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答案

合集下载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地形图基本知识)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地形图基本知识)

第八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地形图的内容1.地形图概述(见表8-1-1)表8-1-1 地形图概述数字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地形图的内容 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符号 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和等高线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 等高距及示坡线 等高线的分类 等高线的特性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梯形分幅与编号 矩形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包括数学要素、2.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常见的比例尺表示形式有以下两种:(1)数字比例尺以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设图上一条线段长为d,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为D,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8-1-1)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

比例尺的大小视分数值的大小而定。

M越大,比例尺越小;M越小,比例尺越大。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为三类,见表8-1-2。

表8-1-2 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2)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是直线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是指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图上的实际长度,并按图上比例尺计算出相应地面上的水平距离注记在线段上。

3.比例尺精度(见表8-1-3)表8-1-3 比例尺精度4.地形图符号(见表8-1-4)地形图符号表8-1-4二、地物符号和等高线1.地物符号地物的类别、形状、大小及其在图上的位置,是用地物符号表示的。

根据地物的大小及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的分类见表8-1-5。

表8-1-5 地物符号的分类分类内容2.等高线(1)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指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如图8-1-1所示,设想用一系列间距相等的水平截面去截某一高地,把其截口边线投影到同一个水平面上,且按比例缩小描绘到图纸上,即得等高线图。

图8-1-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2)等高距及示坡线①等高距。

高一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河流和等高线弯曲形状判断,在30°纬线与106.5°经线交点处,海拔低于500米,沿30°纬线向东海拔逐渐升高,超过500米等高线高度后,穿过一条河流,海拔降低,再略有上升后,穿过第二条河流,海拔降低,然后逐渐升高。

所以B、D错。

在30°纬线与107°经线交点处,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交点以西是洼地,交点海拔是500米,所以此处剖面线是升高的。

在赤道经度每差1°,距离110千米。

图中两条件经线间纬度差是0.5°,所以两条经线沿30°纬线间的距离小于55千米。

所以A错。

只有C对。

【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答案】B【解析】在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可以让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这样起伏就明显了,B对。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不能显示起伏明显,A错。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可能造成图显示起伏更不明显,C错。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显得更小,D错。

【考点】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比例尺。

2.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答案】A【解析】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四图中相同图幅,经度和纬度差最小的是A图,则A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是最小的,所以其比例尺最大。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

3.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关于①-④图中坡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无法判断确定【答案】C【解析】按:tan坡度=高差/实际水平距离。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章节单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二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章节单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二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章节单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二[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898.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比例尺。

A.1:5000B.1:2000C.1:1000D.1:500[地形图的基本知识][B]899.按表示方式来分,地形图的比例尺可分为()。

A.数字比例尺、图形比例尺、复式比例尺B.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复式比例尺C.直线比例尺、斜线比例尺、曲线比例尺D.直比例尺、简式比例尺、复式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B]900.地形图的等高线是地面上()相等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A.距离B.高程C.高差D.坡度[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1.地形图上位于鞍部的某点,其高程为组成鞍部的()。

A.一对山谷等高线的高程加上半个等高距B.一对山谷等高线的高程减去一个等高距C.一对山脊等高线的高程加上半个等高距D.一对山脊等高线的高程减去一个等高距[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2.半距等高线到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是相等的。

A.高差B.等高线平距C.坡度D.距离[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3.辅助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基本等高距的()倍。

A.2B.1C.1/2D.1/4[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4.测图时,等高距选择的越大,图上等高线()。

A.密度越大B.平距越小C.测绘工作量越大D.反映实地地貌越不准确[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5.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A.地物、地貌B.房屋、道路、等高线C.人工建筑物、地面高低D.地物、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6.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

A.地形B.等高线C.地形图D.示坡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7.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1.62cmB.3.24cmC.6.48cmD.16.2cm[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8.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高三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下题。

【1】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乙村可看到甲村B.A处能形成壮观的瀑布C.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超过900米D.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南流【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500米等高线和山峰869米可以推出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甲村和乙村间等向线向低处凸为山脊,有山脊阻挡,乙村看不到到甲村,A错。

A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A 处不可能形成壮观的瀑布,B错。

在图右上角闭合的等高线海拔900米,闭合等高线内的海拔高度可超过900米,C正确。

根据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下北上南左东右西,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北流,D错。

【2】甲乙两村的最大高差可能约为()A.199B.299C.399D.499【答案】D【解析】甲村海拔为0~100米,乙村海拔400~500米,两村高差为300~500米,最大高差应最接近500米,但不能等于和超过500米,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

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部降雪量差异不大,西部比东部积雪偏厚,A错。

此图为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东西差异不大,D错。

题中已知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东西光照条件无差异,C错。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题中已知“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吹海风,东部距海近,受影响大,气温高,积雪更容易融化,积雪厚度变小,故B正确。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例题解析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2)等高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 B.9003米C.8999米 D.9009米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

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峰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4)等深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第8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8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八章地形图的应用判断题1.在地形图中确定AB两点的实地水平距离,只能用直尺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再根据比例尺换算。

该表述(错误)2.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可以用图解法和解析法。

该表述 (正确)3.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正确)4.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任意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该表述 (正确)5.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任意点的高程。

该表述 (正确)6.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两点连线的坡度。

该表述 (正确)7.地形图上量算面积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透明方格纸法,平行线法,土方量计算法等等,该表述(错误)。

8.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图解法比解析法精度高。

该表述 (错误)9.坡度一般用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其中“-”为上坡,“+”为下坡。

该表述 (错误)10.用图解法确定地形图上AB直线坐标方位角时,不用求出A、B两点的平面坐标。

该表述 (正确)11.地图的投影轴选择都一样。

(错误)12.地形图的编号一般是以图的中点所处坐标为引数。

(错误)13.高斯投影有误差,但这种误差可略去不计。

(错误)A. 正确B.14.地形图的比例尺大,精度就越好;比例尺小,精度就越差。

(正确)15.用解析法确定地形图上AB直线坐标方位角时,不用求出A、B两点的平面坐标。

该表述 (错误)16.在地形图中,不能确定任意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该表述 (错误)17.纵断面图是反映指定方向地面平面变化的剖面图。

该表述 (错误)18.纵断面图是反映指定方向地面起伏变化的平面图。

该表述 (否)19.在一般情况下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和平距比例尺相同。

该表述 (错误)20.纵断面图的纵轴表示水平距离。

该表述 (错误 )21.纵断面图的横轴表示水平距离。

该表述 (正确)22.纵断面图的纵轴表示高程。

该表述 (正确)23.纵断面图的横轴表示高程。

该表述 (错误)24.三等水准测量不要求三丝能读数。

该表述(错误)25.三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

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
二、知识点解析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B______,C______,D_______
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山峰
地形类
图甲图乙
解析:第(1)题,a点处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处等高线相交,为陡崖;c处等高线向高值凸,为山谷;
有关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
处是山顶
处是山谷处是山脊
是山脊;
)图中甲地在乙地的________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
点海拔是________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米而小于________米。

)甲、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米。

、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
600
处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

RTK及地形图相关知识培训后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RTK及地形图相关知识培训后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RTK及地形图相关知识培训后考试题姓名:(满分:100分)所得分数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5分,共30分)1、通常所说的RTK定位技术是指()A、位置差分定位B、伪距差分定位C、载波相位差分定位D、广域差分定位2、VRS RTK是指()A、局域差分B、广域差分C、单基站RTKD、网络RTK3、RTK数据链发送的是()数据A、基准站坐标修正数B、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坐标C、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D、测站坐标4、西安80大地坐标系属()A、协议地球坐标系B、协议天球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地心坐标系5、GPS网平差时,应先在()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

A、北京54B、西安80C、国家2000D、WGS-846、某项目所在地经度范围在109度至112度之间,如果采用高斯三度带进行测量,则采用的中央子午线应该是(),如果采用高斯六度带进行测量,则采用的中央子午线应该是()。

A、110度、111度B、111度、109度C、110度、109度D、111度、111度7、以下()要素地形图不属于八大要素中的“交通”要素。

A、不依比例涵洞B、电力井盖C、人行天桥D、交通标志牌8、在处理地形图时,有些道路一般是双线表示,且一边为虚线一边为实线,遵循()的原则。

A、左虚右实、上虚下实B、左实右虚、上虚下实C、左虚右实、上实下虚D、左实右虚、上实下虚9、在地形图测量时,对于有道路通过的房屋密集区时,通常需要做图根控制点,但由于采用RTK进行图根测量可能没信号,此时通常需要做图根导线测量,对于道路头尾均有两个已知点的情况下,所做的导线叫做()导线。

A、附合导线B、闭合导线C、支导线D、自由导线10、进行导线测量时,通常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所测量的直接数据不包括()。

A、两点间水平距离B、两点间垂直角C、两点间高差D、两点间水平角11、将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在设置基准站时,设置源椭球与目标椭球分别为“WGS-84”和“国家2000”,进行“平滑”操作一般是直接得到该点的()状态下的()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地物。

2.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地貌。

3.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仅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地物图,二者同时表示的图,称为地形图。

4.供测图、读图和用图的专门统一符号注记规范叫《地形图图式》。

5.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实际水平长度之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m。

7.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2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20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_1:1000___,比例尺精度为__0.1m_。

δ8.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大小为M⨯=1.0表示。

9.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图的分幅。

10.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正方形分幅或矩形分幅,图幅大小为50cm×50cm图幅和40cm×50cm图幅。

11.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状态称为地貌,用等高线法表示1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13.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用h符号表示1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符号表示。

15.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每各四条首曲线或倍等高距加粗描绘的手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16.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平缓,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均匀。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高程HA=85.33m,B点的高程HB=61.87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156.4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i= -0.15 。

二、名词解释:1、山脊线----山脊的最高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2、山谷线----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

3、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4、地籍图-----和地形图一样,是一种专题地图。

它是以土地权属界线、面积、质量、利用现状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不仅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还要适当反映其他与土地管理和利用有关的内容。

它是国家土地管理的基础性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收取土地税的重要依据。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1.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有( A B)。

A. 确定测图时测量实地距离应准确的程度B. 确定测图比例尺C. 只有A选项D. 只有B选项2.根据地物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ABCD)。

A. 比例符号B.半比例符号C. 非比例符号D. 地物注记3.地物注记包括( ABC)。

A. 文字注记B. 数字注记C. 符号注记D. 字母注记4.等高线表示地貌时,可以表示出( ABC )。

A.地面的起伏状态B. 地面的坡度C. 地面点的高程D.以上都不是5.等高线可以分为( ABCD )A. 首曲线B. 计曲线C. 间曲线D. 助曲线6.1: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A、0.5mB、1.0mC、5.0mD、1.5m。

7.在同一幅地形图上(B)A、高程相等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C、各等高线间的平距都相等,D、所有的等高线都在图内形成闭合曲线。

8.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的分数形式表示。

则(D)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9.1:500的比例尺,是:(A)A、大比例尺B、小比例尺C、中比例尺D、特大比例尺10.在等高线的分类中,高程为五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是(B)A、基本等高线B、加粗等高线C、半距等高线D、辅助等高线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打错误的打×)(√)1、地形图比例尺无单位,应注记在南图廓外下方正中央位置。

(√)2、数字或分数比例尺的大小与分母成反比。

(√)3、同一张图纸上数字或分数比例尺没有图示比例尺精度高。

(√)4、内图廓线是图幅大小的实际边界线,外图廓线是装饰线。

(√)5、接合图表是表示该幅图与相邻图幅的位置关系,供查找相邻图幅时使用。

(√)6、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变化的状况愈详细,精度也愈高;反之愈粗略,精度也愈低。

(√)7、矩形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的x坐标和y坐标以公里为单位,之间用连字符连接。

(√)8、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随地物而有异,在测绘、读图及用图时应当按规范要求进行。

(√)9、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的划分是相对的,要依据测图比例尺和实物轮廓的大小而定。

(√)10、地面坡度是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11、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

(×)12、等高距大小的选定,主要取决于地面的起伏情况和测图的比例尺。

(√) 13、地形图上,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形态相似,而高程大小注记顺序相反。

(√)14、首曲线表示不完整的地貌形态,可以用间曲线和助曲线来进一步表示。

(√)15、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一定相等,而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高线上。

(×)16、比例尺的分母愈大,则图形表现得愈大愈清楚,称大比例尺。

(√)17、地籍图一般只测定地物的平面位置,一般不表示地貌。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平地突起的陡山,则采用地理名称与高程点注记相配合的形式来表示。

(√)18、山脊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19、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20、山头与洼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但它们的高程注记不同。

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洼地;反之,小于外圈者为山头。

五、简答题:1、什么是地图?什么是地形图?答:按一定法则,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2、什么是地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哪些种类?答:地形图上任意线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3、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用途?答:通常把图上0.1mm 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1)、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2)、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图比例尺。

4、什么是地物、地貌、地形?地形图上表示地貌、地物的方法?地物符号按特性和大小的分类类型?答:地面上的道路、河流,岩层等称为地物,地面上高低起伏的状态称为地貌,地物和地貌统称地形。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表示地物的符号有:1.比例符号 2.非比例符号3.注记符号4.半比例符号。

5、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什么是等高线平距?答: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所连接而成的连续闭合曲线;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6、何谓坡度?在地形图上怎样确定两点间的坡度?答:坡度是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用i 表示,%100%100⨯=⨯⨯=Dh M d h i 6、什么是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答: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为了读图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有时为了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7、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答:等高线的特性有: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等高程性)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闭合性)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非交性)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密陡稀缓性)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正交性)六、计算题:1、试计算施测实地面积约为2 Km2的地形图,需要1:500、1:2000比例尺正方形图幅各多少幅?解、(1)、50cm×50cm正方形图幅最常用,一幅1:500的图幅实地面积为:(500*50cm)*(500*50cm)=625000000 cm2=62500 m2=0.0625 Km2所以2 Km2需要1:500的图幅是2/0.0625=32幅(2)、同理2 Km2需要1:2000的图幅是2幅2、试计算测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测量实地距离时应当精确到多少?若要求把地面上0.2m以上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应选定多大的测图比例尺?解、(1)、由比例尺精度概念得,应当精确到D=500*0.1mm=0.05m(2)、同理0.1mm/0.2m=1/2000或1: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