萃》中《李誉墓志》字帖 的赏析,参照其他墓志字帖字体,梳理和 研究欧体字的特点,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 解欧体字和欧体书风。
笔锋轻重,一气呵成,笔画纵横,需凝聚精 神。欧体字讲究气势和意蕴,往往审视字 形字势,四方均匀有余地,八面留白有呼 应,不论长短粗细,均取中庸之道,文字结 构做到疏密有致、心思细密,忌讳慌忙起 笔,未准备而走字形,同时也不建议放慢 速度,这样会失去字体骨架的玄机。字不 求瘦、不求细、不求肥、不求浊,讲究自然 顺畅、收放自如。每每行文下笔皆有妙 处,平正中见险绝。
2.《李誉墓志》充满了对故友的怀念 之情
李 誉 曾 与 欧 阳 询 同 朝 为 官 ,彼 此 相 识,在文化艺术爱好上有共同语言,且可 以推断出两人为同朝好友。因此,为好友 写的墓志,字里行间传达了欧阳询的怀念 之情。其书法表现更为扎实,像是呵护; 字体更为方正,像是纪念;字形更为稳定, 像是表达。欧阳询似乎想要通过《李誉墓 志》展现老友的品德、文采等。
唐《李君妻薛氏墓志》及其书法

唐《李君妻薛氏墓志》及其书法作者:田丰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7期摘; 要:近世以来,地不爱宝,有着大量的唐代碑志出土,这些碑志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发展和书法风格特征有非常珍贵的参考价值,对于一些史料空缺的填补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更显得珍稀。
笔者从《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挑选出唐代《李君妻薛氏墓志》一方,从其墓志志文信息和墓志书法风格进行分析,以显其珍贵的价值及地位。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墓志的内容和墓志的相关信息,梳理墓主家族世系和家族人物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墓志的书风,和汉隶作比较,以辨两个时期书风之异同,最后,笔者尝试对唐隶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河东薛氏;唐代;墓志;书法;隶书引言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出土的隶书墓志也逐渐增多,这些墓志大都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挑选出唐代《李君妻薛氏墓志》一方,尝试对墓志内容和墓志书风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彰显其价值所在。
一、墓志及相关问题探析(一)墓志出土情况及志文1.墓志出土情况《李君妻薛氏墓志》全称《大唐故河东县太君薛氏墓志铭并序》(见图一、图二),本志为唐代陇西李府君薛氏夫人墓志,出土地点为西安市南郊,现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入藏时间为2012年10月12日,志石高宽均56厘米,厚10厘米,志盖高53厘米,宽54厘米,厚7.2厘米,志石四侧线刻卷草纹。
志文23行,满行26字,字体隶书。
盖题12字,4行,行3字,字体为篆书。
墓志内容包括墓志主薛氏夫人的家族成员、生平经历、卒葬时间,撰志和书志人名等信息,对于填补史料的空缺和研究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书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墓志志文志文如下:大唐故河东县太君薛氏墓志铭并序弟朝散大夫守尚书主客郎中怤撰朝议郎行寿州寿春县丞直集贤殿上柱国阴冬曦书太君河东薛氏,自轩后系庆,殷相建封,开国承家,世为甲族。
曾祖怀安,皇庆州刺史。
徐浩书_唐张埱墓志_跋_殷宪

冊
’
闽
』
。
四 越
£
,
『
?
—
1
七
五
七
)
’
1
撰 志 时 官 银 青 光 禄
大
南 之 府 南 李 行 即 参 原 三 至 謹 以 载 洛 军 明 先 三 师 亦 年 茔 三 张 月 之 出 皐 十 东 a 月 京 志 六 南 左 兆 又 日 s 迁 府 记 也 暴 宜 参 张 春 终 军 于 尚 郡 等 篇 粵 汝 书 员 妻 以 外 坟 陇 司 这 之 些 西 義 御 講 马 都 郡 十 舍 君 又 驰 月 是 李 补 十 春 谪 驿 守 秋 氏 日 史 赴
,
早 期 书 作 或
,
。
五 ? 所 是 是 刻 《 年 代 f 以 他 创 于 张 作 说 读 繁 李 H _ 5 的 謹 煜 J 就 徐 翁 十 _ o 三 》 说 地 糟 S | * 具 《 他 盱 骨 敬 期 最 s 奮 七 使 得 ? 唐 i 张 五 W ! ? 于
,
?
t
-
l
i # l
u
2
0
1
5
os
s
、
,
f
^
施
K 徐 h 浩
L
v
r
r
l
^
^
书
r
、
p
《 /
l
B
-
唐 K 张 又 淑 r 墓 二 志
r r
/
K
|
>
殷
" “
\ 》
^跋
: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定州刺史房”疏證——兼考唐遂安王李世壽家族世系

2057—2177 頁。 《 宗室表》 有宋本存世,《 百衲本新唐書》 此兩卷係用歸安陸氏皕宋樓舊藏( 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庫) 南宋
初期刊本,參《 百衲本新唐書》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年,第 491—544 頁。 有關《 宗室表》 現存宋元版本的情況,參
[ 日] 尾崎康著,喬秀岩、王鏗編譯《 正史宋元版之研究》 第 3 部《 解題篇———正史宋元版書誌解題》 ,中華書局,2018 年,
係,糾正表文的錯誤,補入李世壽一支世系,使“定州刺史房”的世系更加完備與可信。
關鍵詞:《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李世壽 李麟
“ 定州刺史房” 《 李世壽墓誌》
一、《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整理研究述評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 以下簡稱《 宗室表》 ) 二卷①,共著録李唐宗室 41 房,其中包括宗
李唐宗室“ 定州刺史房” ,本房始祖李乞豆,爲唐高祖李淵之祖———入唐後受封太祖景
皇帝李虎之弟,因其曾任北魏定州刺史而得名,共收録自李乞豆以降 8 代 22 人,後世人物
中,仕宦則以肅宗朝拜相者李麟爲最顯。 前文所及《 宗室表》 的補訂成果中,除點校本校勘
記外,僅有兩條涉及“ 定州刺史房” ②,但這並不代表《 宗室表》 所録“ 定州刺史房” 人物與世
福《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匡補》 ,《 貴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5 年第 1 期,第 95—102 頁。 周紹良《 唐誌叢考
( 續) 》 一文有條目涉及《 宗室表》 之考訂,《 文獻》2007 年第 1 期,第 53—64 頁。 陳于全《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 蔡王
房” 補考》 ,《 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 年第 4 期,第 131—135 頁。 張琛、勾利軍《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校補》 ,《 北方文
《洛阳新获墓志》隋唐墓志之书学研究

《洛阳新获墓志》隋唐墓志之书学研究常耀华【摘要】<洛阳新获墓志>收录墓志183通,其中隋唐墓志115通,占全书总数近三分之二.这一百多通墓志,大致反映了隋唐书法基本面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隋唐墓志的书法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订正了前人的一些误解.【期刊名称】《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隋唐;墓志;书法;美学【作者】常耀华【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1.431996年10月,喜得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惠赐《洛阳新获墓志》一书,是书计收墓志(包括神道碑)183通,其中隋唐墓志115,占全书总数近三分之二。
正如本书李学勤先生序云“墓志除具有史料价值之外,对于书法研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关于所本书墓志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编者已在《前言》和《考释》中作过介绍,本文拟以此为基础,就其隋唐墓志的书法美学价值再作进一步探讨,如有不妥,尚祈本书编著者和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
隋志2通,皆不系书家姓名。
《隋故宫人内司监元氏墓志铭并序》为正书,字形稍扁,用笔亦方亦圆,横画每呈左藏右露,左钝右尖形。
结体略似魏碑张猛龙,谨严不及然舒展过之。
笔法不是十分讲究,如第五行第三个“逢”字,不避重复两捺笔皆放。
《隋刘宾及夫人王氏墓志铭》无铭题,隶书。
隶书汉季已降日趋衰落。
此铭波画每作左低又高之状,且不舒展,个别应出波磔的笔画,则如楷书回锋之横,其与汉碑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这两通隋志算不上隋代书法的上乘之作。
与隋志不同,本书所收唐志虽不及《千唐志斋》之十一,①《千唐志斋》,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该书汇集了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先生珍藏的墓志石刻。
据上海西冷印社1935年出版的《千唐志斋藏石目录》载,共计1578件。
今本《千唐志斋》共收拓本1360件,其中西晋志1件、北魏志3件、隋志2件、唐志1209件、五代志22件、宋志85件、明志31件、清志1件、民国6件。
(北魏)《李璧墓志》高清拓本

(北魏)《李璧墓志》高清拓本(北魏)《李璧墓志》李璧墓志释文:君諱璧字元和勃海條縣廣樂鄉吉遷里人也其先李耳著玄經於衰周□靈條神葉輝弓劍於盛漢載籍既詳故余略焉高祖司空道協當時行和州國登翼王庭風華帝閣曾祖尚書操履清白鑒同水鏡銓品燕朝聲光龍部祖東莞乘榮違世考齊郡養性頤年并連芳遞映繼寶相輝君締靈結彩維山育性韻宇端華風量淵遠俶儻不羈魁岸獨絕猛氣煙張雄心泉涌藝因生機學師心曉少好春秋左氏傳而不存章句尤愛馬班兩史談論事意略無所違性嚴毅簡得言工賞要善尺牘年十六出膺州命爲西曹從事十八舉秀才對策高第入除中書博士譽溢一京聲輝二國昔晉人失馭群書南徙魏因沙鄉文風北缺高祖孝文皇帝追悅淹中遊心稷下觀書亡落恨閱不周與爲連和規借完典而齊主昏迷孤違天意爲中書郎王融思狎淵雲韻乘琳瑀氣轢江南聲蘭岱北聳調孤遠鑒賞絕倫遠服君風遙深紵縞啟稱在朝宜借副書轉授尚書南主客郎遷浮陽太守分竹一邦績輝千里以母憂去任戚深孺慕服闋中軍大將軍彭城王翼陪鸞駕振旆荆南召君爲皇子掾參算戎旅謀協主襟府□除司空掾毗贊臺階增徽鼎味每辭父老申求鄉祿高陽王親同魯衛義齊分陝出鎮冀嶽作牧趙燕除皇子別駕兼護清河勃海長樂三郡衣錦遊鄉物情影附既而謠落還秘臥侍閑宇京兆王作蕃海服問鼎冀川君逆鑒禍機潛形河外鎮東李公出軍□北都督六州掃清叛命復召君兼別駕督護樂陵郡君心希祿養復乞史任州頻表言朝心未允於時政出權門事由外戚君千里遙書群公交轍坐使諸王情深面託尋丁艱窮沉哀鄉地栖遊漳里廿餘年是故零員亡次落緒失源妖賊大乘勢連海右州牧蕭玉心危懸旆聞君在邦人情敬忌召兼撫軍府長史加鎮遠將軍東道別將衆裁一旅破賊千群漳東妖醜望旗鳥散太傅清河王外膺上臺內荷遺輔權寵攸歸勢傾京野妙簡才賢用華朝望召君太尉府諮議參軍事獻贊槐庭風輝天閣雖希逸之佐廣陵無以過也天道芒昧報善無聞不幸遘疾春秋六十以魏神龜二年歲己亥春二月辛亥朔廿一日辛未卒於洛陽里之宅正光元年冬十二月廿一日遷葬冀州勃海郡脩縣南古城之東堈山壟之體義兼遷缺勒金石於泉阿令聲猷而不滅其辭曰至人窅眇理絕名況伊君之先江海匪量潛魂柱下飛聲泗上訓丘教僖玄言以暢靈條神葉傳芳不已漳海降祥篤生夫子學貫丘傳藝洞遷史觀物昭心聞風曉理賓王流譽昇名鸞池齊依江;魏薄桑湄榮風未曙雲長已知登員憲省分竹海湄投影臺庭披繡還鄉物情聳附賓友生光;擊大乘猛氣煙張獻軌宰門槐風增芳嗚呼天道芒昧靡分空傳餘慶報善無聞遙□途未亢逸影已淪骨落青松魂追白雲無常之理義兼山塚釋之諫漢文□□□□心動汲塋紀襄魯墳旌孔鐫銘泉陰永昭芳湧曾祖祐燕吏部尚書曾祖親廣平游氏祖雄東莞太守祖親北平陽氏父璆御史中丞父景仲州主簿齊郡太守母遼東公孫氏字佛仁父楚秘書著作郎妻滎陽鄭氏字潤英父冀司州都州主簿息男子貞年十五息女孟猗年十八適滎陽鄭班豚息女仲猗年十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碑拓精赏】徐浩楷书《李岘妻独孤峻墓志》
【碑拓精赏】
徐浩楷书《李岘妻独孤峻墓志》
徐浩《李岘妻独孤峻墓志》唐天宝十三年刻(754年),李岘撰,在2000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同时出土还有《李岘墓志》,现均藏于长安区博物馆。
《李岘墓志》和《李岘妻独孤峻墓志》的出土发现,不但可以纠正唐代史料中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研究徐浩的书法提供了极
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徐浩是唐代极负盛名的大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人,长安三年生(公元703年)。
《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七》称:“浩少举明经,工草隶,以文学为张说所器重,调援鲁山主薄,说荐为丽正殿校理。
”张说乃玄宗时重臣,《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七》称其:“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咸讽涌之。
尤长于碑文、墓志,当代无能及者。
喜延纳后进,善用已长,引文儒之士,佐佑王化…”。
能得到张说的器重,可证徐浩年少时即有着不俗的超人才华,这对其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肃宗时,“由襄州刺史召授中书舍人。
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师法至精,帝喜之。
又参太上皇浩册,宠绝一时。
”这段时期是徐浩仕途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肃宗即位于天宝15年(公元756年),徐浩时年54,正当其书法的成熟时期,所以其书法“宏绝一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徐浩平生所书碑志甚多,但欧阳修《集古录》仅收徐浩书篆额一、书碑一,撰并书碑一;宋赵明成《金石录》所记徐浩撰、书或题额碑志有37通。
其人又长寿,书《不空和尚碑》时78岁(建中二年),但流传至今者不多,楷书尤少,所知仅《不空和尚碑》、《大德大证禅师碑》、《陈尚仙墓志》等以及《李岘墓志》和《李岘妻墓志》,两志相隔12年,又是夫妻,皆为徐浩所书,这在其所书碑志的记录中是少有的,可见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