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地区麦田化学除草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

2015年第2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科研◎农业科学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刘亚飞(虞城县农业局,河南虞城476300)[中图分类号]S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2-0063-01近几年,随着种植方式的调整,品种结构的优化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影响,我县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越来越重,麦田杂草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它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照、争空间。

因此搞好化学除草对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就麦田化学除草的相关情况作以总结,以供农民朋友在开展麦田化学除草时参考。

1我县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特点1.1麦田杂草的种类目前,我县麦田危害比较严重的杂草主要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黎、田旋花、泽漆、硬草、牛繁缕、牛筋草、麦家公、芦苇等。

1.2麦田杂草的危害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小麦减产。

1.3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规律麦田杂草一般比小麦晚出苗10-18天,出草高峰期主要是在越冬前和越冬后,通常是在小麦播种后的5-7天开始发芽,一个月后形成第一个出草高峰期,其发生规律受耕作制度、土壤墒情、气象因素等影响。

越冬后从2月中下旬开始出草,至3月上中旬达到高峰,约占20-30%。

正常年份冬前杂草已基本出齐,此时杂草处于幼苗期,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小麦植株矮小,便于进行化学除草。

因此,应当采取“春草秋治”的防治策略,在冬前进行麦田化学除草。

2当前农民麦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存在问题2.1防治不及时。

根据麦田杂草的出草规律,一般情况下,11月中下旬为麦田化学除草的最佳施药时期。

有些农民朋友在小麦播种后就外出打工,无人管理麦田,还有些农民持老观念、老习惯,选择年后进行麦田化学除草,错过了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增加了杂草的防除难度。

豫南地区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科学施用技术

豫南地区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科学施用技术

豫南地区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科学施用技术作者:杨宏伟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8期冬小麦实行化学除草具有省时、省工等诸多优点,但如果不能科学施用就会出现效果较差甚至药害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驻马店市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总结麦田除草剂的科学施用技术,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豫南地区麦田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某些农药的依赖性过高由于防除阔叶杂草时过度依赖苯磺隆农药,导致麦田优势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等对苯磺隆农药产生抗性,部分县(区)甚至出现较高抗性,原来惯用的一些的除草剂效果不够理想。

(二)长时间施用单一药剂由于受较长时间施用单一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及跨区域麦种调拨和小麦收获机械跨区作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麦田杂草群落的演替不断加快,一部分禾本科杂草诸如节节麦、雀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猪殃殃等恶性杂草在一些地方快速扩散蔓延。

(三)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较之其他农药,除草剂的突出特点是通用性较差、选择性较强,因此,通常情况下,每种除草剂只能灭除特定作物田的某种(某些)特定杂草。

因此,一旦选用失误,不但会影响除草效果,还可能使其他农作物遭受药害。

另外,天气等环境因素对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如果施用后遭遇低温寒潮气候,就极易发生药害;一些种植户盲目追求除草效果而随意加大施用剂量或药剂稀释浓度较高,也会发生除草剂药害。

二、小麦除草剂科学施用技术(一)选择适当的施药时机施用除草剂的要求是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

驻马店市有两个时期适宜麦田化学除草,即冬前11月中旬和入春后小麦分蘖末期至返青初期。

第一个时期是冬小麦处于分蘖初期,麦田中的杂草已基本出齐但叶龄还小,因此对除草剂比较敏感,此时化除效果较好;第二个适宜时期是气温已普遍回升(日均气温已基本稳定在6℃以上),此时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较弱,因此化除也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二)正确识别,对“草”下药若想收到良好的除草效果,必须正确识别田间杂草。

豫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豫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豫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郭智萍李秀民梅兹君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通过研究,集成配套出了适宜豫北区域特点的小麦、夏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涵盖了品种选择、精耕细作、播种控制、保证密度、科学浇水、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为豫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实现单产22 500 kg/hm2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体系;豫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4-0044-02河南省豫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是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态区。

该区粮食产量的高低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该地区小麦、夏玉米实现一年两季平衡高产稳产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我们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黄淮南部(河南)小麦、夏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研究,集成配套出了适宜豫北区域特点的小麦、夏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产量突破。

2007年连片1 hm2攻关田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单产达到26 004.9 kg/hm2,其中小麦平均单产10 033.2 kg/hm2、夏玉米15 971.7 kg/hm2,创造了我国黄淮海地区同面积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最高产量纪录。

2009年百亩连片攻关田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单产达到26 557.5 kg/hm2,其中小麦平均单产11 278.5 kg/hm2、夏玉米15 279.0 kg/hm2;万亩核心示范区一年两熟平均单产达23 229.0 kg/hm2,其中小麦平均单产10 359.0 kg/hm2,夏玉米平均单产12 870.0 kg/hm2,双双创下黄淮海平原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百亩和万亩连片同面积单产超22 500 kg/hm2的记录。

推广小麦冬前化学除草技术

推广小麦冬前化学除草技术

推广小麦冬前化学除草技术摘要:小麦作为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是否能够高产,与农民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较好的完成除草工作是小麦高产的关键。

不同的人对于除草剂的使用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农村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消息较为闭塞,所以说一些新兴的技术产业和化学制品没有办法很好的用于基础农作物种植行业中,一些地区的农民还保留着最古老的除草方式。

为了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小麦冬前除草的一些应用技术以及特定的优势,相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小麦冬前除草技术的优势,还有除草制剂的选用,以及除草的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来阐述了小麦冬前化学除草技术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麦;冬前除草;措施;除草剂;合理使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的小麦种植区域内杂草出现肆虐生长的现象。

所以说冬前小麦的化学除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的重视,人们对于收益的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的主要除草方式就是使用化学除草剂,但是对于除草剂的使用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果在冬前实施化学除草,因为这个时期的杂草相对抵抗力较差,能够较为高效和安全的提高杂草的清除率,所以说冬天除草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相关人员也在进行一个技术方面的研发,本文将冬前除草技术总结为如下几点。

1小麦冬前除草具有哪些优势首先冬前的杂草相对于其他时间段的杂草来说,它的植株比较小,而且在之前没有受到农药的作用,就不会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抵抗力,相应的它的耐药性也比较差,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的成本,还能提高杂草的清除率,也为小麦种植行业带来了更高的收益[1]。

第二点就是在冬前进行杂草的清除,能够有较高的效率。

因为在这一时间段内,小麦地里的杂草始终处于裸露的状态,裸露状态的杂草可以更好的和除草剂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使较少的药物计量可以杀死较大范围的杂草,这样也可以提高除草剂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的损耗。

第三点就是部分杂草具有春季防治效果差和冬前防治效果好的特点,不同杂草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草就是能够在冬前防治较为理想的杂草。

小麦田苗前化学除草试验研究

小麦田苗前化学除草试验研究

小麦田苗前化学除草试验研究作者:钱贵喜冯成玉陆晓峰吉用铨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3期摘要小麦田苗前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125kg/hm2,对硬草的防除效果可达95%以上,对牛繁缕可达90%左右。

用25%绿麦隆4.5~7.5kg/hm2和50%异丙隆3.00~3.75kg/hm2,对硬草的防除效果分别为86%左右和70%左右,对牛繁缕的防效分别为86%以上和90%左右。

关键词小麦;出苗前;除草效果中图分类号 S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3-0143-01为进一步明确现有小麦田播后苗前可用除草剂及其除草效果,2007~2008年度进行了部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①25%绿麦隆(Chlortoluron)可湿性粉剂,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②50%异丙隆(Isoproturon)可湿性粉剂,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生产;③50%乙草胺(Acetochlor)乳油,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试验设13个处理,分别为: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4.5kg/hm2(A)、7.5kg/hm2(B),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25kg/hm2(C)、3.00kg/hm2(D)、3.75kg/hm2(E),50%乙草胺乳油0.75kg/hm2(F)、1.125kg/hm2(G)、1.50 kg/hm2(H)、1.875kg/hm2(I)、2.25kg/hm2(J),25%绿麦隆3.75 kg/hm2+50%乙草胺0.75kg/hm2(K)、50%异丙隆2.25kg/hm2+50%乙草胺0.75kg/hm2(L),以不用药作对照(CK),每小区面积6.67m2,重复3次。

1.3试验方法选定上年度麦田杂草发生均匀且相对密度较高的田块进行试验。

试验地小麦于2007年11月8日免耕机条播,品种为扬麦15。

麦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

麦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

肥 。 对 仅 叶 片 冻枯 的麦 田 , 早 春 应 该 尽 早 划
1 . 选 用 安 全 实用 的 除草 剂 。应 选 择 残 留期 短 的 除 草 剂 , 并 且 尽量 秋 季 使 用 , 锄提高地 温 , 促 进 麦 田返 青 , 在 起 身 追 肥 浇 春 季 不 宜 使 用 , 以免 对 后 茬 作 物 造 成 不 良影 响 。 为提高除草效果 , 应 依 据 当 地 杂 水, 提高分蘖成穗率 。 ( 2 ) 加 强 中后 期 肥 水 管 草 种 类 选 择 除 草 剂 , 对 阔叶 杂 草 为 主 的 麦 田 , 应 选 择 除 阔叶 杂 草 的除 草 剂 , 而 对
2 . 早 春 冻 害 防 治 措 施 。早 春镇 压 、 起 身 期喷施麦 多收 。 对 旺苗适 度早春镇 压 , 可 抑
麦发青期适合化学除草 , 如果偏晚 , 则草大 , 防 除效 果 差 。 在 气 温偏 低 时 , 防 治效 制小 麦过 快 生 长发 育 . 避 免 其 过 早拔 节 而 降 果 差 , 不 适 合 用 药 防治 。 低 抗 寒性 , 因此 , 早 春 镇 压 旺苗 , 是 预 防 春 季 3 . 要 严 格 控 制 用 药 剂 量 。 除草 剂 都 有 经 过试 验后 提 出 的适 宜用 量 , 如 果 任 冻 害 的 简 易方 法 。在 起 身 期 喷 施 麦 多 收 , 不 意 加 大 药 量 , 不仅对小麦造成药害 , 而 且 对 后 茬 作 物 也 有不 良影 响 。 但 如果 用 量 仅 可 以 适 当 抑 制生 长发 育 、提 高 抗 寒 性 , 而 太低 , 防除效果差 , 起 不到除草保麦 的效果 , 所以要严格控制用药剂 量 , 按 推荐
分 受 冻 . 以 及 晚 播 麦 比早 播 麦 冻 害 轻 的 现

小麦田杂草化学除草技术

小麦田杂草化学除草技术

小麦田杂草化学除草技术1 传统的除草方法1.1 轮作倒茬不同的作物有着不同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与作物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近,实行科学的轮作倒茬,转变种植作物则转变杂草生活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如稻—麦—油三茬循环轮作,既能减轻草害,又能培肥土壤。

1.2 增加深翻整地次数通过深翻将前年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出苗,同时增加深翻次数将已经诞生的杂草深埋土中,削减杂草的为害,切断其地下根茎,或将根茎翻于表面曝晒使其死亡。

1.3 人工清除杂草或化学除草麦田四周的杂草是田间杂草的主要来源之一,各种草籽通过风力、流水、人畜活动带入田间,或通过地下根茎向田间集中,所以必需清除,削减集中带来的为害,人工清除杂草费时费工。

目前,大多采纳草甘膦化除,效果明显,持效时间长。

2 小麦田间化学除草方法2.1 土壤封闭处理六合区属于长江中下游丘陵区,80%的种植户以籼杂稻为主,面积大,收获时间在9月中旬—10月上中旬,部分粳稻收获时间在11月中下旬,气候发生变化时,收获时间会推迟,小麦播种一般10月20日开头,最佳播期为10月20日—10月25日,最迟播种在12月底,收获期不同,温度不同,田间湿度不同,封闭效果有差异,方法也不同。

小麦播种后应重点做好立冬前后土壤的封闭化除,以提高除草效果,降低冬前用药遇到低温诱发引起的“冻药害”发生率,一次性封闭到位就能降低用药成本,提高防效。

土壤封闭处理是麦田化学除草的基础,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环,能明显压低冬季麦田杂草基数后,开春后再萌发的杂草,草龄比麦苗小许多,便于采纳茎叶处理化除,二次用药效果更加明显,降低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

土壤封闭处理,能削减药剂与麦苗接触,削减药害的发生。

近几年来,采纳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导致一些恶性杂草抗药性明显增加,封闭化学除草表现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对迟播晚播麦来说,播后苗前的土壤封闭化除更加重要。

由于晚播麦播种时气温已经普遍较低,小麦出苗时间拉长,假如等到出苗后再用药,遇到气温大幅度降低的概率很大,相宜茎叶除草的温度区间较窄,很简单错过最佳用药时期,假如采纳茎叶除草,遇到低温发生“冻药害”的概率更大,2021年农户曾天伦、胡厚强、史绍蓉等农户冬季化学除草的“冻药害”案例就足以说明,化学除草受气候温度日照湿度制约。

麦田除草总结报告范文

麦田除草总结报告范文

麦田除草总结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麦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麦田杂草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麦田除草工作,现将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和报告。

二、除草方法此次麦田除草工作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和机械除草两种方法。

1. 化学除草剂:我们选择了一款广谱除草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施药前,我们对麦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病虫害筛查,确保除草剂能够准确地作用于杂草,而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在施药时注意了天气条件,避免了雨水对药剂的冲淡。

经过施药后,麦田中的杂草受到了明显的控制,农作物生长状况也逐渐好转。

2. 机械除草:为了进一步增加除草效果,我们在化学除草之后采取了机械除草的方式。

主要使用了拖拉机配备的除草割草机进行操作。

通过机械除草的方式,我们能够将剩余的小杂草尽量去除,减少它们对农作物的竞争,促进麦田的正常生长。

三、效果评估我们对除草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效果评估。

首先,我们对草田和对照组进行了田间调查,统计了杂草的数量和密度,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结果显示,在麦田除草后,杂草数量减少了约80%,密度减少了约60%。

同时,农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表明,本次的除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问题与改进尽管本次除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麦田中的一些难除草品种仍然存在,对除草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在下一次除草工作中引入新的除草技术,并加强与农业专家的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麦田除草中遇到的难题。

五、结论和展望通过本次麦田除草工作,我们取得了较好的除草效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除草工作并没有止步于此,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除草方法,提高除草效果,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进一步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综上所述,本次麦田除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减少了杂草的数量和密度,并且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取得了显著的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北地区麦田化学除草技术
摘要介绍了豫北地区麦田化学除草技术,主要包括根据麦田杂草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根据除草剂的特点正确使用除草剂、掌握最佳使用除草剂时机、掌握正确的施药方式等内容,以期为麦田化学除草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麦田杂草;化除技术;豫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51.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58-01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是一项防治小麦杂草效果好和投入低的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长垣县位于豫北新乡市东北角,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33万hm2以上,经过近10年来试验和推广,目前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已累计推广达到逾33.33万公顷次,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麦田化学除草要根据麦田杂草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如防除小麦阔叶杂草可用麦镰、巨星干悬剂、噻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可用骠马胶悬剂,或者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化学除草要根据除草剂的特点正确使用,并选择最佳的时机和正确的施药方式。

经过近10年的推广,总结出了麦田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

1 根据麦田杂草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
常见的麦田杂草有米瓦罐(面条棵)、婆婆纳、王不留行、播娘蒿(米米蒿)、荠菜、野燕麦、田蓟(刺角芽)、猪殃殃(涩拉秧)、泽漆(毛耳眼)、麦家公等双、单子叶杂草近30种,以双子叶杂草
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可用75%巨星干悬剂15~18 g/hm2,或10%麦镰15.0~22.5 g/hm2,或20%2钾4氯水剂3 kg/hm2,或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150~195 g/hm2,对水375~450 kg均匀喷雾[1]。

以猪殃殃、泽漆、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等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氯氟吡氧乙酸,该药剂对多种恶性阔叶杂草(猪殃殃、泽漆等)有特效,防效在95%以上,除草效果较理想。

也可用10%噻吩·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佑麦)225 g/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诺普信阔乐乐)120 g/hm2,或58 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麦喜)150 ml/hm2,或459 g/l双氟·滴辛酯悬乳剂(麦施达)450~600 ml/hm2,对水450 kg,茎叶均匀喷雾。

对以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6.9%骠马胶悬剂750~900 ml/hm2,或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优先)135~180 g/hm2,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彪虎,对节节麦防治效果不理想)30~45 g/hm2,对水450 kg,对茎叶均匀喷雾。

对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50%华星麦宝900~1 125 g/hm2对水600~750 kg均匀喷雾,也可将巨星和骠马混合使用(各用各量)进行防治[2]。

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可用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世玛)375~450 ml/hm2,对水450 kg,对茎叶均匀喷雾[3]。

春季防治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用20%2钾4氯水剂3 kg/hm2+6.9%骠马胶悬剂750~900 ml/hm2对水750 kg喷雾效果较
2 根据除草剂的特点正确使用除草剂
麦田除草剂一般为茎叶处理剂,一般应在小麦田杂草出来以后进行茎叶喷雾[4]。

有一部分除草剂如绿磺隆和甲磺隆等在偏碱和中性土壤中降解很慢,使用后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应慎重选用。

3 掌握最佳使用除草剂时机
通过近几年田间调查监测,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即小麦播种40 d左右,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为宜[5]。

因为此时喷施除草剂,药液与杂草接触面大,能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而且用药量少成本低,约为春季常规除草剂成本的2/3。

冬前除草不仅用药量少,成本会降低,还可以促使小麦吸收更多的营养,提高产量[6]。

如果春季用药,适当增加药剂量和水,以保证除草效果。

但是药效期长的除草剂不宜使用,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4 掌握正确的施药方式
一是采用倒退式喷药法,以免刚刚喷到地表的药液在还未形成药膜时就被脚踩坏或粘走,除草效果差。

二是对悬浮剂类除草剂要充分摇匀使用,可以提高除草效果[7]。

三是对水量要适宜,让药液能充分接触杂草。

一般用药液600 kg/hm2左右。

喷施除草剂时加水量太少,在地面根本形不成药膜,影响了药效的发挥。

四是施药时气温不能低于6 ℃,要保证施药后8~12 h无降雨发生,可以选择在灌溉或雨后晴好无风天气进行[8]。

五是严禁风天施药,以免部分农药飘落田外,有效药量减少,从而影响除草效果。

六是
喷药要均匀,不能有漏喷或重喷现象,以免未喷到药的地方继续长草。

5 参考文献
[1] 孙元峰,夏立.新农药应用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9.
[2] 王绪芬,王振华,刘悦上,等.麦田冬前化学除草技术初探[j].杂草科学,2011,29(1):47-49.
[3] 狄小青,赵宇阳,孙宗明.豫西地区小麦田化学除草技术[j].河南农业,2010(9):20.
[4] 张少泽,冯辉,王树杰,等.豫南地区大麦田间化学除草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2):46-47.
[5] 张旭东,吾司曼·卡日,曲曼姑丽·库尔班.喀什地区麦田杂草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9(3):43-44.
[6] 孙本栋,罗巨方,孙本义.冬季麦田化学除草技术[j].种业导刊,2007(10):30.
[7] 王朝霞,徐学明.小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技术[j].湖北植保,2006(6):40.
[8] 杨冬薛.麦田化学除草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5):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