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铵 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颗粒碳铵是一种常用的肥料产品,它具有丰富的氮素元素和具备优良的环境友好特性。

在农业生产中,颗粒碳铵可以为作物提供高效的养分来源,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颗粒碳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颗粒碳铵产品具有一定的品质,并且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制定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颗粒碳铵产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颗粒碳铵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安全。

在制定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时,需考虑颗粒碳铵产品的氮素含量、颗粒度、溶解性、化学成分、重金属含量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考虑颗粒碳铵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情况,以及其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颗粒碳铵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通过执行标准,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加强对颗粒碳铵产品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农作物安全,为农业提供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肥料产品。

总之,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作物产业的绿色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组织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

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通过总结,读者能够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了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

工业碳酸铵标准

工业碳酸铵标准

工业碳酸铵标准一、工业碳酸铵质量标准的主要性能要求1. 外观和性状:工业碳酸铵应为无色、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体粉末,在常温下应无明显臭味。

2. PH值:工业碳酸铵溶液的PH值范围为5.0-8.0。

3. 水分含量:工业碳酸铵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0%。

二、工业碳酸铵的主要用途1. 做为化肥:工业碳酸铵是传统的氮、磷、钾复合肥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氮肥中,碳酸铵的氮含量约为25%左右,是一种很重要的氮肥;在磷肥中,磷酸单铵和磷酸二铵是应用最广泛的,磷酸铵具有磷酸性别,且易被作物吸收,可比一般的单质磷肥令作物增产15%左右。

2. 做为食品添加剂:工业碳酸铵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生产发酵食品、糕点、面包等食品中,可以促进面团的膨松,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3. 做为清洗用品原料:工业碳酸铵还可以用于生产清洁剂、洗涤剂等清洗用品,能够有效的去除油垢和污渍,使清洗效果更佳。

4. 其他用途:工业碳酸铵还可以用于生产药剂、染料、纤维素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原料。

三、工业碳酸铵生产中的注意事项1. 工业碳酸铵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工作者的健康。

2. 工业碳酸铵的存储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受到湿气、日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免影响其质量。

3. 工业碳酸铵需要运输到各地,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碰撞和撞击,保证产品不受破损和变形。

总之,工业碳酸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化学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产企业应加强研发,创新技术,优化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化肥是农业生产当中常用的一种肥料,不同种类的化肥对于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滋养效果。

其中,氯化钾和碳酸铵都是常见的化肥。

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检验一下化肥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下面介绍一下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一、检验氯化钾
1、外观检验:用肉眼观察氯化钾的外观,合格的氯化钾应当是白色晶体或块状物质,不应有杂质、异物、细小颗粒等。

2、含水量检验:将氯化钾样品取一定量,加入称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过滤一定量,收集滤液,称量,烘干后再次称量,根据称量结果计算出含水量。

3、氯含量检验:将氯化钾样品取一定量,加入称量瓶中,加入硝酸,加水至刻度线,摇匀,划线取样,经过比色计以及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氯含量。

二、检验碳酸铵
1、外观检验:用肉眼观察碳酸铵的外观,合格的碳酸铵应当是白色粉末状物质,不应有杂质、异物、细小颗粒等。

2、氨气检验:将碳酸铵样品取一定量,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氨气释放出来,若有,则表示碳酸铵中含有氨。

3、含铁量检验:将碳酸铵样品取一定量,加入称量瓶中,加入硫酸和亚硝酸钠,摇匀,过滤,加入邻二氧基苯酚,经过滴定进行检测,根
据检测结果计算出含铁量。

以上是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检验
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好防护用品,并且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定,保证化肥检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碳酸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以规操作。

2 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购进的辅料碳酸钙质量检验。

3 职责:质量部QA、QC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4 容:(质量标准)4.1 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4.1.1 产品名称4.1.1.1 中文名:碳酸钙4.1.1.2 汉语拼音名: Tansuangai4.1.1.3 英文名:Calcium Carbonate不得少于98.5%。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aCO34.1.2 性状:本品为白色极细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发生泡沸并溶解。

4.1.3 鉴别4.1.3.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4.1.3.2 取本品约0.6g,加稀盐酸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中不溶,但在盐酸中溶解。

4.1.3.3 取本品适量,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4.1.4 检查4.1.4.1 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稀硝酸10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4.1.4.2 硫酸盐取本品0.10g,加稀盐酸2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4.1.4.3酸中不溶物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随滴随振摇,待泡沸停止,加水90ml,滤过,滤渣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2%。

4.1.4.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1)。

浓氨溶液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浓氨溶液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浓氨溶液1.2 汉语拼音:Nong an rong ye2 代码:3 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7 质量标准:8 检验操作规程:8.1 试药与试剂:乙醇、冰醋酸、水、盐酸。

8.2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蒸发皿、试管。

8.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8.4 鉴别:取本品少量,另用玻璃棒蘸取盐酸,持近本品的液面,即产生白色的浓烟。

8.5 检查:8.5.1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10)为0.900~0.908。

8.5.2 氯化物取本品约l0g(11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检查(附录26),与标准氯化钠液1. 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0.0001%)。

8.5.3 硫酸盐取本品约20g(22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l溶解后,依法检査(附录40),与标准硫酸钾溶液 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05%)。

8.5.4 碳酸盐取本品约10g(11ml),置具塞试管中,加10ml氢氧化钙试液,摇匀,与0.01%无水碳酸钠溶液10ml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8.5.5 易氧化物取本品8.8ml,小心加至稀硫酸试液100ml中,冷却至室温,加髙锰酸钾滴定液(0.002mol/L)0.75ml,静置5分钟,淡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8.5.6 不挥发物取本品约50g(55ml),置105°C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在105°C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lmg。

8.5.7 吡啶与相关物质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5),在25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6。

8.5.8 铁盐取本品约40g(4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l溶解后,依法检査(附录27),与标准铁溶液 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25%)。

氨水检验操作规程

氨水检验操作规程

氨水检验操作规程
一、质量等级
氨水符合以下质量等级的要求:
质量等级一(I)技术性质纯度
指标氨含量(mmol/L)
≥28.0
二、技术要求
1.所有操作必须按照《化学实验室安全规程》执行(试剂使用期限要求,实验室设施使用要求,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IPR质控检验要求);
2.氨水的初步过滤:在使用前,从原料氨水中过滤出杂质;
3.氨水的净化:使用原料氨水溶解钠钙,经精细滤液把碳酸钠、氢氧
化钠等耦合物溶解;
4.氨水的稳定性:氨水在正常温度条件下需要保持稳定,避免长时间
高温,避免长时间照射强光,同时需要充分搅拌;
5. 氨水的精密检验:在进行氨水检验时,需要采用精密的仪器仪表,如离子选择电极精密检验仪,检测精度可达ppm级;
6.记录氨水检验结果:在进行氨水检验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现场质
量记录表中,并保存两份;
7. 氨水的稀释:在使用氨水时,一般都需要稀释,当氨水浓度超过28.0mmol/L时,需要使用蒸馏水将其稀释到指定浓度;
8.氨水的保存:氨水一般需要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下,在密封容器中保存,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氨水造成氧化。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氯化钾和碳酸铵是两种常见的肥料成分。

为了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检验。

下面介绍对氯化钾和碳酸铵进行检验的方法。

1. 氯化钾的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检查氯化钾的颜色、形状、杂质等外观特征,正常氯化钾应呈白色晶体状。

(2) 溶解度检验:取适量氯化钾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观察溶解度是否符合标准。

(3) 铵盐检验:将氯化钾样品加入氨水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氯化钾中含有铵盐。

(4) 氧化物检验:加入过氧化氢,若出现气泡,则表明氯化钾中含有氧化物。

2. 碳酸铵的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检查碳酸铵的颜色、形状、杂质等外观特征,正常碳酸铵应呈白色粉末状。

(2) 溶解度检验:取适量碳酸铵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观察溶解度是否符合标准。

(3) 铵盐检验:将碳酸铵样品加入氨水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碳酸铵中含有铵盐。

(4) 稳定性检验:将碳酸铵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观察其是否分解。

以上就是对氯化钾和碳酸铵进行检验的方法。

通过检验,可以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077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077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外部购进用于产品的原料。

●2、管理要求⏹ 2.1 原料质量标准:原料在采购前,应由研发部同供应商确定该原料的质量标准,双方盖章后由采购专员交品管部保管;⏹ 2.2 仓库人员按《进料检验控制程序》进行验收、报验工作;一个批次原料对应一份COA报告,仓库人员在接收原料时需注意批次能否对应得上。

⏹ 2.3 品管部进料检查员负责核对购进原料的COA中的项目、指标与该原料的质量标准是否相符;有疑议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2.4 COA确认无疑问,进行取样;∙ 2.4.1 取样工具用75%酒精浸泡10秒以上,取出后晾干待用;∙ 2.4.2 取样容器应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如没有合适的容器,应适用的容器,拧开盖子,将瓶、盖用75%酒精浸泡10秒钟以上,取出晾干待用;∙ 2.4.3 取样应在原料仓库待检区域进行;2.4.4 按正常方法打开原料包装,按原料类别及检验项目取出样品;样品取出后,桶装原料将盖子拧紧,袋装原料应用封口条、软绳将袋口扎紧。

∙ 2.4.5 取样量:检验项目中没有粘度项的,取30g,有的,取300g;取出的样品分装在三个取样容器内,拧好瓶盖;∙ 2.4.6 取样标识按《批号和标识控制程序》执行;⏹ 2.5 原料检验:∙ 2.5.1 按该原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填写《原料检验报告》;报告中不适用的项目在结果判定栏内填“不适用”∙ 2.5.2 检验时先取出适量样品做微生物检验,余料用作感观、理化(如适用)检验;∙ 2.5.3 检验方法参照《原料检验报告》中相关项目;⏹ 2.6 报告提交及保管:∙ 2.6.1 检验合格后,报告提交品管部审批、必要时报质量负责人审批;∙ 2.6.2 批准后,由报告人在原料标签上加盖合格章,并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2.6.3 检验报告、原料COA由品管部归档保管。

●3、相关记录《原料检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制定碳酸铵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规范碳酸铵的检验操作、结果判定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酸铵。

3职责:
3.1 QA:负责监管本规程的执行。

3.2 QC:负责按照本规程进行分析和结果判定。

4规定:
4.1品名:碳酸铵
4.2质量标准:
4.3检验规程
4.3.1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半透明粉末。

操作:将本品适量至于白纸上,目视,应为无色半透明粉末。

4.3.2 滴定含量
操作:取供试品1.5-2.0g(精确至0.0002g)至于锥形瓶中,加入50.0ml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精密加入50.0ml的1.0mol/L盐酸标准溶液,用1.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保持30秒不退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实验。

平行检测两次,两次平行检测结果差值不大于0.2%。

含量X= C×(V0-V1)×0.01703
×100%
M
式中:
V0: 空白实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ml; V1: 供试品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液的实际浓度,mol/L;
0.01703:与1.00ml的氢氧化钠标准液(1.0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NH3的质量,M:试样的质量,g
5、相关附件、文件及记录:
记录:碳酸铵的分析记录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