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红色记忆

合集下载

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征文

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征文

《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
红色,是一种鲜艳的颜色,象征着革命、勇气和牺牲。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红色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

我的家乡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有许多英雄和烈士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烈士——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尽了苦难。

但她非常坚强,一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47 年,刘胡兰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敌人对她进行了残酷的审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党的机密。

最后,敌人残忍地将她杀害,年仅15 岁。

刘胡兰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她的坚定信念和勇气,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她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除了刘胡兰,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其他的红色故事。

比如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穿越了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红色故事在发生。

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他们就是现代的英雄。

红色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记录了我们的历史,传承了我们的文化,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我们要珍惜这些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富强。

分享身边的红色故事记录内容

分享身边的红色故事记录内容

分享身边的红色故事记录内容红色故事:重温历史的感动红色故事,让我们能够重温历史的感动,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流下血泪的英雄们。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珍贵的红色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思考,也让人从中获取力量和勇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身边的红色故事,记录那些鲜为人知,却又深深触动心灵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的温度,传承红色基因。

一、红色故事:祖辈的奋斗历程在我们身边,或许有这样一些亲人,曾经参与过解放战争,革命斗争,或者是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他们或许是老兵,有过战斗的历程;或许是知识分子,为建设祖国而默默奉献;或许是劳动模范,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默默付出。

这些红色故事,虽然不被外界所津津乐道,却饱含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这些故事,不仅是他们的个人经历,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二、红色故事:身边的革命遗迹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乡村,总会有一些革命遗迹,让我们能够窥见那个英雄ic时代的风采。

也许是一座革命纪念馆,陈列着革命先烈的遗物和图片;也许是一处红色景点,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英雄ic 岁月的风云变幻。

这些革命遗迹,饱含着红色的记忆,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年代的艰辛,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珍惜和铭记那段历史。

三、红色故事:身边的英雄人物在我们身边,或许还有一些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英雄人物,他们或许是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默默地为社会做贡献;或许是坚守岗位的普通职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又或许是扶危救急的群众英雄,见义勇为,令人敬佩。

这些英雄人物,虽然不曾登上报纸杂志的头条,却在他们每一个举手投足、每一个平凡的举动中,散发着红色的光芒,感动和鼓舞着人们。

四、红色故事:个人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这些身边的红色故事,我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红色精神,不仅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

在当下,我们也能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感受那股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有关红色记忆的作文

有关红色记忆的作文

有关红色记忆的作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津市市图书馆在津市德雅中学成功举办了“寻访红色记忆”征文比赛活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关于“红色记忆”的征文,欢迎阅读。

有关红色记忆的作文篇1:红色记忆时间流逝,回首过去,长征已是战争史上一大奇迹,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最精彩的一页。

时间流逝,回望过去,是那排除万难、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精神让长征红军走向胜利的桥梁。

小时候时候妈妈为我讲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那是在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

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

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后来又派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阻拦我军北上,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

红军首长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当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强在最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

到晚上七点钟,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一百一十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战胜敌人的决心是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了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喊破了喉咙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红军战士高声回答:“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起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远。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对岸增援的两个旅敌人抛在了后面。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20篇)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20篇)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20篇)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20篇)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屯垦。

经过艰苦奋斗,南泥湾成了陕北的“江南”,从而诞生了著名的南泥湾精神。

这也是红色精神的其中一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只供参考,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分享收藏!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篇1又是一个清明节,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里,我悲痛不已,我虽不能像一些人一样去祭奠烈士,但我在心中默默怀念他们。

是啊!为了建造新中国,推翻旧社会,是多少先烈们用青春与热血换来的呀!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他们不惜付出了生命。

他们奉献了许多,但得到的很少,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活便悄然离世。

这我们永远都比不了。

可是,我们有些人不满意自己的生活。

他们真是愚蠢,他们竟然不懂得自己安逸的生活是烈士们用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想,那些为了国家利益牺牲的烈士们虽生命逝去,但精神永存!他们是多么的善良与执着呀!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放弃了一切,难道会有谁能做出比这更伟大的事情吗?缅怀先烈吧!我们一定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我们是祖国新一代的人才,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他们,忘记为我们奉献了许许多多的先烈。

珍惜我们幸福生活吧!珍惜烈士们用青春与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吧!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作文篇2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早晨,我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随着祭奠的人潮来到了镇雄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一进大门,就看见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陵园当中,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金光闪闪。

大家拖着沉甸甸的步伐顺着石阶上去,只见一排排烈士墓碑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安静地睡着。

我的心不由得一下子沉重起来,是这些烈士们打下了今天这美丽的江山,是这些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环境。

我恭恭敬敬地给他们献上了鲜花,一边瞻仰墓碑,观看碑文,一边听爸爸为我讲述着他们的动人故事。

同时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他们保家卫国的壮举:在那阴霾满天、白色恐怖的时代,在那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在那枪林弹雨、鲜血淋淋的战场上,来自五湖四海转战南北的先烈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与幸福,为了解放全中国,来到了镇雄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献上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时,虽然太阳已挂在天边,但我的心就像冰封一样,烈士们献出了鲜活的生命,就是为了我们的今天,难道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如果烈士们泉下有知,看见我们没努力读书浪费光阴的话,他们的心一定会痛的!他们会不安的!安息吧!英雄们!你们平凡而动人的事迹将成无字的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你们的英雄浩气将永世长存,并激励我们勤奋学习;你们的精神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萌发了一种理想和信念,并将伴随我去行动,永远成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

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

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本文介绍了作者对于身边红色印记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和思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篇1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最近,我参观了一些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和身边的红色印记。

在这些纪念馆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照片、遗物和事迹,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这让我对于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身边的红色印记也让我想起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重要和辉煌的一页,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应该铭记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身边的红色印记也让我认识到了传承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精神支柱,是我们今天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和传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身边的红色印记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和传承中国革命历史的必要性。

《身边的红色印记观后感》篇2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付出了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在观看《红色印记》这样的影片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年轻的革命者们,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他们面对着极其恶劣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但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奉献。

我的家乡红色记忆作文

我的家乡红色记忆作文

我的家乡红色记忆作文我的家乡,是一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故事的地方。

它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也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但在那一片片熟悉的土地上,却深藏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

小时候,常听爷爷坐在门前的老树下,摇着蒲扇,给我讲过去的事情。

爷爷说,我们村子虽然不大,可在战争年代,那也是革命的重要根据地。

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当年有一支红军队伍曾在这里驻扎过。

那时候,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道路也是泥泞不堪。

红军战士们来到村子后,没有丝毫的架子,和乡亲们亲如一家。

他们帮着村民们挑水、种地、修缮房屋,那股子热情和干劲儿,让乡亲们打心眼里喜欢。

我还记得爷爷讲过一个细节,当时村里有一位老大娘,独自带着小孙子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红军战士们知道后,不仅给她送去了粮食和衣物,还经常帮着她干重活。

有一次,小孙子生病发烧,红军队伍里的军医不顾自己的疲惫,连夜赶来为孩子诊治,守在床边直到孩子退烧。

老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直说红军就是咱老百姓的亲人。

村子的西边有一座破旧的庙宇,红军把那里当作了临时的指挥所。

庙宇虽然不大,但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却承载了无数的决策和希望。

爷爷说,那时候,每天都能看到红军战士们进进出出,神色严肃而坚定。

他们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地图,商讨战略,为了革命的胜利绞尽脑汁。

在村子的东边,有一片开阔的草地。

当年,红军在这里举行过军民联欢大会。

乡亲们拿出了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水果,送给红军战士们。

战士们则为大家表演节目,唱着激昂的军歌,跳着有力的舞蹈,那场面热闹极了。

爷爷说,他当时还是个孩子,就挤在人群里,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心里充满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佩和向往。

村子后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

红军战士们经常在那里洗衣服、洗澡。

有一次,几个小战士在河边玩耍,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在对岸眼巴巴地看着,就招呼他们一起过来。

他们在水里嬉戏打闹,笑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那一刻,战争的阴霾仿佛暂时消散,只有那份纯真和欢乐留在了大家的心中。

红色经典故事(通用12篇)

红色经典故事(通用12篇)

红色经典故事(通用12篇)红色经典故事1 革命故事1、少年游击队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

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

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

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

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

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

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

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革命故事2、两个小八路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革命故事3、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

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

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

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

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

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

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

我的家乡红色记忆作文

我的家乡红色记忆作文

我的家乡红色记忆作文
我家住在一个小镇,小河静静地流淌着,河边柳树的枝条轻舞摇摆。

夏天的时候,我会和伙伴们在河边捉蟋蟀,小伙伴们喜欢躲在柳树下,我总是第一个找不到他们。

我从出生就爱听爷爷讲故事,故事里透着红色记忆。

爷爷说,他小时候,镇里没有电,晚上没法点油灯。

有一次,他和伙伴们在田野里玩耍,忽然听到一阵阵激烈的枪声。

他吓得急忙起身躲到草丛里,从草丛里悄悄地往外看,看见了許多穿着军装的人。

他们手里拿着枪,正准备着和敌人激烈地战斗。

爷爷说,他慢慢地长大了,就加入了人民解放军,为人民保卫祖国。

他还看着我说,解放军和人民是一家人,他们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怕牺牲。

我慢慢地长大后,也要像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会好好学习,努力再努力,长大后,让家乡变得更美丽。

我的家乡,显露出红色记忆,我会永远铭记这段记忆。

这是我们牺牲的财富,我们要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红色记忆
-----衢州
在三衢大地上,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抒写了革命的传奇,也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

据衢州市党史研究室确认的88个革命遗址(柯城区3处、衢江区9处、江山市12处、常山县11处、开化县40处、龙游县13处),本版精选出各县市区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在繁杂的工作中,我们抽个时间,去走走去看看,不仅能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而且更能洗涤我们的心灵。

红色景点:
七里乡杨坞村红军墓:
———柯城区七里乡杨坞村
七里乡地处衢州市西北部,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海拔1327米大谷坪山脉,海拔1151米的老鹰石,落差70余米的杨花瀑布等。

1934年,江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后开始长征,方志敏掩护红军大部队撤离,部队惨遭重创,突围后一小部分成员向七里乡方向撤退。

1991年10月,当年两名红军战士的墓穴被移至杨坞村,并建造了红军烈士纪念碑。

七里乡杨坞村红军烈士纪念碑由柯城区人民政府重修于2005年6月,纪念碑由黑色大理石砌成,周围有板栗树30余棵。

徐以新纪念碑:
———衢江区岭洋乡抱珠垄村
上前山自然村岭脚
在衢江区岭洋乡岭头村,村边的烈士墓共有两座碑,前面一座是墓碑,埋着两名无名的红军烈士;墓碑后面,有一座纪念碑,用以纪念岭头村杰出人物、外交部原副部长徐以新。

徐以新1911年出生在岭洋乡,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参加上海工人起义和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是党史上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那“半个”。

回国后,徐以新追随红四方面军,见证诸多历史时刻。

抗战胜利后,根据毛主席指示,到东北基层锻炼。

新中国建立后,褪下戎装,先后担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司长、司长和外交部副部长。

徐以新去世前,低声对家人说了句“我要回家”。

可要回家,到底是回北京的住所,还是回衢州老家?这个问题难倒了家人。

最后全家决定,将徐以新一半骨灰安葬在八宝山,另一半则送回他出生的地方。

随后,便有了1995年3月10日,落成于此地的徐以新纪念碑。

仙居寺中心县委活动旧址:
———江山石门镇灵岗村
出石门镇南行至灵岗口村路口,遥遥可见悬崖上、山林叠翠间,一道状如山体滑坡的痕迹,那便是世人所传的“石门”,也是江山石门镇称呼的来源。

“石门”的正对面就是仙居寺,是原江山中心县委活动旧址。

仙居寺初建于宋代,由于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屡建屡毁,原建筑已无存,现建筑为1998年重建,一部分为大雄宝殿,一部分为供香客休息、吃住的地方。

当年江山中心县委和仙居寺支部的主要活动地,在一个观音堂内。

当年的仙居寺规模相当大,观音堂地处整个建筑群中的第二层。

观音堂有一门可通一层厢房,还有后门可直达山顶,再加上香火旺盛可作掩护,可进可退的区位优势,很适合当年地下党组织活动。

1936年中共江浦县委旧址:
———江山市双溪口乡高滩村平福坑
在距离双溪口乡政府13公里的深山中,有个名叫红岩顶的地方,是1936年成立的中共江浦县委所在地。

从红岩顶山脚出发,沿着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向上走,约两小时路程,一座小土屋便呈现在眼前。

在土屋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70多年前的革命事迹。

1935年3月,由栗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江山,在廿七都一带点燃了革命的火把。

1936年9月,中共浙西南特别委员会在福建浦城毛土羊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共江(江山)浦(浦城)县委,县委办公地点设在江山红岩顶和浦城三岱岩,主要在江山、浦城、遂昌三县毗邻地区活动,以红岩顶为中心,南至浦城海溪,东至遂昌胡岱口,江山周村、双溪口等11个乡。

董日钟活动栖身地旧址:
———常山县新昌乡半源村麻山
董日钟活动栖身地旧址,位于常山县新昌乡半源村麻山,海拔约800米,是衢州、常山、开化、淳安四市县在千里岗山脉的接壤处,峰高林密,山路崎岖,方圆百里都是大山区。

1936年8月,按照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的指示,共产党员董日钟率领一支数十人的武装工作团,到常山县西源、章舍坑一带开展活动。

不久,董日钟与已在西源一带活动的温典云取得联系,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8月中旬,在西源徐坑成立中共西源区委,区委下属先后建立11个支部,有党员60余人,同时还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和区游击队。

西源区成为浙皖游击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1937年2月17日,董日钟隐蔽在麻山庙后的玉米地里,因受敌包围而被捕,翌日被杀害于常山城郊,牺牲时年仅30岁。

三叠岩红军亭:
———龙游县湖镇镇三叠岩景区
距离龙游县城以东15公里的湖镇镇南部,静卧着一条由绵延丘陵组成的龙丘山脉,三叠岩便隐匿其中。

三叠岩不但是人们的游览观光之地,佛门圣地,也是兵家运筹帷幄之地。

明将常遇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北伐时期孙传芳,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顾祝同等,都在此设过指挥所。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领张爱萍、叶挺、粟裕以及刘英、郑侬、华岗等都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

郑侬于1932年10月2日在三叠岩一带组建红军十三军第二师,积极准备武装暴动,曾在三叠岩前的小广场举行过千人的誓师大会。

为了纪念烈士英魂和教育后代,建了红军亭,立了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有“正气浩然”四个大字。

陈毅旧居:
———开化县华埠镇工商弄24号
2008年3月25日,对于开化县华埠镇的群众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当天下午,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和粟裕大将的女儿粟惠宁,来到了位于华埠镇工商弄24号的老宅,这里曾是陈毅居住生活过的地方。

70年后,屋内的陈设依旧是70年前的样子。

看到眼前的景象,陈小鲁说就像重新回到了父亲身边。

华埠是开化的商贸重镇。

1938年3月,陈毅司令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来到华埠。

至今,华埠镇的一些老人仍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穿着褪色的灰布军装的陈毅将军站在台上,以他特有的四川普通话大声说道:“我是受全国老百姓的委托,去将日本鬼子的军。

这一将直到把它将死为止!叫它知道中国人民不是好欺侮的!”
胡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