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氟硅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氟硅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氟硅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氟硅材料是一种高性能的有机硅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针对氟硅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氟硅材料的基本特性氟硅材料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其结构中含有Si-F键,这种键的不稳定性使得氟硅材料的化学性质具有独特的特点。

同时,由于氟硅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下。

二、氟硅材料在电子行业的应用氟硅材料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半导体行业中,氟硅材料通常被用作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的源材料。

此外,在光电子学中,氟硅材料的表面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氟硅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将氟硅材料用于光电子学中,可以使得材料表面不易受到污染,从而起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光电器件寿命等作用。

三、氟硅材料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氟硅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飞机制造中,氟硅材料通常被用作涂层材料,能够起到耐腐蚀、抗风化、隔热等作用。

此外,氟硅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高温高速气流的稳定性方面,例如,氟硅材料可以通过改变表面结构,从而增强材料表面的分子粘附力、削弱分子热运动、提高材料表面的抗气流磨损能力等。

四、氟硅材料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氟硅材料在医疗行业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人工关节的制造中,氟硅材料可以用于制成金属基质,并且表面涂覆氟硅材料,利用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润滑性和防腐性质,可以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和减轻疼痛。

此外,氟硅材料还被用于制造可植入体内不吸收的高分子材料,例如,心脏支架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可以很好地维持患者的生命健康。

五、氟硅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氟硅材料在建筑行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密封方面,氟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高层幕墙、玻璃幕墙等,可以起到密封、隔热、防水、防风等作用。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其他同行公司。

所申请专利的内容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如,
上海三爱富产品结构比较全面,氟聚合物、ODS替代品和
氟精细化学品的产品品种比较多、规模比较大,它所申请
的专利在这些方向上也都有所反映;中昊晨光比较集中在
氟橡胶等氟聚合物方面,而像鹰鹏、浙化院、中化集团和
近代所主要集中于ODS替代物,但是也在逐步开发下游产
占聚合物总量的85%。

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品种和品级少,质量不够稳定,氟
聚合物仍以聚四氟乙烯为主,但高档的品种还要依赖进口。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3 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

2011年氟橡胶产能超过10000吨,但由于新扩建装置
技术来源单一,对高性能特种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
用研究的投入少,一些如羧基亚硝基型、全氟醚型及氟硅
含氟烯烃调聚与齐聚技

干法氟化铝、氟化铵和氟氢化钾等生产技术的推广;
关键装备创新、放大及应用技术;适用于含有氟、氟化氢
、有机氟等有毒、强腐蚀的极端条件的过程控制技术。综
合利用与三废治理技术的提升,循环经济生产的建立。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 世界氟化工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性能聚合物, 多品种、多规格、多牌号的,高质量的含氟聚合物;新型 制冷剂替代品及规模化生产;清洁生产工艺制备低成本的 含氟农药及其中间体;生理活性含氟医药及其中间体;新 型高效含氟染料及其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及其助剂; 含氟信息与光学材料;氟碳表面活性剂;新一代氟碳涂料 等。总之,是高端含氟材料产品,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
、全氟醚橡胶等胶种我们还处于试制阶段,关键原因是制
备高性能特种氟橡胶的改性单体质量还未过关。国外厂商

2023年氟化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氟化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氟化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氟化工行业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科技产业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氟化工基础化学品、特种氟化工产品及制品、氟合金和氟化物燃料、医药检测试剂等。

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药、电力、电信、化工等众多领域,是现代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政府高度重视氟化工行业,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例如《关于加快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氟化工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明确了氟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技术环境氟化工行业技术要求较高,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将有力促进行业发展。

例如,氟化工合成树脂、高温润滑脂、多孔聚四氟乙烯等,均为该行业的技术创新。

3.市场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氟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行业对氟化工产品的应用需求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

4.产业整合氟化工行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趋势。

目前,该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进行整合,规模效应日益明显,并且越来越重视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

5.国际竞争氟化工行业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外氟化工企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进攻,使得国内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国内企业也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

以上是氟化工行业市场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氟化工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很多挑战。

业内企业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政策指导,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氟硅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氟硅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氟硅材料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氟硅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对氟硅材料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氟硅材料主要包括氟硅胶、氟硅涂料、氟硅加工制品等。

它们具有高温稳定、抗腐蚀、绝缘性能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航空航天等领域。

市场需求分析1. 电子行业由于氟硅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它在电子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氟硅胶可以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粘接和绝缘;氟硅涂料可以用于PCB板的保护和封装。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对氟硅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2. 光电行业氟硅材料在光电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氟硅胶可以用于光纤的涂覆和保护,提高其传输性能;氟硅涂料可以用于光学镜片的涂覆,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随着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氟硅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3. 航空航天行业航空航天行业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氟硅材料由于其出色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理想材料。

氟硅胶可用于航空电子设备的密封和绝缘;氟硅涂料可以用于飞机表面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氟硅材料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4. 汽车行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氟硅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密封和保护。

氟硅涂料可用于汽车零部件的表面涂覆,提高其耐候性和外观质量。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氟硅材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发展趋势1. 新型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氟硅材料将进一步应用于新型行业。

例如,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氟硅涂料可以用于建筑物外墙的涂覆,减少污染物的沾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氟硅材料可以用于高速列车的外表面涂层,提高运行效率。

2. 绿色环保的要求氟硅材料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对于氟硅材料的生产和应用需要更加注重环保。

当前我国氟资源的开发现状研究

当前我国氟资源的开发现状研究

当前我国氟资源的开发现状研究2Q!Q:Chin aNewTech no logiesa ndProducts当前我国氟资源的开发现状研究罗雪飞(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550002)工程技术摘要:氟化工技术含量高,经济社会效益显着•氟在电子,医药,工程等领域的特殊地位及其用途的不断拓展,已成为化工领域发展的亮点•战略资源萤石的日益短缺,限制了氟化工的发展.综合利用磷矿伴生氟资源不仅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国策•也是未来发展氟化_T-产品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磷化37_行业治理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利用磷矿伴生氟资源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更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政策和法规予以支持.关键词:氟资源;现状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1当前我国氟资源的现状分析氟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72%,主要来自萤石,磷矿石等•我国萤石储量已探明的有1.3x104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0%.其中CaF2品位大于65%的富矿300o多万吨,仅占总量的23%.近年来,我国萤石产量基本保持在320〜350万吨/年之间.我国氟化工,建材,冶金,炼铝等部门预测的2010〜2030年萤石需求量见表1袁12010〜2030年我国萤石需求量f单位:万吨1年份氟化工建材冶金炼铝及其它合计201080— 9666—7521427-31194-226 2020100120738223-2730-34226- 263 203012O 一140809025I2933-37258-300目前,我国萤石资源可开采储量约5000 万吨,根据国内预测的萤石需求量,又考虑到平均每年萤石的出口量(80〜100万吨),可以推算出能够利用的萤石储量仅供开采15年左右.萤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萤石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步成为氟化工发展的瓶颈.2我国磷矿伴生氟资源的综合利用磷矿是我国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之〜,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每年开采的磷矿石量达5000多万吨,并以5%的速度增长.磷矿石中氟的含量约为3%左右,从磷化工中回收氟资源,进而开发有机和无机氟化工高端材料,是当前一条既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磷化工产业链,又能推动磷化工清洁生产和高端氟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1磷矿石中氟的去向我国每年有80%的磷矿用于制取磷肥,12%制取黄磷,8%生产饲料及其它磷化工产品.在磷矿开采加工过程中,磷矿石中氟的去向主要有以下三种.2.1.1伴随在加工磷肥的生产中在磷矿石加工成磷肥或磷酸的过程中,氟将会以HF和SiF4的形式逸出来•据测算,我国每年在磷矿开采加工过程中有近100万吨氟被排放到环境中,大大超过我国氟化工行业当年耗用的氟资源总量•生产DAP(~酸氢二铵),TSP(磷酸三钠)和MAP (磷酸一铵)是副产氟化物的主要行业.在DAP,TSP和MAP的生产过程中,氟从湿法磷酸萃取中逸出的量一般占总量的2% ~ 5%,进入二水石膏中的氟占25%一30%进入磷酸中的氟占65% 70%.在磷酸浓缩过程中进入气相中的氟占总氟的38%〜45%.由此可以推算出2005年用于制取磷肥的43oo万吨磷矿石可产生大约50万吨左右的氟.2.1.2伴随在加工黄磷的生产中在磷矿石加工成黄磷的过程中,氟主要是以CaF2的形式存在于炉渣中.某黄磷厂生产中氟的分布情况f以磷矿中氟含量为3%计)见表2.目前我国黄磷废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50%,且都是用于生产建材的原料,造成了氟资源的极大浪费.2005年用于加工黄磷的600万吨磷矿石可产生大约17万吨的氟. 项目炉渣磷泥量尾气冲渣废水共计氟含量(%)289200750,00270.00632.1.3伴随在加工饲料及其它磷化工产品的生产中在磷矿石加工成饲料及其他磷化工产品的过程中,脱氟磷酸三钙和磷酸氢钙是主要的磷系饲料添加剂.饲料中的氟过量,可能引起畜,禽和鱼类中毒.因此,在生产饲料前,必须对原料湿法磷酸进行脱氟处理,使湿法磷酸的磷氟~L(P/F)大于100.2005年我国用于加工饲料及其他磷化工产品的400万吨磷矿石可产生大约10万吨的氟.2.2存在的问题2.2.1在磷矿石加工成磷肥的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着副产氟资源的回收率低以及副产氟资源转化的氟化工产品附加值低等缺点八、、-2.2.2在副产氟资源的回收方面,由于吸收设备,管线易于堵塞以及吸收液中氟硅酸浓度提不上来f通常氟硅酸浓度在4%以下, 难以利用1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氟资源回收效果较差.2.2-3在副产氟资源转化成氟化工产品方面,国内磷肥工业氟回收的主导产品目前仍为氟硅酸钠.氟硅酸钠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大量积压.2.2.4在磷矿石加工成黄磷的过程中,氟主要是以氟化钙的形式存在于黄磷矿渣中. 从氟化钙中得到氟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氟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氟化氢,但黄磷矿渣组分复杂,且氟的含量较小(仅占2.5%左右1,这给用硫酸回收黄磷废渣中的氟资源带来很大的困难.2_3对策和措施2.3.i改进HF和SiF4气体的吸收工艺,提高副产氟资源的回收率.2.3-2利用副产氟资源开发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提高氟化工产品的附加值.2.3-3鼓励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磷化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度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氟化工产品,向产业链的横向和纵深发展,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小型磷化工企业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回收的氟资源量少,可以采取联合共建,集中加工的方式.2.3.4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磷化工行业综合利用氟资源的技术进步,从政策层面扶植, 支持磷化工企业利用副产氟资源向高附加值氟化工产品的转化.3结语文章分析了我国氟资源的现状及磷矿用途中氟的去向,并针对目前我国磷矿伴生氟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氟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氧化性最强的物质,能同所有其他元素化合,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氟•氟的用途非常广,氟化物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日常生活及高科技中,如冶金,化工农药,化肥,玻璃,电镀,塑料,人造革,橡胶,化学武器,航天工业等都要用到氟,氟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参考文献f11张志业,等.由磷肥厂副产氟硅酸生产无水氟化氢『J].【2]袁俊宏•我国萤石资源开发利用情况【J1_ f3降海延•我国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fJ1. f4】汤德元,等.黄磷生产中氟分布研究…. f5]董占能,张皓东,张召述•云南湿法磷酸化学沉淀法脱氟研究fJ]. 4结束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形式有多种,根据作者多年的道路检测工作,发现主要以各种形式的裂缝为主•本文总结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一些主要病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沥青混38 一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凝土路面的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参考价值.在对沥青路面进行处治时,首先要分清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达到治理病害的目的.参考文献[1】尤智浩•防水混凝土路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IJ】_山西建~,2006.[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 2001).。

2023年氟硅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氟硅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氟硅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氟硅酸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防腐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医药、建筑等领域。

下面就氟硅酸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氟硅酸生产技术和设备已经逐渐成熟,其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

但是,在氟硅酸行业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低端产业百花齐放、畸形竞争、重复建设等。

同时,行业发展缺乏创新和科技投入,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运营成本较高。

二、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氟硅酸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电子和半导体领域,氟硅酸作为关键原材料,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氟硅酸在防腐领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三、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氟硅酸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数量较多。

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的突出表现。

而且,氟硅酸行业存在一些非规范竞争行为,如恶性竞争、低价倾销等。

四、机遇与挑战
氟硅酸行业的机遇在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政策利好的支持。

政府对保持人民生命安全和产业安全的态度显得格外决心,同时对于智能制造、远程教育等行业的技术升
级和转型升级更热衷于资金支持,这些都会促进氟硅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同时,氟硅酸行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环保压力大等挑战。

综上分析,氟硅酸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但仍需加强技术投入和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控制传统成本,做到规范生产,避免低价竞争及恶性竞争等非规范发展。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随着氟化工产业链技术不断创新和下游产业市场需求的增长,氟化学产品以其耐强化学腐蚀、耐高温、耐老化、耐各种酸的不活泼性、低燃烧性、低摩擦性、绝缘等优异性能,在军工、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作为战略性资源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生产的重要原料。

关键词:氟化工产业;发展问题;对策氟化学工业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化工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子行业之一,业界认为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氟化工产业将成为未来的“黄金产业”。

氟化工主要以萤石(CaF2)为原材料生产氢氟酸,通过氢氟酸合成各类无机氟化物、含氟中间体、氟气、核电原料、氟化氢、氯(溴)氟烃及其替代品、含氟树脂及其加工产品、氟弹性体和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等。

1国内氟化工产业发展简况我国氟化工产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培育了山东东岳、上海三爱富、巨化等一批氟化工生产龙头企业。

然而,氟化工产业发展整体概况并不乐观。

跨国公司带来的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氟化工产业在装置规模和生产技术方面都得到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日臻成熟,我国氟化工产业链中的氢氟酸、氟化盐、氯氟代烷(CFC)、氯氟代烷(HCFC)和聚四氟乙烯(PTFE)等基础原料生产已形成规模,但其他氟聚合物的生产仍处于试验、试产阶段,最终能够进入市场产品化的品种有限。

国内氟化工产业仅建立在低端基础技术水平上,存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雷同,初级氢氟酸、HCFC-22、PTFE等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无机氟盐、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产品出口总量非常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强。

国内将低附加值的含氟中间体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再以高昂的价格进口有机氟功能性材料的高端氟化工产品。

因技术水平缺陷,国内高端氟化工产品短缺低端高污染的氟产品面临淘汰。

总之,我国尽管萤石资源丰富,但缺少氟化工产业国际竞争主动权。

2024年四氟化硅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四氟化硅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四氟化硅市场分析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四氟化硅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的综合分析,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四氟化硅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市场规模四氟化硅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材料等行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四氟化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3.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四氟化硅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市场还存在一些新进入者,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突破,正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4. 市场趋势4.1 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增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四氟化硅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新的制备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4.2 应用领域扩大随着电子、化工、材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四氟化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此外,四氟化硅在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3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氟化硅作为一种环保的化工原料,其在一些特定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也有助于市场的发展。

5. 市场前景可以预见,未来四氟化硅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技术进步、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投资者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6. 结论综上所述,四氟化硅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给投资者和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投资者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氟硅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氟硅材料是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广泛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建筑、电子信息、电力电器、汽车、轻纺、医药、农业、环保、食品和新能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并成为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新材料。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氟硅材料己形成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与其它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氟硅行业现状(一)氟化工发展现状氟化工产品主要分为无机氟化物、氟化烷烃及ODS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四大类。

21世纪以来,氟化工行业景气度不断攀升,带动行业整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以来,氟化工主要产品产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氢氟酸、氟化铝、聚四氟乙烯、氢氯氟烃(HCFC)、氢氟烃(HFC)类产品产量已居世界首位,氟化工整体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12年,氟化工产品总产能己超过500万吨/年,产量超过3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5%~50%,销售额约占30%。

表1:近年氟化工产品产能增长情况2.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氢氟酸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实现大型化,整套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磷化工副产氟硅酸制备氢氟酸实现产业化,为氟化工开辟了第二氟资源;氢氟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氟石膏废渣得到综合利用,根除了环保隐患。

无水氟化铝的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开发的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白炭黑工艺技术得到产业化应用。

含氟聚合物单体生产技术成熟,自主开发了1万吨/年四氟乙烯(TFE)和聚四氟乙烯(PTFE),千吨级六氟丙烯(HFP),3000吨/年偏氟乙烯(VDF)和1000吨/年聚偏氟乙烯(PVDF),千吨级氟橡胶,单套能力25000吨/年的HCFC-22,万吨级的HFC-134a和HFC-152a等工艺技术,以及8立方米悬浮聚合釜、4立方米分散聚合釜、8立方米捣碎桶等设备,生产规模己接近国际水平。

先后开发出26型等以聚烯烃为主的氟橡胶和羧基亚硝基氟橡胶、全氟醚橡胶及氟硅橡胶等品种;含氟离子交换膜研发成功,正在推广应用。

国际上主要的ODS替代品种均己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有机硅发展现状有机硅产品按其形态分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四大类。

有机硅单体是制备这些有机硅材料的重要原料,甲基氯硅烷(简称甲基单体)是用量最大的有机硅单体,也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和支柱。

我国有机硅工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为军工配套开发,依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1958年首次生产出有机硅单体,从百吨级、千吨级到万吨级用了近40年的时间。

进入21世纪后,攻克了有机硅单体技术难关实现快速发展。

我国现有有机硅生产企业16家,2012年合计产能超过360万吨/年,其中单体产能220万吨/年,产量130万吨,表观消费量134.2万吨,自给率超过95%。

目前,我国有机硅甲基单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装置规模有了很大提高,单套生产能力多为10万吨/年,少数为6万吨/年,都是自行设计和制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表2:2012年有机硅主要产品生产消费情况表3:2005~2012年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消费情况二、当前氟硅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氟硅行业产能扩张多集中在基础产品和通用产品,并在2010年后集中释放,再加上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市场需求动力不足,总体呈现供大于求,产品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一)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已明显过剩1.氟化工中以无机氟化物、氟化烷烃及0DS替代品表现较为明显2012年氢氟酸装置平均开率不到60%,氟化铝在40%左右,产品价格较2011年高点时下跌50%左右,大都处于亏损状态。

而氟化烷烃及ODS替代品各产品均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供大于求,今年上半年平均价格较2011年高点下跌70%以上,企业经营困难。

但投资热度有增无减,氟化铝、新型制冷剂(HFC134a、HFC-32、HFC-125)等按照目前公布的在建和拟建项目规模,到2015年可以满足全球的需求还有富余。

而含氟聚合物PTFE、PVDF、FKM(26型)等产品市场相对较好,企业仍有一定赢利空间,但通用产品产能增势强劲,不久也将供大于求,整个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

图1:近年氟化工主要产品价格走势2.有机硅甲基单体、硅烷偶联剂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有机硅单体新建装置自2010年下半年陆续投产以来,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多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受市场低迷影响,产能扩增速度有所放缓,但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在建产能60万吨/年,拟建180万吨/年,预计到2015年国内产能将超300万吨/年,而国内需求在200万吨左右。

硅烷偶联剂的产能“十一五”以来以年均30%的速度快速增长,明显高于需求增速,2012年装置平均开工率在55%左右,而目前仍有超过20万吨/年的在建拟建项目,且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

图2:2000~2013有机硅单体价格走势(二)萤石资源消耗过快萤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是氟化工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可开采的萤石富矿越来越少,预计可开采年限不超过20年。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氟化工产品低价出口,在为国际化工公司加快向高端、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发展提供廉价的基础原料的同时,却是加快了我国宝贵萤石资源的消耗。

一些地方不顾国内实际,利用有限的萤石资源大搞类似的氟化工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辽宁、内蒙、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福建、上海、浙江、江苏等17个省市区已经建成或在建、拟建氟化工产业园(基地)超过40个,这些氟化工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剧了行业竞争,而且也加速了萤石资源的快速消耗,严重影响了氟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我国氟硅行业生产在物耗、能耗、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清洁化生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聚合物改性技术、配合技术、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方面也需奋力追赶。

氟硅行业是技术导向性的产业,研发不足导致综合竞争力低下,这也是我国氟硅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导致技术研发不足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发投入少,目前生产的氟硅产品多以低端、通用产品为主,利润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研发投入少;(2)研发动力小,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由于技术人员流动带走商业秘密导致产权纠纷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这也是全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3)研发人才少,尤其领军专家更为缺乏,企业规模偏小,多依赖技术转让,重视市场大于研发,对人才的吸引力小;(4)研发方向单一,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下游应用研究少。

因此,由于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薄弱,应用技术、加工装备落后,使得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缺少技术支撑,全行业缺少核心竞争力。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氟硅化工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中高端产品主要依靠进口,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低端过剩,高端短缺。

表4:氟化工产品结构对比表5:有机硅产品结构对比此外,根据国际履约协议,我国将加快淘汰氢氯氟烃(HCFC)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温室效应(GWP)等国际关注的环保和气候变暖等议题产品,将给占我国氟化工产业较大比例的含氟制冷剂产业带来严重影响和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氟化工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表现为基础和通用产品过剩,而中高端产品不足。

有机硅行业主要是甲基单体和中间体硅烷偶联剂呈现供大于求,预计随着下游硅橡胶、硅油等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这种阶段性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三、氟硅行业健康发展建议随着传统产业升级、低碳经济发展、航空航天与国防现代化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必将为性能优异的氟硅材料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为推动我国氟硅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如下:(一)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氟化工相关产品已由工信部组织制定了行业准入条件与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尽快公布实施,并加强监管。

同时建议尽快制定有机硅甲基单体、高温硅橡胶、室温硅橡胶、硅油、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产品的准入条件与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结合危险化学品的管控,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二)实行总量控制,优化产业布局鉴于氟硅行业已产能过剩,建议“十二五”期间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限制10万吨/年以下有机硅甲基单体项目建设,原则上不再审批新项目。

从资源条件、地方经济发展特点、节能降耗、市场定位、准入条件等方面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氟硅园区。

加快氟硅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引导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产业园区集聚,以拓展产业制造和应用多元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设立氟化工和有机硅材料重大产业技术与新产品开发专项,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和急需的高端新材料,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科技领军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在相关高校设立氟化工和有机硅专业,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各种形式的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氟化工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尽快组建有机硅产学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

(四)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按照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加速淘汰氢氯氟烃(HCFCs)。

用好CDM项目碳交易基金,建议将提留65%碳交易资金中的10%用于氟化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尤其是ODS替代品新型制冷剂的开发和应用。

氟硅行业要保护和利用好氟硅资源,强化副产物和“三废”的综合利用,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有序开发,通过制定能耗、物耗、三废排放、安全等标准,形成倒逼机制,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