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满堂支架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1、荷载计算根据支架布置方案,采用满堂支架,对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

钢管的内径Ф41mm 外径Ф48mm 、壁厚3.5mm 。

截面积转动惯量回转半径 截面模量钢材弹性系数钢材容许应力,按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中关于旧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规定需要乘以折减系数0.85,故验算时按照170MPa 的容许应力进行核算。

1、支架结构验算荷载计算与荷载的组合:A 、钢筋混凝土自重:W 砼= 0.4×26=10.4KN/m2(钢筋混凝土梁重量按26kN/m 3计算)B 、支架模板重① 模板重量:(竹胶板重量按24.99kN/m 3计算)②主次楞重量:主楞方木:(方木重量按8.33KN/m3计算)次楞钢管:C 、人员与机器重W =1KN/ m 2 (《JGJ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 》)D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2/4.0015.099.24m kN h W p =⨯==模板模板ρ2/47.033.81.01.025.011.01.06.01m kN h W p =⨯⨯⨯+⨯⨯==)(方木方木ρ22222893.44)1.48.4(14.34/)(cm d D A =÷-⨯=-=π344078.5)8.432()]1.48.4(14.3[cm =⨯÷-⨯=D d D W 32/)(44-=πcmA J i 58.1)/(2/1==44444187.1264)1.48.4(14.364/)(cm d D J =÷-⨯=-=πMPa E 51005.2⨯=MPa f 205][=2/12.0105.33.01m kN kg W =⨯⨯=钢管W =2KN/ m 2 ( 《JGJ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 》) E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荷载W =3KN/ m 2 (采用汽车泵取值3.0KN/m 2)F 、风荷载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 》,风荷载W k =0.7u z u s W o其中u 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X 》取值为1;u 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X 》取值为0.8;W o 为基本风压,按照XX 市市郊离地高度5m 处50年一遇值为0.3 KN/m 2。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1)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1)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一、概述1、工程概况安庆长江公路大桥E标工程南岸堤外引桥为双幅分离式桥梁,单幅一联6跨(6×40m=240m)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等截面连续梁,梁高2.5m,箱梁顶板跨12.75m,底板宽5.384m,箱梁顶、底板厚均为0.25m ,腹板厚0.5m,两侧翼缘板悬臂长度均为2.85m,全桥仅在桥墩支点截面处设置端,中横梁。

桥面横坡在-3%~2%变化,桥面横坡由梁底垫石变高度使梁体整体旋转而形成,箱梁横断面与梁高均保持不变;桥面纵破为2.75%。

桥面横坡见下表:桥面横坡一览表墩号桥面横坡梁底轴线与桥轴线距离(cm)左幅(%)右幅(%)左幅右幅YR11 0.116 0.020 662.20 657.15YR12 -1.217 0.020 665.65 657.15YR13 -2.551 -2.551 669.00 655.60YR14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5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6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7 -3.000 -3.000 670.15 654.35箱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设置采用фj15.24钢绞线,Rby=1860Mpa,波纹管制孔。

每跨单侧腹板内设置6束16孔钢束,在接缝处采用钢束联结器接长;顶板设置12束7孔钢束,钢束长为14米,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钢束跨越桥墩顶分布置,每侧各长7米;底板设置4束7孔钢束,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每束钢束跨越施工接缝分布在两跨内。

2、施工方法简介南堤外引桥位于缓和曲线段,桥位区多为农田、耕地及居民拆迁区,陆地施工条件相对较好。

施工时,先将桥位地基处理后,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单幅逐跨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翼缘模板及外侧模采用定制钢模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内模采用胶合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底模采用玻璃钢竹胶板(按一个标准跨和一个首跨长度配置)。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实例详解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实例详解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一)(0#台—1#墩)出京线目录一、设计依据 (1)二、地基容许承载力 (1)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 (1)四、模板、支架、枕木等自重及施工荷载 (2)五、支架受力计算1、立杆稳定计算 (5)2、立杆扣件式钢管强度计算 (6)3、纵横向水平钢管承载力 (6)4、地基承载力的检算 (6)5、底模、分配梁计算 (7)6、预拱度计算 (12)一、设计依据1.《京承高速公路—陡子峪大桥工程施工图》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二、地基容许承载力根据本桥实际施工地质柱状图,地表覆盖层主要以亚粘素填土为主,地基承载力较好。

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t/㎡,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表皮层进行土层换填,换填如下:开挖标高见图纸,底层填0.5m中砂,经过三次浇水、分层碾压(平板震动器)夯实,地基面应平整,夯实后铺设5cm石子,继续压实,并进行承载力检测。

整平地基时应注意做好排水设施系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基础发生沉降。

钢管支架和模板铺设好后,按120%设计荷载进行预压,避免不均匀沉降。

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根据设计图纸,箱梁单重为819t。

墩顶实心段砼由设于墩顶的底模直接传递给墩身,此部分不予检算。

对于空心段箱梁,根据《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综合考虑箱梁横截面面积和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空心段箱梁腹板等厚段下方,纵桥向间距最大的立杆受力最不利。

根据立杆纵桥向布置,受力最不利立杆纵向间距取为d=(0.9+1.2)/2=1.05m。

本计算书主要检算该范围箱梁和支架受力。

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30cm、60cm、90cm、120cm四种形式,横向间距为120cm+3×60cm+3×90cm+60cm+3×90cm+3×60cm+120cm。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计算讲解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计算讲解

(1)立杆长细比计算:钢管断面示意图见下图。 回转半径计算:i = 0.35 d D =0.35×(48+41)÷2=15.575mm
2
长细比λ计算:λ= =77<[λ]=150 (2)由长细比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0.707
(3)立杆钢管的截面积:
Am=
=489mm2
目录
工程概况
某大桥现浇箱梁为单箱单室结构,梁顶宽为10m,腹 板宽为5.1m,梁高1.8m。
箱梁每跨30m,三跨为一联,采用现浇法施工。箱梁 每跨混凝土为203m2,标准断面面积为6.21m2,变截 面面积为8.05m2。
目录
工程概况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纵梁(底模方木) →横梁→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验算。
(2)、跨中最大弯矩M= =41.814×0.92/8=4.23KN•m
目录
横梁强度计算
(3)横梁弯拉应力:计算简图见下图。
σ= M/W =4.23×103/72.7×10-6=58.2MPa<[σ]=210Mpa 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3、横梁挠度计算: f= 5ql4 =(5×41.69×103×0.94)/(384×2.1×1011×436×10-8)
(6) 方木:取标准值7.5KN/m3 ,分项系数1.2,设计值为F6=9 KN/m3。
目录
底模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8mm
1、模板力学性能
(1)弹性模量E=0.1×105MPa。 (2)截面惯性矩:I=bh3/12=100×1.83/12=48.6cm4 (3)截面抵抗矩:W=bh2/6=100×1.82/6=54cm3 (4)截面积:A=bh=100×1.8=180cm2

桥梁满堂支架计算

桥梁满堂支架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碗扣式钢管支架门架式钢管支架扣件式满堂支架(后图为斜腿钢构)1立杆及底托1.1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通过模板下传荷载)由上例可知,腹板下单根立杆(横向步距300mm,纵向步距600mm)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最大轴力P=31.15KN,在模板计算荷载时已考虑了恒载和活载的组合效应(未计入风压,风压力较小可不予考虑)。

可采用此值直接计算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

立杆选用Ф48*3.5小钢管,由于目前的钢管壁厚均小于 3.5mm 并且厚度不均匀,可按Ф48*3.2或Ф48*3.0进行稳定计算。

以下按Ф48*3.0进行计算,截面A=424mm2。

横杆步距900mm,顶端(底部)自由长度450mm,则立杆计算长度900+450=1350mm。

立杆长细比:1350/15.95=84.64按 GB 50017--2003 第132页注1 计算得绕X轴受压稳定系数φx=φy=0.656875。

强度验算:31150/424=73.47N/mm2=73.47MPa,满足。

稳定验算:31150/(0.656875*424)=111.82MPa,满足。

1.2立杆强度及稳定性(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支架高度16m,腹板下面横向步距0.3m,纵向(沿桥向)步距0.6m,横杆步距0.9m。

立杆延米重3.3Kg=33N,每平方米剪刀撑的长度系数0.325。

立杆荷载计算:单根立杆自重:(16+(16/0.9)*(0.3+0.6)+0.325*16*0.9)*33=1210N=1.21KN。

单根立杆承担混凝土荷载:26*4.5*0.3*0.6=21.06KN。

单根立杆承担模板荷载:0.5*0.3*0.6=0.09KN。

单根立杆承担施工人员、机具荷载:1.5*0.3*0.6=0.27KN。

单根立杆承担倾倒、振捣混凝土荷载:(2.0+4.0)*0.3*0.6=1.08KN。

风荷载:W K=0.7u z*u s*w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 z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可取1.25(支架高度20m内,丘陵地区);风荷载脚手架体型系数u s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 4.2.4可取1.3ψ(敞开框架型,ψ为挡风系数,可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A-3,表中无参照数据时可按下式计算);挡风系数ψ=1.2*An/Aw。

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教学提纲

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教学提纲

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某现浇楼板层高21.8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厚300mm,现浇板宽度12m,立杆间距采用0.9m×0.9m,步距1.5m。

试对架体进行计算。

一、计算荷载:1.模板自重(G1k):采用胶合板做模板,故模板自重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以下简称《规范》第4.1.1,取标准值为0.6KN/m22.混凝土自重(G2k):《规范》第4.1.1取标准值为0.3×24=7.2KN/m23. 钢筋自重(G3k):《规范》第4.1.1,取标准值为 0.3×1.3KN/m3=0.39KN/m2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k):《规范》第4.1.2,取标准值为 1KN/m2二、支架构造由于层高高、板厚。

故采用满堂支撑架,立杆间距为0.9×0.9m,纵横向水平杆步距为1.5米,剪刀撑设置加强型。

三.立杆稳定计算1.荷载取值《规范》JGJ162-2008第4.3.2规定,应取G1k+ G2k+ G3k+ Q1k2.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规范JGJ130-2011之第5.4.4规定不组合风荷载时: 1.2 1.4GK QK N N N =+∑∑组合风荷载时: 1.20.9 1.4GK QK N N N =+⨯∑∑1k 2k 3k ()0.90.9(0.67.20.39)0.818.998GK NG G G KN =++⨯⨯=++⨯=∑ 1k 0.90.910.810.81QKN Q KN =⨯⨯=⨯=∑ 所以不组合风荷载时 1.2 6.553 1.40.818.998N KN =⨯+⨯=组合风荷载时: 1.2 6.5530.9 1.40.818.885N KN =⨯+⨯⨯=3 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 w脚手架中具有当挡风作用的主要是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影响挡风系数φ大小是这些杆件的数量,其挡风系数一般按以下经验公式求出φ=A n /A w =1.2×(l a +l n +0.325l a l n )d /l a l nA n —杆件的挡风面积 A w —杆件的迎风面积l a — 立杆纵距 l n —立杆步距 d — 杆件的直径φ=(1.5+1.5+0.325×1.5×1.5)×0.0483/1.5×1.5=0.080查规范JGJ130-2011第4.2.6条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μs=μstw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和36项得 μstw =μst (1-ηn )/(1-η)μst =μs φ=1.4φ=1.4×0.08=0.112查GB50009表7.3.1第32知η=1.0 μs=μstw =0查GB50009 μz =1.25w k =μz ·μs ·w o =1.25×0×0.3=0M w =0.9×1.4w k l a h 2=0kNm4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按规范JGJ130-2011第5.4.6条确定为顶段和底段顶段N=8.998KNl0=kμ1(h+2a) k=1.291h=1.5 a=0.3 μ1=1.288l0=kμ1(h+2a)= 1.291×1.288×(1.5+2×0.3)=3492mmλ= l0/i=3492/15.9=219.6查规范JGJ130-2011表A.0.6,φ=0.15N/φA=8.998×103/(0.15×506)=118.6N/mm2 <[f]=205 N/mm2底段N=8.998+0.1534×(21.8-0.3)=12.296KN(0.1534是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3所得)l0=kμ2h k=1.291 μ2=1.755l0=kμ2h=1.291×1.755×1500=3398.6mmλ= l0/i=3398.6/15.9=213.7 φ=0.159N/φA=12.296×103/(0.159×506)=152.8N/mm2 <[f]=205 N/mm2满足要求。

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方法

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方法

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方法这档子事儿。

咱先打个比方哈,满堂支架就好比是给建筑搭了个稳稳当当的架子,让一切施工都能在上面稳稳当当地进行。

那要算出它需要多少材料、多少功夫,可就得有点门道啦。

首先呢,得看看这架子要搭多大个地方,就跟咱要给多大的地儿搭个棚子似的。

这就得量量长啊宽啊的,把面积给搞清楚。

这面积一出来,心里就有点底儿了,知道大概得用多少料去搭这个架子。

然后呢,还得考虑这架子得搭多高。

高了矮了都不行,得合适才行。

这高度一确定,就跟咱盖房子要知道盖多高一个道理,这可关系到用料的多少呢。

再就是看看都要放些啥东西在这架子上,重不重呀。

要是放的东西重,那这支架就得更结实,用料也得更多更扎实。

就好像你要背个大包裹,那背带就得更宽厚些才撑得住呀。

还有哦,别小看了那些连接的地方,就像关节一样重要呢。

这连接点多了,用的零件啥的也得多起来,这都得算进去。

计算的时候可别马马虎虎的,得仔细着点儿。

要是算少了,到时候搭一半发现料不够了,那不就抓瞎啦!要是算多了呢,又浪费材料,多不划算呀。

咱得像个精明的掌柜似的,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每一点用料都算得清清楚楚。

这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可真不是个能随便糊弄的事儿呀。

咱再想想,要是没算好,施工的时候出了问题,那多麻烦呀!耽误时间不说,还可能影响质量。

所以说呀,这计算工作可得做好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总之呢,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就像是在给一个大工程做细致的规划,每一步都得走好,每一个数字都得算对。

这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呢!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呀,一定要认真对待,把这个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的!这样咱的工程才能稳稳当当、顺顺利利地完成呀!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桥梁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公式

桥梁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公式

桥梁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公式桥梁满堂支架是在桥梁施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支撑结构,要准确计算它的工程量,那可得有点小技巧和公式。

咱先来说说满堂支架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立杆、横杆、纵杆、剪刀撑还有各种连接件啥的。

那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就得把这些部分都考虑进去。

立杆的工程量计算,咱就以长度乘以根数来算。

比如说,一根立杆长度是 3 米,一共用了 100 根,那立杆的总长度就是 3×100 = 300 米。

横杆呢,也是同样的道理,根据横杆的布置间距和长度,还有数量来计算。

假设横杆间距是 1.5 米,每根长度 2 米,一共用了 200 根,那横杆的总长度就是 2×200 = 400 米。

纵杆的计算方法和横杆类似,按照实际的布置情况来算就行。

还有剪刀撑,这个稍微有点复杂。

得根据剪刀撑的布置形式和长度来算。

比如说,剪刀撑每隔 5 米设置一道,每道长度 6 米,一共设置了 50 道,那剪刀撑的总长度就是 6×50 = 300 米。

连接件的数量,就得根据立杆、横杆、纵杆之间的连接点来数啦。

我之前在一个桥梁施工现场,就碰到过计算满堂支架工程量的事儿。

那时候,天气特别热,工人们都在辛苦地干活。

我拿着图纸,在现场一点点地核对数据。

汗水不停地流,眼镜都快滑下来了。

我特别仔细地数着立杆、横杆的数量,还时不时地用尺子量量长度,就怕算错了。

回到办公室,我又根据现场的数据,认真地用公式计算,反复核对,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

因为这工程量算错了,那可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会影响到材料的采购、施工的进度,甚至整个工程的成本和质量。

总之,计算桥梁满堂支架的工程量,虽然有点繁琐,但只要咱认真仔细,按照公式一步步来,就不会出错。

这可是保证桥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一、概述1、工程概况安庆长江公路大桥E标工程南岸堤外引桥为双幅分离式桥梁,单幅一联6跨(6×40m=240m)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等截面连续梁,梁高2.5m,箱梁顶板跨12.75m,底板宽5.384m,箱梁顶、底板厚均为0.25m ,腹板厚0.5m,两侧翼缘板悬臂长度均为2.85m,全桥仅在桥墩支点截面处设置端,中横梁。

桥面横坡在-3%~2%变化,桥面横坡由梁底垫石变高度使梁体整体旋转而形成,箱梁横断面与梁高均保持不变;桥面纵破为2.75%。

桥面横坡见下表:桥面横坡一览表墩号桥面横坡梁底轴线与桥轴线距离(cm)左幅(%)右幅(%)左幅右幅YR11 0.116 0.020 662.20 657.15YR12 -1.217 0.020 665.65 657.15YR13 -2.551 -2.551 669.00 655.60YR14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5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6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7 -3.000 -3.000 670.15 654.35箱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设置采用фj15.24钢绞线,Rby=1860Mpa,波纹管制孔。

每跨单侧腹板内设置6束16孔钢束,在接缝处采用钢束联结器接长;顶板设置12束7孔钢束,钢束长为14米,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钢束跨越桥墩顶分布置,每侧各长7米;底板设置4束7孔钢束,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每束钢束跨越施工接缝分布在两跨内。

2、施工方法简介南堤外引桥位于缓和曲线段,桥位区多为农田、耕地及居民拆迁区,陆地施工条件相对较好。

施工时,先将桥位地基处理后,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单幅逐跨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翼缘模板及外侧模采用定制钢模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内模采用胶合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底模采用玻璃钢竹胶板(按一个标准跨和一个首跨长度配置)。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3、施工工艺流程二、满堂支架搭设及预压1、地基处理先用推土机将表层耕质土、有机土推平并压实;承台基坑清淤后采用分层回填亚粘土并整平压实。

原有地基整平压实后,再在其上填筑大约30cm的黄土,并选择最佳含水量时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辗压,辗压次数不少于3遍,如果发现弹簧土须及时清除,并回填合格的砂类土或石料进行整平压实,然后在处理好的黄土层上铺设20cm石子,采用人工铺平,用YZ16吨振动压路机进行辗压。

在石子层上按照安装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铺设枕木;为尽量减少地基变形的影响,在承台基坑回填好的地基上铺设大型废钢模板(此处不铺设枕木),废钢模板铺设时,面板朝下。

压实的黄土层及石子层的宽度大约为28米。

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两侧开挖4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

2、支架安装本支架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间距为90cm,横向立杆间距除箱梁腹板所对应的位置处间距按46cm布置外,其余按90cm左右间距布置(可详见《堤外引桥满堂支架横向布置图》),在高度方向每间隔1.2m设置一排纵、横向联接脚手钢管,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每三排横向立杆和每三排横向立杆各设置一道剪刀撑。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纵桥向铺设好枕木,便可进行支架搭设。

支架搭设好后,测量放出几个高程控制点,然后带线,用管子割刀将多余的脚手管割除,在修平的立杆上口安装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是用来调整支架高度和拆除模板用的,本支架使用的可调顶托可调范围为20cm左右。

由于整个堤外引桥位于缓和曲线上,因此拟将每跨支架划分为8个直线段拟和桥面箱梁曲线,每个直线段5m。

施工时注意支架间距应相应调整。

脚手管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铺设I14工字钢,箱梁底板下方的I14工字钢横向布置,长6m,间距为0.9m;由于本方案外侧模板及翼缘模板为大型钢模板,为考虑模板整体移动,在翼缘板下所对应的位置I14工字钢采用顺桥向布置。

I14工字钢铺设好后,然后在箱梁底板下宽6米的I14工字钢铺设6X12cm的木枋,木枋铺设间距为:在箱梁腹板所对应的位置按18cm布置,底板其余位置按30~35cm布置。

木枋布置好后可进行支架预压。

3、支架预压安装模板前,要对支架进行压预。

支架预压的目的: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2、消除地基非弹性变形和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

预压荷载为箱梁单位面积最大重量的1.1倍。

本方案采用水箱加水分段预压法进行预压:施工前,按照水箱加工图纸加工好水箱,水箱采用3mm厚钢板进行满焊加工,加工好后进行试水试验,确保水箱不漏水。

每一段预压长度为20米左右,由于首跨现浇长度为47米,故首跨需分三次预压,标准跨为40米及尾跨33米均需分两次预压。

根据箱梁横截面特性,共制作6个大水箱(B型水箱)和6个小水箱(A型水箱),大水箱尺寸为:3米高,3米宽,6.5米长;小水箱尺寸为:1.5米高,2米宽,6.5米长。

水箱加工后采用16t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大水箱安放在箱梁底板所对应的位置,小水箱安放在两侧翼缘板所对应的位置,12个水箱布置成3排4列,然后用水泵加水进行预压(详见《堤外引桥预压步骤示意图》)。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水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每5米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

在加载50%和10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加载100%预压荷载并持荷24小时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如果加载100%后所测数据与持荷24小时后所测数据变化很小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用水管卸水,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水。

卸水时通过水管将水排至水沟中或桥位区外,以免影响处理好的地基承载力,卸水完成后采用16t汽车吊将水箱前移。

卸水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水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

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

经过几跨施工,得出支架预压后总沉降量在4~15mm之间,最大非弹性变形量为13mm,平均非弹性变形量为7mm左右。

4、支架受力验算①、底模板下次梁(6×12cm木枋)验算:底模下脚手管立杆的纵向间距为0.9m,横向间距根据箱梁对应位置分别设为0.46 和0.9 m,顶托工字钢横梁按横桥向布置,间距90cm;次梁按纵桥向布置,间距35cm和18cm 。

因此计算跨径为0.9m,按简支梁受力考虑,分别验算底模下斜腹板对应位置和底板中间位置:a、斜腹板对应的间距为18cm的木枋受力验算底模处砼箱梁荷载:P1 = 2.5×26 = 65 kN /m2 (按2.5m砼厚度计算)模板荷载:P2 = 200 kg/m2 = 2 kN /m2设备及人工荷载:P3 = 250 kg /m2 = 2.5 kN /m2砼浇注冲击及振捣荷载:P4 = 200 kg/m2 = 2 kN /m2则有P = (P1 + P2 + P3 + P4)= 71.5 kN /m2W = bh2/6 = 6×122/6 =144 cm3由梁正应力计算公式得:σ= qL2/ 8W = (71.5×0.18)×1000×0.92 / 8×144×10-6= 9.05 Mpa <[σ] = 10Mpa 强度满足要求;由矩形梁弯曲剪应力计算公式得:τ= 3Q/2A = 3×(71.5×0.18)×103×(0.9 /2)/ 2×6×12×10-4= 1.21 Mpa<[τ] = 2Mpa(参考一般木质)强度满足要求;由矩形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得:E = 0.1×105 Mpa;I = bh3/12 = 864cm4f max = 5qL4 / 384EI = 5×12.87×103×103×0.94 / 384×864×10-8×1×1010= 1.273mm<[f] = 1.5mm([f] = L/400 )刚度满足要求。

b、底板下间距为35cm的木枋受力验算中间底板位置砼厚度在0.5~0.7m之间,按0.7m进行受力验算,考虑内模支撑和内模模板自重,木枋间距0.35m,则有:底模处砼箱梁荷载:P1 = 0.7×26 = 18.2 kN /m2内模支撑和模板荷载:P2 = 400 kg/m2 = 4 kN /m2设备及人工荷载:P3 = 250 kg /m2 = 2.5 kN /m2砼浇注冲击及振捣荷载:P4 = 200 kg/m2 = 2 kN /m2则有P = (P1 + P2 + P3 + P4)= 26.7 kN /m2q=26.7×0.35=9.345t/m<71.5×0.18=12.87 t/m表明底板下间距为0.35m的木枋受的力比斜腹板对应的间距为0.18m的木枋所受的力要小,所以底板下间距为0.35m的木枋受力安全。

以上各数据均未考虑模板强度影响,若考虑模板刚度作用和3跨连续梁,则以上各个实际值应小于此计算值。

②、顶托横梁(I14工字钢)验算:脚手管立杆的纵向间距为0.9m,横向间距为0.9m和0.46m,顶托工字钢横梁按横桥向布置,间距90cm。

因此计算跨径为0.9m和0.46m,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受力进行验算,实际为多跨连续梁受力,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仅验算底模下斜腹板对应位置即可:平均荷载大小为q1= 71.5×0.9=64.35kN/m另查表可得:WI14 =102×103mm3 ;I = 712×104mm4 ;S = I / 12跨内最大弯矩为:Mmax = 64.35×0.46×0.46/8= 1.702kN.m由梁正应力计算公式得:σw = Mmax / W = 1.702×106 / (102 ×103 )= 16.69 Mpa <[σw] = 145Mpa 满足要求;挠度计算按简支梁考虑,得:E = 2.1×105 Mpa;f max = 5qL4 / 384EI = 5×64.35×1000×0.464×109 /(384×2.1×105×712×104)= 0.053mm<[f] = 2.25mm([f] = L/400 )刚度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