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速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秦朝的覆灭ppt3

秦朝的覆灭ppt3

vs
刘邦
楚汉战争 (4年)
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 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焚书坑儒 刑法严酷 秦 的 赋役繁重 暴 秦二世 政 更加残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秦 张楚政权 末 农 民 项羽大败秦军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大 起 义 刘邦进逼咸阳
(公元前206年)
自主学习
(一)秦的暴政 1、文化专制: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 ,实行“ 焚书坑儒 ” 。 2、大兴土木: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 力为自己建造宫殿和陵墓,如: 阿房宫 和 骊山陵墓 。 族诛 连坐 ”。 3、 刑法残酷:实行 “ ” 和“ 4、秦二世的统治更为残暴。(成语: 指鹿为马 ) (二)秦朝的灭亡 1、公元前 209年 ,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 起义,建立 张楚 政 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 年, 项羽 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 力。 3、灭亡:公元前 206 年, 刘邦 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公元前209年,陈胜(陈涉)和吴广率领900农民在大泽乡 (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 民起义从此开始。
(张楚)

大泽乡
(公元前207年)
巨鹿
破釜沉舟
2、项羽、刘邦灭秦 时间:公元前206年
项羽:消灭秦的主力(巨鹿之战)
过程:
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 羽
刘邦
项 羽
一、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暴政的表现:1、“焚书坑儒”
2、徭役繁重
3、赋税沉重 4、法律残酷
"焚书"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过秦论》课件(共65张ppt)精选全文

《过秦论》课件(共65张ppt)精选全文
《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 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当 堂 训 练
探 究 主 题
结 构 技 法
梳 理 原 文

梳 理 原 文
掌握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劲 弩 ( n)ǔ 不及中人( ) zhōng 墨 翟 ( )dí 蹑足行伍( ) 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 d)uóxié 比权量力( liàn)g 万乘之势( )shèng 朝同列 ( chá)o 一夫作难( ) nàn 孝公既没( mò) 召( )s滑hào 俯首系颈( jì) 践华为城( )huà
贾谊故居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 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 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 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 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速灭亡做对比。
第二段:五皇时期,秦国势力进一步发展。
秦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反

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诸侯
翻译理解文本—第三段 及至始皇,奋①六世之余烈②,振③长策④而御⑤宇内,吞二周而亡 ⑥诸侯,履⑦至尊而制六合⑧,执敲扑⑨而鞭笞⑩天下,威⑪振⑫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⑬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⑭,委⑮命下 吏⑯。乃⑰使蒙恬北⑱筑长城而守藩篱,却⑲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 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⑳弓而报怨㉑。于是废㉒先王之道㉓,焚㉔百家之
• 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 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秦的暴政与灭亡PPT课件

秦的暴政与灭亡PPT课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陈胜、吴广起 义及秦朝的灭亡,了解楚汉战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 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 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革命力量的 伟大,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
明朝人绘制的阿房宫图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
1、兵役、徭役繁多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时间 五 要 素 地点 人物 三步曲
原因
经过
事件
意义 结果
陈胜吴广起义
爆发
时 间 公元前209年 地 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 吴广 意 义 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 模农民起义, 沉重地打击 了秦朝的统 治。
(二)、讲授新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秦的暴政 对于秦朝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不直接讲,而 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包括一些历史图片、数 据、案例,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这些史料 中自己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 能从中体会到秦朝的暴政和劳动人民所受到的残酷剥 削及压迫;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 力。总结出秦暴政的表现。在学生获取了秦朝暴政这 一信息后,我马上用历史换位思维法问学生:假如你 生活在秦朝末年这样的社会中,你会怎么做?学生在 回答时其实就顺其自然地进入了下一个重点——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
× 函谷关 ×
过程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郡 建立张楚政权
张楚
陈 郡
大泽乡
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在性 质上发生什么变化?

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PPT课件

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PPT课件
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 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 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 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 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 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12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 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 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 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我感受到了秦朝统治( 残暴 )。
6
二、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时到达。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时间: 公元前209年
1、秦的暴政(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人物、原 因、过程、评价) 3、楚汉战争(原因、结果)
4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酷的刑罚。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5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你会感受秦朝统治的什么呢?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 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 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多万,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多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 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不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 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 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 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秦朝的覆灭》秦汉时期PPT课件

《秦朝的覆灭》秦汉时期PPT课件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合作探究2.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 很著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 有人说他是个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





1、秦始皇统一全国,二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 化,钳制了人民的思
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他建立专制主义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建立的政权
张楚
历史地位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结果
失败
• 问题设计3.说出巨鹿之战的时 间、领导者和攻入咸阳宣告秦 亡的时间、领导者。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破釜沉舟
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问题设计1、秦的残暴统治的主要表现 有哪些?结果如何?
一、秦的暴政
1.焚书坑儒
儒说秦儒么焚 古 成是书代了一始的?怎坑思哪说皇目儒想些么焚焚的给文危回书书是我化害事坑坑什国 造 ??
情景1
危害:烧毁书籍、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阻碍教育发展。
情景2

姓 我家有三子:
艰 难 生 活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情景3
走在街上你会看到有的人脸 上刺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 有的人只有一只脚……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 却是抢手货。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PPT课件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PPT课件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项羽
刘邦
项羽:消灭秦的主力
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公元前207年
破釜沉舟
三、西汉王朝的建立——楚汉之争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
刘邦
vs
楚汉战争
(4年)
楚河汉界
★结果: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统治政策:“汉承秦制”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两百万人。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有“收太半之赋”之说。
原告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点拨:此题实际上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 ;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
秦末农民战争
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汉朝建立

秦的暴虐统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第13课 秦朝的灭亡第13课 秦朝的灭亡课件1

第13课  秦朝的灭亡第13课  秦朝的灭亡课件1

大泽乡 大泽乡
大泽乡起义
过程:
大泽乡起义→→占领陈,建张楚政权→→戏之战 →→吴广遇害→→陈胜牺牲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巨鹿之战(想象画)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歼 灭了秦军主 力。
刘邦、项羽先后进行了秦末农民战争和 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 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情境导入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前面我们学习了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这么强大的一个秦王朝,却仅存在了十五年,二世而亡。那么,秦 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容。
合作探究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焚书

情景1
危害: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教育
秦末农 民战争
反抗秦 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 战争
帝位之争
封建地 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争权夺利斗争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这段话表达了杜牧的什么观点?你赞同吗?
课堂小结 秦的暴政
刑法苛严 赋役繁重 秦二世的统治更为残暴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秦末农民战争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走在街上你会有的人脸上刺 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有 的人只有一只脚……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 却是抢手货。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情景3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起义反秦?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原因
直根 接本 原原 因因

秦朝的覆灭ppt2 华东师大版

秦朝的覆灭ppt2 华东师大版
忆一忆:
1、右图人物是谁? 2、他采取了哪些统一的
措施?有何作用?
3、他自称为始皇帝是 什么意思?
第11课 秦朝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揭竿而起 ——起义的特点
三、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快速阅读:
阅读P48—49,说一说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
1、焚书坑儒
2、大建宫殿陵墓 (徭役繁重) 3、法律残酷 (族诛、连坐)
2、公元前209年,
统治,采
、 在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 义。项羽在 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公 元前206年, 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秦 的 灭 亡
请根据下列词语讲一讲第一次农民起义。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大泽乡、陈胜、吴广
看 一 看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物:
陈胜、吴广
意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的覆灭
1、巨鹿之战
(BC207、项羽、灭秦军主力)
刘 邦 2、秦朝灭亡
BC206、刘邦占领咸阳
讲 一 讲
说 一 说
想一想
秦的暴政与第一次农民起义 之间有何关系?
——秦的暴政是第一次农民起义的 根本原因。
小小评论家
(1)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功: (2)建立了郡县制度、中央 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 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筑 长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①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①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员制度; ②颁布严苛的秦律; ③修建长城、驰道、直道;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9
10
11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贾谊《过秦论》 “仁义不施”:严刑峻法、徭役繁重、横征暴敛。 攻守之势异也:攻天下——守天下,没有及时调整 统治策略。
21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22
23
24
秦国灭亡的原因:
2、秦律的弊端与僵化 1、从“事皆决于法”到“事皆决于上” 2、从“重罚轻赏”到“重罚不赏” 3、秦朝官吏执法粗暴
25
15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 尉 九卿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史 16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7
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18
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的帝王梦,然而,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仅仅统治 了15年,就迅速灭亡。成为中国历史上 最短命的王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 称霸天下的秦国倾覆于一夕之间呢?
秦朝速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1
公元前221年,秦王 嬴政消灭六国,统 一中国。结束了春 秋战国以来的分裂 割据局面,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
2
3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 策而御宇内,吞二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19
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时间
(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20
秦朝灭亡的原因: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4、地理优势 5、民风彪悍,骁勇善战,名将辈出(白起 王翦) 6、招贤纳士、知人善用(商鞅 张仪 李斯) 7、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6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7
北至长城
西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南到南海
秦 朝 的 疆 域
29
30
秦国灭亡的原因:
前文提到: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 集权制度,那为何秦朝还会迅速灭亡。其 速亡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是郡 县制导致秦国迅速灭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1
秦国灭亡的原因:
7、分封制——郡县制
“秦之失,在政,不在制”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焚书坑儒”
可以说,经过暴力打压,士阶层已经丧失了对秦朝 的信心,他们由本该担任的润滑剂角色,而变为了 掷向秦朝的燃烧弹。士心不附,与将心不附(章邯 投降项羽)一样,成为摧毁秦王朝统治的最后两根 稻草!
28
秦国灭亡的原因:
6、对待六国遗民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歧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客观上:六国遗民对于秦国的国家认同感没有建立, 统一的国家之下危机重重,根基不稳。 主观上:秦国粗暴对待六国遗民,不仅没有完成新 政权建立后急需的“民族和解”,反而在六国遗民 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秦国灭亡的原因:
3、地方武力缺乏 、政府运作失效
思考:秦国的虎狼之师为何抵不过农民武装?
26
秦国灭亡的原因:
4、没有建立一个与封建王权契合的主流意识形态
——五德始终说 ——搞封禅大典 ——师今师古之争
思想专制:治国之道:使臣民忠诚
27
秦国灭亡的原因:
5、丧失了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33
34
秦国灭亡的原因:
9、统治阶层的腐朽
秦始皇
“千古一帝”还是“暴君”?
35
秦国灭亡的原因:
9、统治阶层的腐朽
秦二世:昏庸残暴、骄奢淫逸、听信奸臣
“指鹿为马”—— 赵高
36
37
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启示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发扬民主,防止独裁。 3、与时俱进,推行改革。
38
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启示
12
13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①建立皇帝制度: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1:皇权至上 表现2:皇位世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4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又互相 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 终军国大权完全操控在皇帝一人手 中,确保了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应一分为二的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 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秦国完全废除 分封,也导致了农民起义时,皇帝孤立无援。
32
秦国灭亡的原因:
8、传嫡制度不完善 “沙丘之变”——导致大秦帝国国势急转直下,直 接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胡亥继位——使得秦王朝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致命的质疑
--李白《古风·其三》
4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 乱频仍,人民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各国竞争,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有效变法()
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历经100多年);
3、几代商鞅变法君主的励精图治,(繆公、孝
公、惠文王、昭襄王)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4、严以修身,拒腐防变 。 5、法制德治,相辅相成。
39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40
谢谢大家!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