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课时训练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与春天的浓妍.①(yàn)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②(wú)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

秋天是富有个性的季节,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秋天蕴藉.③(jí)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乡,秋天是朦胧诗人的底色。

当春天伸张它慵懒断魂的双臂,当夏日豪情满怀悄悄远去,而冬夜万籁俱寂作客梦乡的时候,惟有秋天,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④(ě),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⑤(yùn)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你的博大浑厚消解着春的轻佻.⑥(tiāo)与夏的轻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缄.⑦(jiān)其口,“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热泪盈眶.⑧(kuāng)的感动写进生命的十四行诗。

A.①⑥⑧B. ③④⑦C.②④⑤D. ②⑥⑦答案:D解析:妍yán,藉jiâ,愕â,涵hán,眶kuàng点评:此考点的重要内容为拼音规则,特别是多音字、易混淆的方言读音等,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对教材中出现的基础知识,灵活而牢固掌握。

特别是重点讲读课文。

2.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泰戈尔,英国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出自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所著的《秋天》。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答案:B解析: B错,泰戈尔是印度诗人。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14课 秋天》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14课 秋天》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卷一、单选题.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与春天的浓妍.①(yàn)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②(wú)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

秋天是富有个性的季节,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秋天蕴藉.③(jí)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乡,秋天是朦胧诗人的底色。

当春天伸张它慵懒断魂的双臂,当夏日豪情满怀悄悄远去,而冬夜万籁俱寂作客梦乡的时候,惟有秋天,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④(ě),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⑤(yùn)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你的博大浑厚消解着春的轻佻.⑥(ti āo)与夏的轻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缄.⑦(jiān)其口,“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热泪盈眶.⑧(kuāng)的感动写进生命的十四行诗。

A.①⑥⑧B.③④⑦C.②④⑤D.②⑥⑦2.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B.泰戈尔,英国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出自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所著的《秋天》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作者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

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秋天》为读者描写了农家生活,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D.“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告诉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可以尽情游乐,不要急着做计划。

4.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明朝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唐朝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5.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石河子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秋天)课堂练习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秋天)课堂练习 试题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秋天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背篓________ 蟋蟀________ 寥阔________
芦篷________ 枯涸_______ 梦寐________
2.辨析以下各组字,并分别注音、组词。

3.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青鳊鱼〞。

〔〕
②“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③<秋天>一诗在体裁上属于近体诗。

〔〕
5.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语段点将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丁丁..()(2)肥硕.()(3)鳊.鱼()(4)乌桕.()(5)栖.息()(6)寥.阔()(7)枯涸.()(8)清冽.()(9)芦篷.()(10)梦寐.()2.填空:本诗作者,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现代、,代表诗集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的。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在句中的含义。

(1)放下过稻香的镰刀()(2)秋天在农家里。

()(3)秋天在渔船上。

()(4)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

()4.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仿照课文以《春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拓展训练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

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

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

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

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

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

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

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

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

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

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

“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

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秋天]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七十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秋天]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七十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秋天]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

B、《秋天》是现代诗人流沙河创作的诗歌。

诗人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农家丰收、渔家晨归和少女思念三个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C、《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若干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D、《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对那些专心欣赏好音乐的人们,一看见他们那一幅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我就肃然起敬。

B、每天晚上我走到这个地方,总是心惊肉跳,不晓得会遇到什么东西。

C、每次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

D、会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昂然挺立地走进比赛场地。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者乎?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者挂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B、土地是我的母亲。

C、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D、我想起了红布似的高粱。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句中加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精典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精典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精典习题(新版)新人教版一、给下面句子中加粗字注音。

1.伐木声丁丁________地飘出幽谷。

2.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________叶的影子。

3.轻轻摇着归泊________的小桨。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肥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眼里。

梦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芦篷上满载着白霜,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选出正确的品析。

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间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生命幻想曲顾城让太阳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2.对诗中的隐喻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以“瀑布”隐喻“阳光”,以“洗黑我的皮肤”隐喻阳光晒黑我的皮肤。

B.以“纤夫”隐喻“太阳”,以“绳索”隐喻“阳光”,纤夫“拉着我”隐喻太阳给了我光明。

C.“纤夫”背着“绳索”“拉着我”在逆流中前进,隐喻在险恶的环境中奋力前行。

D.以“皮肤”被“阳光”“洗黑”,隐喻种种曲折造成了心灵的创伤。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秋天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现代、。

3.全诗共三节,结构上很相似,请简单加以说明。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第三幅图:5.在第一幅图中,作者写了两个画面,一是,一是。

6.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⑵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7.诗中描写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8.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

”话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

如果我们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应把古人的评论改为。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了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9.给全诗分三层,并简要概括层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10.诗中的“无心”隐喻的是。

11.“无心”的“我”和“无心”的“你”指的是什么?12.影儿和小河彼此邂逅倒映,表现了什么?13.“小河”最终归入无情的大海,暗喻了。

14.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是,后半部分的感情是。

15.“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16.全诗借助什么物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17.诗中的比喻有什么好处?答案, 语文, 练习题, 阅读题。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随堂抽测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随堂抽测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随堂抽测题新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2.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3.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
⑵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
《秋天》参考答案
1.略2.农家丰收图;霜震归渔图;少女思恋图3.⑴“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用在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⑵“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课时训练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丁丁()(2)肥硕()(3)鳊鱼()
(4)乌桕()(5)栖息()(6)寥阔()(7)枯涸()(8)清冽()(9)芦篷()(10)梦寐()
2.填空:
本诗作者,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现代、,代表诗集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的。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在句中的含义。

(1)放下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在农家里。

()
(3)秋天在渔船上。

()
(4)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

()4.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仿照课文以《春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拓展训练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

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

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

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

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

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

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

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

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

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

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

“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

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

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

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

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

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

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

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我祝福秋天……
1.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绘,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分)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6分)
(1)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

3.“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

”和“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两句中加点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4.文中说“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请找出文中原句来具体阐释。

(4分)
“兼容四季”
“自己的个性”
四、火眼金睛
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向江面的冷雾撤下园园的网。

(2)轻轻摇着归舶的小浆。

(3)草野在悉蟀声中更辽阔了。

(4)溪水因枯竭见石更清冽了。

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改正。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相对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笔下秋天的沉积,荒凉的特点。

五、学习预报
预习《古代诗歌五首》
熟读课文。

搜集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1)丁丁(zhēng zhēng)(2)肥硕( shuò)(3)鳊鱼( biān )
(4)乌桕( jiù)(5)栖息( qī)(6)寥阔( li áo )
(7)枯涸( hé)(8)清冽( liè)(9)芦篷( p éng )
(10)梦寐( mèi )
何其芳,诗人、评论家,《预言》,秋天,热爱与赞美。

3.(1)饱食;用拟人的手法写丰收之景。

(2)栖息;停留,休息。

(3)游戏;虚实相生,写出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悦。

(4)梦寐;睡梦。

4.(1)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拓展阅读
1.秋天美好景物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2.(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悄悄地、不知不觉来到的情状。

(2)形象地写出雁儿南飞时的思乡之情。

3.不能。

从内容上看,“霜花”落下就不动了,故形成的过程用“走进”表示;“秋向深处走去”是指秋意一天天浓起来,用“走去”可准确地写出发展变化的情态。

4.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天的余韵;(秋略);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

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
火眼金睛:
1.(1)“撤”改为“撒”,“园园”改为“圆圆”。

(2)“舶”改为“泊”,“浆”改为“桨”。

(3)“悉”改为“蟋”,“辽”改为“寥”。

(4)“竭”改为“涸”,“冽”改为“洌”。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相呼应,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悠远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