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业概况
海南有多少水田种植

海南有多少水田种植根据最新数据,海南岛全省水田种植面积为约189.65万亩,占海南农用土地的比例为27.5%。
以下将详细介绍海南水田种植的概况。
一、水田种植的地理位置和背景海南位于中国南海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海岛,也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气候特点,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进行水田种植。
二、海南水田种植的历史背景水田种植在海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古代,海南人民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种植水稻。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田种植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海南水田种植的区域分布海南的水田种植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临高等地。
其中,海口是海南的省会,也是水田种植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水田的种植。
四、海南水田种植的耕作方式海南的水田种植主要采用秧田和水稻轮作的方式。
首先,农民将稻种育苗,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水田中进行生长。
水稻生长期间,农民需要及时施肥、灌溉和除草,以确保其健康生长。
在丰收时,农民会使用机械收割水稻,提高收割效率。
五、海南水田种植的主要作物海南主要种植水稻,其中包括早稻和晚稻。
这些稻米由于生长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所以质地鲜嫩,口感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六、海南水田种植的产量和产值根据数据统计,海南的水稻年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500多万吨。
水稻产值也在逐年增长,为海南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海南水田种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海南省政府一直将水田种植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大了对水田种植技术和设施的投入。
然而,由于人力成本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田种植面临一些挑战。
同时,海南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提高水田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八、海南水田种植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的水田种植不仅可以提供粮食,还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果蔬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广泛,主要分为几大类:热带水果、蔬菜、经济作物、中药材等。
以下是对海南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类别的介绍:
1. 热带水果
海南是中国重要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之一,以香蕉、榴莲、菠萝、柚子、芒果等为主要产区,其中榴莲、龙眼、山竹等特色水果品种闻名全国,因独特风味,给消费者不同于其他省市水果品种的口感和所带来的新鲜享受。
这也为海南水果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2. 蔬菜
海南地区属南热带海岛型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适宜,这种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蔬菜资源,如青菜、芦笋、木耳、草菇等绿叶蔬菜、瓜类蔬菜、菌类蔬菜等。
冬季和春季时节,海南蔬菜主要供应省市场,夏季和秋季则主要出口到外省市场,市场需求稳定。
3. 经济作物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在红土高原、棕榈种植区、热带果区等不同的地域条件
下都有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包括橡胶及其种植业、椰树及其种植业、肉桂及其种植业、荔枝及其种植业、茶叶及其种植业等。
其中橡胶经济作物产量最多,全国排名第一,独占山林产业的半壁江山。
4. 中药材
海南的中药材植物品种丰富,适合生长的热带岛屿气候条件、丰富的资源、专门的营销及产业链都有利于中药材生产。
特别是海南地区山环水,植被繁茂,中草药品种繁多,特别是鸡内金、五倍子、玄参等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很大。
总之,海南大面积种植着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这些作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对于种植业而言,它们也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对于各地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海南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在未来农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海南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海南位于中国南海西南部,是我国五大热带果岛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很多天然的农业优势。
海南的农业以热带果树和高效农业两大板块为主,其中糖业、橡胶业占据较大比重。
二、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不足海南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海南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公路、水利设施、能源供给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这大大制约了海南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2、种植模式不合理以前,多数农民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单一作物单一种植。
因此,海南热带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这一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海南农业的长期发展。
而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很多发展国家的引导,农民逐渐适应了多种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转为农工两业结合,多元经营、综合休闲农业等,这才逐渐成为海南农业发展多样化的起点。
3、科技水平较低虽然海南有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但海南的科技水平却较低。
在种植、养殖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相对较小,也使得农业发展缺乏了新动力。
4、变化显著除了如上所说的存在问题以外,毋庸置疑,海南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海南现已成为世界上糖、橡胶、内火山土壤等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新的经济林种的快速发展(如椰树、蜜柚、火龙果和芒果)以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了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海南农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经营的问题。
这样,在交通、水利、能源等设施上便可满足新模式的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
2、创新多样化发展模式其次,还应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包括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升级换代。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海南东方种植结构主要包括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热带植物、观赏花卉以及香料植物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热带水果种植。
海南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种植了大量的热带水果,包括椰子、菠萝、香蕉、芒果、葡萄柚等。
其中,椰子是海南的特色水果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地区。
菠萝也是常见的水果,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全岛各地。
此外,香蕉和芒果在海南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热带作物种植。
海南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种植了一系列的热带作物,包括橡胶、咖啡、茶叶、可可等。
其中,橡胶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海南的橡胶产业以橡胶征收和深加工为主,是中国最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咖啡、茶叶和可可等作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第三是热带植物种植。
海南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种植了大量的热带植物,如竹子、草木樨、藤蔓植物等。
其中,竹子是海南的特色植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地区。
竹子是热带地区的重要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草木樨是一种香料植物,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花卉观赏价值。
藤蔓植物也是热带地区的特色植物之一,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分布在全岛各地。
第四是观赏花卉种植。
海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观赏花卉的生长,种植了大量的观赏花卉,如蔷薇、玫瑰、兰花等。
蔷薇和玫瑰是海南的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分布在全岛各地。
海南的蔷薇产业以蔷薇苗木繁育和蔷薇切花出口为主,是中国蔷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兰花也是海南的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最后是香料植物种植。
海南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一些香料植物,如胡椒、肉桂、丁香等。
胡椒是海南的特色香料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海南的胡椒产业以胡椒种植和加工为主,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调味品之一。
肉桂和丁香等香料植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并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需求。
海南农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南农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海南省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海南省的农业开发潜力非常巨大,有望成为中国农业的新热土。
二、项目内容1. 海南省农业资源概况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降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同时,海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农业灌溉的良好条件。
2. 海南省农业现状目前,海南省的农业产业主要以水稻、橡胶、油茶、糖等为主。
但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海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3. 海南省农业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产品供应将逐步成为一个瓶颈。
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推进,这为海南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分析与评价1. 竞争分析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其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可以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同时,由于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对进口农产品有一定的地理限制,这为本地农产品的竞争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2. 农业资源分析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特别是热带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非常具有优势。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海南省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成本效益分析海南省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同时,由于气候条件良好,海南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相对较高,因此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
四、风险与对策1. 自然风险作为热带地区,海南省存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这些灾害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2. 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同时市场供求变化也可能对农产品的价格带来较大的影响。
海南农业调查报告[1]
![海南农业调查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be5469aa0029bd64783e2c8b.png)
海南农业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然而,辉煌的成绩背后也存在有隐忧。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分化的深化,农业成了弱势产业,农民成了弱势群体,农村成了弱势地区。
"当前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到了该采取战略性决策去解决的时候了"①。
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省,其6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近40%的GDP来源于农业,"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能否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海南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海南跨越式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一、海南农产品的市场特点以及营销状况分析(一)海南农业概况和农产品的市场特点1.海南农业概况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常绿,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的三大河,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
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作用潜力高。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热带农业基地。
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蔬菜有120多个品种。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省农作物分布情况概述: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
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辖区(乡、镇):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
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
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
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
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一、引言海南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西瓜、香蕉和芒果是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农产品的分布情况。
二、西瓜产地分布1.东方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北部,是海南省的重要农业区。
- 气候条件: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
- 西瓜品种:富硒西瓜、香脆西瓜等。
- 优势: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宜西瓜的生长。
2.儋州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南部,是海南省农业产量较高的地区之一。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 西瓜品种:红心西瓜、黄金瓜等。
- 优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
3.东沙群岛-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南部,是中国南海的岛屿之一。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盛产优质西瓜。
- 西瓜品种:玉露西瓜、黄金西瓜等。
- 优势:海岛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西瓜品质优良。
三、香蕉产地分布1.乐东黎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南部,是海南省的重要香蕉产区。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 香蕉品种:香蕉主要品种为芭蕉、甜蕉等。
- 优势:丰富的降雨和水源,适宜香蕉的生长。
2.万宁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部沿海,是海南省的农业发展区。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
- 香蕉品种:万宁香蕉、黄香蕉等。
- 优势: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适宜香蕉的生长。
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西南部,是中国最南端的县。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 香蕉品种:红蕉、数蕉等。
- 优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保亭香蕉品质卓越。
四、芒果产地分布1.三亚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岛南部沿海,是海南省芒果产量较高的地区之一。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 芒果品种:皇后芒、芒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农业概况
2009年12月08日16:06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
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热带农业基地。
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一、海南农业概况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温充足,光合潜力大,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
全省的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和亚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其中耕地面积76.9万公顷,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21.8%。
全省总人口81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0万人,占总人口的68.5%。
近年来,海南省贯彻实施“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绿色农业和科技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344.2亿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3256元,同比增长8.4%。
超出“十一五”规划年均递增6%的目标,农业增加值仍占全省GDP的32.73%。
二、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海南农业的多元结构和鲜明特色。
相对全国而言,海南农业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分为六大类:一是冬季瓜菜。
海南冬季瓜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光温足,成本低、品质优。
全年瓜菜种植面积321.58万亩,总产448.7万吨,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冬季瓜菜有80%以上销往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也有部分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热带水果。
热带水果是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产业之一。
海南的水果种类繁多,有香蕉、芒果、菠萝、菠萝蜜、荔枝、龙眼、杨桃、绿橙、莲雾等。
全省的水果种植面积254.61万亩,总产187.85万吨。
其中香蕉面积69万亩,产量108.63万吨;芒果面积69.25万亩,产量26.24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菠萝面积19.25万亩,产量21.14万吨;荔枝、龙眼63.38万亩,产量10.91万吨。
三是热带经济作物。
热带作物是海南农业一大特色,主要品种有橡胶、椰子、槟榔、胡椒、咖啡等。
全省年热带作物总面积789.23万亩。
其中天然橡胶种植面积603.23万亩,干胶产量24.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6.9%;椰子面积64.61万亩,产量2.14亿个,占全国总产量的98.7%;槟榔79.6万亩,产量7.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0%;胡椒34.39万亩,产量3.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8.7%。
四是畜牧业。
海南岛四面环海,形成天然的防疫屏障,发展畜牧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
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临高乳猪誉满岛内外。
特别是随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防疫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成功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和发生,捍卫了海南“无疫区、健康岛”的品牌,而且有力推动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
全省去年肉类总产量68.31万吨,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肉类产品已销往大陆市场,为建设全国畜禽产品出口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南繁制种业。
海南是全国的南繁制种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制种专家和科研人员,前来开展种子繁育、加代、鉴定和科研生产活动,年均繁制各种作物种子15万亩,产量2.8万吨,为全国种子改良和更新换代做出积极贡献。
六是农产品加工业。
我省特色农产品种类较多,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但是加工规模小,加工水平有待提高。
全省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50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不足360家,加工增加值30亿元,加工转化率仅35%,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因此,热带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场广阔,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