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第3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自测题一、改错:改正图T8.1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电路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a) (b)图T8.1解:(a)加集电极电阻R c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名端。
二、试将图T8.2所示电路合理连线,组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图T8.2解:④、⑤与⑨相连,③与⑧ 相连,①与⑥ 相连,②与⑦相连。
如解图T8.2所示。
解图T8.2三、已知图T8.3(a)所示方框图各点的波形如图(b)所示,填写各电路的名称。
电路1为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2为同相输入过零比较器,电路3为反相输入积分运算电路,电路4 为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
(a)(b)图T8.3四、试分别求出图T8.4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a) (b)图T8.4解:图(a)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过零比较器;图(b)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两个阈值电压为±U T =±U Z 。
两个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如解图T8.5所示。
解图T8.4五、电路如图T8.5所示。
图T8.5(1)分别说明A 1和A 2各构成哪种基本电路;(2)求出u O1与u O 的关系曲线u O1=f (u O );(3)求出u O 与u O1的运算关系式u O =f (u O1);(4)定性画出u O1与u O 的波形;(5)说明若要提高振荡频率,则可以改变哪些电路参数,如何改变?解:(1)A 1:滞回比较器;A 2:积分运算电路。
(2)根据12111112121()02P O O O O N R R u u u u u u R R R R =⋅+⋅=+==++ 可得:8T U V ±=±u O1与u O 的关系曲线如解图T8.5 (a)所示。
(3) u O 与u O1的运算关系式(4) u O1与u O 的波形如解图T8.5(b)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8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题解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在图T8.1所示方框图中,若φF=180°,则只有当φA=±180°时,电路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图T8.1(2)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3)凡是振荡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工作在线性区。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解:(1)√(2)×(3)×(4)×二、改错:改正图T8.2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电路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图T8.2解:(a)加集电极电阻R c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三、试将图T8.3所示电路合理连线,组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图T8.3解:④、⑤与⑨相连,③与⑧相连,①与⑥相连,②与⑦相连。
如解图T8.3所示。
解图T8.3四、已知图T8.4(a)所示方框图各点的波形如图(b)所示,填写各电路的名称。
电路1为,电路2为,电路3为,电路4为。
图T8.4解:正弦波振荡电路,同相输入过零比较器,反相输入积分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
五、试分别求出图T8.5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T8.5解:图(a)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过零比较器;图(b)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两个阈值电压为±U T=±0.5 U Z。
两个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如解图T8.5所示解图T8.5六、电路如图T8.6所示。
图T8.6(1)分别说明A 1和A 2各构成哪种基本电路;(2)求出u O 1与u O 的关系曲线u O 1=f (u O );(3)求出u O 与u O 1的运算关系式u O =f (u O 1);(4)定性画出u O 1与u O 的波形;(5)说明若要提高振荡频率,则可以改变哪些电路参数,如何改变。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在题1.1图中,各元件电压为 U1=-5V ,U2=2V ,U3=U4=-3V ,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为xx 参考方向时,P=UI ;电压和电流为非xx 参考方向时,P=UI 。
P>0时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P<0时,元件释放功率,是电源。
本题中元件1、2、4xx 电流和电流为非xx 参考方向,元件3xx 电压和电流为xx 参考方向,因此P1=-U1×3= -(-5)×3=15W; P2=-U2×3=-2×3=-6W ; P3=U3×(-1)=-3×(-1)=3W ; P4=-U4×(-4)=-(-3)×(-4)=-12W 。
元件2、4是电源,元件1、3是负载。
1.2 在题1.2图所示的RLCxx 电路中,已知 求i 、uR 和uL 。
解:电容上电压、电流为非xx 参考方向,故()()33133t t t t c du di ce e e e A dt dt--=-=-⨯-=-电阻、电感上电压、电流为xx 参考方向()34t t R u Ri e e V --==- ()()3313t t t t L di du Le e e e V dt dt----==⨯-=-+1.3 在题1.3图中,已知I=2A ,求Uab 和Pab 。
解:Uab=IR+2-4=2×4+2-4=6V , 电流I 与Uab 为xx 参考方向,因此Pab=UabI=6×2=12W1.4 在题1.4图中,已知 IS=2A ,US=4V ,求流过恒压源的电流I 、恒流源上的电压U 及它们的功率,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解:I=IS=2A , U=IR+US=2×1+4=6V PI=I2R=22×1=4W,US 与I 为xx 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U=IUS=2×4=8W, U 与I 为非xx 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I=-ISU=-2×6=-12W , 验算:PU+PI+PR=8-12+4=0ba题1.3图1.5 求题1.5图中的R 和Uab 、Uac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8章习题题解

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在图T8.1所示方框图中,若φF=180°,则只有当φA=±180°时,电路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图T8.1(2)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3)凡是振荡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工作在线性区。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解:(1)√(2)×(3)×(4)×二、改错:改正图T8.2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电路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图T8.2解:(a)加集电极电阻R c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三、试将图T8.3所示电路合理连线,组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图T8.3解:④、⑤与⑨相连,③与⑧相连,①与⑥相连,②与⑦相连。
如解图T8.3所示。
解图T8.3四、已知图T8.4(a)所示方框图各点的波形如图(b)所示,填写各电路的名称。
电路1为,电路2为,电路3为,电路4为。
图T8.4解:正弦波振荡电路,同相输入过零比较器,反相输入积分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
五、试分别求出图T8.5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T8.5解:图(a)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过零比较器;图(b)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两个阈值电压为±U T=±0.5U Z。
两个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如解图T8.5所示解图T8.5六、电路如图T8.6所示。
图T8.6(1)分别说明A1和A2各构成哪种基本电路;(2)求出u O1与u O的关系曲线u O1=f(u O);(3)求出u O与u O1的运算关系式u O=f(u O1);(4)定性画出u O 1与u O 的波形; (5)说明若要提高振荡频率,则可以改变哪些电路参数,如何改变。
《模电课后习题答案》-经典版-清华大学-童诗白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自 测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源电压应使栅-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 G S 大的特点。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U G S 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解:(1)√ (2)× (3)√ (4)× (5)√ (6)×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 (2)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 ,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
A. I S e U B. TU U I eS C. )1e (S -T U U I(3)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A. 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4)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
A. 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 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 C. 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5)U G S =0V 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
A. 结型管 B. 增强型MOS 管 C. 耗尽型MOS 管 解:(1)A (2)C (3)C (4)B (5)A C三、写出图T1.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解:U O1≈1.3V,U O2=0,U O3≈-1.3V,U O4≈2V,U O5≈1.3V,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 m i n=5mA。
求图T1.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详细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题解

精品行业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
()(2)在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3)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4)各种滤波电路的通带放大倍数的数值均大于1。
()解:(1)√(2)×(3)√(4)×二、现有电路: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D. 微分运算电路E. 加法运算电路F. 乘方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2)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3)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4)欲实现A 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6)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解:(1)C (2)F (3)E (4)A (5)C (6)D三、填空:(1)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2)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
(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
(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滤波电路。
解:(1)带阻(2)带通(3)低通(4)有源四、已知图T7.4所示各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模拟乘法器的乘积系数k 大于零。
试分别求解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T7.4解:图(a )所示电路为求和运算电路,图(b )所示电路为开方运算电路。
它们的运算表达式分别为I3142O 2O43'O 43I 12O2O1O I343421f 2I21I1f O1 )b (d 1)1()( )a (u R kR R R u ku R R u R R u R R u t u RCu u R R R R R R R u R u R u ⋅=⋅-=-=-=-=⋅+⋅+++-=⎰∥习题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第三版共61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基础习题答案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R大的特点。
( √)其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MOS 管C.耗尽型MOS 管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
求图Tl.4 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图T1.4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试问:(1)R b =50k Ω时,U o=?(2)若T 临界饱和,则R b =?解:(1)26BB BEB bV U I A R μ-==,2.6C B I I mA β==,2O CC C c U V I R 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自测题
一、(1)√ (2)× (3)× (4)× 二、(a )加集电极电阻R c 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 )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三、④、⑤与⑨相连,③与⑧相连,①与⑥相连,②与⑦相连。
四、(1)正弦波振荡电路 (2)同相输入过零比较器 (3)反相输入积分运算电路 (4)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 五、图(b
=±0.5 U 。
六、(1)A 1:滞回比较器;A 2:积分运算电路。
(2)
(3))()(2000)()(1
1O 12O11O 12O14O t u t t u t u t t u
C
R u +--=+--
= (4)
(5)减小R 4、C 、R 1,增大R 2。
习题
8.1 (1)√ (2)× (3)× (4)× (5)× (6)√ 8.2 (1)× (2)√ (3)√ (4)× (5)√ (6)×
8.3 (1)A (2)B (3)C
8.4 (1)B A C (2)B C A (3)B 8.5 (a )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因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φA =-180o ),而三级移相电路为超前网络,最大相移为+270o ,因此存在使相移为+180o (φF =+180o )的频率,即存在满足正弦波振荡相位条件的频率f 0(此时φA +φF =0o );且在f =f 0时有可
能满足起振条件F A
>1,故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b )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因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φA =-180o ),而三级移相电路为滞后网络,最大相移为-270o ,因此存在使相移为-180o (φF =+180o )的频率,即存在满足正弦波振荡相位条件的频率f 0(此时φA +φF =-360o );且在f =f 0时
有可能满足起振条件F A
>1,故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8.6 (1)不能,因为不存在满足相位条件的频率。
(2)可能,因为存在满足相位条件的频率,且有可能满足幅值条件。
8.7 (1)根据起振条件k Ω22'
'
>,>W W f R R R R +。
(2)求解振荡频率的范围。
Hz 145)π(21kHz
6.1π21
21max
01max 0≈+=≈=C
R R f C
R f
8.8 (1)V 36.62
5.1Z
o ≈=U U
(2)Hz 95.9π21
0≈=
RC
f
8.9 (1)上“-”下“+” (2)输出严重失真,几乎为方波。
(3)输出为零。
输出为零。
(5)输出严重失真,几乎为方波。
8.10(1)在特定频率下,由A 2组成的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出电压O2U 超前输入电压O1U 90o ,而由A 1组成的电路的输出电压O1U 滞后输入电压O2U 90o ,因而O1U 和O2
U 互为依存条件,即存在f 0满足相位条件。
在参数选择合适时也满足幅值条件,故电路在两个集成运放的输出
同时产生正弦和余弦信号。
(2)解方程组:
⎪⎪⎪⎪⎩
⎪⎪⎪
⎪⎨⎧-=⋅-=-+-⋅+==251O O21
1P 31O 1P 41O 1P 1
O 2111N 1P C C R j U U j U R U U R U U U R R R U U ωω
可得正实根,求出RC
f π210=。
(3) U O2max =U Z =6V
对方程组中的第三式取模,并将πRC
2π2π200=
=f ω代入可得O2
O12U U =,故V 5.82m a x O2m ax 1O ≈=U U 。
若u O1为正弦波,则u O2为余弦波。
图略。
8.11 (a )原边线圈上端和副边线圈上端为同铭端。
(b )原边线圈上端和副边线圈下端为同铭端。
(c )原边线圈下端和副边线圈下端为同铭端。
(d )原边线圈左端和副边线圈右端为同铭端。
图略。
8.12 (a )可能 (b )不能 (c )不能 (d )可能 8.13 (b )加耦合电容。
(c )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8.14(a )选频网络:C 和L ;正反馈网络:C 2和R W ;负反馈网络:C 和L 。
满足相位条件。
(b )选频网络:C 2和L ;正反馈网络:C 2和L ;负反馈网络:R 8 。
满足相位条件。
8.15
(1)
A 1工作在线性区(电路引入了负反馈);A 2工作在非线性区(电路仅引入了负反馈)。
(2)u O1=-i I R 1=-100i I
8.18
8.19 (1)T ≈(R 1+R 2)C ln3≈3.3mS (2)
8.20 三处错误:(1)集成运放“+”“-”接反;(2)R 、C 位置接反;(3)输出限幅电路
I /A 6V
REF
6V
10k 10k
无限流电阻。
8.21①,②,③;①,①,②;①,②;③。
8.22
R W2滑动端在最上端 R W2滑动端在最下端
8.23 (1)在A 1组成的滞回比较器中:
V
6 0
OM 3
2T O13
23O2322
±=⋅±=±=⋅+⋅U R R
U u R R R u R R R 得出++令
在A 2组成的积分运算电路中:
mS 20)
()(1
1O 12O2O =+--
=T t u t t u RC
u 求解T 1:
60062
)(1
I
1T 1OM I u T U T U RC u +=
---
=
求解占空比: 12
6I
1u T T +==δ
(2)波形:
8.24
8.25 (b) )a (I 1
L
O I O u R R u u u =
= 8.26 (1)波形
(2)求解振荡频率:首先求出电压比较器的阈值电压,然后根据振荡周期近似等于积分电路正向积分时间求出振荡周期,振荡频率是其倒数。
I
1T I
I
1T T I 1T T 625.02 2 1
V 8 u C
R U u f u C R U T U T u C
R U U U Z =≈
≈--≈±=±=±
8.27 (1)T 导通时,u N1=u I /3。
)()(45
10)()(310O101I 30O101I 2O1
t u t t u t u t t u C R u +-=+-⋅= T 截止时,
)()(45
10)()(32)(11O112I 31O112I 21O1
t u t t u t u t t u C R R u +--=+--⋅+= (2) (3
(4)
I
I T
I 3T 926.008
.124510u f u T U T u U ≈=
-⋅⋅= 8.28
8.29 参照图P8.26、P8.27。
8.30 参阅P451~P452。
8.31 参阅P448、P452~P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