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 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 课件

宋:苏轼《枯木怪石图 》
宋: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苏轼曾说作画要求“常形”与“常理” ,这个“理”,说的是画 家对自然界事物、现象本身规律的把握。
4.元明清
1、 中国文人画萌发于魏晋;成型于宋;盛行于元明清,下面 请欣赏几幅文人画,总结出各时代文人画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元:不满异族(蒙古)统治
自题: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战国时期: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从 萌 芽 走 向 成 熟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帛画》
龙转败为胜,凤由胜转败,代表楚文化向汉文化的转变
秦汉时期
河 南 洛 《阳 夫东 妇汉 宴墓 饮出 图土 》的 壁 画
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 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起源: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
形成完整体系: 商朝甲骨文
甲 骨
【合作探究1】


篆 ①“鱼”字的演变反映了

汉字怎样的演变过程?
篆 ②从“鱼”字的演变中总
隶 书
结汉字演变的总趋势。
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楷 书
越来越规范、稳定。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萌 芽 时 期 《鹳鱼石斧图》
背景:(3)佛教的发展
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 画。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 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
2.隋唐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共23张PPT)(1)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共23张PPT)(1)
融合,兼收并蓄,最终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同光十
三绝”的著名艺人。 ④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 (3)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峰,被誉为“国粹”。
清·沈蓉圃作《同光十三绝》
老生、武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 小生徐小香, 旦角梅巧玲、朱莲芬、时小福、余紫云,老旦郝兰田, 丑角杨鸣玉、刘赶三。
远古:起源,彩陶画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
帛画、 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 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
“以形写神”。 隋唐: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 两宋:注重写实的宫廷画、风俗画盛行; 元明清:文人画(写意画:集文学、书法、绘画、
篆刻艺术为一体)最为突出。强调个性, 借物抒情,写意。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从演变 背景看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演变过程深刻反映出各个 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从画家角度看
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时期的绘画艺 从绘画风格看
术就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戏曲者,谓之以歌舞演故事也。 ——王国维
中国戏剧的源头在哪里?
中国戏曲的发展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的优伶
元杂剧 明朝昆曲
清朝京剧形成并发展
1.萌芽:傩戏。具有原始、神秘、粗犷、绮丽的特点,是
中国戏剧的源头。 2.形成: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
戏曲,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3.成熟:元杂剧。 (1)特点: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故事情节完整。 (2)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艺术(共34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艺术(共34张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历史课件
第三单元 第10课
• 课标要求: • 掌握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成就,京剧形成发展的过程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 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 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 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 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 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王羲之《兰亭序》之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被历代书家都推为 “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 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 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 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
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 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 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 境况下,有感而出的。被后世誉 为“天下第三行书”。
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 • 京剧之所以被称谓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 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 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 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 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 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 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
“舞动的北京”
1.印章、红色与诚信 :红色的东方之光将 燃起所有人心中的圣火;篆刻、书法象 征文化中国。 2.印信中的篆字又似一“京”字。 3.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迎接胜利的 运动人形。 4.会徽下部是以毛笔撰写英文BEIJING和阿 拉伯数字200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高二上册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高二上册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 (共22张PPT)

• (三)东洋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 学。
• (四)中中国国画画不重重主背观景、,西洋画西很洋重画背重景客。观、
• (五)中国画题重材神以韵自、然为主,西洋画重题形材似以、人物为
主。
重写意
重写实
——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
• 插入纽约时代广场京剧视频
戏曲知识
京剧脸谱
赤胆忠心 关羽
阴险狡诈 曹操
课后作业:
找自己的名字中字的演变过程,各种 书体的书写方法,说明名字所蕴含的表意 及引申意。如果可能自己雕刻一枚印章, 提出设计灵感。
谢谢
合作探究一:汉Biblioteka 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 的畅通无阻;
◆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 供了便利条件;
◆ 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其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魏晋南北朝:顾恺之
《 女 史 箴 图 》
《 洛 神
风 俗画 代 表 作
你知道这些剧种分别发源于什么地方吗? 尝试哼唱一段戏曲选段。
合作探究三:关于书法课开设的讨论
自2013年起,自小学三年级起全面开设 书法课,但是有很多学校只是做到了“面子 工程”,占用书法课讲语数外。甚至许多人 提出开设书法课只会加重了孩子负担。你们 觉得开设书法课应该吗?除了开设相关课程, 我们还可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公正无私 张飞
戏曲知识 1、旧时称京剧界从业人员称作? 2、戏曲表演中的"四功"和"五法"指的是什么?
3、京剧传统剧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哪一朝代 为归依 ?
清代沈容圃《同光名伶十三絕》畫像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甲骨文特点: 甲骨文特点:
由于是刀刻的,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 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 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 时字体的结构,长短, 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 都没有定势. 都没有定势.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 意文字的过渡, 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 化非常大, 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 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 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楷书笔画 详备, 详备,结 构严整, 构严整, 具有其他 书体不可 比拟的实 用价值. 用价值.
魏晋楷书( 魏晋楷书(具 定鼎之功) 有定鼎之功) 钟繇, 钟繇,王羲之 贡献最大
唐代楷书( 唐代楷书(楷 书进入盛世 盛世) 书进入盛世) 欧阳询, 欧阳询,颜真 柳公权为 卿,柳公权为 代表
柳 公 权 《玄 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特点 秘 塔 碑 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 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有如 》 关东大汉.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 关东大汉.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 构严谨. 颜筋柳骨" 构严谨.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的楷书
草书起源于汉 成熟于东晋, 初,成熟于东晋, 特点是笔画简 钩连不断; 约,钩连不断;线 条流畅纵情, 条流畅纵情,具 王羲之 草书 有极高的审美 王献之 草书 价值. 价值.但不容 易识别.实用性 易识别. 不强. 不强.东晋以 王羲之, 王羲之,王献 唐以张旭 张旭, 之,唐以张旭, 怀素为代表 为代表. 怀素为代表.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论书帖》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论书帖》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前, 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 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 案,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 鹳鱼石斧图》 画《鹳鱼石斧图》.除彩陶画 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 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 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 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 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 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 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地画 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等外来美术风格,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雍容华贵的
整活泼。(秦始皇的“书同文”,感受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③隋唐时期,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④宋元时期,书法开始走向市民化,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
“有意无法”(宋四家、宋徽宗的“瘦金体”《导》P35)。
⑤明清时期,书法世俗化、商品化趋势加强,更加强调个性化。 补注:①汉字为何有旺盛的生命力?(教材学思之窗P46)首先,大一 统的中央集权为汉字的使用和推广提供了政治保障,培育了国人的文化 认同感;其次,汉字为境内不同民族、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凝聚 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最后,汉字在书写形式、信息含量、表达能力方 面有强大的优势,汉字本身就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
⑥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院体画),画学兴起,
风俗画是最大亮点,民间年画的张贴非常普遍;北宋画家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经典。 ⑦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 《墨兰图》是文人画的精品,(明清民间流行的剪纸画)。
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⑤隋唐:吸取印度、波斯外来的绘画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 《步辇图》、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补注:①敦煌壁画:我国四大古窟之首,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跨度从西晋末五胡十六国延伸到唐宋时期,其风格表现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借鉴外来艺术的营养,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节点,是中国、印度、波斯、希腊 文明交融汇合的中心。
精髓。(关于“家国情怀”素养的考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
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
情况的写照,是了解北宋
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
民生活的史料。
元 王冕 墨梅图 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画集文学、 书法、绘 画及篆刻 艺术为一 体,强调 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 抒情,追求 神韵意趣。
南宋夏圭《渔笛清幽》北宋被金朝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灭亡,宋室南渡,“残山剩水”。
成为典型的工笔重彩画。
东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宗教画盛行。人顾恺之“以形写神”理论提出要求, 绘画作品应注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时期的画家以东晋顾恺之最为著名。
丹 青 中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笔 墨 丹 青 中 国
(现存中国最早的山 画 水画,也是迄今为止 存世最古的画卷。)
经过东汉中期至西晋 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 书体完全成熟。
名家
钟繇、王羲之、欧 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等
王羲之、王献 之、张旭、怀 素。
王羲之、颜真 卿、苏轼、赵 孟頫、文征明。
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
自发 魏 晋 自觉
实用
兼具审美与实用
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 到抽象;越来越规范、稳定。
演变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3)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 瓦肆。

元 朝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明朝时期,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 明朝
要的文化生活方式,昆曲流传甚广。
清 朝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

形成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
成熟 扩展
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涌 现出“同光十三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书法鉴赏
学思之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 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 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 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 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 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 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京剧 形成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安徽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同光年间,走向成熟(“同光十三绝”:程长庚、谭鑫培) 。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其他 戏种
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京剧
脸谱
管◆京形京剧乐剧以器是表和融演鼓文历、史板学故、、事大音为锣乐主等、,打美用击术京乐胡器、、伴舞二奏蹈胡。等、多唢种呐艺等 术角因色素分于为一生体、旦的、综净合、艺丑术四,大被行当誉。为各中个国行的当“的国化 妆剧都”有。一下定列的对谱式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内的容表以演历艺史术故,将事唱为、主念、做、打有机结合,形 成B.一套表独演具艺特术色以的说艺、术体学系、。逗、唱为手段 C京.剧乐的器表以演管都弦有乐一定器的和程打式击,乐多器采为用虚主拟动作,以 取D得.虚角实色结分合为、生形、神兼旦备、的净效、果丑。四大行当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实战演练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 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 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 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在戏 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A.生 B.旦 C.净 D.丑
实战演练
◆2003年8月3日,第29届奥运会 会徽揭晓。会徽主题“中国印·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 纵情, 兼具楷书的规 矩和草书的放 纵
草书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唐朝张旭、怀素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
行书
始于东汉, 西晋成熟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 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 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 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 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 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 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 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 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2.京剧的魅力
老生 小生
小生
花旦
刀马旦



关羽 曹操





魅之一:“唱与念” ----音乐艺术 魅之二:“做与打” ----形体艺术、武术与杂技 魅之三:服饰、脸谱与布景 ----工艺与舞台美术
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规律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兴盛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们文化 生活需要;具体的政治环境。 衰落的原因:形式僵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 需要。 启示:艺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不断 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一切艺术形式首先来 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也必须以服务 大众为根本宗旨,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明代徐渭《黄甲图》、《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墨兰图》.
元·王冕 《墨梅》
篆刻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
清· 郑板桥《墨竹图》
中国画分类: 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 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画中有诗。 山水画:中国画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 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是其灵魂, 注重传达主观情致神韵 风俗画: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的作品有许多 精彩之作
唐朝:国家统一,经济比较繁荣,统治者政策开明,民族 关系融合,对外交流活跃,唐朝绘画题材广泛,兼容并蓄, 达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峰。 宋朝: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表现人民 生活的风俗画盛行。 明清: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人们的思想文化受到控制, 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画中的文人画在这一时期盛行。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片段.
7、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强化,文人得不到重视, 受到钳制——文人以画写意,来表达思想,士大夫 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 体)产生了,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 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代表作有元代的王冕《墨梅图》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 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它以描绘贵 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
《步辇图》是阎 立本的原作,现 藏北京历史博物 馆,是祖国文化 遗产中的一件珍 宝。《步辇图》 画的是1300多年 前汉藏两族团结 友好的重大事件
唐朝的雍容华贵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 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 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为”画 圣” ,这是他的《送子天王图》.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朝代 秦汉 发展阶 时代背景(经济、 书法家 段 政治) 自发 阶段 国家统一, 文字统一 社会危机,士人 群体形成,工具 的改进。 王 羲 之 张旭 怀素
柳颜欧 公真阳 权卿询
书体 艺术特色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虚玄灵 动 狂放不羁 注重规范法度、理论 成熟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帖》(摹本)
“颠 张 狂 素”
张旭 《肚痛帖 》 怀素《论书帖》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 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 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秦绎山刻石(小篆)
东汉《曹全碑》(隶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 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 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 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 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
敦煌彩塑
敦煌壁画
6 、两宋时期
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 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宫廷画也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适 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使绘画艺术得以全 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名家辈出,其中,描绘 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也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当 时最大的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大篆
又称籀zhòu文, 相传是西周周宣王 太史籀所创,是一 种较为统一的文字, 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 “书同文”,向全国 颁布的官定文字。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 是相当规范,偏旁有 统一的样式,笔画委 婉曲折,粗细匀称, 字形狭长。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隶书的出现 是秦代书法发展 的结果,他把大 小篆的笔划由圆 转改为方折。这 个变化使得书写 速度提高,后这 种字体在公文中 广泛使用。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便利条件;
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
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问题
隶书
行书 草书 楷书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自觉 阶段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宋代重文,市民 阶层兴起。 经济繁荣,社 会进一步平民 化、世俗化
宋代
苏黄 米蔡 ——
—— ——
明代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特点 发展时期
魏晋成熟, 唐代鼎盛
代表人物
钟繇 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观察右图,合作探 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鱼”字的 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 的过程; (2)从“鱼”字的 演变中总结汉字演变的 基本规律; (3)简要分析汉字演 变的原因;
草书 楷书
甲 骨 文
金 文
篆 书 隶 书
行书
甲 骨 文
由于是刀刻的, 所以其线条多 方折,劲直为 主,同时字体 的结构,长短, 大小都没有定 势。
1.新石器时代: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 器上绘制图案,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 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 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 地画等.
新石器《鹳鱼石斧图》
仰 韶 文 化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盆
《鹳鱼石斧图》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绘 在一只作为葬具的陶器表腹面。其神态描绘得恰当生动。画面色彩 单纯、质朴,构图稳定。但其描绘及造型的手法,已包含了远古时 代的艺术特征,使它成为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代表当时中国绘画 的最高成就.
形成: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徽
汉合流”.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b、
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c、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京剧表演特色: 取材历史故事;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
三、京剧的出现
1.京剧的出现
问题1: 清朝以 前,中 国戏曲 的发展 历程是 怎么样 的?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的优伶
元杂剧
明朝昆曲
问题2: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背景:a、昆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昆曲和地方戏曲争雄的
局面;b、昆曲脱离群众,日趋衰落,地方戏曲受欢迎;c、北京是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统治者支持
中国画与西方画的比较:
中国画:重笔墨的表现力。注重写实、写意传神; 以形写神,讲究神韵意气。 西方画:重色彩的表现力。讲求写实,功利,重 感情表达。
思考与讨论:
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 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 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 品的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你 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用唐宋元明清时期绘画艺术发 展的史实,来论证你的观点。
2.战国秦汉——从萌芽走向成熟(帛画)
这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 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注重线 条和色彩.代表作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 出土的壁画.
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
这幅帛画反映了 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 不灭,乘龙天游或乘 龙升天的愿望。 反映出中华民族 的先民们征服自然的 浪漫主义气质。
5 、隋唐时期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在继承魏晋以来的优秀传 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 生了大批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 高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 阎立本的《步辇 图》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此外,隋唐时期的敦 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题材广阔、场面宏大、 人物造型生动、色彩瑰丽.
“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楷书 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 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地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