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热释电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therm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TIRS)是一种利用热释电效应(thermoelectric effect)来检测环境中红外热源的光学传感器。
它能够通过辐射能量与传感器内表面温度的差异来检测非可见的红外辐射,以实现远距离监测和测量热源发射能力的目的。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热释电芯片内的两个特定的同质金属材料互相接触时,会出现一个电压,这称为热释电效应。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两种金属材质聚集在一起,当热源照射到传感器表面时,会让其中一种材料受热,而另一种材料不受热。
随着材料的表面温度升高,热释电效应将产生一个电压,这一区别值便可以表示出环境中红外辐射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舱设备房内的温度监控,能够检测空调系统及周边电子设备的温度变化,从而维持机舱温度在所需范围内。
此外,也常用于物流运输、医疗保健及无人机等行业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大气污染物,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及湿度两种因素来监测大气环境,提供可靠的污染数据以帮助制定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人体检测、安防监控以及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传感器。
其原理基于物体的红外辐射,利用热释电效应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探测与识别。
热释电效应是指在某些晶体或陶瓷材料中,当物体通过其表面或附近经过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将会产生电荷的分离和聚集,形成电压信号。
这种效应的基本原理是,当物体辐射红外光线时,物体表面温度会产生微小的波动,使得材料内部的热释电元件发生温度变化,从而引起电荷的分离。
热释电传感器中常用的材料有钛酸锂、氧化锂锭以及掺杂锗的亚胺酯材料等。
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设计中,一般包含了感测元件、前置电路、信号处理模块以及输出电路等组成部分。
感测元件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可将红外辐射转化为微弱电荷信号。
前置电路用于提取和放大感测元件产生的电信号,以提供稳定和可靠的信号源。
信号处理模块可通过滤波、放大、积分等方式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探测与识别。
输出电路常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以供其他设备使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应用领域。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人体检测。
传感器可通过监测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实现对人体的检测与识别。
这在安防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能够通过对室内环境中的温度变化进行感知,从而实现室内灯光、空调等设备的自动控制。
此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还可应用于汽车行业,用于检测驾驶员和乘客的动作与位置,并通过与车载设备的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
另外,在医疗领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也有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能够通过检测身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实现对体温的监测与测量。
这在医院、诊所等场所非常重要,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大量人员的体温测量,为疫情防控等提供帮助。
总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热释电效应原理的传感器,通过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对物体的探测与识别。
其应用广泛,包括人体检测、安防监控、自动化控制以及医疗领域等。
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简介热释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利用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释电效应,通过检测物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物体检测、人体检测和热成像等应用。
2. 工作原理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材料特性热释电材料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电荷,即热释电效应。
这些材料通常由特殊的陶瓷或聚合物制成,具有良好的温度灵敏度和稳定性。
2.2 红外辐射的感应当有物体在热释电材料前方时,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会被热释电材料吸收,并将其转换为热能。
这个过程中,热释电材料表面的温度会发生变化。
2.3 温度差测量热释电传感器内部包含了一个敏感区域,该区域由一对热释电材料组成。
其中一个材料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另一个则被隔离在内部环境中。
由于红外辐射的影响,外部环境中的材料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内部环境中的材料则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2.4 电荷生成与输出当温度差发生时,两个热释电材料之间会产生电荷差异。
这个电荷差异会导致传感器内部的电路产生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通过测量这个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外部环境的红外辐射量。
3. 应用领域热释电传感器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3.1 人体检测热释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人体检测。
当人体进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传感器会感知到人体产生的红外辐射,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这个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门禁系统、安防系统等领域。
3.2 物体检测热释电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物体检测。
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需要检测的区域内,当有物体靠近或经过时,传感器可以感知到物体的红外辐射,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这个应用广泛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场景中。
3.3 热成像利用热释电传感器可以实现热成像技术。
热释电传感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产生的红外辐射,可以将这些辐射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并产生相应的热像,显示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采用热释电效应来感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
该传感器能够感知物体的温度和运动状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安防、自动化、机器人等。
一、热释电效应原理热释电效应是指在非均匀电介质中,当物理量(如温度)发生变化时,电介质中的电荷会发生移动,导致电势的变化。
这种现象叫做热释电效应。
利用这种效应可以制成红外传感器。
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器芯片、滤光器、接收器、前置放大器、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电路等组成。
传感器芯片通常由热释电材料制成,如聚乙烯、锂铌酸锂等。
滤光器主要过滤掉不需要的光波,只让红外波通过。
接收器将红外波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
信号处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增益等处理。
输出电路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可用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 当有热源或物体进入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将发射红外辐射波。
2. 经过滤光器的过滤,只有红外波通过,照射到传感器芯片上。
3. 传感器芯片产生电荷的移动,产生电势,经由接收器转化为电信号。
4. 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信号之后,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滤波、增益等操作。
5.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输出电路转化为可用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四、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优缺点1. 优点: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功耗低、灵敏度高、价格相对较低、在恶劣环境下也可以进行工作。
2. 缺点:受环境影响较大、易受其它电磁辐射的干扰、动态响应能力较差。
综上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热释电效应工作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产生电荷移动,最终产生电势并输出信号。
该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速度、低功耗、灵敏度高等优点,但受到环境影响较大、易受其它电磁辐射的干扰等缺点。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教程_图文

径不足2米,只有配合菲涅尔透镜使用才 能发挥最大作用。配上菲涅尔透镜时传感 器的探测半径可达到10米。
热电 元
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
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
其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 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 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 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 其极化产生正、负电荷,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核心探头
热电元
D端接电源 正极,
G端接电源 负极,
S端为信号 输出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探头
VT1、IC2两级放大,输入电压比较器IC3。其 中RP为参考电压调节电位器,用来调节电路 灵敏度,也就是探测范围。平时,参考电压( IC3的(2)脚电压)高于IC2的输入电压( IC3的 (3)脚电压),IC3输出低电平。
当有人进入探测范围时,探头输出探测电 压,经VT1和IC2放大后三极管VT2导通,继电器J1能通电吸 合,接通开关。
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第一级放大, 然后由C3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进行第 二级放大,再经由电压比较器COP1和 COP2构成的双向鉴幅器处理后,检出 有效触发信号Vs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 ,输出信号Vo经晶体管T1放大驱动继电 器去接通负载。
聚光系统菲涅尔镜片
菲涅尔镜片的原理和应用
各式各样的菲涅尔镜片
2.自动门 主要用于银行、宾馆。当有 人来到时,大门自动打开,人离开后又 自动关闭。
3.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用于银行、 办公楼、家庭等场合的防盗报警。
4.高速公路车辆车流计数器 5.自动开、关的照明灯,人体 接近自动开关等。
(二)
1.光谱基础 2.人体辐射 3.热释电核心探头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它利用了热释电效应来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探测和测量。
在现代科技应用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自动化控制、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释电效应。
当红外辐射照射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件上时,探测元件会吸收红外辐射能量,导致探测元件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会改变探测元件的表面电荷分布,从而在探测元件的两端产生电荷差,形成电压信号。
这一电压信号随着红外辐射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电压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就能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探测和测量。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常由光学系统、探测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和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用于聚焦红外辐射到探测元件上,探测元件负责吸收红外辐射并产生电荷差,信号处理电路则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处理,最终通过输出接口输出探测结果。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因此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安防监控领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常用于人体检测和移动目标跟踪。
当有人或其他热源进入监控范围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够及时感知到,并通过输出接口发送信号,触发相应的报警或录像设备。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常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场景,通过感知人体活动来实现自动开关灯、调节空调等功能。
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中,用于实现手势识别、距离测量等功能。
总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凭借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安防监控、自动化控制、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热释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热释电传感器工作原理热释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温度变化的传感器,它基于材料的热释电效应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释电效应热释电效应,即材料在受到辐射时会发生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电势变化的现象。
当材料受到辐射时,被吸收的辐射能量会被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材料温度升高。
当材料温度升高时,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和晶格发生调整,导致了电势差的变化。
二、热释电传感器的结构热释电传感器由热释电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两部分组成。
热释电元件主要由热释电材料、电极和热敏电阻组成。
当热释电传感器受到光线照射时,光线中的能量会被转化为热能,使得热释电材料温度升高。
热释电材料的温度升高导致内部电子和晶格的重新排列,从而产生电势差(即热释电电势)。
为了测量热释电电势,热释电传感器在热释电元件两端加上电极,并将电极接入信号处理电路中。
信号处理电路通常包括电荷放大器、滤波器和放大器等模块。
电荷放大器可以将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滤波器则用于滤除杂音信号,放大器则将信号放大以提高测量精度。
热释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取决于热释电材料的特性,例如热释电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和密度等。
传感器的灵敏度还受到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物体表面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
1. 灵敏度高:热释电传感器对环境中微小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可以检测到大约0.1℃的温度变化。
2. 响应速度快:热释电传感器的响应速度通常在毫秒级别,可以快速检测到温度变化。
3. 能够检测较远距离的温度变化:热释电传感器可以检测距离几米远的物体的温度变化。
4. 对环境光线影响小:热释电传感器主要基于对温度变化的检测,对环境光线的变化不敏感。
1. 误差大: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受到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物体表面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
3. 小信号处理困难:热释电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通常比较微弱,需要经过电荷放大器、滤波器和放大器等模块进行放大和处理。
热释电传感器是一种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能够检测远距离温度变化的传感器。
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1 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热释电传感器(Thermoelectric sensor)是一种用热释电效应来测量和检测温度的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和环境的温度。
热释电传感器属于新兴的机电一体化传感器,采用热释电材料,将物体表面和环境的温度变化变成电信号输出,可以准确测量和控制物体和环境的温度。
2 热释电效应
热释电效应是热释电传感器的基础原理,它指的是一个具有热释电功能的元件,当介导该材料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就可以在温度的变化中发生端电位电压的变化,热释电功能表现为该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便在完全等温条件下,具有热释电特性的材料也会电阻变化。
3 工作原理
热释电传感器由热释电元件和放大线路组成。
热释电元件由一对互补的P型和N型热释电元件构成,充当温度感受器,一端接温度待测物体,另一端接环境温度比较处(可以屏蔽环境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热释电电压),当测量的温度值发生变化时,热释电元件中P型和N型的端电位相差电压发生变化,经放大增强后输出可测量的电信号,用以计算和控制物体和环境的温度。
4 优点
热释电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快速响应,安全可靠,精度高,易于操作,可使温度精确控制等优点,可以在自动测控系统中应用。
5 应用
目前,热释电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新能源,机械制造,
仪器仪表,冶炼,汽车,船舶,空调,家电,网络,通信等众多领域,为企业生产和智能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总之,热释电传感器属于新兴的机电一体化传感器,拥有多种特
点和优势,广泛被人们使用,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得到业界的高度
认可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读懂热释电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传感器。
它能检测人或某些动物发射的红外线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的新型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
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将输出的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如作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等。
早在1938年,有人就提出利用热释电效应探测红外辐射,但并未受到重视。
直到六十年代,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又推动了对热释电效应的研究和对热释电晶体的应用开发。
热释电效应
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产生的电极化现象,被称为热释电效应。
通常,晶体自发极化所产生的束缚电荷被来自空气中附着在晶体表面的自由电子所中和,其自发极化电矩不能表现出来。
当温度变化时,晶体结构中的正负电荷重心相对移位,自发极化发生变化,晶体表面就会产生电荷耗尽,而电荷耗尽情况正比于极化程度。
能产生热释电效应的晶体称之为热释电体或热释电元件。
热释电元件常用的材料有单晶(LiTaO3 等)、压电陶瓷(PZT等)及高分子薄膜(PVFZ等)。
热释电传感器利用的正是热释电效应,这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传感器。
它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Δ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会产生电荷Δ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电压ΔV。
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变换。
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ΔQ 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ΔT=0,则传感器无输出。
当人体进入检测区,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产生ΔT,则有ΔT输出;若人体进入检测区后不动,则温度没有变化,传感器也没有输出了。
所以这种传感器检测人体或者动物的活动传感。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结构
普通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外形如图所示,D脚和S脚分别为内部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
极的引出端,G脚为内部敏感元件的接地引出端。
因S和G之间悬空,故使用时其间应接输出电阻R,才能输出传感信号。
为了增强抗干扰能力,在此电阻上应并一个电容C。
传感器由敏感单元、滤光窗和菲涅尔透镜组成。
敏感单元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内部敏感材料做成很薄的薄片,每一薄片相对的两面各引出一根电极,在电极两端则形成一个等效的小电容,因为这两个小电容是做在同一硅晶片上的,且形成的等效小电容能自身产生极化,在电容的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的正、负电荷。
但这两个电容的极性是相反串联的。
这正是传感器的独特设计之处,因而使得它具有独特的抗干扰性。
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于C1、C2自身产生极化,在电容的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电量相等的正、负电荷,而这两个电容的极性是相反串联的,所以,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回路中不产生电流,传感器无输出。
当人体静止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内时,照射到C1、C2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相等,且达到平衡,极性相反、能量相等的光电流在回路中相互抵消。
传感器仍然没有信号输出。
同理,在灯光或阳光下,因阳光移动的速度非常缓慢,C1、C2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仍然可以看作是相等的,且在回路中相互抵消;再加上传感器的响应频率很低(一般为0.1~10Hz),即传感器对红外光的波长的敏感范围很窄(一般为5~15um),因此,传感器对它们不敏感。
当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传感器本身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因C1、C2做在同一硅晶片上,它所产生的极性相反、能量相等的光电流在回路中仍然相互抵消,传感器无输出。
只有当人体移动时,红外辐射引传感器敏感单元的两个等效电容产生不同的极化电荷时,才会向外输出电信号。
所以,这种传感器只对人体的移动或运动敏感,对静止或移动很缓慢的人体不敏感,且对可见光和大部分红外线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滤光窗
它是由一块薄玻璃片镀上多层滤光层薄膜而成的,滤光窗能有效地滤除7.0~14μm波长以外的红外线。
例如,SCA02-1对7.5~14μm波长的红外线的穿透量为70%,在6.5μm处时下降为65%,而在5.0μm处时陡降为0.1%,有效地保证了对人体红外线的选择性。
因为,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辐射能,*强波长和温度的关系满足λm×T=2989(μmk)(其中λm为*大波长,T为优良温度)。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5℃,即309~310.5K,其*强红外线的波长为λm=2989/(309~310.5)=9.67~9.64μm,中心波长为9.65μm。
因此,人体辐射的*强红外线的波长正好落在滤光窗的响应波长(7~14μm)的中心。
所以,滤光窗能有效地让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而*大限度地阻止阳光、灯光等可见光中的红外线通过,以免引起干扰。
菲涅尔透镜
不使用菲涅尔透镜时传感器的探测半径不足2米,只有配合菲涅尔透镜使用才能发挥*大作用。
配上菲涅尔透镜时传感器的探测半径可达到10米。
菲涅尔透镜用聚乙烯塑料片制成,颜色为乳白色或黑色,呈半透明状,但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线来说却是透明的。
其外形为半球,透镜在水平方向上分成3 个部分,每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又等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上面部分的每一等份为一个透镜单元,它们由一个个同心圆构成,同心圆圆心在透镜单元内。
中间和下半部分的每一等份也为分别一个透镜单元,同样由同心圆构成,但同心圆圆心不在透镜单元内。
当光线通过这些透镜单元后,就会形成明暗相间的可见区和盲区。
由于每一个透镜单元只有一个很小的视角,视角内为可见区,视角外为盲区。
任何两个相邻透镜单元之间均以一个盲区和可见区相间隔,它们断续而不重叠和交叉。
这样,当把透镜放在传感器正前方的适当位置时,运动的人体一旦出现在透镜的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通过透镜后在传感器上形成
不断交替变化的阴影区(盲区)和明亮区(可见区),使传感器表面的温度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信号。
也可以这样理解,人体在检测区内活动时,一离开一个透镜单元的视场,又会立即进入另一个透镜单元的视场,(因为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相隔很近),传感器上就出现随人体移动的盲区和可见区,导致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而输出电信号。
菲涅尔透镜不仅可以形成可见区和盲区,还有聚焦作用,其焦点一般为5厘米左右,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或资料提供的说明调整菲涅尔透镜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把透镜固定在传感器正前方1~5厘米的地方。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在自然界,任何高于优良温度(-273K)时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而且辐射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温度有关。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10微米左右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红外线通过菲涅耳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件。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
1、被动红外传感器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隐蔽性好;
2、器件功耗很小;
3、价格低廉。
缺点:
1、信号幅度小,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5、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主要检测的运动方向为横向运动方向,对径向方向运动的物体检测能力比较差。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应用
热释电晶体已广泛用于红外光谱仪、红外遥感、热辐射探测器等。
除了在楼道自动开关、防盗报警上得到应用外,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在房间无人时会自动停机的空调机、饮水机;电视机能判断无人观看或观众已经睡觉后自动关机的电路;人靠近时自动开启监视器或自动门铃;摄影机或数码照相机自动记录动物或人的活动;……
自动门
在自动门领域中,被动式人体热释电红外线感应开关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性能稳定且能长期稳定可靠工作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这种开关主要由人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控制及执行电路、电源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热释电红外自动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滤波和放大、信号处理和自动门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菲涅尔透镜可以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焦到热释电红外探测元上,同时也产生交替变化的红外辐射高灵敏区和盲区,以适应热释电探测元要求信号不断变化的特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以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信号处理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为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
人体感应灯
智能空调
智能空调能探测出室内是否有人及人是静止还是活动,据此自动控制开关机、制冷(热)量及室温,以达到节能和人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