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证券投资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本报告针对某证券公司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对该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
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财务状况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
二、公司简介某证券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综合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为XX亿元。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投资咨询、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三、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总额:截至202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2)负债总额:截至2020年底,公司负债总额为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3)所有者权益:截至2020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为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2. 营业收入分析(1)营业收入:截至2020年底,公司营业收入为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2)营业收入构成: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业务构成。
3. 盈利能力分析(1)净利润:截至2020年底,公司净利润为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2)净资产收益率:截至2020年底,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四、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构成分析(1)证券经纪业务: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XX%。
(2)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公司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占比XX%,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3)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收入占比XX%,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4)资产管理业务: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比XX%,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 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截至2020年底,公司毛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2)净利率:截至2020年底,公司净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五、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截至2020年底,公司流动比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关注当今证券行业,了解中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是证券工作者和投资者应该做的。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欢迎阅读!中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篇1中国证券行业从无到有、从无序到逐步规范,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以下特征:(1)传统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中国证券行业各传统业务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同质化现象明显、竞争激烈。
其中,作为证券行业主要收入来源的经纪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随着新设营业部的放开以及非现场开户等政策的影响,以及其他理财产品的替代效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小项目井喷和大项目减少的背景下,部分证券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争取大项目的同时着力发展中小项目,使得投行业务竞争变得更为充分,并逐步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自营业务由于受股票二级市场行情影响,收入波动较大。
资产管理业务随着政策的放松发展迅速,各证券公司对资产管理业务也更加重视,竞争相对市场化,大型证券公司在人才、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总体来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统业务正逐步转型,各业务盈利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各项创新业务正处于积极探索中,但为证券行业盈利结构的改善、收入来源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首批试点各项创新业务的证券公司在人才、信息系统和管理经验等软硬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已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
但随着取得各创新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越来越多,竞争也愈加激烈。
(2)部分优质证券公司初步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中国证券行业在综合治理后整体进入快速成长时期,但无论从资本实力还是创新业务布局上,部分风险控制能力强、资产质量优良的证券公司初步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尤其在目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环境下,优质证券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发行次级债、IPO发行、借壳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了资本金,在资本规模上已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
证券业协会 2020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

证券业协会2020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摘要:1.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概述2.证券行业在2020 年的发展背景3.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表现4.证券行业在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与挑战5.证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正文: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概述2020 年,在资本市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证券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发布了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对证券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估。
证券行业在2020 年的发展背景2020 年,我国证券行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依然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
证券行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证券行业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表现根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整体表现良好。
在营业收入方面,证券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45 亿元,同比增长约24.4%。
在净利润方面,证券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735 亿元,同比增长约28.9%。
在资产管理方面,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约11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7.8%。
证券行业在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证券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证券行业将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证券行业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服务质量。
证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证券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服务质量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在科技赋能下,证券行业将加大对金融科技的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为3777家,境外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为3777家,境外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一、相关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章第五节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为督促上市公司全面提高质量,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相关部分颁发了一系列政策。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和法律责任。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要履行诚信义务,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切实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要依法合规运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作用。
建立董事会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机制,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
二、数量分布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有3777家上市公司,较2018年增加了193家上市公司,基本覆盖了各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较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2019年中国共有3857只股票数,较2018年增加了191只。
中国境内上市外资股公司数量逐年减少,境外上市公司数量则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境内上市外资股公司共有97家,较2018年减少了2家;2019年境外上市公司数量为284家,较2018年增加了17家。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支柱和基石,是资本市场各个方面的连接点,它连接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连接着股票、债券等基础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连接着融资方和投资者。
2019年中国A股数量为3760只,较2018年增加了193只;2019年B股上市股票数量为97只,较2018年减少了2只。
疫情对证券行业影响分析:疫情对券商影响有限,提供难得交易性机会

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
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
客户可索取有关披露资料sxzqyjfzb@。
客户应全面理解本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行业近一年市场表现投资建议:➢ 证券板块迎来难得的交易性机会。
纵观证券板块十年来的走势,估值(市净率)是决定证券板块是否有配置价值的最重要因素。
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响,节前证券Ⅲ(申万)下跌4.29%,节后开盘深跌9.99%后小幅回升,当前券商板块重回1.5倍PB 水平,处在历史估值低点,短期回调带来不可多得的交易性机会,具有很强的长期配置价值。
➢ 二级市场短期承压,长期向好。
新冠肺炎会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多项优惠政策,给市场注入流动性,促进各地复工复产,大批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力稳经济基本盘。
截至2月13日,2月日均成交金额8305亿元,环比增长19%,各类指数企稳回升。
➢ 券商业务结构优化,线上办公效率较高。
经过多年的持续变革,券商业务结构明显优化,2019年前三季度,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投资收入对营业收入贡献为58%。
2020年,资本市场改革还将继续推进,证券行业长期利好趋势不变。
加上近几年,券商持续加强金融科技投入,非现场办公效率较高。
在2月3日开市之前,通过多种形式提供非现场服务,引导客户线上交易。
➢ 综合来看,券商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建议关注充分受益于改革红利、风控能力较强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以及具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潜力的专业类券商。
投资要点:➢ 1月单月券商净利润环比下降42.86%,可比券商业绩同比增长19.09%。
截至2020年2月13日晚,共27家券商发布2020年1月财务数据,受春节、疫情等影响,业绩环比大幅下滑。
27家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1.62亿元,环比减少48.58%;净利润75.40亿元,环比减少42.86%。
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中国互联网证券发展历程互联网证券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证券业务的创新。
互联网证券行业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主要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资讯(国内外经济信息、政府政策、证券行情)、网上证券投资顾问、股票网上发行、买卖与推广等多种投资理财服务。
在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普及率快速提升,居民投资理财需求继续增长,以及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大背景下,中国互联网证券企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成熟。
二、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现状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证券行业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同一年度的不同季度间有小幅的波动状况。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134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达到11.83万亿元。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证券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在2020年第一季度各行业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行业仍有较好表现,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6.05亿人。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加快,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理财投资行为增多,而证券行业在互联网化发展上也相对领先。
特别是今年疫情之下,各大券商线上化经营进入了“实战”模式,平稳抵御了疫情带来的冲击,A股成交额不断创下新高。
未来随着在线交易规模扩大,证券行业“线上化”程度将持续上升,传统实体营业部职能继续弱化。
数据显示,中国证券类APP用户规模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1.11亿人,2020年预计增至1.29亿人。
线上化的券商平台能够简化手续以及缩短用户交易时间,是券商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同时纯互联网券商和垂直金融证券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也将继续丰富业务类型,未来互联网券商覆盖的用户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互联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中主要包括三类竞争者:以线下业务为基础并引入线上平台的传统券商,特点是发展历史较长、处于稳定增长期、立足于A股市场,以华泰证券为代表;单纯发展线上业务的纯互联网券商,特点是发展历史较短、速度较快、多立足于美港股市场,以老虎证券及富途证券为典型代表;以及发展了证券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特点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提供一站式服务,以东方财富为代表。
上市券商2020年7月月报点评:在6月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增长

证券分析师:张洋登记编码:S0730516040002***********************************在6月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增长——上市券商2020年7月月报点评证券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相关报告1 《上市券商2020年6月月报点评:环比大幅回升、同比持续显著改善》 2020-07-132 《证券行业2020年中期投资策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快速推进,证券行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0-06-293 《上市券商2020年5月月报点评:环比明显下滑、同比仍有改善》 2020-06-12联系人:朱宇澍 电话: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600号14楼 邮编: 200122发布日期:2020年08月11日截至日前,38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剔除新股国联证券)已经全部公布2020年7月月度经营数据。
●上市券商7月月度经营业绩概况:38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剔除新股国联证券)2020年7月共实现营业收入483.75亿元,环比+42.61%,同比+132.13%(剔除不可比数据);共实现净利润229.60亿元,环比+75.72%,同比+205.01%(剔除不可比数据)。
上市券商2020年7月月度整体经营业绩在6月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增长,符合我们的预期;同比进一步实现显著改善。
●影响上市券商7月月度经营业绩的核心要素:(1)权益涨幅扩大、固收再度回落,权益类自营业务完全对冲了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的负面影响,上市券商自营业务环比整体实现正增长。
(2)7月日均股票成交量、成交总量创2015年7月以来最高,行业经纪业务喜迎高光时刻,并成为上市券商月度经营业绩亮眼的主要驱动因素。
(3)7月两融业务对上市券商单月整体经营业绩的边际贡献持续为正,且边际贡献度进一步扩大。
(4)7月行业股权融资规模环比增幅显著,各类债券承销金额环比小幅下滑,投行业务总量环比增长。
券商行业周报:欺诈发行责令回购,合规监管再进一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望京东园四区2号楼中航资本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分析师:胡 江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9090001电话:************邮箱:***************券商行业周报:欺诈发行责令回购,合规监管再进一步行业分类:证券 2020年8月24日股市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推荐评级 中性基础数据(2020.08.21)沪深300指数 4,718.84 券商Ⅱ(申万) 7,602.62 行业总市值(亿元) 36,568.44 市净率 2.20近一年行业表现数据来源:Wind ,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市场表现本周(2020.08.17-2020.08.21)基准指数涨跌:沪深300(+0.30%)、上证综指(+0.61%)、深证成指(-0.08%)、创业板指(-1.36%)。
非银板块本周上涨1.41%,涨跌幅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8。
子板块方面,券商上涨2.06%,保险上涨0.50%,多元金融上涨0.86%。
行业动态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排名情况》;证监会就《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证协:发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8月21日,证监会就《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明确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在招股说明书中存在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明确回购对象范围,回购对象为本次欺诈发行至欺诈发行上市揭露日或者更正日期间买入股票,且在回购方案实施时仍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但负有责任的董监高、控股股东、实控人以及承销商不能成为回购对象;明确回购价格,投资者买入股价高于市场价的,以买入时价格回购;明确回购程序和方式,应在责令回购书要求的期限内制定回购方案,并在制定方案后5个交易日内发出回购要约并公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证券行业分析
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我国证券市场概况 (4)
1、市场发展概况 (4)
2、市场规模情况 (6)
二、我国证券行业监管情况 (7)
1、行业监管体制 (7)
(1)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 (8)
(2)证券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 (8)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9)
(1)法律 (9)
(2)行政法规 (10)
(3)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0)
三、我国证券行业的主要壁垒 (11)
1、准入壁垒 (11)
2、资本壁垒 (12)
3、人才壁垒 (13)
四、我国证券行业竞争形势 (14)
1、证券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14)
(1)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 (14)
(2)行业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 (14)
(3)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 (15)
2、证券行业主要企业 (15)
五、我国证券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6)
六、影响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7)
1、有利因素 (17)
(1)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17)
(2)明确的产业政策导向 (18)
(3)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升 (19)
(4)证券市场制度不断完善 (20)
2、不利因素 (20)
(1)资本规模偏小,综合实力较弱 (20)
(2)经营模式趋同,业务结构单一 (21)
(3)国际化布局协同效应有待提高 (21)
七、我国证券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特征 (22)
1、我国证券行业经营模式 (22)
2、我国证券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22)
八、我国证券行业发展趋势 (23)
1、行业发展规模化 (23)
2、管理日趋规范化 (23)
3、收入结构多元化 (24)
4、业务运营数字化 (24)
5、证券服务国际化 (25)
一、我国证券市场概况
1、市场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萌生与发展。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中国证券市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
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银证分离,规定了分业经营的模式。
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并在全国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试验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的法律框架,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4年8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中国证监会启动了为期3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有效化解了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逐步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公司合规管理等基础性制度,相关监管法规和监管制度渐成体系,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至2007年初步完成,实现了大小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解决了证券市场的基础性问题。
2009年10月,首批创业板企业正式上市,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2012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股发行、信用债券、金融期货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深入开展,中国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正在拓展。
2012年5月,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证券行业正式进入以创新发展为主导的阶段,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将从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范围、支持跨境业务发展、推动营业部组织创新、鼓励证券公司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证券公司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建设和中小微企业私募债券试点、改革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探索长效激励机制、以及积极改善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这十一个方面出台措施,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
2015年股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为了证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证券行业的监管,证券市场随后进入了依法从严全面监管阶段。
在“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理念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特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中国证监会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