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讲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讲稿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打开PPT。

【导入】上课。

(下一页PPT)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政体,美国是什么政体?(联邦制,总统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的三大原则确定美国是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政体,为什么?(1787年宪法第一条原则规定美国是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高于各州政府,联邦法律高于各州法律;宪法第二条原则是三权分立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由不同的人掌握,互相制约,而总统有最高行政权,所以是总统共和制;宪法还规定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国会都由选举产生,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所以是共和国)。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欧洲的两种新政体,这两种政体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翻看课本43-45页“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板书)【一、法国】首先,在17、18世纪的时候,法国是一个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一道密令就可以囚禁任何人。

但后来法国兴起了启蒙运动,他们反对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思想,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上一节课提到的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就是法国启蒙思想的一部分。

〖(一)背景:曲折的共和历程〗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1789年爆发了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实力还比较弱小,法国政局陷入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政体也几经变换。

经过近百年的反复之后,终于,在1870年时,法国再次恢复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但是,这时的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是比较小的,到1875年的时候,共和派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胜出,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政体。

〖(二)确立共和政体:1875年宪法〗那么,这部1875年宪法是怎样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政体呢?请看课本44页的规定,方框部分。

我们找一下,法国议会、总统和内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提问)首先是议会,法国的座谈会跟美国一样,有参众两院,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人民掌握国家主权。

总统由议会选出——也就是说大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统率海陆空三军,内阁也由总统任命。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将欧洲政体改革的过程、原因、影响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保小组成员在学习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1.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史料实证:本节课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史料,如图片、地图、文献等,让学生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旨在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在不同历史时期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欧洲政体改革的历史脉络,认识不同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
2.小组讨论与分享: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政体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剖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4.历史地图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地图了解欧洲政体改革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进行案例分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3.美俄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沙俄侵占了中 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 的待议地区
1858年《爱珲条约》割 占的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 40万平方公里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 44万平方公里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和以后 五个议定书割占7万平方公里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 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 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 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 经供不应求了” 。
三、战火再燃
(一)背景 1.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2.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 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外交方面 1.开与外国订约的先例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二、国家主权方面 1.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2.丧失领事裁判权 3.丧失关税自主权 4.给予列强最惠国待遇 三、经济方面 1.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 2.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走私有何危害? 1.削弱军队战斗力 2.白银大量外流,财政困难 3.危害吸食者的健康 4.吏治更加腐败
一、虎门销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广场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 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 动鸦片战争。你如何认识
• 【史料回放】 • (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
各抒己见: 从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你悟到了什么?

雨果的愤怒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 个把它付诸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收藏 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 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 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 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 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 箱子。之后又手拉手荣归欧洲。他们一个叫法兰西,另 一个叫英吉利”。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ppt课件

• 思考2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把鸦片战争称 为英国为维护正当贸易进行的“通商战争”。 你同意吗?为什么? • 【答案提示】不同意。鸦片战争从性质上讲 是英国发动的、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侵略战 争,材料中观点实质是掩盖其侵略性质,为 殖民侵略作辩护。
战火再燃
• 1.原因 市场 ______,扩大 •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 修约 侵略权益。 • (2)直接原因:列强企图通过______扩大侵略 权益被清政府拒绝。
• 2.结果 • (1)清政府失败。 • (2)签订《南京条约》:①割让香港岛;②赔 广州 上海 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 ______、厦门、福州、 宁波、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 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简记:割地、赔款、开埠、协税)
• 3.影响 • (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领土完整 • (2)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 __________不 断遭到破坏。 • (3)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片的目的是什么? • 【答案提示】(1)直接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逆 差。 • (2)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
• 1.过程 • (1)开始:①时间:1840年6月到1841年年初 英军扩大战争以前。②路线:封锁珠江口— 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 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南下广东。③道光帝 琦善 革职查办林则徐,改派__________赴广东 “议和”。 香港岛 • (2)扩大:①时间:1841年年初到1842年8月。 ②路线: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道光帝 对英宣战—洋枪队进攻镇江,海龄殉国—驶抵
• 4.影响 领土 主权 • (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 ______ ,______受到更 加严重的侵害。 中外反动势力 •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______________ 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 (3)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程度加深了。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10课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10课

政体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帝制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帝制 民主共和
G第 C第
第 三 共 第 二 帝 国 和 国
二 共
F 七 D E波 第
一 共
B大
和 国
和 国
月 王 朝
革 命 爆 发
一 帝 国
旁 王 朝
波 旁 王 朝
从图中分析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特点: 从图中分析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特点: 艰难性、复杂性、长期性、 艰难性、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 ——
司 法 权
参议院 议长) (议长)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8世纪 世纪 1789 1791 1792 1804 1814 1830 1848 1852 1870 波旁王朝的统治 法国大革命 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 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 颁布 年宪法 第一共和国(国民大会) 第一共和国(国民大会) 第一帝国(拿破仑) 第一帝国(拿破仑) 波旁王朝复辟 七月王朝 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路易 波拿巴 波拿巴) 第二帝国(路易.波拿巴) 第三共和国
二、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国民议会) 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国民议会) 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立法权:归议院,议院分为参议院(地方议会, 立法权:归议院,议院分为参议院(地方议会, 可否决众议院决议)和众议院(普选) 可否决众议院决议)和众议院(普选) 内容 行政权: 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议院选出, 行政权: 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议院选出,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经参议院同意可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部长由总统任命。 散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和内阁向议会负责 总统和内阁向议会负责 修正补充:国歌;国庆日; 修正补充:国歌;国庆日;统治过法国 的家族不能当选为共和国的总统 意义: 意义: 标志法国民主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33张PPT)
7、时代主题: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
第10课 鸦片战争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国内形势:
英国工业革命: 1765年—1840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英国: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美国:1844. 中美《望厦条约》; 法国:1844. 中法《黄埔条约》。
知识链接
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英国公民在中国通商口岸犯罪后, 中国官员不能按照中国法律进行惩罚,而必须把他们交给英国驻 华官员(即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处理。
(1943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谈判时,已宣布废除所谓“领事裁判权” 的不平等关系。)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 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 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英国为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借口
探究1: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 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 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鸦220500片0000 )掠流夺白毒银于:天3—下4亿,元则/420为0年33害1 甚巨,法当
从几严 无。可11055000若以000000犹御4泄 敌00泄 之0 7兵视88,之9 且,125无是76可使以数充十饷年之后银,中。原”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1)这是哪一位大臣上书道光皇帝时说的?造 成上述结果是基于什么贸易?
(2)上述贸易问题终于引发中英战争。试说明 上述贸易问题与中英爆发战争的关系。
链接高考
(3)中国于这次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下列(甲)至(丙)项为条约的部分内容, 试分别说明这些条款带来的影响。 (甲):进出口税饷“秉公议定则例”。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爆发原因(根本、直接)
鸦 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中国失败,签订《南
片 京条约》)
战 争
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失败原因及教训(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抗衡)
课后作业:《红对勾》第10课
走进高考
虎门销烟广场
虎门销烟图
材料一:有人说:是因为林 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 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 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 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 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 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权联式—悲—歌这。真”是据任此何,诗下人列想表也述不正敢确想的的是的(一种A奇异)的对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 德
链接高考
19世纪中期有一位清朝大臣上皇帝书中说: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 无可以充饷之银。”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 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 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 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⒈五口通商的东南沿海 逐步卷入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⒉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主权
D.贸易主权
遭到破坏

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国家
国 进 入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贸易主权
割香港岛给英国 五口通商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国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共增开十一个通商口岸
关税主权
关税协定
司法主权
领事裁判权
其他 权益
片面最惠国待遇; 公使驻京;外国商船军
通商口岸租地建 舰到长江各口岸航行;
房居住权等
到内地传教游历等
思考分析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是什么?

思 了想 巨文 大化 变发
外 念交 逐和 步国 更防
一国 落际 千地 丈位
在 阶 级 结 构
在 和在 经 任革 济 务命 结 上性 构质
在在 社社 会会 矛性 盾质
生 迁生 新观
上上
上上
2、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都失败了?
腐朽பைடு நூலகம்清王朝
官僚百龄出京赴广东巡抚任时,向人借钱作 盘费。几年以后,他升任两江总督,动用夫役两 千多人搬运个人财物。此外,他还购置房产六处, 良田三百三十多公顷。
清朝统治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中 英交战两年,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 人审问英俘,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 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 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闭 一关 样锁 把国 中政 国策 禁正 锢像 在一 内个 笼
一、 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2、禁烟运动
(1)起因:鸦片走私
原因:扭转贸易逆差 影响:掠走……摧 残……
(2)虎门销烟
英国最初是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 但是:
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得出结论
禁烟运动 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直接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二、鸦片战争
鸦 1、经过: 片 战 鸦 争 片 的 战 过 争 程 的 过 程
(1840-1842)
2、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项目 内容
割占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开放广厦福宁上 五处 关税要与英国 商定
影响和危害
• 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 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 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 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 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 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 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中国输英总值
英国输华总值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50—100公斤/箱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 20331 4000 7889
我要好好 动脑筋……
鸦片战争对我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有人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怎么理解?
近鸦 代片 史战 开争 端的 的影 依响 据
封建社会
(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思想上的变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
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开眼看世界
《 望 厦 条 约 》
内 容
《 黄 埔 条 约 》
割地 赔款 通商 关税商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 供了借口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赁土地、房屋 和永久居住
鸦 片 战 争
开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南京
上海
被迫开放 的通商口 岸和条约 签订地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 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 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 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 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 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是历史 的沉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 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 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福州 厦门 广州
宁波
英法等国为什么再燃战火?战争过程如何?
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国名 人口 3.6亿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 0.7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比 例
中国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 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你能归纳出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吗?
为什么中国要禁烟?你如何看待林则徐的行 为?
英国为什么发动对华战争?一个国家会不会 公然为“保护鸦片走私”而进行战争?其真 正目的是什么?
1799年
40200 35445
12576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视频)
假如你是清朝统 治者,面对鸦片走 私所带来的严峻局 势,你将会采取什 么措施? 道光帝
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岂 因 祸 福 趋 避 之 。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 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 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除了《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之外,还与哪些国家签订条约? 你认为这些条约能满足西方列强的欲望 吗?
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 南 京 条 约 》 及 其 附 件
一、 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政治 国际(英国)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国内 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完成了工业革命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落后的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财政困难 军备废弛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综合
腐朽落后
综合国力强大
返 回
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欲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
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它标志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
2、结果:《南京条约》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问题二: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 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 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 人的英军?
3、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断誓本若 无与大鸦 中此臣片 止事一一 之相日日 理始不未 !终回绝 ,,,
1839 年 的 虎 门 销

问题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 航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 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 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 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 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 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