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化学除草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论文

合集下载

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哎呀,说到小麦田里的杂草防除技术,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

我还记得去年夏天,我家那块小麦田,杂草长得比麦子还旺,真是让人头疼。

那天,太阳火辣辣的,我戴着草帽,穿着长袖,生怕被晒伤。

我蹲在田边,看着那些杂草,心里那个急啊。

这些杂草,有的长得高高的,有的贴着地面,有的还开出了小花,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我心想,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把它们除掉。

我先试了试手工拔草,但是效率太低了,而且那些根深蒂固的杂草,拔起来特别费劲。

我拔了一上午,累得腰酸背痛,回头一看,拔掉的杂草连一小块地都没占满。

这可不行,得找个更省力的办法。

后来,我听说有种叫做“化学除草”的方法,就是用除草剂。

我跑到农资店,买了几瓶回来。

按照说明书,我小心翼翼地兑水,然后背着喷雾器,开始在田里喷洒。

那个味道啊,真是刺鼻,我得戴上口罩才行。

不过效果还不错,没过几天,那些杂草就开始发黄,慢慢枯萎了。

但是,这化学除草剂也不是万能的,有些杂草对它有抗性,怎么喷都不死。

而且,我听说这东西对环境不太好,用多了对土壤和水质都有影响。

所以,我也不敢多用。

最后,我决定试试生物防除。

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发现有种叫做“轮作”的方法。

就是今年种小麦,明年种别的作物,比如玉米或者大豆,这样杂草就不容易适应,自然就少了。

我还在田边种了一些能抑制杂草生长的植物,比如马齿苋,它们能和小麦竞争养分,让杂草长得慢。

这方法虽然慢,但是效果挺持久的。

今年夏天,我再去田里看,杂草明显少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一些,但是比起去年,已经好太多了。

我也不用那么辛苦地拔草了,小麦也长得更壮实。

总的来说,这小麦田的杂草防除,还真是个技术活。

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手工拔草、化学除草、生物防除,各有各的优缺点。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耐心和细心,毕竟,种地这事儿,急不得。

你看,这小麦田里的杂草防除,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挑战吗?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

2015年第2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科研◎农业科学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刘亚飞(虞城县农业局,河南虞城476300)[中图分类号]S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2-0063-01近几年,随着种植方式的调整,品种结构的优化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影响,我县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越来越重,麦田杂草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它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照、争空间。

因此搞好化学除草对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就麦田化学除草的相关情况作以总结,以供农民朋友在开展麦田化学除草时参考。

1我县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特点1.1麦田杂草的种类目前,我县麦田危害比较严重的杂草主要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黎、田旋花、泽漆、硬草、牛繁缕、牛筋草、麦家公、芦苇等。

1.2麦田杂草的危害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小麦减产。

1.3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规律麦田杂草一般比小麦晚出苗10-18天,出草高峰期主要是在越冬前和越冬后,通常是在小麦播种后的5-7天开始发芽,一个月后形成第一个出草高峰期,其发生规律受耕作制度、土壤墒情、气象因素等影响。

越冬后从2月中下旬开始出草,至3月上中旬达到高峰,约占20-30%。

正常年份冬前杂草已基本出齐,此时杂草处于幼苗期,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小麦植株矮小,便于进行化学除草。

因此,应当采取“春草秋治”的防治策略,在冬前进行麦田化学除草。

2当前农民麦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存在问题2.1防治不及时。

根据麦田杂草的出草规律,一般情况下,11月中下旬为麦田化学除草的最佳施药时期。

有些农民朋友在小麦播种后就外出打工,无人管理麦田,还有些农民持老观念、老习惯,选择年后进行麦田化学除草,错过了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增加了杂草的防除难度。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南阳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杂草是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农田中深掘、深松和浅埋都可以减少杂草的数量和分布,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有限。

为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优良产量,必须控制小麦田里的杂草。

传统的杂草控制方法是手工除草,但是这种方法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化学除草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

化学除草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田中的杂草,提高小麦的产量。

化学除草是采用各种除草剂喷洒或施用到小麦田中,通过药物与草本植物的化学作用,达到杀死或控制杂草的效果。

南阳地区的小麦田通常使用化学除草技术来控制杂草。

在小麦田苗后期,一般使用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药克唑、吡草胺等。

其中,草甘膦是一种宽谱、快速、低毒性、对环境无污染的除草剂,对小麦、玉米等都有很好的杀草效果。

草甘膦的用量和浓度视田地面积、所用杂草种类和茬数、土壤湿度等因素而异,但一般可按亩用药0.4~0.6kg,浓度为15%~20%。

使用前应深耕、拔除麦田上的杂草,待麦子长到3~4叶期再喷施。

药克唑是一种以药物和某些杂草之间的化学作用为主的除草剂。

药克唑喷施于小麦田中,可杀除草科植物、鸭跖草科植物及一些禾本科植物。

吡草胺是一种新型的化学除草剂,适用于一些对传统化学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比如香蒲菜等。

使用吡草胺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明使用,以免造成小麦的伤害。

化学除草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地控制杂草,还能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不过,正确使用化学除草剂也很重要。

应该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说明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使用,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浓度,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同时,喷洒化学除草剂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防止药物对人体产生伤害。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南阳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小麦田苗后的除草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除草方法主要依靠人工除草和物理除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工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化学除草技术成为了小麦田苗后除草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农民朋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小麦田苗后的除草工作对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麦田苗后的杂草会消耗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杂草还会与小麦争夺生长空间,导致小麦苗期生长缓慢,甚至发育不良;杂草还可能成为小麦病虫害的介体,间接对小麦造成危害。

科学合理的除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疾病虫害的发生,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化学除草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除草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常用的除草剂主要包括除草膜和除草剂两种。

1. 除草膜除草膜是一种覆盖在农田表面的塑料薄膜,利用其阻隔光线和空气,阻断杂草生长。

除草膜覆盖后,可以避免杂草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除草膜除草技术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深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除草剂是一种可以有效杀灭多种杂草的化学药剂。

在南阳地区,常用的除草剂有敌草隆、格律喹等。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洒、灌溉或撒播的方式,可以杀灭地下和地上的杂草,且杀草效果持久。

除草剂除草技术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成本低,是小麦田苗后除草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有着诸多优点,但是其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下面将从除草剂选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常用的除草剂包括敌草隆、格律喹等。

在进行除草剂选择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块情况和杂草种类进行选择,选择适宜的除草剂。

除草剂的剂量和浓度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充分发挥其杀草作用,同时避免对小麦的影响。

豫南地区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科学施用技术

豫南地区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科学施用技术

豫南地区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科学施用技术作者:杨宏伟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8期冬小麦实行化学除草具有省时、省工等诸多优点,但如果不能科学施用就会出现效果较差甚至药害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驻马店市小麦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总结麦田除草剂的科学施用技术,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豫南地区麦田化学除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某些农药的依赖性过高由于防除阔叶杂草时过度依赖苯磺隆农药,导致麦田优势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等对苯磺隆农药产生抗性,部分县(区)甚至出现较高抗性,原来惯用的一些的除草剂效果不够理想。

(二)长时间施用单一药剂由于受较长时间施用单一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及跨区域麦种调拨和小麦收获机械跨区作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麦田杂草群落的演替不断加快,一部分禾本科杂草诸如节节麦、雀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猪殃殃等恶性杂草在一些地方快速扩散蔓延。

(三)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较之其他农药,除草剂的突出特点是通用性较差、选择性较强,因此,通常情况下,每种除草剂只能灭除特定作物田的某种(某些)特定杂草。

因此,一旦选用失误,不但会影响除草效果,还可能使其他农作物遭受药害。

另外,天气等环境因素对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如果施用后遭遇低温寒潮气候,就极易发生药害;一些种植户盲目追求除草效果而随意加大施用剂量或药剂稀释浓度较高,也会发生除草剂药害。

二、小麦除草剂科学施用技术(一)选择适当的施药时机施用除草剂的要求是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

驻马店市有两个时期适宜麦田化学除草,即冬前11月中旬和入春后小麦分蘖末期至返青初期。

第一个时期是冬小麦处于分蘖初期,麦田中的杂草已基本出齐但叶龄还小,因此对除草剂比较敏感,此时化除效果较好;第二个适宜时期是气温已普遍回升(日均气温已基本稳定在6℃以上),此时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较弱,因此化除也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二)正确识别,对“草”下药若想收到良好的除草效果,必须正确识别田间杂草。

麦田春季如何除草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

麦田春季如何除草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

麦田春季如何除草麦田春季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麦田化学除草是一项省工、省时、成本低、效果好的增产措施,近几年发展很快,控制了杂草危害,促进了粮食增产。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麦田春季化学除草技术要点。

麦田杂草的类型杂草种类有拨娘蒿、荠菜、猪殃殃、婆婆纳、宝盖草、泽漆、米繁缕、野燕麦等。

优势草种为拨娘蒿、荠菜。

大多数杂草有两个出土高峰,即10月下旬-11月中下旬,为大高峰,是麦田杂草出苗的高峰期,次年3月为小高峰。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一匀:喷雾时药液要均匀细致,不能出现漏喷和重喷现象。

二释:配药时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用少量水将原药倒入其中搅拌均匀,待充分溶解后再倒入加满水的喷雾器中搅拌均匀后方可喷施。

三准确:一是用药量要准确,严格按照所用除草剂使用说明中春季化除用药量配药,严禁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造成药害;二是喷水量要准确,每亩喷液量确保达到30公斤;三是麦田面积要准确、根据实际面积配药、用水。

四不喷:一是有风时不喷。

以防止药液随风飘移到邻近果树等作物上,造成药害;二是温度过低时不喷。

应选择晴天中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三是地墒严重干旱时不喷。

以免影响药效;四是小麦拔节以后不喷。

以防止产生药害。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1、看天气。

虽然立春已过,但“倒春寒”经常来袭,低温天气仍会时常出现,化除前一定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寒潮来临之前不要用药,以免造成药害、冻害。

要抢在雨后土壤湿度较高、气温回升时施药,有利于提高防除效果;当前田间干旱,田间湿度极低,化除时用水量要充足,一般每亩用水不少于30Kg,喷雾时要均匀周到,不能漏喷重喷。

喷药时应选择气温稳定在8-10℃以上,晴朗无风天气施药。

2、看杂草长势。

首先要看田间草相,是以单子叶杂草为主,还是双子叶杂草为主,或是单、双子叶混生的,针对性地选择相对应的药剂配方;其次看清草龄大小,化学除草宜小、宜早,可以减少用药量,提高效果。

在草龄较大时施用除草剂,要适当增加用药剂量。

大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大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大麦田杂草防除技术哎呀,说起大麦田里的杂草防除技术,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知道吗,那些杂草就像是不请自来的客人,总是悄悄地在大麦田里安家落户,然后就开始疯狂地生长,好像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似的。

记得有一次,我去了乡下的亲戚家帮忙,他们家的大麦田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那杂草,长得比大麦还高,密密麻麻的,简直就像是杂草的天堂。

我当时就想,这要是不除掉,大麦还怎么长啊?亲戚告诉我,他们每年都得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付这些杂草。

首先,我们得用手拔,这可是个力气活。

你得弯下腰,用手一根一根地拔,有时候还得用上小铲子。

这活儿干起来可真累人,腰酸背痛的,而且效率也不高。

但是,这可是最环保的方法,不用化学药品,对土地和环境都好。

然后,我们还得用上一些物理方法,比如覆盖地膜。

这玩意儿能阻止杂草的种子接触到阳光,让它们没法发芽。

但是,这地膜得铺得平整,不然雨水一冲,杂草还是会从缝隙里长出来。

说到化学方法,那就是用除草剂了。

这玩意儿效果快,但是得小心,别让大麦也受了影响。

我们得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还得选对时机,不然大麦和杂草一起遭殃。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次用机器除草的经历。

那台机器轰隆隆地开过田地,就像个巨大的吸尘器,把杂草都吸走了。

但是,这机器可不便宜,而且操作起来也挺复杂的。

不过,效果确实不错,至少不用我们弯腰驼背地拔草了。

最后,我们还得定期检查,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有时候,那些杂草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你得一遍又一遍地对付它们。

总之,大麦田的杂草防除技术,就像是一场持久战。

你得有耐心,有策略,还得有体力。

不过,当你看到那些杂草被一一清除,大麦茁壮成长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这就像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乐趣。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南阳地区是中国小麦种植的重要产区之一,而小麦田苗后的除草工作一直是农民们头痛的问题。

传统的除草方法往往效率低下,并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化学除草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的除草难题南阳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小麦生长,因此小麦种植面积广大。

而在小麦田苗后,除草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小麦苗期对杂草的抗性弱,如果不及时进行除草,将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而传统的人工除草工作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二、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在南阳地区,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技术。

化学除草剂可以高效、快速地杀灭田间的杂草,提高除草的效率。

目前,南阳地区部分农民已经开始尝试应用化学除草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喷洒化学除草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小麦田的杂草有效除掉,避免了人工除草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三、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的优势1. 高效快速:化学除草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杀灭大片的杂草,提高了除草的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

2. 成本低廉:相比于传统的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符合农民的经济实际。

3. 对小麦生长影响小:化学除草剂可以有针对性地杀死杂草,对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小,保证了小麦的生长质量。

四、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的注意事项使用化学除草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需要选择适合小麦田的化学除草剂,不能选择对小麦有害的化学品。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需要注意风向和天气条件,避免化学药剂对周围环境和农作物造成伤害。

使用化学除草剂需要科学测量用药的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农田污染。

五、结语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南阳地区小麦田苗后化学除草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除草方法,对于解决传统除草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农民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化学品,注意环境和农作物的保护,确保小麦的生长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田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是一项防治小麦杂草效果好和投入低的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我区经过近十年来试验和推广,目前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已累计推广达到50万亩次,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经过近十年的推广,我们总结出了以下麦田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要根据防治麦田杂草对象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
麦田杂草常见的有播娘蒿(米米蒿)、荠菜、猪殃殃(涩拉秧)、米瓦罐(面条棵)、婆婆纳、泽漆(毛耳眼)、麦家公、王不留行、、野燕麦、田蓟(刺角芽)等双、单子叶杂草近30种,以双子叶杂草为主。

1.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一般都每亩用10%麦镰1~1.5g、75%的巨星干悬剂每亩1~1.2g、15%的噻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10~13g或20%的二钾四氯水剂每亩200g,对水25~30kg均匀喷雾。

由于长期使用以上除草剂,麦田杂草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除草剂的用量越来越大,防效却越来越差。

2.对小麦田猪殃殃、泽漆、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等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氯氟吡氧乙酸。

它是一种新型内吸传导型苗后阔叶除草剂,活性高,死草快,杂草根茎叶均可吸收,特别对多种恶性阔叶杂草(猪殃殃、泽漆等)有特效,防效率在95%以上,达到了理想的除草效果。

也可亩用10%噻吩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佑麦)15g加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诺普信阔乐乐)8g,或58g/l双氟唑嘧
胺悬浮剂(麦喜)10ml,或459g/l双氟滴辛酯悬乳剂(麦施达)30~40ml,对水30kg,茎叶均匀喷雾。

3.对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发生的麦田,可用6.9%镖马胶悬剂每亩50~60ml,或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优先)9~12g,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彪虎,对节节麦防治效果不理想)2~3g,对水30kg,茎叶均匀喷雾。

4.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可亩用30g/l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世玛)25~30ml,对水30kg,茎叶均匀喷雾。

5.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50%的华星麦宝60~75g 对水40~50kg均匀喷雾,也可将巨星和镖马混合使用(各用各量)进行防治。

6.春季防治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每亩用20%的二钾四氯水剂200g加6.9%镖马胶悬剂50~60ml对水50kg喷雾效果较佳。

二、根据除草剂的特点正确使用除草剂
1.麦田除草剂一般为茎叶处理剂,一般应选这小麦杂草出来以后进行茎叶喷雾。

2.有一部分除草剂如绿磺隆和甲磺隆等在中性和偏碱土壤中降解很慢,使用后对下茬作物易产生药害,应慎重选用。

三、掌握最佳的是除草剂的时机
1.通过近几年田间调查监测,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即小麦播种40d左右,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为宜。

此时小麦杂草刚出土,杂草组织幼嫩、蜡质层薄,抗药性弱,加之麦苗尚小,
麦田郁闭度小,杂草的裸露面积大且抗药性较差,在这个时候喷施除草剂,喷洒的药液与杂草接触面大,有利于杂草吸收较多的药剂,从而能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而且用药量少成本低,约为春季常规除草剂成本的三分之二。

冬前除草可以促使小麦吸收更多的营养,利于小麦形成壮苗,提高产量。

在冬季进行化学除草,即使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一些,对下茬作物也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冬前进行除草可有效避免因来年春寒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此时气温适宜,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药剂的除草功效,且用药量少,成本会降低。

2.结合生产实践,应选择在灌溉或雨后晴好无风天气进行,保证施药后8~12h无降雨发生。

若气温低于6℃且土壤干燥,药效难以发挥,将会影响除草效果。

3.如果春季用药,适当增加药剂量和水,以保证除草效果。

但是药效期长的除草剂不宜使用,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四、掌握正确的施药方式,提高除草效果
1.对悬浮剂类除草剂要充分摇匀使用,可以提高除草效果。

2.采用倒退式喷药法,以免刚刚喷到地表的药液在还没有形成药膜时就被脚踩坏或粘走,致使脚踩部位继续长草。

3.对水量要适宜,让药液能充分接触杂草。

一般每亩地用药液40kg左右。

喷施除草剂时加水量太少,在地面根本形不成药膜,影响了药效的发挥。

4.施药时气温不能低于6℃,可以选择在灌溉或雨后晴好无风天气进行,保证施药后8~12h无降雨发生。

5.喷药要均匀,不能有漏喷或重喷现象,以免未喷到药的地方继续长草。

6.严禁风天施药,以免部分农药飘落田外,有效药量减少,从而影响了防治杂草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